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

2024-05-17 09:47:17高长贤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4年6期
关键词:三新大单元教学高中物理

高长贤

【摘要】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三新”)背景下倡导大单元教学,就是要求教师能从大单元视角进行教学设计,站在宏观、系统的角度解决教学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新、旧版本《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进行系统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以期学生能对单元物理知识与方法有全局性的认识.

【关键词】“三新”;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

随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颁布和学习,以及人教版(2019)新版教材的实施,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培养.新课标指出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明确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知识后应该达成的学习目标.[1]新课标指导下的新教材内容,重视学科大概念教学、情境化教学.新高考更加注重情境,对于考察内容注重核心素养的考察.[2]

1 单元课程标准分析

老教材对应的课标(2003年版)对这部分内容要求“通过实验了解物體的弹性”现在调整为“通过实验了解胡克定律”,这是新的要求.从教材看,它要求学生从定性到定量了解这部分内容.

老教材对应的课标(2003年版)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要求是理解,现在降为了解.之前要求“用力的合成和分解分析生活中的问题”现在调整为“能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对这部分的教学我们是把“力的合成与分解”作为分析共点力平衡问题的一个手段.

2 单元教材分析

新版(人教版(2019))教材与旧版(人教版(2003年))教材相比,在内容和结构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具体的变化如下:(1)新版(人教版(2019))教材中把旧版(人教版(2003年))教材的重力和弹力部分合并成为一节,删去了“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知识点.静摩擦力内容的演示实验部分,新增了图像.(2)新版教材中把牛顿第三定律由原来在牛顿第二定律后,提前放入本章,这为解答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受力分析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基础.并在该节内容中,专门设立了一个“物体受力的初步分析”小标题,为分析“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设下伏笔.(3)新版教材中把原 “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两节合并为一节“力的合成和分解”.并不要求学生解答具体实际情境中的受力问题,把求解实际情境的受力问题放在本章“共点力平衡”中去解决,有利于帮助教师理解和规范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教学目标.(4)新版教材中把“共点力的平衡”,由原教材中作为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特例,变为独立的一节,放在牛顿第二定律之前学习,并且作为本章的一个重点.学生在学习共点力平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科学思维方法,有利于循序渐进地形成运动与相互作用观.“相互作用——力”单元知识结构图如下.

3 单元学习目标设计

3.1 学情分析

3.1.1 具备的基础

学生初中已经学习过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等力的概念,会使用弹簧测力计,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理解二力平衡状态及条件,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1.2 思维能力

学生在“运动的描述”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章节的学习中,已经初步了解矢量的概念,已经掌握同一直线上矢量的运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具备了进一步实验探究的能力.但在规范作图、实验探究、规范表达、解决一般问题等方面尚需加强.

3.2  单元学习目标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确定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本单元学习目标,如表1所示.

4 单元学习活动设计

单元学习活动是师生课堂教学的载体,学生在完成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自然地达成本单元学习目标.单元学习活动的设计不能脱离单元学习目标,要以情境为载体进行设计,学生经历知识建构、问题解决、反思评价等过程[3].以下是以本单元学习活动——“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为例进行介绍,如表2.

5 单元作业与评价

单元作业作为单元教学的组成部分,其作用也不容忽视,它可以起到评价学习目标是否达成的作用.笔者在单元作业的设计过程中也参照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完成的作业不偏离新高考的要求.素质教育理念和考试评价规律是高考评价体系的基础,其开创性地将考查内容、要求、载体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多元立体化评价模式.[4]在单元作业设计初始,需要清楚作业目标、类型、物理核心素养、情境、学习质量水平等情况,表3是针对其中一道作业的目标分析.

国际拔河比赛规定,每个队由8名运动员组成,按8名运动员体重的总和,分成若干重量级别,同等级别的两个队进行比赛.还规定,运动员必须穿“拔河鞋”或没有鞋跟等突出物的平底鞋,不能戴手套.竞赛为什么要做出上述规定?试从物理学的角度进行说明.能从物理学视角分析、解决生活中具体的实际问题.创新类物理观念科学思维态度与责任生活实践和学习探索类情境4

6 结语

在本文中学习活动的设计围绕核心问题情境展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知识建构的过程.单元作业设计首先结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进行单元作业目标分析,然后选择合适的单元作业,促进学生本单元核心素养的培养.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重点课题《“三新”背景下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行动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2]GHBZ024】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谢婉君,江瑶,汪鸿飞,等.深度学习下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以“曲线运动”单元为例[J].湖南中学物理,2023,38(02):15-18+10.

[4]唐雪松,何恩阳.“三新”背景下高考命题导向初探——以2022年全国物理甲卷第25题为例[J].中学物理,2022,40(21):54-56.

猜你喜欢
三新大单元教学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未来英才(2017年5期)2017-05-12 22:29:42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全国第三届“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论文大赛启事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20
纵览之“三新”
旅游纵览(2016年4期)2016-03-29 11:07:47
纵览之“三新”
旅游纵览(2016年4期)2016-03-29 11:0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