程立海
考点概述
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有效复习,必须基于我们对新课标的深入学习与准确把握。考生要全面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在“实”与“虚”上下足功夫,即处理好文言文中的字词落实与涵咏赏读问题,进而达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1.寻求“实”的“突围”
这里的“实”,是指对文本中字、词的“解决”,要落实和处理好“实”的功夫;赏读文本则是“虚”的功夫。
(1)准确句读。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说,诵读的主要目的是在了解全文基本意思的前提下,为扫清字词障碍奠定基础。考生要能读出文章的语气、语调和节奏,表达出文章和作品内在情感的过程。例如在韩愈的《师说》中,“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考生总容易想当然地读成“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这两句停顿不同,表现出对词义的理解不同,只要断句出现偏差,语句理解就会大相径庭。对此,考生在复习时要予以重视。
(2)解字析词。就是调动多样方法,解决字、词意义的落实问题。考生要整理已学习的生字、新词,每次重点解决一个知识点(比如倒装句、名词活用等),把学过的知识连缀起来。此外,要对提供的信息如注释等加以有效利用,防止“视而不见”情况的发生。对没有注释但又感到理解有困难的字、词和相关的文化常识、文言知识等,考生要查阅相关的资料,进行梳理,解决字、词障碍。这样做,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与“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言知识的积累都有益处。如《论语》六则中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分析道,“学而时习之”一句,不应翻译成“学习之后不断地复习”,正确翻译是,“学”和“习”在中国古代是两个词,学指的是学习抽象的知识,习指的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践,“学而时习之”的意思是学习知识之后不断地加以实践(学以致用)。
(3)文章初译。考生在初译时,要遵循“忠实原文,适当调整;排定语序,辨析词义;前后关联,解决疑难;固定名词,无须翻译”的原则。同时,要在“信、达”的基础上,推敲斟酌字、词语意,向“雅”的境界迈进。翻译文言句子,考生要做到大致疏通文意,最后针对遇到的难点,字字落实、词词到位。如在翻译《报任安书》一文的第二自然段时,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要解决“畜”“素”“固”等字词翻译的问题,“流俗之所轻”“西伯,伯也,拘于羑里”等句式翻译的问题,以及“四不辱”“六受辱”对比意义何在等重难点问题。
2.打好“虚”的“歼灭战”
所谓“虚”,就是对文本的主题、人物、立意,亦即包括了语言美、人物美、情感美、思想美等方方面面的含英咀华,条分缕析,进而在整体上完成对文本的学习与领会。如果说“实”的方面是“死”的知识,那么“虚”则是“活”而“新”方可“奏效”的。
众所周知,语言的涵咏、体味要以对文章的准确释义为基础,而且很多时候,字词的理解又是真正意义上文本赏读的关键,有时候对古典诗文中一个句子甚至一个字一个词的含义能否准确理解把握,直接决定了一部作品赏读的正确与成败,“实”的工作就为“虚”的落实做好了水到渠成的工作。
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对这句话给出正确解释并不难:有的人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好之事物,寄情其中,放纵无羁地生活。但如果仅如此理解,就“屏蔽”了很多文字背后的信息。实质上文中这句话,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且有深刻的时代背景根源的。东晋王朝建立之后,士族势力特别强大,处在这种环境中的文人、知识分子,一方面虽不放弃自身对政治经济利益的追求,一方面却渴望在精神上获得更大的解脱。他们的生活态度较前人少了些狂诞,多了些优雅与从容。此时的士大夫们对玄学清谈和山水自然有着特殊的爱好。尚玄学清谈表现了士人的智慧风度,好流连山水自然体现了士人追求脱俗、标榜优雅从容的人生态度。“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正反映了士人在政治上无法实现自身抱负的情况之下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这样结合背景的赏读涵咏,就比单纯的文字释义丰满得多、有说服力得多。这就是司空图所说的“咸酸之外”的“味”。
读懂文字、理解意思是基础,涵咏、鉴赏文言文神奇美的力量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
考题连线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文本一: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节选自彭端淑《为学》)
文本二: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注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节选自刘向《说苑·建本》)
〔注〕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四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旦A旦B而C学D之E久F而G不H怠I焉J迄K乎L成M而N亦O不P知Q其R昏S与T庸U也V
2.下列对文中黑体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卒于鲁也传之”与“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两句中的“卒”字含义相同。
B.明年,文中是第二年的意思,现在一般表示今年的下一年,二者的意思不同。
C.“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与“顾野有麦场”(《狼》)两句中的“顾”字含义相同。
D.“恐已暮矣”与“恐托付不效”(《出师表》)两句中的“恐”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富和尚认为,穷和尚仅凭一个水瓶和一个饭钵不能到达南海,结果穷和尚成功到了南海,这说明运气是成功的一个条件。
B.蜀国距离南海有几千里路,富和尚没有到达而穷和尚到达了。作者采用对比手法,目的是告诉我们“为学”的道理。
C.文本一先指出在学习中“难”与“易”是相对的,又从昏庸和聪敏及其与成败的关系立论,说理明白,使读者信服。
D.文本二告诉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想学习,时间永远不晚,正如《劝学》中所说,“学不可以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译文:
(2)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译文:
5.彭端淑的《为学》告诉我们什么学习的道理?
答: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