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娟
(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振兴不振兴,关键在文明。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1]。文明乡风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自身意义重大。而当下文明乡风建设活动的推进却不如人意,未能取得理想中的效果。因而,加强文明乡风建设路径的研究对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和引擎,加强文明乡风建设本身既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题中之义,又对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非凡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2],加强社会主义建设要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因此,乡村振兴是全面振兴,不只是产业振兴,也是文明振兴,不只是物质富裕,也是精神富足,乡村振兴的实现也要两手抓。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要求赫然在内,因而加强文明乡风建设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此外,文明乡风的建设更是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来源。乡风作为一种精神,建设好了,就能发挥其向上向善的特质,以其所富有的“谦和互让的交往理念、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朴素低调的审美观念”等内容对农民的交流交往、生产生活产生重要的激励作用[3]。乡风是一个乡、一个村的形象,文明乡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乡村拉来资金、资源,促进产业振兴。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4],一个缺乏文化自信的国家与民族难以自立自强、繁荣兴盛。文化自信,首先就是要对中华文明自信。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经千年而不衰。习近平总书记2022 年在山西临汾考察时指出,“黄土高原生活着我们的祖祖辈辈,孕育着我们的中华文明”[4],而农耕文明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根基,赋予了中华文明鲜亮的民族底色。现在所提倡建设的文明乡风,例如顺应天时、遵守准则、和谐相处、勤俭节约的内涵都是农耕文明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文明乡风植根于农耕文明、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之中,汲取了农耕文明、中华文明的丰富营养。因而,加强文明乡风的建设,从文化意义上来讲,即新时代对于中华文明的重温与弘扬,有助于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构筑起建设文化强国的精神力量,夯实文化强国的建设根基。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文明乡风建设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开展了一些活动,但当前文明乡风建设难以推动全体村民、乡民来参与到活动之中,文明乡风建设取得的成效有待提升。文明乡风建设面临这一困境主要是由于参与主体内生动力不足、建设活动吸引力不强、建设制度不健全。
教育心理学认为,受教育者本人的学习意愿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文明乡风的建设也是一种思想教育活动,因而探究文明乡风建设难以推进的原因首先就要聚焦于文明乡风建设的主体。文明乡风的建设地是农村,那么生活在农村这片土地上的人即广大村民就是文明乡风建设的参与主体。按其职业划分,又可分为农民、外出务工人员、个体商户、公职人员等,农民在村民中占绝大多数,且“生于斯、长于斯”,是农村生产生活的重要主体,因而本文所讨论的文明乡风建设的主体也主要是指农民。目前,乡风文明建设的参与主体由于受到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认为农业生产活动是自身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必须把生产活动放在第一位,再加上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经济效益较为低下,耗费时间长、精力大,因而不可避免地就产生了重物质、轻精神的错误倾向,农民一无时间、二无精力去参与文明乡风建设活动,对于文明乡风建设活动的态度不积极、行为不主动。
除了文明乡风建设主体的参与意愿不高外,乡风文明建设活动自身的吸引力不强也是文明乡风建设难以深入推进的重要原因。文明乡风建设活动吸引力不强主要表现在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两个方面,一是活动内容简单,二是活动形式单调乏味。
1)内容决定形式,文明乡风建设活动的内容对乡风文明的建设成效具有决定性意义。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所开展的文明乡风建设活动在内容上与建设主体的结合程度不高。文明乡风的建设主体是农民,而农民接受的教育少、文化程度不高,因此从事较为基础、辛劳的种植活动。而农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这一自身特点就决定了不能以高深的、复杂的、抽象的阳春白雪的文学艺术来覆盖乡风文明建设活动的全部内容。例如,当前部分村镇通过广播所传递的唐诗宋词、文学作品等内容不适合农民,只能被极少数的人接受、理解。
2)虽然内容决定形式,但是形式对于内容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文明乡风建设活动的形式同样对文明乡风的建设成效具有重要作用。在文明乡风建设活动内容确定的前提下,选择适合参与主体身心特点的活动形式,能够有效增强文明乡风建设活动的效果。当前的文明乡风建设活动在形式上存在两方面的弊端:一是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多是通过在村委会张贴大字报、标语横幅或者是办手抄报等方式来开展活动,希望以此来达到宣传教育效果。这种活动形式多是以文字为主要载体,形式较为生硬笼统,无法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二是活动形式较为传统。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线和智能手机在城市、农村可以说是实现了全覆盖,宣传和教育工作的形式也应与时俱进,转变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一手抓线下,一手抓线上。但是在当前的农村地区,文明乡风的建设活动仍多数拘泥于线下,而忽视了线上对村民的宣传和教育,因而仅仅依靠传统的宣传、教育方式和渠道,文明乡风建设活动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大打折扣。
制度是根本、长远的保障,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文明乡风的建设要想取得实效,离不开健全的建设制度,而当前文明乡风的建设制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1)活动开展的制度不健全。首先,文明乡风建设活动开展的时间不固定、开展的频率较低,通常是遇到重大节庆日,例如春节或者乡会,才举办一场以戏曲演出为主要形式的表演,未能抓住农民闲暇时间来开展活动,也就未能做到文明乡风建设活动开展的日常化。其次,文明乡风建设活动开展的场地有限,常以“一间屋子”“一块空地”作为文化活动场所,缺少相应的器材设施、文化产品,空有场地,没有器具,只挂牌,不开放,让原本就紧张的场地资源被迫闲置。
2)保障活动开展的规章不完善。首先是缺乏应有的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正义、公平、安全、环境等精神方面的要求也与日俱增。而当前在加强文明乡风建设问题上,部分村干部政治站位低,缺乏系统观念与全局观念,视野狭隘,处理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做法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5],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文明乡风建设“成效慢”,不同经济发展一样,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是实实在在的政绩,从而对于国家加强文明乡风建设的号召执行不严格、履职不到位,一味追求经济发展,忽视了精神文明的建设,使得文明乡风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次是缺乏人才保障。青年人才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具备敢为人先的锐气、创新创造的勇气和开拓进取的志气,能够为文明乡风建设活动注入新鲜血液,提供新颖创意。虽然现在各个地方倡导大学毕业生返乡就业,做“大学生村官”“青年村官”,推出“三支一扶”政策,吸引人才回流。但是由于农村工作机会少、发展前途不明等因素,青年人才在基层党组织、乡镇政府、村委会中占比仍然较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明乡风建设活动的开展缺乏新鲜血液,而使其活动开展仍局限于传统思维和陈旧方式。除此之外,在一些村室配备的活动场地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场地旧化、设备老化的问题,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和维修人才。
化解文明乡风建设成效低的困境,加强文明乡风建设实效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参与主体、活动开展、制度建设三个层面出发加以规划,推动文明乡风建设走深走实、走入人心。
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在文明乡风的建设过程中,农民作为建设主体、参与主体,是影响文明乡风建设成效的首要因素,是推进文明乡风建设活动的关键力量,对于文明乡风建设活动的成效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而,推动文明乡风建设活动走实、走深,并取得良好的建设效果,首先就要端正农民参与文明乡风建设活动的态度。要加强对参与主体的思想引导,深化宣传教育。农民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与倾向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农耕文化和小农经济的影响下,在沉重的经济压力下逐渐形成的,具有客观性。这就要求村委会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注重对农民的思想引导,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广播站或者村民会议,以简单易懂、幽默丰富的语言和表述,以放松不拘束的方式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向村民讲解清楚,将国家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政策讲解透彻,使其认识到精神文明即文明乡风建设对于自身生产生活、人际交往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树立起“文明乡风就是生产力、竞争力”的理念,自觉提高参与文明乡风建设活动的积极性。
文明乡风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建设活动来实现的。这些活动即加强文明乡风建设的主渠道和主要方式,因此必须做到内容和形式上的双重优化,进而相互配合,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良好效果。
1)在内容上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迫切任务,重点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回答了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一个国家、社会的重要稳定器,对于文明乡风的建设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和规范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无论是个人层面提倡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要求,还是社会层面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都为文明乡风建设增添了关键重要内容,并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本身即与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等文明乡风建设要求相契合。因而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明乡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使其内化为农民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其次,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乡风建设的重要思想[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镌刻着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华儿女的人际交往与生产生活。文明乡风建设既包括加强个人立身处世建设、自我建设,又包括与他人的关系建设。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又蕴含着丰富的自我修养思想、交往思想,这些关于个人修养、君子交往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能够为当代文明乡风的建设提供诸多借鉴和指导。最后,要加强当地文明乡风建设资源的高度利用。既往的文明乡风建设活动之所以效果不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宣讲活动的内容过于假大空,为达到宣讲目的,所举例的道德模范、感人事迹距离农民现实的生产生活太远,因而对于农民产生的激励、示范作用也就较弱。当前,在文明乡风建设活动内容的选取上,要注重加强对当地文明乡风建设资源的利用,例如选取村民亲眼所见或者亲身经历的好事、真事,以产生于村民周围的道德模范、榜样人物为宣讲内容。这类事迹、人物更具真实性,进而使内容更有说服力和渲染性,能够进一步激发农民参与文明乡风建设活动的主动性。
2)在形式上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做到文明乡风建设活动的日常化。文明乡风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以文明乡风建设活动的日常化开展为支撑做到绵绵发力,久久为功[7]。要提高文明乡风活动开展的频率,以重阳节、劳动节、国庆节等节日为重要契机,引导农民树立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规家训,建立起辛勤劳动、不辞辛苦的生产理念,培养起爱国爱民、忧国忘家的家国情怀。除节日之外,还要将文明乡风建设活动融入于农民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去,化教育活动于无形之中。除休息时间之外,例如午餐晚饭期间、周末空暇时间,把农村的小喇叭、小广播用起来,一方面以传统的媒介为载体,利用歌曲、戏剧、演讲等方式加强文明乡风建设。另一方面,以大队或者街区为单位成立微信群,利用当下的传播平台分享具有正能量的短视频,提高文明乡风建设活动的成效[8-10]。其次,要做到文明乡风建设活动的多样化、新颖化。文明乡风建设活动形式单一、拘泥传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活动的枯燥性,极大地降低了农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新时代文明乡风建设要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做到活动开展接地气、有温度、入人心。例如绘制文化墙,建设文化长廊,宣传传统的二十四孝故事;开展婆媳互夸、邻居互赞活动,构建亲密和谐、其乐融融的家庭关系、交往关系;开展社区好人、文明之家评比活动,树立道德模范先锋。
当前文明乡风建设活动难以推进、成效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加强文明乡风建设的制度不健全,因而要从人才选拔、监督考核、经费保障三个方面下功夫。
1)习近平总书记曾多番强调,实现乡村振兴要靠人才,要靠资源,如果乡村人才等要素长期单向流向城市,那么乡村振兴的实现就无从谈起[1]。同样地,要推动文明乡风建设,人才是第一要素。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优秀的青年人才汇聚到农村这片广袤、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来[4],吸引青年人才回流,不仅要打好“乡情牌”“乡愁牌”,更要为回乡人才提供物质奖励和匹配的报酬待遇、社会保障[1]。同时要充分利用党员人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壮大人才队伍。
2)加强对文明乡风建设活动的监督和考核,不仅能够促进活动开展的科学化、规范化,更能促使村干部增强对文明乡风建设活动的重视程度。可以以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是否规律,活动开展的形式是否吐故纳新、别具一格为考核内容,而最终活动开展的效果好坏,必须要让农民群体做评判。农民作为文明乡风建设活动的参与主体,且“生于斯、长于斯”,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有没有改良,邻里关系有没有改进,乡风乡貌有没有改善,他们看得最清楚,体会得最透彻。此外,还要将考核结果进行公示,对于那些能够为文明乡风建设活动出谋划策、推陈出新的人才给予精神和物质双重奖励,对于那些在文明乡风建设活动中推诿扯皮、不敢担当的干部进行批评教育、责令检查。
3)加强经费保障,完善文明乡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乡镇党委和政府要把乡风文明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合理规划资金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经费向精神文明建设、文明乡风建设倾斜,实现社会建设公共资源向农村大力投放、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深度延伸。
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因此,必须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措施推动文明乡风建设活动取得更大成效,书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