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2024-05-19 07:55宋学梅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2期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农村

宋学梅

(邹平市台子镇人民政府,山东邹平 256213)

0 引言

从实际情况看,当前我国农业未能与其他产业全面融合,自身经济进步较为缓慢。因此,要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加大生态农业建设力度,有效改善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各级政府部门需确保土地、水源等自然资源的应用效率,建立生态循环农业体系,为农村经济进步提供全新路径。

1 乡村振兴视域下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1.1 有效改善农村环境

在农村农业经济进步过程中,部分地区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生态环境管理工作,使得该地区农业环境出现问题。在生产中出现了化肥使用过量的问题,对地区土壤以及水源造成了严重影响。而生态农业建设能缓解经济进步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增加区域生态保护效果[1]。

在生态农业应用中,需针对种植环境内的土壤以及水源等实施严格管理。管理部门要加强喷灌以及滴灌等新兴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力度。对于养殖业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可以利用集中处理的方式,将其转化为新型清洁能源,避免其污染生态环境,发挥循环农业的重要价值。

1.2 全面发展农村经济

对于农村地区而言,适合乡村观光农业的地区较少,部分地区依然将种植业作为乡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科研资金不足、生产经营方式落后是当前农村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对农村经济进步产生了严重影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部分地区产业间无法开展有效整合,无法顺应当前市场对农业灵活度的要求。因此,在乡村振兴视域下,要全面开展产业融合,提高农产品品质,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1.3 科学实现农村振兴

当前阶段,我国农村人口在人均占有资源量方面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农村地区在生产过程中规模化程度较低,影响了农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效率。因此,对于现代农业而言,应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现象。除此之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当前国内市场中引入了较多的外国农业产品,对当地农产品造成一定冲击。有关部门应深入分析当前农业经济情况,利用生态农业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发挥生态农业在环保以及效率方面的独特优势,转变农产品生产方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2 乡村振兴视域下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2.1 完善激励机制,促使民众积极参与

在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在充分了解农村实际情况后,完善生态农业整体设计,利用管理手段以及农业政策等,优化市场调控工作。对于农业农村部门而言,要将生态农业经济进步作为当前工作重点,利用补贴力度等手段,激发农村居民生态农业发展积极性。目前,人均面积较小、财政支持力度不够等情况,将会对生态农业进步造成直接影响。政府部门应从顶层设计出发,自上而下完成生态农业政策设计,为经济建设提供政策上的支持。有关部门可以针对生态农业经济进步情况,利用减税、信贷等手段吸引社会资本,增加社会关注程度,使其具有更加宽阔的进步空间。并且,可以依据现实需要,针对各农业区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规划工作,避免非法占地等问题的影响,为后续农业进步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农业农村部门管理人员应对水土流失以及盐碱化等问题较为严重的土地区域实施退耕还林等操作,优化生态农业整体机制。除此之外,需优化相关政策激励机制,利用生态农业经济进步促进整体效益的提高,使农村经济能在可持续条件下进步[2]。

2.2 提高技术水平,完善生态农业经济

当前阶段,农业技术的进步将会对生态农业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在我国现有经济背景下,需加大农业经济的关注力度,将其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由于农业生产活动会对土地造成一定影响,使得部分地区土地出现土壤板结等问题。因此,需使用科学有效的生态技术,针对问题土地开展治理工作,避免后续土地污染问题的出现。

从实际情况看,水源是农产品生产的关键。要明确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根本理念,落实保护优先的原则,利用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乡村振兴。生态环境情况将对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经济进步产生直接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生活环境。因此,应加大水源污染问题的关注力度,开展水循环体系的建设工作。目前,在农村地区生产过程中,家畜养殖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水源造成污染。基于此,需开展粪便的合理利用,增强生态农业应用效果,降低周边环境的污染。

2.3 坚持因地制宜,完善农村整体规划

在此环节中,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整合农村区域的地理以及人文情况,完善生态农业经济规划,明确当前进步目标。与此同时,应在充分了解目前法规的基础上,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等工作,增强农村农产品优势,发挥产品规模化生产价值,使农村经济能向可持续方向进步。

在“十一五”以及“十二五”两个五年规划建设后,我国在农村基础设施创建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中,生活基础设施方面得到极大提高,农村道路总里程显著增加,为乡村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当前阶段,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基础设施水平较低,存在较大问题,例如道路整体质量不高、商业流通设施落后、互联网普及程度不高等问题,给乡村农业进步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要在生态农业进步过程中,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制定合理预案,增强建设实效。

2.3.1信息基础设施。在当前互联网普及的背景下,应加大电信服务的重视力度,提升网络信号的覆盖程度,加快乡村地区网络以及通信信号普及进度。当前阶段,村镇聚居区分散、网络费用较高以及文化水平不足是网络信息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要在充分考量当前村镇位置分布后,制定由近到远、由聚集到分散的网络覆盖计划,设立专门的资金,开展相应的使用培训,从根本上提升村镇网络覆盖程度[4]。

2.3.2物流基础设施。在村镇道路总里程显著增加的同时,依旧有部分乡村无法符合道路工程需求,制约了乡村地区的进步。并且,部分地区道路工程在修建过程中,使用了固定的施工模式,未完全考量周边村镇的实际情况,在道路使用过程中,出现严重问题,影响了道路的正常使用。例如,某省以蔬菜水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村镇中,未硬化的道路在雨天环境下变得较为泥泞,收购蔬菜水果的采购商无法利用乡镇道路运输果蔬产品,严重影响了村镇经济的进步[3]。因此,在生态农业进步的同时,要将乡村道路工程作为工作重点,全面了解当前区域的气候以及地理情况,使用合适的施工材料,避免资源浪费。除此之外,在有机农作物的运输以及储存方面,可以在某几个村庄设置专用冷库和专业物流设备,为居民农业生产以及经济进步提供便利。

2.4 调整产业布局,推动科技全面创新

在农村产业布局设计中,管理人员需实地勘察区域内部特色产业,为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有关部门要深入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对于区域内出现的环境问题,要使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完成治理工作,为农村生态经济进步提供支持。除此之外,要加大农业技术以及管理手段的创新力度,增强生态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通常情况下,乡村生态产业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在生态农业方面,由于现今农村年轻劳动力外流至城市,农村留守老人也因身体原因,种地的人数在逐年减少,使得农村耕地荒芜的情况极为常见。因此,可以积极优化升级乡村生产体系,创建农业科技园区,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升各类农业资源利用率,增加农业生产效益,保护现有生态环境。生态旅游主要是通过开发当地自然以及文化资源,并将其与生态旅游相结合。例如,山东省邹平市台子镇在全面分析当前农村情况后,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工作重点,依照集中整治,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开展人居环境专项治理工作。全镇72个村累计投资33.5万元,共出动2 877人次,清除乱搭乱建以及户外厕所,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此基础上,管理部门利用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加强农村风貌建设,调整自身产业布局,打造绿色宜居、瓜果飘香的美丽乡村风景线,将特色观光农业作为发展重点,创建了海棠花节以及无花果采摘季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品牌,利用生态农业建立美丽乡村。

2.5 开展科技兴农,增加农业技术内涵

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为增强生态农业建设实效,应加大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一方面,在科学技术应用过程中,乡村管理部门要全面发挥自身职能,与农业大学以及科研机构开展沟通交流,创建互利互惠的沟通平台。另一方面,在科学技术管理过程中,需明确各类型农业例如畜牧业、种植业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关部门可以依据当地气候以及地理条件创建生态循环体系,在充分分析其系统特征后开展科学有效的管理活动,提高生产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要全面提升环境的自愈能力,从根本上实现资源的循环,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保证经济进步的同时,保护周边生态环境[4]。

2.6 科学治理环境,确保资源利用合理

当前阶段,可以利用循环经济手段开展生态农业建设活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因此,需针对当前农村地区污染开展综合治理。目前,乡村地区存在的主要污染有水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等,其主要来源于乡村农业生产以及乡镇企业,因此,在生态农业设计过程中,需针对水体污染制定合理保护计划,统一管理乡镇江河流域,加强乡村污水处理以及排放管理力度,科学设定排污点,控制排污量,使河流保持较强自净能力,并降低上流村庄对下游村庄的影响。在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需在规划活动开展前,科学分析村镇地理位置、地势以及风向等因素,科学完成村庄布局规划工作。例如,在村镇工业用地审批时,应全面分析当前地区风向,将工业用地布置于村庄下风口,并在此基础上,避开空气不流通、容易污染的区域。与此同时,需合理规划垃圾处理位置,防止村民自行焚烧,造成空气污染。在噪声污染治理过程中,应确保其合理性,避免噪声源影响村镇聚居区。

2.7 优化管理体系,提高人员管理力度

在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要加大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将先进农业知识以及生产技术方面的学习作为重点。在此基础上,还应开展沟通以及服务方面的培养,使其能在沟通中,利用良好的沟通手段完成生态生产建设,了解当前新兴生产技术与理念。

此外,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有关部门需明确自身责任,提高公信力。在资金引进过程中,应在法制的基础上,加强自身要求,全面优化资金分配,提高使用效果。人力资源是生态农业进步的重要资源,充足的人力资源能为生态农业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许多乡村都存在着人口外流等情况,大多数青壮年都选择来到外地生活。因此各级政府应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吸引外地务工人员返乡,例如可以将乡村农业与工业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农村建厂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外地务工劳动力回乡工作。在此基础上,可以与企业方面达成合作,使员工在农忙时节开展农业种植活动,在农闲时节完成工厂生产工作。该举措能够为乡村创造大量的工作岗位,有效防止乡村壮劳力外流,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5]。

2.8 注重协调发展,创建优秀产品品牌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为全面促进生态农业经济进步,应明确生态农业与相关产业之间的联系,把握时代进步机遇,优化农村地区生态产业链,建设各产业协调进步的全新格局。因此,需对农业特色产品进行深加工,推动农业结构创新改革,各级政府应积极发挥自身职能,鼓励企业与农产品生产者达成合作,以此促进企业利润增长,提升农村居民经济收入,通过达成长期合作,增强农村农业市场竞争力。积极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知名度,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为绿色农产品进步提供保障。

3 结语

综上所述,与其他产业相比,我国农业依旧处于初级阶段。因此,需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利用科学合理的政策以及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促进生态农业进步,完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加快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步伐,建立优秀的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尽最大可能实现乡村振兴总战略。

猜你喜欢
生态农业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一位90后的生态农业梦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