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芳
在如火如荼的“新课改”推动下,“立德树人”成为当今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既要关注知识技能的外显功能,更要重视课程的隐性价值,要让学生对这个世界充满感知力、思考力,从而能够明辨是非、完善人格,在教育中渗透哲学理念是很必要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包含了意蕴丰富的哲学道理,对学生进行一些哲学理念的启蒙与引导,很大一块任务落在了语文教学上。
初中语文教材中俯拾即是的哲理作品
借助文学作品和语文教学,我们不需要传授深奥晦涩的哲学思想,而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精神发展与思维发展,使他们成为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人,让他们做一个会思考、会辨别、有智慧的人。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诗教传统,《尚书·尧典》提出“诗言志”,古典文论中,“诗歌可以表现情感”的观点贯穿始终。初中课本中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哲理诗。如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规律:在逆境中往往蕴含着无限的希望。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散文作为文学阅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文体,在初中语文课本上占比较大。由于初中生的年龄阅历问题,虽然往往先接触的总是写人记事、抒情写景散文,但哲理散文尤为考察的重中之重。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收录的《庄子》二则之《北冥有鱼》,庄子借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神秘的鹏的形象,说明了万物都需要凭借外物,而非完全自由的道理。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收录的当代作家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说明了花和人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收录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揭示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胜利。
于语文教学中渗透哲理是润物无声、令学生易于接受的,是因为哲理蕴含在一桩桩故事中,体现于一个个人物上,它们形象、生动,并不晦涩、玄奥。初中语文教师注重初中语文教材中俯拾即是的哲理作品,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的成长,丰富他们对自我的认识、对日常的感知、对人生的思考,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两者相辅相成,各得益彰。
哲理教学坚韧学生意志,直面挫折
人生,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是常态。挫折是把双刃剑,它能使人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但同时,挫折又让人灰心丧气、丧失斗志。对于中学生而言,由于阅历与认知的局限,心智还不够成熟。面对挫折时,更易迷失方向,失去信心。学生在家庭中自然有父母的言传身教,但是学校作为人类传承文明成果的重要场所,同样需要承担相当一部分的教育工作。初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在相关课文的教学中渗透哲理,使学生的心智不断成熟,让他们能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拥有抗挫能力。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宗璞《紫藤萝瀑布》这篇散文,叙述了她历经残酷的十年“文革”后,好不容易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却又痛失自己的爱弟,一时陷入了痛苦、孤寂、迷茫的境地,几乎难以自拔。某日,她站在一棵春日里的藤萝前,满树是紫色的,辉煌的藤萝花,生的跃动,生的喜悦,震撼着她,她借藤萝道出了对生命、对人生的领悟,久久困扰着内心、折磨着她的思虑,终于有了结果,那就是文中写到的:花和人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极富哲理,由花及人可以推导出,每一个人都有遇到不幸的可能。当遇到不幸时,沉溺在个人的忧虑、痛苦及迷茫中是得不到救赎的,应该从痛苦中得到智慧。今月曾经照古人,无独有偶,千年前的一代诗豪刘禹锡亦曾发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感慨,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种哲理的渗透必定使得初中生的心智不断成熟,使他们意识到,人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困难、荆棘、挫折是常态,我们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挫折,不抱怨、不气馁,而是更有智慧、更积极地面对生活。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课文《水调歌头》里的苏轼,一生坎坷,颠沛流离。不仅仕途不顺,空有一腔才华与报国志,却沦落到差点被杀头的境地;而且与自己学识、才学相当,几乎无话不谈的亲弟弟苏辙离散,悲痛之下写下千古传诵的《水调歌头·中秋》。全词以咏月为中心,细腻地传达了词人面对个人坎坷不幸的遭遇,产生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去与入世的困顿疑惑,纠缠思重的内心,在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中,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但是最后情绪转为旷达自适,肯定了人生长久的乐观与美好,表达了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美好的祝愿。整首词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耐人寻味。这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處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联系拓展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课文《记承天寺夜游》,“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直面挫折与不幸,尽管坎坷流离,却永怀对生活的感恩之心。通过学习其旷达自适的人生态度,一个充满了大智慧的伟大诗人、思想家便冲破了千年的隔阂,跃然于当代的初中语文课本上,同时亦流进了学生的心里,引发了他们对世界、宇宙的深刻思考,进而逐步迈向成熟。
宋其蕤老师曾经说过:“语文学科是最富有情感的课程,它的课文具有丰富细腻多彩的情感。这是它区别于其他科目特别是理科课程的最主要的因素。语文教学应该能够唤起学生对课文情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各种情感。”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新课改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教学中只负责“搭好台”,而“唱好戏”则更多需要学生的参与。教师应当进一步督促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通过畅谈自己过去或现在是否遇到过什么挫折及不如意,学生又是如何正视、解决的,来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从而对这些耐人寻味的哲理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与体悟。
哲理教学培养思辨能力,促进多维思考、深度感知世界
因为初中生年龄段的限制,基于应试教育的弊病,大量阅读的学生还是不多的,很多学生思维都不够立体、多方位,呈现出单一性、片面性的特点。但大千世界是复杂的,锻炼深度感知世界的能力是初中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目的。
富有哲理的课文是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如《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蕴含着朴素的辩证唯物思想,任何事物都是由两方面甚至多方面组成的,单一、孤立地看待事物就一定不能拨开迷雾、看清“本在”。同样,不能把学习与思考对立起来片面对待,不能简单地舍此趋彼,也不能舍彼趋此。而是要把它们统一起来,才能有所得。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借此来培养学生的多方面思维,让他们看待问题更加全面具体。
中学语文教师甚至可以结合热点新闻来将博大精深的道理讲得通透明晰。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上,四度征战冬奥、成功圆梦的徐梦桃,不仅是奥运会冠军,还是北京体育大学的2019级博士。她以自己的运动实践作为分析对象,研究总结,撰写了论文《徐梦桃运动行为志研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训练实践叙事》。同样,在混合团体接力决赛中,拿下北京冬奥会首金的武大靖,也曾以自己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了这样一项研究——《3周低住高训改善冬奥冠军武大靖身体成分和有氧能力的个案分析》。徐梦桃和武大靖都是北京体育大学的高材生,不仅能在赛场上为国争光、夺得奖牌,在学术研究上也勤奋刻苦、善于思考。谁能想到赢得全国人民喜爱的谷爱凌——一名考上斯坦福的学霸兼顶级运动员,竟然可以奢侈地拥有10个小时的睡眠?谷爱凌在采访时分享,自己在睡觉前会每日自省,思考当天的事,以求次日做得更好。有时她在去滑雪训练场的路上,也及时补觉,不忘思考。以上的案例不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最好呈现吗?由此,让学生深刻理解“学而不思则罔”,使他们明白在学习中思考的重要性,要学会学习、善于学习,而不是在“假努力”中自我感动。
哲理教学丰富学生的心灵,深化学生的作文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让人头疼的一块。对初中语文老师来说,作文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各自不同的学生个体,很难有普遍适用的系统章法。对学生来说,不知道写什么,怎么才能写好、写深刻,永远是摆在面前的两座大山。我们语文老师能做的,我认为最有效的就是,把作文教学渗透到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文时,除了字词句的基本积累、文章结构、章法技巧的点拨外,还要注意主题的提炼和呈现,特别是要深挖主题,语文教学中那些经典美文,不仅主题鲜明深刻,往往还包含了深刻的哲理。
如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在教学中总结,本文作者从一件往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分析到这里还可以让中学生继续深挖。比如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从父亲的角度来看,父亲眼看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明知一不小心就会摔死,可是他并不上去救护孩子。如果上去救,孩子自己的能力就会毫无长进,他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给予指导与鼓励可以使一个孱弱的孩子获得信心,变得勇敢。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路要自己走,不能老是让大人抱着,在自己走的过程中,从大人那里接受经验。
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这些问题,我们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父母突然下岗,家中经济陷入困难;学生自以为学习努力,可升入初中后发现自己和别人差距挺大,还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通过这样层层引导,把抽象的哲理和学生具体的生活经验结合,这些充满着智慧的哲理才能渗透到学生的心里,丰富他们的心灵,为写作注入活力源泉,让作文有深度成为可能。
通过经常性在语文课堂上有意识地进行哲理的渗透,我发现学生的作文在立意方面比原来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如学生刘周缘的习作:“不知您可见过白色的山茶花,我家小区楼下有一株。那样洁白美丽的花朵,从青绿的小芽开始,到越来越饱满,到慢慢綻放;从半圆,到将圆,到满圆。我正值人生的春天,花开花落,比起一生看来,花的生长衰亡是短暂的。那青春长吗?我不知道,但是生活中的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虽然时间无形,它却会轻而易举从半圆,到将圆,到满圆。花开的时候,仔细地端详,我明白了那些花朵们说的每一句话。因为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所以,它就极为小心地绝不肯错一步,满树的花,就没有一朵花开错了的。它们是那样小心谨慎和认真迎接着唯一的一次春天。”学生能够从“半圆、将圆、满圆的山茶花”联想到自己珍贵的青春,进而发出需得“小心谨慎迎接人生中唯一的一次春天”的感慨,文章立意之高明,与教师平时有意识的课堂哲理渗透是分不开的。
语文教学是生命的教学,初中语文教师绝不能死板地仅仅传授识词断句的能力,更要牢记“教书育人”的理念,通过语文课堂上哲理的渗透启迪,让学生能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磨练出坚韧不拔的意志,进而更积极、健康地成长。
(作者单位:昆山市葛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