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服
【摘要】高中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促进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的创新方案为例,探讨实验的创新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深度学习效果,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深度学习;实验教学
高中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然而,传统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实验器材陈旧、实验方法单一、实验教学过程缺乏创新性等.这些问题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深度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探索一些新的实验创新方案,以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 创新实验方案,拓展思维
例1 叠层电池的性质与普通干电池相同,但它具有体积小、输出电压高的特点.为测量某叠层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该同学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测量电路:A.待测电池;B.定值电阻R0(30.0Ω);C.理想电压表V1(量程为15V);D.理想电压表V2(量程为3V);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500Ω);F.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1)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R的触头置于 (选填“最左端”或“最右端”);
(2)实验中,调节R触头的位置,发现当电压表V1读数为6.0V时,电压表V2读数为1.96V,此时通过电源的电流为 mA;(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多次改变R接入电路的电阻,读出多组V1和V2的示数U1,U2,将(2)中的点描在图2中,连同已描出的点作出U1-U2的图象;
(4)由U1-U2图象可知该叠层电池的电动势E = V,内阻r = Ω.(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 (1)为保护电压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有效阻值调至最大,故R的触头置于最左端.
(2)电压表为理想电表,则电流为I=U2R0=1.9630A≈65.3mA.
(3)描出U1为6.0V,U2为1.96V的点,结合已描出的点,让尽可能多的点分布在线上,或均匀分布在线的两侧,作出U1-U2的图象如图3所示.
(4)因E=U1+U2R0r,得U1=E-rR0U2,可知U1-U2图象的纵轴截距等于电源电动势,则有E =14.0V,U1-U2图象斜率的绝对值为k=rR0=14.0-1.03.2,解得r=14.0-1.03.2×30.0Ω≈122Ω.
2 抛砖引玉,促进深度学习
例2 电子秤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称量工具.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制作了一台简易电子秤,原理图如图4所示,图中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压表(量程为3V),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为P,最大阻值为R =12Ω,该同学用刻度尺测得滑动变阻器滑片能滑动范围的长度为L=2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先利用图5所示电路测定电子秤里两节纽扣电池(如图6)的电动势和内阻,根据多次测量得到的数据,作出的U′-I图象如图7所示,可知这两节纽扣电池串联后的电动势为E = V,内阻为r = Ω.
(2)该同学想得到电压表的示数U与被测物体质量m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调节图4中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恰好为零;
②在托盘里缓慢加入细砂,直到滑片P恰好滑到滑动变阻器的b端,然后调节电阻箱R0,直到电压表达到满偏,实验过程中弹簧一直处于弹性限度内,则此时电阻箱的读数为R1= Ω;
③已知所用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1.96×103N/m,重力加速度为g=9.8m/s2,则该电子秤所能称量的最大质量为m= kg.
(3)结合上面实验内容,可得电压表的示数U与被测物体质量m之间的关系式为U = .(用题目中给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解析 (1)对图5所示电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E=U′+Ir,即U′=E-Ir,U′-I图象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等于电源电动势,图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电源内阻,由图7可知,电源电动势为E=4V,
内阻为r=2.0-4.04.0Ω=0.5Ω.
(2)②电压表达到满偏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 =12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UR=ER+r+R1,解得R1 = 3.5Ω;
③滑片P滑到滑动变阻器的b端,弹簧的形变量增加了2cm,由平衡条件有k·Δx=mg,则该电子秤所能称量的最大质量为m =4kg.
(3)根據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力的平衡有
Umgk×RL=Emgk×RL+R1+r,
解得U=mgREmgR+R1+rkL.
3 结语
高中物理实验的创新方案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促进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通过改进实验设计方案,创新实验教学手段,拓展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和深度学习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需求,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创新实验方案,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系福建省厦门市教育科学“十四五" 规划 2021年度重点课题“ 基于科学思维和探究提升的高中物理校本教具开发与应用” (课题编号:2101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唐世琦.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创新方法例析[J].中学教学参考,2021(35):56-58.
[2]熊亮.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设计——以“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为例[J].物理通报,2020(S1):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