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华 姚 成
(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苏州 21520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转变和调整,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职业学校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育。运用“生活教育”理念指导职业学校机电专业教学工作,对提高该专业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他曾说:“我以为教育之目的,在使生活得更愉快,生活得更有意义,使社会得以改进。”这是陶行知先生对“生活教育”思想的阐述,其理念内涵丰富,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发展的愿景和期望。
从本质上来讲,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念是一种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在理念层面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在机电专业教学过程中践行“生活教育”理念,对于提高该专业学生综合素养有着重要意义。所谓“生活即教育”是指,将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职业学校学生需要转变自身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强、趣味性强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与感受生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比如,教师可以开展“我是一名电工”主题活动,让学生上台介绍自己,根据自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绘制一个电路原理图。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实验探究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动手实践带来的乐趣,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学生还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角色扮演,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展理论学习,要想取得好成绩,必然离不开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发展。职业学校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与拓展,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生活教育”理念主张学生通过书本学习理论知识,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进行教学。通过开展以生活为主导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之中,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生活教育”理念指导机电专业教学工作,有助于实现教学活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目的,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认真分析机电专业的特点并从现实出发设计相关内容;要制订完善的课堂计划,并将其付诸实践;要及时听取学生的意见,并根据反馈情况进行调整,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工作。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开展机电专业教学工作的基础,针对当前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弱的现状,可以通过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仿真模拟技术强化教学效果,通过使用实物仿真模型提高教学质量。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专业使用不同类型的仿真软件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职业学校所拥有的机电专业实训基地数量较少,而且大部分学校都没有意识到实践操作对提高学生技能的重要性,在实训过程中,只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学习、训练以及考核工作,没有重视学生综合素养和实践技能的发展。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实施者,决定了教学的质量。而机电专业技术更新较快,学生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接受也比较快。因此,职业学校应具有过硬的教学团队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职业学校机电专业有部分教师具有较高水平,实践经验丰富,但是这些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难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部分教师只满足于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不会主动与其他教师沟通,这样就限制了自身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问题也不知道如何解决,这样一来不仅限制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提升,还对机电专业教学效果产生了较大影响。
虽然有些职业学校有企业实训基地,但整体上看,数量较少,且大部分是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开展校企合作教育,将学生安排到企业进行实习,但学校不参与教学计划、教学安排、学习过程的监督管理等。这种校企合作形式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方面,由于企业的特殊性和职校生自身文化基础较弱的特点,两者在合作时存在着较大难度;另一方面,由于职业学校对企业实训基地缺乏管理与监督,导致学生无法及时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无法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在职业学校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在学习中没有太多的主动性,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工作,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开展教学工作,组建学习小组引导学生进行互帮互助,在互帮互助中提高学生的成绩。例如,教师在开展机电专业教学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机制实现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在教学活动中,每个小组中至少有一名擅长动手操作或理论知识的学生,可为其他学生提供相关操作指导或理论支持。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取长补短。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分组竞赛机制促使学生相互竞争、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这种小组合作与竞赛机制,可以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对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容易受到师生活动的影响,如果教师无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那么就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机电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机会。
例如,在学习数控编程与操作技术时,教师可以开展技能竞赛活动。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例,该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很多关于编程和加工方面的课程。这是因为,该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机电设备系统运行相关知识和数控编程等内容,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实践操作知识和技能、增强自信心与个人魅力、提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竞赛活动。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数控车工技能竞赛”“电工技能竞赛”等技能竞赛活动,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关比赛并争取优异成绩。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能有效激发机电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机电专业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项目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步发展,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项目教学法在职业学校机电专业中也被广泛应用,是有效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开展机电专业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该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其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知识。如,针对电工基础课程的内容和要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电子产品的制作项目,详细分析电子产品的制作过程。教师将需要运用到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要求学生课后独立完成制作。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机电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课程特点选择合适的项目教学法,使机电专业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产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机械设备更新的速度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把生产环节引入课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设备维修和改进方面的问题,鼓励他们大胆创新。通过在实验室内增加设备等措施,完善校内实训设施,加强机电专业学生技能训练。
在对数控机床的操作过程中,学生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如,不能按照要求对零件进行加工等,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生产环节,解决相关问题。教师应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不断开展实训练习,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另外,教师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与机电专业相关的活动,如,参加机器人比赛等,提高学生对新技术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水平。这些方式能够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人才,从而提高机电专业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十分关键,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引导者,也是决定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机电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专业特点、市场需求及自身实际情况等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比如,针对机械类专业知识较多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模式进行教学;针对机电设备操作难度高的情况,教师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后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教师可以通过经常向企业及相关行业人士学习、请教的方式,提高自身在机电设备维修方面的工作技能和水平,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深入研究机电设备原理及维修方法与技巧,为学生日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企业完成人才培养工作。
总之,职业学校机电专业教学不仅需要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还需要在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实现突破。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进行研究,掌握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学生在机电领域内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