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平台故事类短视频的创作特点

2024-05-18 06:23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张楚彬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年7期
关键词:故事片故事类原创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张楚彬

现如今,用流量观看抖音上的短视频成为常见景象,各种视频终端变得微小,传统长篇电影已经不再完全适应新的媒介时代要求,其通过移动终端也得以观看。在移动微屏时代的背景下,考察研究短视频片的创作特点就显得较为重要。由此,本文将基于抖音平台,论述短视频故事片的创作特点。

1. 短视频故事片在“微屏时代”的现状

追根溯源,短视频片才是早期电影的主要形态,如《水浇园丁》《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与“长片”几乎是画上了等号,短视频故事片则演变成了一种新颖的艺术形式,它有着“人人皆内容”,即创作门槛低、创作自由度高的特点,且拍摄与制作的周期短,成本也比电影低,特别适用于当今的播放平台多元便携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相对于长篇电影来说,抖音上的故事短视频片其时长短、制作周期短,同时抖音的竖屏播放导致演员调度与舞台调度都不大。即“竖屏美学”的概念:“我们一般在观看电影和电视的时候,屏幕通常是横向的,而现在的短视频大多都在手机上播放,即纵向屏幕。这一倾向会在自媒体时代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短视频故事片主要是在手机与平板电脑上播放,竖屏观看也比较符合其特性,以往以电影为基础的影视语言,虽然仍有一定参考价值。但“竖屏时代”所诞生出的短视频故事片景深需要控制、调度需要减少以及表演需要加强等等,要求我们打造出一套全新的创作方法,这说明了短视频片的故事化创作必然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除了画面调度上,由于其他因素抖音上的短视频故事片大多拍摄极为简单:其拍摄设备不限,并没有非常严格的布光、摄像稳定设备,甚至演员都无需找到极其优秀且专业的,摄制人员专业与非专业都有参与的空间。

2. “抖音追剧”热潮—原创故事类短视频片

近年来,抖音异常火爆,它异于传统媒体呈金字塔式,如电视,报刊,杂志等,内容层层筛选,传播自上向下,拥有着绝对权威,占据话语权的制高点。人人皆内容,人人皆媒体成了抖音的代名词之一,再加上抖音的热度加权、智能分发和叠加推荐的算法,使得抖音上从极具外表吸引力的颜值博主到具有冷门技能的才艺匠人,从体育特效剪辑到游戏解说,各类优质内容层出不穷,从草根到大V都星火燎原般一夜蹿红,品牌方和内容主们为出网红爆款而纷纷入场,传说中爆火的案例在身边也相继发生。

在短视频类型多元化、数量庞大的今天,原创故事类短视频片凭借自身的特性,掀起了一股“抖音追剧”的热潮。“原创故事类短视频故事片是指创作者通过短视频平台,公开发布的由本人或团队原创、富有戏剧色彩的、时长较短的视频类型[1]。”以抖音“奇妙博物馆”创作团队为例,其从多个角度观察社会现状,通过艺术化的处理,在内容与视听上逐渐向更为专业的原创短片靠拢,粉丝超过1100万,点赞超过6500万,单集视频最高点赞达340万以上。“奇妙博物馆”被许许多多的抖音粉丝誉为最为成功的抖音剧情类视频账号。2019年7月,抖音举办了首届短视频影像节,并设立金映奖,面向全网征集原创剧情类短视频片作品,旨在通过平台优势,帮助用户不断拓宽短视频的边界,探索短视频片的影像空间。“抖音追剧”早已经成为了火爆的国民现象,抖音平台上的原创故事类短视频片的前途也一片光明。如2019年火爆全网的“朱一旦的枯燥生活”作为抖音短视频故事片的成功案例之一,制作形式十分简易,场地简单、道具简陋,可以说是“低门槛”的制作。但“朱一旦的枯燥生活”每一集都是竖屏拍摄,十分符合手机观看的特性的同时也降低了调度的难度。“朱一旦的枯燥生活”凭借着其独特的定位每一集都是对悲剧夸张化和戏谑化的表达,而以朱一旦为第一视角讲故事时,剧情又被包裹上了一层幽默的外衣,这种明确的定位达到了持续吸引粉丝的效果。同时,塑造的一个个个性鲜明、极具生活化的小人物,给予了大众乐此不疲的平民文化视角。也通过夸张的表演、非常规的运镜、黑色幽默等因素,造就了其特有的感性化表达,这种跃然于纸上的喜怒哀乐,让观众更加有代入感,体味到了其中的乐趣性,十分解压。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朱一旦的枯燥生活”作为成功案例之一,充分体现了基于抖音平台的原创故事短视频,也能在短时间内表现冲突、叙述情节[2]。

3. 抖音平台故事短视频的创作特点

3.1 人物形象创作特点

无论是电影还是短视频,“人物”永远是重要因素,在影视作品中,如果说故事结构是整个作品的骨骼,情节是包围在骨骼周围的肌肉组织,那么人物的塑造,就是故事中缓缓流淌的血液。与注重人物塑造的传统长篇电影相比,移动微屏时代下短视频故事片的创作准则发生了变化。由于短视频故事片的结构和时间限制其人物形象无法充分开展,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难以完全体现。因此,短片中主要人物是在“设计饱满的基础上根据短片精巧的故事情节提炼出来的只带有一个或几个非常典型特征的人物[3]。”

3.1.1 控制人物数量

短视频故事片的主要人物不会有很多,一般不会超过3个,而抖音上的原创故事类短视频的主人公就更少了,甚至只有1-2个。短视频故事片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有点类似微型小说的创作,重点在于刻画一个或者几个主人公形象。要对在场人物进行限制,只设置一个或者几个主要人物,突出展现主要人物的性格张力。尤其是在出场人物很少的短片中,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对白等更要展现极强的人物特性,这样才能够保证短片能够有足够饱满的情节。抖音平台上大火的原创短视频故事片,在人物数量上的控制做得极其到位。

比如情感类故事博主“恭叔”,目前拥有粉丝300多万,该账号中每一条短视频故事片基本都是由主演恭叔与恩娜饰演完成,二人用其自然流露的表演,加之慢镜头与专业布光的配合,充分地在30秒讲好了一个又一个爱情小故事,无论是初恋、热恋还是分手,充分说明了人物数量少也能讲好故事。再比如抖音原创故事短视频片博主“往往老布”,所有作品都是仅仅自己一人,每个小故事都是取自真实经历,老布趋近真实的表演表达出了对前途的迷茫或是被生活压到喘不过气的苦涩,其动作和神态都表达出了非常大的张力,让所有观众印象深刻。

3.1.2 打造“性格人物”将人物“符号化”

打造“性格人物”,即是将人物“符号化”。与长片电影相比,由于其篇幅的限制很难对人物形象进行一个立体化的性格塑造。英国小说家爱德华·摩根·福特斯在其1927年发表的著作《小说面面观》中最早提出了单一气质或品性的“平面”人物或者说是“扁平”人物,“扁平”人物也被我们称为“性格人物”。“扁平”人物类似于“脸谱”,就是人物所有能够被观察到的特征的集合:肤色,年龄,性别,说话风格,习惯性的小动作,价值观等,“脸谱化”则是用特殊的“标签”代表人物的特征,如中国传统京剧中红脸代表忠义,黑脸代表猛智,白脸代表奸诈等等[4]。塑造一个符号化的人物是一部短视频故事片创作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尤其是基于抖音这样的短视频平台,原创故事类短视频的时长通常不会超过1分钟,应更加强调短片中人物的符号功能。与长片电影相比,越来越多的长片电影作品摒弃了之前塑造刻板人物的传统,注意将人物置于不同情境中,刻画其多元的立体性格。“在短视频故事片中,人物的塑造需要摒弃多余的性格元素,突出最符合主旨的人物特征,将主要性格从多重性格中剥离出来。尤其在移动微屏时代,要想在短短几十秒内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就需要性格突出、浓缩的主人公[5]。”

如果说抖音上原创短视频故事片哪一个“性格人物”塑造得较好,那么曾被评过抖音年度搞笑短视频创作者的“威希弟”肯定榜上有名,“威希弟”又叫“大弟”,他的视频作品点赞总量超过了三千万,平均发布的每条短视频小故事就能收获六十多万的点赞量,曾经创造出一个月涨粉400万的奇迹。“威希弟”的短视频片故事讲述了主角作为“女神”眼中的“备胎”的求爱之路,每次主角都以不同的方式求爱失败,面对室友们的嘲讽,主角仍然面不改色,自我欺骗,最后在室友天崩地裂的嘲笑中,以一句“你们爱过吗”收尾,一气呵成、扬长而去。“威希弟”即是抓住了一个群体,而且特别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群体的点:卑微而倔强的爱,才很成功地塑造了主角自欺欺人、死性不改的性格。在抖音上好多人一提起“倔强”就能想起“威希弟”,“倔强”二字,在“威希弟”所原创的短视频故事片中,就像是遮羞布一样,主角被整蛊、被嘲笑、被羞辱、但主角装作不知道,看破不说破,足以体现主角的倔强,靠着这点收获了大量粉丝、点赞与转发。“倔强”成了“威希弟”的符号,成了“威希弟”的脸谱,将主角在一分钟之内的小故事里的性格,塑造得十分立体,充分地表达了主角的特征。

3.2 场景空间创作特点

空间是短视频故事片叙事的最重要手段。无论是传统的长篇电影还是抖音上的短视频故事片,都是时间与空间结合的艺术,而场景空间是其叙事的基本载体。

一方面,在短视频故事片中,减少叙事场景数量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甚至会做到“单一场景”这种极致情况。正是这种“单一场景”的选择,才成就了抖音平台短视频故事片的特殊艺术化表达。“单一场景”短视频故事片的整个情节的“起承转合”大多数情况下都在同一个场景中完成,放弃了场景的多种选择与转换,将人物形象刻画、冲突体现、戏剧性的表演、高潮与结局等元素都限制在一个场景内,叙事的难度要远远高于多场景的传统长篇电影。特别是抖音上的单一场景的短视频故事片,往往它的情节只有一个主要情节,次要情节会被淡化。而对于移动微屏的受众来说,由于上文提到的,微屏时代“沉浸式、移动式、碎片化、短暂化”的特征与潮流,以及短视频故事片的内容愈发浅显化、视觉化的特性,在抖音这样的平台,越是能在短时间且单一场景空间内,完成人物形象塑造的同时表达好剧情的短视频故事片,则越容易受到大家的青睐。

另一方面,相比较于传统的长篇电影,短视频故事片的场景不仅数量少,而且参与叙事的空间规模也小。抖音平台的短视频故事片大多都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移动客户端进行播放,其播放的屏幕规模也远远小于影院的大银幕。规模宏大的场景叙事并不适合现在移动微屏时代的短视频故事片,它的场景更加日常化、生活化,这些场景对观众来说非常熟悉,有很强的代入感。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宏大的叙事场景会给观众制造一定的距离感。微屏时代的日常化观影行为,日常化短视频故事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如2020年抖音平台新晋的故事短视频博主“李道友”,其拍摄场景大都在一间毛坯房之内,而且在其大部分的作品中,所还原的场景都是“高中校园门口的网吧”。场景少、空间小并不影响讲故事,“李道友”凭借着个人绘声绘色、趋近夸张的表演让每一条短视频故事片的主要情节都很饱满,更是凭借着“高中门口的黑网吧”这一日常化、生活化的场景,受到了诸多关注与共鸣,再加之平民化人物的设计和其亲身经历所改编的剧情,展现了颇为真实的“社会众生相”,依旧收获了大批粉丝,成为了微屏时代下“少场景、小空间”能够饱受欢迎的成功案例。

4. 结束语

伴随着“微屏时代”与5G时代的潮流兴起,助推了主打“竖屏美学”“碎片化娱乐”的抖音。抖音与当今时代摩擦出异样的火花,原创类故事短视频片即是代表之一。其作为异于传统长篇电影和传统短片的产物,通过研究,在人物形象、情节创作与时空关系上都有着独特的创作技巧与美学价值,在观众“浅显化”“渗入式”的观看下,也不乏许多优质作品。但目前抖音平台上的原创类故事短视频也存在着诸如内容低俗、恶趣味、价值观不正、为了流量插入色情因素等问题,还有待解决。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观影审美,由上而下与由下而上相结合,才能在观众得到更好的体验的同时,产出更多优质的原创类故事短视频。

猜你喜欢
故事片故事类原创
2021年本刊原创题(二)
全国大学生朗诵大赛故事类稿件分析
《老阿姨》喜获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
《多维阅读》
歇后语知多少
从题海中来,到原创中去
——记我的原创感悟
完形填空原创专练
故事类作文材料应当怎样审题
原创地带
小勺子的故事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