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儒 刘玉华 张小平
摘 要:该研究从MOA视角出发,研究和分析现有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系统架构、实践应用和优化方案以及未来可能遇到的挑战和机遇,提出科学的未来发展策略,力争实现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MOA;智慧服务;高校;数智驱动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24)14-0096-04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A,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nd optimization solutions of existing smart library service platforms, as well as potential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proposes scientific 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strives to achieve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of smart library service platform
Keywords: smart library; MOA; smart service; university; AI-Driven
當前,智慧图书馆已成为图书馆研究的热点。其中,图书馆服务平台作为智慧图书馆研究框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泛关注。本研究拟从MOA(动机(Motivation)、机会(Opportunity)、能力(Ability))视角出发,通过对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进行研究,揭示其建设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并构建智慧服务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智慧图书馆建设实践的有效性等问题的探究,进一步推进智慧图书馆和智慧社会的发展。
1 数智驱动下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构建
1.1 MOA视角下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设计
MOA即“面向场景、面向对象、面向API”的设计思想,在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设计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场景、对象与API 3个方面出发,MOA视角下的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不仅能够满足用户需求,还能够提高用户体验度。在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设计中,MOA视角下所包含的API设计思想,对于整个服务平台的性能和易维护性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首先,MOA视角下所涉及的场景设计,即面向场景的设计,是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核心。场景设计必须参照用户需求,对用户的场景进行刻画,从而设置与场景相匹配的功能设计。例如,图书查找、借阅历史记录、借阅排行榜等,这些“场景”满足了用户在使用图书馆服务时的需求,同时也能够筛选过多的功能,从而简化系统的设计。其次,MOA视角下的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设计,还要从面向对象的角度出发,即要求开发人员定义好用户、管理员和系统等对象,并为其设置各自的属性和操作方式,便于系统的用户管理和服务的实现。最后,MOA视角下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设计,要紧密关注API设计。API即应用程序接口,是各种系统之间进行交互的方式,性能和易维护性对于整个系统至关重要。因此,在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设计中,必须严格遵循API设计的标准,避免接口之间的重复和紊乱,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维护性。
1.2 数智驱动下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系统架构
随着数智技术的发展,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系统架构也在不断优化。在MOA视角下,构建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需要考虑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应用及安全保障等方面。基于此,针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需求,设计了一套数智驱动下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系统架构。该系统架构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处理与分析子系统、数据应用子系统和安全保障子系统四大模块。数据采集子系统主要负责采集各类图书馆数据,包括图书借阅情况、馆藏资源、读者统计等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实时采集馆内温度、湿度等环境数据,保证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数据处理与分析子系统主要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分析和挖掘,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将海量数据转化为可供决策和服务的知识和信息。此外,该子系统还可以根据图书馆服务现状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帮助读者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数据应用子系统主要是基于处理和分析的数据,为读者、管理员和决策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和支撑。最后,安全保障子系统则是对整个平台的数据、信息和服务进行全方位的安全保障和监测,确保平台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中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数据备份和权限管理等多种安全手段,为用户提供可信赖的服务。
1.3 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近年来,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智慧图书馆采用数字化、信息化等一系列新技术来实现图书馆的智能化管理和信息服务。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数据挖掘、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首先,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依靠数据挖掘技术进行读者画像,将读者的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从而得出读者的需求,进而为读者提供更加准确的服务。其次,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还采用云计算技术,通过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存储在云平台上,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共享和互动。在此基础上,为读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即通过智慧图书馆平台,读者可以借阅图书、查询资料、参加数字化活动等,实现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此外,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还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读者服务进行预测和推荐等。最后,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充分挖掘读者的信息需求,为读者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此外,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读者可以快速、安全地进出图书馆,提升了图书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2 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应用实践
2.1 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在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日常运营中,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引入现代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可以实现图书馆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满足读者的需求。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具有以下应用实践。①书目管理方面: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图书馆馆藏的书目信息,包括书名、书目编号、作者等,可以通过系统自动化管理图书馆的书籍,书籍的借阅、归还、调动等,实现更快速、方便的服务。②资讯查询方面: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准确的书目检索服务,包括读者查询书目信息、查询借阅情况、预约借书等。借助云计算技术,可以帮助读者解决信息检索中的难题,实现读者快速获取所需信息。③读者管理方面: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可以帮助图书馆实现读者信息管理的自动化处理,如读者的注册、管理、租借、归还和催还等,减轻了圖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实现了更加高效和智能的读者服务。
2.2 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在高校读者服务中的应用
在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应用实践中,读者服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应用,不仅可以改善读者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可以提高用户体验,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首先,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可以极大地提高读者服务的效率。通过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读者可以随时随地在线预约、借阅图书、查找文献和申请证件等服务,降低了读者服务的等待时间和成本,增强了读者服务的便利性和及时性。其次,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可以优化读者服务的质量。通过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读者的借阅历史、阅读偏好、咨询反馈等信息能够全面呈现,图书馆能够了解读者需求并及时进行针对性服务,从而提高读者满意度和忠诚度。比如,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实现个性化推荐服务,根据读者的借阅、阅读和评价历史,推荐相似主题或风格的图书和文献,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还可以根据读者的反馈和建议,优化服务流程和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最后,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还可以为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通过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高校图书馆能够实现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和管理,增强数字化服务能力,从而实现与其他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共享、交流和合作。
2.3 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在高校数字资源服务中的应用
在高校数字资源服务中,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通过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读者可以快速地获取到所需的数字资源,并更加便捷地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其次,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可以根据读者的需求,智能地推荐相关的数字资源,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他们需要的信息和知识。另外,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数字资源管理功能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平台,图书馆管理员可以对数字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从而保证数字资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数字资源管理中,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还可以对数字资源进行全面统计和分析,以便向图书馆管理员提供更加准确和及时的数据支持,帮助其更好地了解数字资源的使用情况。
3 基于MOA视角下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优化与改进
3.1 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性能优化的方案研究
为了提高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性能,提出了服务平台优化解决方案。首先,针对服务平台的并发问题,增加了并发处理的处理器,优化了服务平台的线程和进程管理,提高了服务平台并发处理量的能力。通过实验测试,在并发访问高峰期,服务平台的响应速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其次,针对服务平台的通信问题,对服务平台的通信模块进行了优化,增加了服务器集群,实现了负载均衡,同时优化了网络通信协议和数据压缩技术。这样,服务平台在处理大量数据时,可以提供更快、更稳定的服务,降低了故障率。另外,还对服务器硬件进行了优化,增加了服务器内存,优化了硬盘读写速度,加快了服务平台的数据传输速度,提高了服务平台的稳定性和性能。最后,使用了基于分布式缓存的技术来优化服务平台性能。通过将服务平台的关键数据存储在分布式缓存中,大大缩短了数据读取时间,提高了服务平台的响应速度和性能。经过实验测试,优化方案在提高服务平台性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支持,并为后续的服务平台优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3.2 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用户体验优化的方案研究
针对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用户体验进行实验研究,旨在改进和优化服务体验。为了了解用户对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真实体验反馈,采用了用户调研和用户体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研究。首先,对用户需求和体验进行系统性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用户对于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界面设计、功能设置和呈现方式等方面。此外,用户对于服务的响应速度、交互体验和信息检索的准确性也非常重视。
其次,通过进行实验测试,模拟用户使用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真实场景,观察用户的使用行为和反馈,分析用户体验的相关指标和数据。实验结果显示,用户对于服务平台的整体满意度较高,但是还存在一些用户体验问题,如交互反馈速度较慢、搜索效率不高等。
为了优化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用户体验,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了对应的优化措施,如添加实时搜索功能、优化用户交互界面等。通过实验验证,这些措施有效地提升了用户体验的满意度。最后,本文从用户角度出发,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用户体验的建议,如加强用户参与和反馈机制、不断更新优化服务内容等,以实现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3 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数据安全方案的研究
在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的信息系统安全性非常关键,因为这些系统不仅储存了读者的个人信息,还包含了大量的图书、文章等学术资源,泄露或损失这些信息会对读者和图书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为了加强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数据安全性,首先,建议采用强密码和多重验证来保护读者的个人信息安全。同时,采用安全隔离措施来保护服务平台的重要信息,以避免黑客攻击。此外,应该交付第三方安全服务提供商来确保信息安全。除此之外,还建议每个读者账户定期修改密码,以及采用反欺诈技术来杜绝虚假账户和欺诈行为。此外,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和机制,以免由于员工误操作或恶意行为造成安全事故。
4 对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未来发展的展望
4.1 数智驱动下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数智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未来发展将会趋向更加智能化、信息化、便捷化和服务化。具体来说,未来发展趋势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加强信息技术创新,开发出更加智能化、可持续发展的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当前,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发展。未来,可以通过研发智能交互式搜索引擎、虚拟现实技术、知识管理系统等软硬件设备,提高图书馆服务的智能化程度和服务品质。第二是深化数字化转型,建立全面、立体、实时的数字化图书馆服务体系。数字化转型是提升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未来发展中,需要通过自助借还、网络借阅、在线咨询等方式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数字化服务,实现数据共享、多元化服务和智慧化管理等目标。同时,加强数字技术能力培养,推进校内数字资源建设和数字化空间建设,以更好地支持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第三是完善服务理念与文化,打造优质高效的智慧图书馆服务品牌。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目标就是满足用户需求,提供一流的服务体验。未来,需要加强服务意识、服务哲学和服务文化的建设,培育高质量的服务团队,推动用户体验优化和服务质量提升。同时,加强与用户的互动,主动掌握用户需求,定期组织反馈交流会议等活动,积极吸纳用户意见,不断改进服务。
4.2 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未来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作为数字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数智化,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适应这个趋势,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规划和建设。首先,为应对未来发展趋势,需要建立基于MOA视角的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服务平台的智能化水平,丰富服务内容和手段。通过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学术价值的最大化,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其次,未来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发展还要面对一系列挑战。例如,对于资源的管理与利用,现有的数据库异构性导致了信息难以整合,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提高资源的整合度,以及面对日益增长的学生需求,如何保持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推动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可持续性发展等。这些问题都需要积极思考,制定有效策略应对。最后,针对未来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建设,提出了以下建议:建设健全信息安全體系,确保服务平台的安全性;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建立用户反馈机制,利用用户反馈进行优质服务的持续提供。
总之,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现有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优缺点,以及未来可能遇到的挑战和机遇,提出科学的未来发展策略,力争实现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赵为.基于MOA视角与TAM模型的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情报探索,2021(4):112-117.
[2] 周剑峰.数据驱动的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建设研究[J].图书情报导刊,2020(7):41-46.
[3] 董艺.数智驱动的智慧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重构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22(21):31-33.
[4] 吴丽丽.数智驱动的图书馆智慧化阅读推广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图书情报导刊,2022(5):18-22.
[5] 王剑.技术驱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9(6):85-89.
[6] 钟欢,马秀峰.需求驱动下高校图书馆智慧信息服务平台设计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20(1):43-48.
[7] 董同强,丁世强.“数智”融合驱动下智慧图书馆服务场景与体系设计[J].图书馆学研究,2022(1):2-8.
[8] 刘宏.数据驱动下高校图书馆智慧化发展研究[J].图书馆学刊,2021(4):49-52.
[9] 印蓉蓉,刘婧.基于用户视角的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8(23):69-75.
[10] 张洁.AI驱动下高校图书馆应用研究[J].传媒论坛,2021(18):155-156.
[11] 朱波,张姝末.基于数据驱动的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机制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9(9):80-83,87.
[12] 钟欢,王天一,马秀峰.用户需求驱动下高校图书馆智能化学科服务平台构建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2(2):182-190.
[13] 张奇云,李超.智慧社会知识生产视角下高校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J].图书馆,2021(9):27-33.
[14] 徐潇洁,邵波.基于数据驱动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框架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8(22):37-43.
[15] 莫扬海.数据驱动视角下智慧图书馆阅读推荐服务运行机理研究[J].山东图书馆学刊,2021(2):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