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东升
(曲阜市书院街道办事处,山东曲阜 273100)
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玉米的种植占据了较重要地位。因此,玉米种植的技术与管理手段也在逐年进步。本文主要就玉米的双株高产种植技术运用进行了简要描述。
双株高产种植技术是一种新型玉米栽培技术,其特点是让两个植株处于同穴中,降低对土地资源的耗费,该项技术实际生产应用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可以使玉米产量有所提高并扩大种植的实际面积,传统单株玉米种植对于玉米生长中的光照、通风等条件有着苛刻要求,玉米产量很难提高,而双株玉米种植则是使玉米栽培的密度有所增大,但又能通过科学管理和品种选择确保出苗率,进而提高实际产量,田间的玉米种植面积也会有所增加。第二,能够帮助玉米生产优化工序,缩短种植时间。双株种植对以往玉米栽培的一些繁杂环节都会缩减,整体玉米种植速度会更快,作业人员的负担也得到减轻,玉米管理也更加便捷和科学。第三,可以减少种植费用,双株玉米种植技术可以减少人工方面的耕作成本,一次性完成较大播种量,还能实现高产,种植户在学习并操作该技术时也较为简单,能够提高玉米种植的经济性[1]。
在开展玉米作物的双株高产种植过程中,若无特殊的种植要求,玉米最终种植的成效和种子的品种与质量有很大关系。为确保玉米作物实现高产目标,就要格外注重优选种子,促进玉米出苗率和最终成活率的进一步提高。为了保证种子选择的适宜性,需从下述两个方面进行控制。
一方面,双株高产种植技术通常要保证植株生长发育时的水分、养分充足,其种植密度也会比较高,在这种外部生长条件下,要着重选择耐密性能较佳的玉米品种。通过调查发现,在控制好双株玉米种植的密度后,不仅可以保障玉米品质达到要求,还能使玉米最终产量高出普通玉米1/3左右,情况好时也能高出一半以上,可见品种选择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保证选择的玉米种子对当地气候环境具有良好耐受性,若耐受性较差则可能导致产量降低,好的耐受性玉米种子一般含水量偏低,纯净度较高,再确定其他基础条件达到标准后就可确定选种。同时,玉米种植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病虫害情况,也成为影响最终生产效果的关键条件,选种时,应认真检测种子是否存在疫病,尽量选择抗病害特性较强的玉米品种,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使玉米植株后续的发育长势可以监控。在已知的部分推广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种植玉米地区,不少农民选择的优良玉米品种包括先玉335、郑单958以及滑玉11等,其都是具有较佳的抗病虫害特性,同时耐密性也比较强,在玉米种植收获之后,产量有了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也有所提高[2]。
双株高产玉米的播种和栽培之前,需全面进行种子的科学处理,基于综合处理原则,考虑到种子的出苗和健康生长要求,先是选择无人空旷的干燥区域晾晒玉米种子,时间约为3天,可视天气情况适当调整,晾晒的目的是增强玉米种子内部酵素活力并使其透气性更佳,可提高日后玉米生长的成活概率。许多玉米种植栽培产量不达预期的原因就在于病虫害严重,为了预防多种危害,确保玉米产量和质量,还要在晾晒后采用有效的包衣技术处理种子,包衣剂的选用也是十分关键,一般是种子和化肥、杀菌剂、助长剂以及杀虫剂混合,促进种子萌发势力增强,常见药剂包括福美双、克百威等。玉米种子市场的蓬勃发展使得包衣剂的种类越来越多,选择良好包衣剂将关系到种子处理的效果。市面上售出的包衣剂可谓是鱼龙混杂,更有一些商家为了获利销售劣质药剂,因此,在实际选用时一定要注意仔细对比分析包衣剂的配方,且尽可能选择质量有保障的品牌,保证玉米种植的安全性。同时,种子本身也要在包衣前进行一次细致筛选,主要是挑出不完整、有磨损以及颗粒较小的种子,以免影响到之后的玉米栽培。玉米处理后还要进行发芽试验,确定发芽率,若是测得的种子发芽率不小于95%,则可直接开展播种,否则就要考虑更换玉米品种并重新处理。另外,玉米包衣之后也需晾晒1~2天,有助于提高播种后的出苗率。
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关键还在于把控播种环节及移栽环节,要对此给予高度重视,确保每项操作的合理性,达到较高的产量目标,玉米播种与移栽需注意两项要点。
其一,基于宽窄行原则对玉米种子的行距与株距严格把控,确保玉米种子都能够顺利出芽,避免设计的种植区域出现土地浪费情况,结合当地气候条件,选择播种时间。播种时深浅要控制一致,且不能让种子表面露在外部,基于土壤情况设置撒播深度,之后适度踩压土层表面,有助于玉米出苗。在玉米长出3~4片叶的幼苗后进行移栽,通常是在玉米播种后20天左右时,移栽过程中应当确认最适宜的行距和株距,行距控制在55~75 cm,株距控制在40~45 cm之间[3]。
其二,玉米幼苗在移栽过程中要切实施足底肥,可以直接使用农家肥作为基肥,再辅以一定的磷肥和钾肥,使土壤的肥力更佳,为幼苗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双株高产栽培还要保证移栽时做到“单穴双株”,要测定土壤的温度和养分含量,一般要求温度在6℃左右。
2.4.1 补种和深耕土地
玉米移栽后要注意田间管理,若一段时间后发现有玉米苗缺少或死苗状况,则要立即进行补种作业,以防止影响后续产量,为保证补种到位,确保补充苗能够顺利存活,要尽可能选择与栽培玉米同品种的苗,玉米苗种植后的水肥施用控制也较为重要,初始时每天都要浇水两次,防止幼苗缺水,若有降雨则无需人工浇水,玉米种植的土地也应当做深耕,其目的是避免土壤过度板结,增强土层内部的通透性,有助于玉米生长时获取养分。具体操作翻土时,主要是对种植区土壤进行中耕和浅耕,前者进行3次且每次翻土深度控制约10 cm,后者进行2次,每次翻土深度控制约5 cm,深耕土地要确保达到促玉米苗生长的目的,还应注意定苗以前开展两次中耕。育苗过程中需要及时将附近杂草清理干净,否则会与玉米抢夺养分、阳光等。种植中适当追肥,可采用复合肥和农家肥,按照玉米生长所需调制一定比例混合肥料,均匀施加到土壤即可,一般控制复合肥与农家肥的比值在1∶30左右,也可依据实际情况调整,并非一定要固定比值。若是田间有增加复合肥的需求,则增施的量要控制在225 kg/667m2以下,过度施肥会造成污染,也可能烧苗。玉米地灌溉作业要依据土壤实际湿度,不可灌溉过多水,否则幼苗根部容易缺氧而腐烂死苗[4]。
2.4.2 玉米结穗期管理
玉米进入结穗期时,要加强田间管理,该生长期对于玉米最终品质和产量都有着重要影响,需结合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特征精准施策。相关实践表明,结穗期双株玉米最好进行一次深中耕与一次中耕的土壤处理,中耕主要在玉米小喇叭口生长期进行,深中耕则是在大喇叭口生长期开展,其有利于玉米处于较好生长状态,还要注意控制玉米长势,并不是生长越快越好,有时玉米生长速度过快可能结穗不佳,这是由于土壤中养分物质未能及时向玉米植株提供,进而导致玉米质量不佳、产量偏低。结穗期间还要注意玉米的追肥管理和防倒伏处治,追加肥料通常会选择尿素,可以保证玉米生长更为结实和健康,还能预防玉米螟害虫侵蚀玉米秆部分。玉米的防倒伏主要是喷施一些抗倒伏与抗病特性药剂,比如矮壮素或是与其相似药品,都能提高玉米生长的品质。
2.4.3 玉米花粒期管理
玉米从抽雄开始到籽粒逐渐成熟的期间都属于花粒期,一般持续40~50天,也是影响玉米品质和产量的关键时期,该阶段要及时补施攻粒肥,主要是定期对玉米叶片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使玉米发育更为良好,也要做好防涝和浇水工作,该阶段玉米耗水量约占据整体50%,若缺水会导致花丝延迟抽出,受精授粉效果也会不佳,但也不要使田间产生积水,玉米生长到后期的根部生理功能被削弱,极为不耐涝,水分过多时,要做排水处理。此外,还应适时进行中耕并清理杂草,建议采用人工除草,若喷施化学除草剂则可能影响到玉米的开花散粉。
玉米采用双株高产栽培技术时也同样会面临病虫害问题,尤其是在花粒期,发生病害或虫害的概率都会大幅提高,直接影响玉米的质量和产量。因此,玉米种植的农户应当结合当地病虫害发生的常见类型、影响程度以及出现时机等加大防治力度,还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防治手段,多采用物理防治、农业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技术,减少施用化学药剂,以防止污染玉米生长的区域环境。以下从双株玉米生长的一种常见病害和一种常见虫害防治措施。
2.5.1 大斑病防治
玉米生长过程中常会出现大斑病,这种病害的特点是有较强传染性,在发病后玉米植株叶片会出现大片青灰色斑点,严重时变得枯黄,会直接影响玉米当季的产量,若大规模被感染,甚至引发玉米绝收,因而要格外注意。相关资料调查发现,玉米大斑病的出现与其品种和田间管理情况有关,受到种植环境的影响较大。比如,玉米处在空气湿度超过90%且气温范围在20~25℃的环境当中时,其大斑病传染蔓延会更加快速,若是空气湿度不足60%且周围环境温度不超过20℃或是在25℃以上,则该病症的扩散会有所减慢。基于这种特性来实施大斑病防治,主要是调节其生长时的外部环境条件,这也是农业防治技术的做法,比如种植人员一旦发现田间有玉米植株叶片发病,就要立即摘除,且要适当优化种植区的透光条件,使其保持较足够的光照,适当降低空气湿度,若大斑病发病情况较为严重,可选择化学药剂喷施进行快速治疗,一般会选择多菌灵或好速净可湿性粉剂制作成药剂,喷洒在患病植株的叶片位置,就能获得较好的防治成效[5]。
2.5.2 黏虫防治手段
黏虫是玉米生长过程中的一种常见害虫,其生理活动具有群聚性、迁飞性以及杂食性等特征,黏虫若是危害玉米苗,尤其是入侵花粒期玉米植株,往往也会带来很大经济损失,因此要注重开展防治工作。基于已有的黏虫防治经验来看,比较有效的方式是用药,选择合适的药品再结合自走式喷雾装置对玉米植株表面喷洒进行治疗。若黏虫危害的面积过大,则可采用大型机械设备快速大面积喷洒药剂。为防止污染也可采用人工物理捕杀做法,一般在玉米幼苗期对幼虫及时捕杀,或是浅耕以破坏黏虫的栖息地。
另外,为了保证玉米黏虫药物喷洒后的效果较佳,还应选择无降水且气候凉爽的日子,避免药物失效,比如晴朗天气的上午九点以前和下午五点之后都适合喷药,使用的化学药品包括高效氯氰菊酯、敌敌畏乳油、毒死蜱乳油以及辛硫磷等。要注意,若黏虫每100株玉米苗的数量不超过30头时可以适当人工捕捉,若超过该密度值最好还是采用化学药剂防治,注意药品按照规定的比例配制,再均匀进行喷洒处理。
为确保双株栽培的玉米能够高质量、高产,还要选择合适的时机采摘并收获玉米植株,严格按照当地气候和玉米长势挑选时间点。比如说,一些早熟的玉米,其采摘一般会定在玉米植株完成授粉的45天左右进行,而部分晚熟品种则是在授粉结束后50天左右收获。另外,基于双株高产种植的特征确定玉米采摘时间后还要选择适宜的采摘工具与方式,实现精确收获,以避免收获中产生过多损耗,影响到农户的经济收益。
综上所述,玉米种植领域采用双株高产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玉米产量,还能减少种植中的人工成本,因此,该项技术在玉米生产中得到了推广运用。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应用在玉米种植领域的要点包括:注重优选种子、科学处理种子、合理播种与移栽、做好田间管理、适时采摘及收获、加大防治病虫害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