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华
英语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教学。但班级学生人数,师生互动效果,影响到学生学习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的提高及个性、认知、情感和技能的协同发展。那么如何在大班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作为一线教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合理分组
英语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英语素养、个性爱好等因素的基础上,将男生和女生、基础较好的和有一定学习习惯问题的、性格内敛的和性格活泼的分到一个小组,形成多种互补。为评价方便,可以每个小组固定人数, 明确组长。根据教学内容、学习时间、特殊情况设置可以分成同桌两人小组,讨论交流前后四人小组,对话合作相邻课桌六人小组。同时小组活动时,课桌椅的摆放也可以在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前提下多种多样,分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协调小组人员的分层搭配。
二、合理分工
小组确定、学习内容明确之后,被赋予学习任务的小组、组内成员要在学习前及学习过程中分工明确到每一个成员。谁负责监督,谁负责记录,谁负责搜集整理,谁负责组织等,都要在合作过程中明确下来。这样才能确保合作的有效有序。
三、小组合作学习
(一)合作学习英语单词
比如八年级上册英语单词dangerous,这个单词,对于学习方法不正确、记忆力不太好的学生来说,就比较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引导学生学习。首先教师检查基础较好的组员对于该单词的发音。然后让组长在组内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开展小组学习,最后以小组竞赛的方式检查学习效果。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口语训练,还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小组合作中轻松学会了单词。
(二)合作完成作业的校对或错误的批改
学生除了核对答案,完成作业的校对,还要在小组内讨论没有把握的题目,最重要的是相互能解答不会做的题目,以达到人人会每一道题。以一次能力测评为例,教师讲评试卷,课堂上因时间限制,一般会针对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答疑。但每个学生反映在试卷上的错题类型各不相同,教师这时候就可以分组批改,让该题目解答正确的学生,通过讲解、指点的方式帮助有错误的学生纠错,促使学生相互探讨,共同订正本次试卷上的错误,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合作表演
小组合作学习中,合作表演是常见的学习方式之一。比如合作对话A:Good morning, MISS Li. Do you see an ID card? B:Let me see. Ok. Is this yours?再比如角色表演 ,也是一种常见的合作表演方式之一。还有情景短剧,同样是一种可以引入课堂的合作表演方式。另外,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比如教师要设定一定情境,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和锻炼的场景。
(四)合作总结语法项目
在归纳总结某一语言结构的功能或用法的学习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总结语法项目的构成及用法。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学习效率,让记忆更牢,语法知识更完善。
(五)合作回答问题
阅读课需要学生阅读完成后回答问题,教师可以安排以下小组任务。1.教师提出问题。2.让学生独立思考三到五分种。3.小组内集体列出答案要点。4.学生独立完成任务。5.小组展示答案。6.全班核对答案。任务明确后,小组可以根据任务进行合作,共同讨论后回答问题。
四、合理评价
学生分组后,小组学习效果如何,组内成员提高到什么程度,都需要教师及时评价,这样小组合作学习的每一个成员才能通过同学的评价、组长的评价、竞争小组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来判断自己近段时间的进步程度,从而找到自信或明白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将小组作为一个整体,给予小组中任何一位学生得分作为集体加分项,这种教师借助形势变化,因校因班因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而开展的激励方式之一是教师经常使用的手段。教师要对学生的合作情况进行合理评价,以便于学生在今后的小组合作中适时调整,达到更大的进步。
五、教师的角色转变
首先,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仔细了解小组每一个成员的状态。其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既是朋友又是旁观者,更是组织者,是导师也是顾问。必须说明的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要认真观察每个学生的状态,适时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指导。此外,教师也要及时充电,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提升自己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学习方法。它可以激发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拉近了师生关系,更新了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能力。在初中英语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执行者,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在达成目标的同时,实现自我,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