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庆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到达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时。一部分光发生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一部分光发生折射。遵循光的折射规律,物体通过平面镜成像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通过凸透镜成像时遵循光的折射规律。同学们在学习光的传播和成像规律时。做好“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四大探究类实验,有助于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光的传播和物体成像的正确物理观念。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本探究实验又可分为两个小探究实验。一个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另一个是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第一个小探究实验的重点环节为设计实验方案。第二个小探究实验的重点环节为收集证据和得出结论,命题考查时的重点也多放在这些重点环节。在本探究实验的实验装置中。可绕法线转动的光屏是为了呈现反射光线的位置,从而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共面的结论:在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测量上,同学们可以用量角器测出,也可以改进实验器材,直接由带刻度(显示角度)的光屏得出,最终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
例1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1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能显示角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NOC、NBDO能绕垂直于CD的NO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如图1乙所示,将纸板NBDO绕NO轴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观测不到反射光。只有当纸板ANOC与NBDO在同一平面内时才能观测到反射光。此现象说明_______。
(2)在图1甲中,若将处于同一平面内的纸板ANOC和NBDO(连同激光笔)绕CD同时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线_______(填字母符号)。
A.仍在纸板NBDO上呈现
B.被纸板NBDO挡住
C.在纸板NBDO前方
(3)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这么做_______(填“妥当”或“不妥当”),理由是_______。
答案:(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C (3)不妥当 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本探究实验为大探究,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评估反思、交流合作这几个要素在本探究实验中都有体现,但是在设计实验方案、分析论证得出结论、交流合作这三个要素中有所侧重,命题考查时也侧重这三个要素,本探究实验中用玻璃板而不用镜子。是利用了玻璃板既能反射光又能透射光的特点。便于找到像的位置,探究像与物的位置关系:选用两根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做实验时,玻璃板后的蜡烛不用点燃,玻璃板与支撑面要垂直。
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
本探究实验不属于新“课标”中规定的探究类学生必做实验,一般作为演示实验,装置确定且实验效果明显即可。作为演示实验。其重点探究要素为收集数据和得出结论,命题考查时也侧重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
例2 某实验小组在做“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实验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中,测得数据如表1。
请你分析表1中数據,并写出一条规律:_______。
答案: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本探究实验是新“课标”中规定的探究类学生必做实验之一,属于大探究,也是各种考试的高频考点。考查的重点多放在设计实验方案、收集证据及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等方面。在本探究实验中,同学们需注意: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的目的是,使凸透镜所成的像能正好成在光屏的中心;物体放在一倍焦距处不成像:一个物距对应一个像距,物距改变时,像距随之改变,且物、像移动方向相同;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原因主要有,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蜡烛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或光屏在光具座上可移动的距离小于实际的像距等。
例3 (2023·河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小强发现,用凸透镜看远处物体时,可以看见倒立、缩小的像:用该凸透镜看自己的指纹时,能看到正立、放大的像。他由此猜想: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可能与_______有关。
(2)在光具座上,将蜡烛、光屏安装在凸透镜两侧,调节三者的高度时,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蜡烛;调节高度的目的是。使像能成在_______。
(3)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2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这个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___(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答案:(1)物距 (2)需要 光屏的中心 (3)照相机
关于这四大光学探究类实验,同学们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即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其次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最后再进行交流合作、评估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