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问题研究

2024-05-19 07:55:39张兴嘉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2期
关键词:张掖张掖市价值

张兴嘉

(中共张掖市委党校,甘肃张掖 734000)

0 引言

张掖市生态类型多样、生态资源丰富,拥有除海洋和岛礁之外的冰川、雪山、森林、草地、湿地、丹霞、荒漠等自然资源,现有森林37.90万hm2,草地201.12万hm2,湿地19.82万hm2,农田31.26万hm2,分布冰川988条、面积4.238万hm2,在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中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是国家“两屏三带”主体功能核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具备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上的资源存量和工作先行优势。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张掖市践行“两山”理念,推动张掖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就是将“绿水青山”的自然价值和生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总结张掖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践经验、提炼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对西部地区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经验样本和参考借鉴意义重大。

1 张掖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发展基础

1.1 生态资源丰富多样

张掖市境内林草、湿地资源丰富,现有自然林草资源231.68万hm2、湿地资源19.82万hm2。境内水域资源丰富,有河流26条,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贯穿全境,境内分布冰川988条,面积423.84 km2,冰储量14.36 km3[1]。

1.2 特色农业优势明显

张掖市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全国重要的粮油瓜菜生产和种子良繁基地,杂交玉米和春油菜种子产量占到全国的50%左右,2021年农业农村部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工作推进会在张掖召开。有效期内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数量全省第一,绿色蔬菜供应基地全国排名第六,2022年全年蔬菜产量197.26万t,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8.79亿元,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10亿元。

1.3 文旅产业潜力巨大

张掖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金张掖”的美誉,现有不可移动的文物点1270处,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格局全面形成。市域内有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20家、四星级酒店16家,均居甘肃省首位,4A级以上景区数量在西北五省仅次于西安。“十三五”期间全市游客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9.64%、33.83%。2022年旅游业综合收入84.44亿元。

1.4 清洁能源势头强劲

张掖境内有大小河流5 8 条,其中年径流量在100万m3以上的河流40条,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 000 MW,境内能源资源富集,可开发利用光热资源5 200万kW、风能资源1100万kW、水能资源1 400万kW、生物质能可供应资源量折合标煤43.19万t,具备新能源、氢能源和清洁能源全方位、多元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条件[2]。

1.5 政策支撑体系较为完善

张掖市为全力保护祁连山和黑河湿地,出台《祁连山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监管暂行办法》《张掖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平台预警处置办法(试行)》《张掖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保护政策。全面收集全市各类自然保护地,河流、湖泊、草原、冰川、森林、荒地、水库、湿地、探明储量的矿产地等自然资源专项调查资料以及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用途。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特殊保护规定等公共管控政策。

2 张掖市生产品价值实现的现状与探索

2.1 明晰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线

张掖市结合生态资源本底特征,按照“摸清本底、设计路径、探索交易、加速转化”的总体思路,以构建生态产品清单、开展GEP核算、促进自然资源权益交易、构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交易平台为重点,按照“355”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目标要求(即:系统推进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交易体系和支撑体系等三大体系;全面推进实施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治理、丝路寒旱生态农产品生态价值实现、七彩丹霞文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清洁能源产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祁连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五条路径;破解生态产品“确权难、度量难、交易难、变现难、实践难”五难问题),充分挖掘张掖市生态产品的价值,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3]。

2.2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迈出步伐

按照我国《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规范(试行)》要求,张掖市编制完成生态产品清单,按照国家指导的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服务、人居文化服务3个部分21项二级指标,根据张掖实际与张掖特色,将指标体系拓展为具有3个部分28项二级指标、69项三级指标,尤其在清单中增加了“张掖玉米种子”“高山细毛羊”等张掖特有生态产品特征。根据张掖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标准形成了包含统计、监测、遥感的多源数据清单,开展了张掖市生态产品价值量的核算工作,经核算2022年张掖生态系统生产总值2 339.41亿元,探明了张掖生态产品有哪些、在哪里、值多少的问题。

2.3 林草碳汇开发初见成效

2022年11月份,顺利签发26.67万hm2草原碳汇VCS项目首期减排量,预计实现收益1亿元[4]。张掖林草碳汇VCS项目成功开发,为西北其他地区加快参与国内林草碳汇产品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2022年3月份,张掖市共申报试点项目21个,其中7个试点项目初步列入甘肃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项目库,11个专家团队纳入甘肃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专家库[5]。2022年5月份,申报实施总投资50亿元的2个EOD模式试点项目,已完成投资9.72亿元。张掖市通过深入挖掘市域林草资源碳汇开发潜力,待国内碳市场启动后,即可参与国内CCER项目开发交易,为张掖林草事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同时可以探索用于市内企业碳减排量消纳,为工业发展提供能耗空间[6]。

2.4 草原碳汇开发从无到有

在我国草原碳汇开发路径缺乏、科学核算方法标准缺失的情况下,张掖市借鉴林业碳汇产品成功开发经验,收集市场信息,加快完成草原碳汇本底调查,全面摸清碳汇资源存量,顺利完成首单草原碳汇项目签发,有效拓宽“两山”理论转化通道,为全市乃至全省以实施碳汇项目推进生态保护制度改革、加快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蹚出一条新路[7]。

3 张掖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约因素

3.1 生态产品生产服务能力不足

张掖市尽管特色生态产品多,但产品目前处于初级加工阶段,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生态产品附加值较低,产业化链条不完善且短,规模化生产能力不足,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集约化、绿色化、资源节约化生态服务能力相对薄弱,经济发展体系绿色转型难度较大。

3.2 生态产品品牌意识不强

由于生态产品价值的开发利用不够,生态产品运营呈现分散状态,同时生态产品认证相对滞后,尤其在品牌文化价值挖掘方面还有所不足,未能充分依托张掖市的生态资源禀赋和金字招牌集聚合力,形成具有张掖地方特色的知名生态产品品牌。

3.3 文旅产业带动经济发展能力较弱

疫情结束后,张掖文旅业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但文创产品层次低、品牌少,文旅产业链条较短、人均消费较低的现象仍未很好解决,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发展能力较弱、对社会就业的综合贡献仍有待提高。

3.4 可再生能源发展滞后

虽然张掖市可再生资源丰富,但新能源规模化发展和产业链培育工作还比较滞后,特别是太阳能、风能装机总体体量小、规模小,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仍在建链阶段,外送通道还存在不通畅的情况。

3.5 生态产品价值宣传不到位

部分干部群众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概念模糊、认识不足,价值取向不明,没有真正认识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性,尤其是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能力水平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不匹配。

4 张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建议

4.1 以高水平保护塑造发展新优势

张掖是坐落在两个自然保护区之上的城市。通过不断提高祁连山、黑河湿地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水平,高质量提供公共性生态产品,积极探索“生态治理及价值提升”张掖模式。以筑牢守好国家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总目标,不断提升祁连山和黑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水平和综合治理能力,大力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面推进城镇、景区环境整治,促进生态治理价值提升,创新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治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项目,巩固提升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水平,以高水平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4.2 不断提升生态农产品生态价值

张掖农业优势明显,坚持打造张掖绿色蔬菜、牛羊肉、现代种业、现代特色生态农产品等经营性生态产品为重点,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路线,通过采取市场路径,推动直接市场交易实现价值,积极探索“特色农产品生态产业化经营”张掖模式。以创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载体,加快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重点通过培育优质生态农业产业化集群、依托技术创新、打造区域品牌、推动融合发展路径,培育打造“金张掖”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和企业商标品牌,建设一批生态农场,实施丝路寒旱生态农产品生态价值实现试点建设项目,为生态农产品价值实现持续“赋能增值”。

4.3 促进文旅产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以七彩丹霞景区、神鹿公园、巴尔斯雪山、马蹄寺、平山湖大峡谷、大佛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芦水湾特色生态旅游产品等经营性生态产品为重点,积极探索“特色旅游生态产业化经营”张掖模式。以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红色基因传承创新示范区为目标,突出张掖深厚的丝绸之路文化和张掖“彩虹城市”特色,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景区、促进文化、旅游、体育和康养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品牌营销力度,实施芦水湾度假区、张掖七彩丹霞景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生态旅游等试点项目,实现发展全域化、供给品质化、治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效益最大化,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提升张掖文旅生态产品价值。

4.4 深挖清洁能源产业生态价值潜力

张掖市水能、太阳能、风能及生物质能的资源储量丰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要大力发展光伏、风电、氢能产业,实施新能源基地输配电网提升工程。推行多能互补的能源供应模式,建设“零碳产业园”,推广氢能源应用示范工程。不断推进张掖盘道山、肃南皇城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打造百亿级综合能源产业集群,争取建成全国领先的清洁能源基地。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沙漠、戈壁、荒漠这些自然资源都会变成优质资产,这些宝贵财富也会让张掖实现绿色崛起[8]。

4.5 推进祁连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以张掖林业、草地“祁连”碳汇等准公共性生态产品为重点,积极探索“生态资源指标及产权交易”张掖模式。加快建设南部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安全屏障、北部防沙治沙带、中部绿色生态长廊“一屏一带一廊”生态功能区,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标,持续增加森林碳汇、系统提升草原碳汇、探索推进湿地碳汇、丰富生态产品供给形式、培育壮大碳汇市场参与主体,实施祁连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项目,积极有序推进碳汇交易,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推进祁连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5 结语

通过对张掖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研究,分析出张掖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张掖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建议意见,为更好推动甘肃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和样本,对于西北地区有效挖掘生态产品价值、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张掖张掖市价值
情暖张掖大地 让爱不再孤单
现代妇女(2022年2期)2022-02-23 11:39:38
张掖市第四中学
甘肃教育(2019年20期)2020-01-06 11:28:56
到张掖看黑河
文学港(2019年5期)2019-05-24 14:19:42
张掖市举办特色林果技术骨干培训班
甘肃林业(2019年4期)2019-03-19 16:47:29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西夏时期的张掖
西夏学(2016年2期)2016-10-26 02:20:26
大美张掖
丝绸之路(2016年13期)2016-08-10 07:58:08
张掖市甜菜高产高糖栽培技术
长江蔬菜(2015年3期)2015-03-11 15:10:29
张掖市肉牛产业链现状分析及发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