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专业认知实习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2024-05-18 13:04:47夏娜万家山汪子健杜华争罗珣李建华
大学教育 2024年4期
关键词:融合教学模式专业

夏娜 万家山 汪子健 杜华争 罗珣 李建华

[摘 要]认知实习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新型工程技术型人才的关键。然而,目前本科高校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专业认知实习教学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包括合作机制不健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和考核评价片面等。该研究旨在探索如何优化认知实习教学体系,包括建立更加有效的合作机制、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和优化考核评价。通过这些探索,可以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些探索也可以为其他高校的认知实习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认知实习;教学体系;科产教融合;5G+网络直播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4)04-0010-04

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经济结构转型、科技创新驱动、全球化发展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呼吁中国高等教育必须紧跟前沿技术的发展,紧密关注产业行业的需求,并及时调整和更新课程设置,确保教育内容与实际需求相匹配。同时,高校和企业应当加强沟通协调,明确各自的责任和角色,开展协同育人项目和活动。专业认知实习是企业和高校合作育人的一种有效方式[1]。开展专业认知实习既有助于加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也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拓宽国际视野,及时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变化。同时,在认知实习中,高校需要紧密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让学生深入了解工程实践问题,树立产业思维,认真观察和思考工程研发过程中的挑战和难题,从而深化对工程技术的理解。此外,企业也能通过与高校开展产教融合,培养储备人才,促进产学合作和人才交流。

自2019年以来,教育部先颁布了《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然后联合其他八个部门颁布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这些政策都强调了认知实习的重要性,提出加强实践性教学要求,鼓励高校和企业积极开展认知实习活动,大力推行认知实习的方式。近年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领域在认知实习方面,以产教融合为合作育人主线,取得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成果[2-4]。近年来,新兴交叉领域的发展迅速,高校也意识到学生对这些领域的了解程度不足的问题[5]。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高校积极探索和创新认知实习教学模式,以适应新时代下的教育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

一、高校认知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机制有待优化,企业热情有待提高

高校与企业之间缺乏明确的合作机制和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学生認知实习开展深度不够、专业对口实习岗位有限等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有些企业关键技术领域可能存在前沿性不足的问题。此外,有些头部企业可能对认知实习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足,认为高校的认知实习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认知实习建章立制,明确合作企业准入标准,并完善认知实习评估体系,以确保实习基地的管理和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二)教学内容陈旧,实习资源不足

企业认知实习环节的资源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岗位和实践项目的支持。这种情况会影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学习体验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可能难以获得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机会,难以应用他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由于缺乏多样化的实践项目和机会,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社会交往没有得到有效参与。这就容易使学生难以比较全面地了解社会问题和挑战,也难以及时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三)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不够

在认知实习过程中,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忆知识,缺乏实际应用机会。这种实习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该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创造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评价片面,实习效果不佳

在认知实习中,学生的表现和成长往往受到评价的影响。然而,由于评价标准不够明确,学生难以真实客观地了解自己在实习中的表现和成长。这种不确定性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同时,教师也容易受到个人主观偏好的影响,很难客观地评估学生的表现。这样一来,学生难以得到准确的评价和反馈,就会影响实习的效果。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升学生认知实习的效果。

二、创新认知实习教学体系

(一)深化产教科教融合,构建实习合作机制

产教科教双融合机制[6]是指产业界、教育界、科研界和政府部门之间建立起紧密合作的机制,如表1所示。通过合作主体、角色定位、准入标准、实施过程、持续反馈和制度保障等维度的共同努力,建立健全认知实习合作机制,促进产业界和教育界的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也可以为多方提供更多机会,促进共赢发展。

表1 产教科教双融合机制

[目标 共建产教科教双融合机制。 合作主体 企业、高等教育机构、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 角色定位 企业提供产业需求和实践平台,高校提供专业知识和人才,科研院所提供科技创新支持,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和促进资源整合。 准入标准 准入标准是确保合作主体具备合作条件的一项重要措施。合作主体应具备一定的实力和信誉,包括企业的资质和经营状况、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和创新能力等。 实施过程 涵盖需求对接、项目合作、资源共享和成果转化等环节。 持续反馈 通过定期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合作方向和方式,保持合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合作主体之间应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起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及时解决合作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制度保障 制度保障是产教科教双融合机制的重要支撑,包括政策法规、合同约束、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建设[7]。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多方融合,保障合作主体权益,促进合作的顺利进行。 ]

总之,产教科教双融合机制通过合作主体、准入标准、实施过程、持续反馈和制度保障等维度的共同努力,推动产业界和教育界的深度融合,促进人才培养的有效开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融合思政与专业前沿知识,更新课程教学内容

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让他们了解行业发展的趋势和应用最新的专业知识,我们将思政教育与专业前沿知识相结合。通过融合课程思政和加入专业前沿知识,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全面的知识和经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思维能力。

在融合课程思政方面,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认知实习过程的参与,思考社会责任和价值观。例如,引入工程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从道德和伦理的角度思考专业知识的应用。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思考和探索社会问题解决办法,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将认知实习与其他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社会交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在引入专业前沿知识环节,一方面,学校对原有分散的各种认知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等内容进行整合,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工作场景和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另一方面,学校积极引入新兴交叉领域的教学内容,如移动无线通信和人工智能等领域。通过与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以及实践教学的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教学体验,以适应新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迅猛进步。

(三)基于5G+网络直播,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基于5G+网络直播的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是一种结合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全新模式。5G技术的高速传输和低延迟特点,能够有助于实施更加灵活和高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借助5G网络可以在线上进行课堂教学,而学生则可以在线下听课。同时,在直播互动平台上,学生可以进行实时互动,也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参与虚拟实验和虚拟参观等教学活动。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互动效果,还能够节约教育资源。

通过5G网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學习情况和能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服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还能够通过远程实践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了解省外甚至国外的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将这种学习作为传统认知实习方式的重要补充。综合来看,基于5G+网络直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教学模式创新,能够为教育教学提供更多可能和更好的效果。

(四)立足学习成效,优化课程考核评价

传统的考核评价模式过于注重静态和浅层的学习成果,评价内容过于片面,评价方式也过于单一,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在认知实习中明确评价标准,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评价标准应该包括实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实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实习成果的质量等方面。为了更好地衡量学习成效,建议建立一个多维度的考核评价体系,包括前置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个部分。通过以学习成效为核心重新构建认知实习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评估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和成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前置性评价旨在帮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态度,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总结性评价是一种在学习结束后进行的评估方法,旨在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除了对学生基础知识进行考核,还应注重对学生高级别认知能力如分析、综合、创新等能力进行评估。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考查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实践案例

以某部属理工科类院校专业认知实习课程多年教学实践为例,将专业认知实习教学实践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试验探索阶段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水平,该校积极开展本科生专业认知实习教学尝试。学生在认知实习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缺乏相关的完善的教学体系和规范,认知实习效果和质量参差不齐。

(二)第二阶段:规范化建设阶段

在试验探索阶段的基础上,该校开始规范化建设专业认知实习课程:建立了认知实习管理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规范了认知实习的流程和要求,同时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先后与二十余家信息领域知名企业签订了实习教学基地协议,并完成了基地挂牌。在筹建高质量实习教学基地的同时,该校为规范本科生专业认知实习教学过程,为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提供规范统一的工作指导,先后制订并发布了实习基地制度、认知实习教学基地协议、毕业实习教学基地协议等方面的文件。这种规范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第三阶段:创新发展阶段

在规范化建设阶段的基础上,该校开始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优化了教学内容,将学科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融入课程思政和专业前沿知识。该校与贝尔实验室进行合作,讲解了贝尔实验室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贝尔、香农、朱棣文等顶尖科学家的事迹,以及一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创造实物(晶体管、激光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数字交换机、通信卫星、电子数字计算机、C语言、UNIX操作系统,等等)。

开启5G+网络直播教学的新模式。这让广大学生能够有机会参观世界顶尖企业和研究机构,激发了其兴趣,使其对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印象深刻。

开展更加注重成效的多维度考核评价。采用由前置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所构成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和能力发展情况。这个阶段的认知实习课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力保障了本科教学质量,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满足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结语

本研究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对专业认知实习教学体系的探索,深入分析了相关合作机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的重要性和作用。通过实施合作机制,帮助学校、企业和学生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对教学内容的创新将学科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尽管本研究对专业认知实习教学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比如需要进一步探讨合作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机制,以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和长期稳定。又如,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同时,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以更好地发展和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章丽辉,袁怡佳,陆佳亮,等.中法工程师培养基础通识阶段的校企合作实践[J].高教学刊, 2021,7(29):21-24.

[2] 张焱,张万成,费泽松.产学研贯穿的通信工程专业实习实践模式创新[J].大学教育,2022(9):245-247.

[3] 白书战,孙柯,李思远,等.行业学会协调下的“产学研管用”深度融合的实习教学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21(10):84-86.

[4] 张平,崔琪楣,胡铮,等. 科产教深融合,构建“无线通信中的人工智能”高新课程[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2(6):14-18.

[5] 杨筱静,包向军.“全过程闭环式”本科生校外实习模式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22(9):55-57.

[6] 黄种明,许志龙,薛向东,等.“电工电子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23(2):81-88.

[7] 问清泓. 实习规章制度现状与重构论略[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21,35(5):12-26.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融合教学模式专业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