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莉 曹庆楼
大学生涉农教育、创业计划行为与涉农创业意愿关系实证研究——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肖莉曹庆楼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贵州都匀558000)
文章基于国内外文献,提出了“涉农教育-创业计划行为-涉农创业意愿”的关系模型,对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46名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研究了涉农教育和涉农创业意愿的关系,验证了创业计划行为在涉农教育与涉农意愿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证实:涉农教育对涉农创业意愿以及创业计划行为呈正向显著;创业计划行为对涉农教育也呈正向显著;创业计划行为在涉农教育和涉农意愿中存在中介作用。
涉农教育;创业计划行为;涉农创业意愿;大学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不断完善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机制。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大力推进大学生涉农教育,培育更多的适应时代需求的返乡创业人才,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涉农科技人才队伍,才能解决乡村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是一所地方院校,位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都匀市。2021年该校获批贵州省高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学校设立了相应的激励条件鼓励学生创业。据统计,在2021—2023年,该校涉农创新创业项目数占总项目数的15%左右,由此可见该校大学生的涉农创业意愿并不高。创业意愿是创业行为最好的预测指标[1],大学生的涉农意愿较高,在毕业后选择涉农创业的概率就比较高。
众多学者在研究涉农教育与创业意愿的关系时,大多集中在创业理论课程、环境等方面,把实践课程作为研究变量与创业意愿关系的较少。目前,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第二、三课堂的开展。基于此,本文将涉农教育分为理论、实践教育,同时引入创业计划行为这一中介变量到研究框架中,研究涉农教育对创业意向的作用,以及创业计划行为在创业涉农教育与涉农创业意愿中的中介作用,以此突出涉农教育的重要性,并为高校的课程开展提供更可靠的数据参考。
众多学者研究证实,涉农教育与涉农创业意愿起到正向显著作用。李新毅(2018)对全国21所高校1 0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参与涉农教育频率越高的学生,他们的涉农创业意愿更浓厚[2]。蒋纪平(2019)借助实证分析得出,参加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在创业意愿上高于参加普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3]。李晨(2023)通过研究华南农业大学学生涉农创业意愿影响因素,证实了涉农教育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成长的关键,也是创业储备积累与创业思维培养的关键时期[4]。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涉农教育对涉农创业意愿呈正向显著性影响;H1-1:理论教育对涉农创业意愿呈正向显著性影响;H1-2:实践教育对涉农创业意愿呈正向显著性影响。
Ajzen(1991)认为,创业计划行为确定了三种能够预测意向形成的先决条件,分别是对目标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态度[5]。李兴光(2021)通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的多重中介效应关系模型证实了,创新创业教育对创业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起到正向显著的作用[6]。钟云华、王骄华(2022)基于H省的754名应届大学生做了关于创业意向的问卷调查,其结果表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态度,促进其主观创业并且使其创业感知行为控制增强[7]。基于以上学者的分析,本文认为,涉农教育对创业计划行为有积极作用。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2:涉农教育对创业计划行为呈正向显著性影响。
施莹(2019)把江苏农林职业学院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TPB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研究证实了创业计划行为对涉农创业意愿存在显著的相关性[8]。向彩绫(2022)通过对深圳G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创新创业意愿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创业计划行为对创业意愿有正向作用[9]。马肖静(2022)以创业者为调查对象,调查范围涉及超过20个省份,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证实了创业计划行为在创业教育和创业意愿汇总呈中介作用[10]。因此,本文沿用上文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H3:创业计划行为对涉农创业意愿呈正向显著性影响;H4:创业计划行为对涉农教育和涉农创业意愿之间呈中介作用。
本研究主要采用定量方法并辅之以问卷调查法开展实证分析研究。
在涉农教育与涉农创业意愿中,引入创业计划行为作为中介变量,构建本文理论模型(见图1),以此研究涉农教育对涉农意愿的影响机制。
图1 理论模型
调查问卷面向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生,问卷于2023年10月正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放。为确保问卷质量和回收率,在发放问卷时,说明此问卷发放的目的、意义以及注意事项,并时刻和填问卷的学生保持联系。同年11月收集问卷,通过整理,共计253人回复了问卷,除去一些回答不完整问卷,最终有效问卷为246份。
回收问卷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性别:男生120人,占比48.78%,女生126人,占比51.22%。年级:大一学生由于刚入校不久,参与涉农教育和涉农学习较少,因此参与调查者少,占比13.41%;大三学生居多,占比42.28%。学院:生农学院和经管学院占比偏多,这主要是因为这两类专业的涉农专业最多。父母创业经历:有31.71%的学生的父母有过创业经历。
表1 描述性统计分析表
2.3.1 涉农教育量表
涉农教育目前暂无统一的定义,也没有相对成熟的量表,因此结合本文的研究,本文将涉农教育分为实践教育和理论教育。理论教育包含课程建设和专题讲座,而实践教育包括创业实践、交流、创业技能等。理论教育问卷量表借鉴王若琬(2016)编制的量表,并做出相应修改,题目分别为“我在校期间修读了很多涉农课程”“我常自学涉农类的相关书籍”“我所在的学校常举办涉农创业类的讲座”“我所在的学校为学生提供涉农创业方面的信息”,共4道题目[11]。
实践教育量表借鉴戴永玉(2021)的问卷量表,题目分别为“我所在的学校建有涉农创业实践基地”“我在学校参加过涉农竞赛”“参加学校的涉农教育交流后对我的创业意愿帮助非常大”“参加学校的涉农交流后对我的创业能力帮助非常大”,共4道题目[12]。
2.3.2 创业计划行为量表
创业计划行为量表主要借鉴了陆根书(2013)、Reitan(1997)、Liñán(2009)等学者的问卷量表,内容包括“我对创业的兴趣比找一份工作大”“我认为创业利大于弊”[13]“我的直系亲属会支持我创业的决定”“我的朋友会支持我创业的决定”[14]“创办公司并维持其运营对我来说很容易”“如果我尝试创办公司,我很有可能成功”[15],共6道题目。
2.3.3 涉农创业意愿量表
当前,涉农创业意愿还没有统一、大众的测量量表。本文借鉴Chen等(1998)、Fayolle等(2014)对个体创业意向的量表,并结合本文研究进行了适当的修订,形成了本研究中采用意向的量表。内容包括“我对建立涉农企业的公司很感兴趣”“我认真考虑过涉农创业的事情”[16]“我做好了成为农业创业者的充分准备”“我会努力使创业成功”[17],共4道题目。
3.1.1 信度分析
应用SPSS 26软件克隆巴赫信度系数(Cronbach'salpha)评价模型对问卷进行信度检测,从表2可看出,量表整体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943,大于0.7,分量表的数据均大于0.7,表明数据具有可靠性。
表2 克隆巴赫统计表
3.1.2 效度分析
如表3所示,巴特利特(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著性水平小于0.05,KMO检验统计量为0.920(大于0.7),显著性概率为0.000,说明各影响因素相互关联,问卷设计合理,可进行下一步分析。
表3 KMO和巴特利特检验
3.1.3 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反映了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程度,从表4可看出,创业计划行为、涉农创业意愿和涉农教育两个变量之间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同时也对涉农教育的两个分维度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教学相关分析,如表5所示,变量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初步得到证实。
表4 涉农教育、创业计划行为和涉农创业意愿的相关矩阵表
注:**表示在0.01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
表5 各分维度间的相关矩阵表
注:**表示在0.01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
3.2.1 模型路径分析
根据理论模型,借助SPSS 26统计软件进行路径分析,分别以“创业计划行为”和“涉农创业意愿”为因变量进行路径分析,具体如表6所示,方差膨胀系数(IF)均小于5表示自变量间没有共线问题,²均大于0.4表示自变量对因变量有中度解释能力,德宾-沃森系数均在2左右,表示数据符合样本独立。
以“创业计划行为”为因变量的路径分析中发现,涉农意愿的标准化系数最大,为0.657,说明涉农意愿是创业计划行为影响最重要的变量;以“涉农创业意愿”为因变量的路径分析中发现,实践教育标准化系数最大为0.452,说明实践教育是涉农创业意向最大的变量。
根据表6得出,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对涉农意愿呈显著影响,所以H1、H-1、H-2假设成立;创业计划行为对创业意愿呈显著影响,所以H3假设成立。
表6 路径分析
3.2.2 模型的中介效应
为验证假设H4,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使用SPSS 26中的process程序的Model 4,进行5 000次自抽样检验,以检验中介效应。
中介模型结果表明(见表6、7),涉农教育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创业计划行为(= 0.59,= 13.53,= 0)。当涉农及教育和创业计划行为分数都进入回归方程时,涉农教育(= 0.25,= 5.09,= 0)与创业计划行为(= 0.73,= 13.30,= 0)都可以显著正向预测涉农创业意愿。
表7 中介变量中各关系的回归分析(N246)
注:(1)模型中各变量均采用标准化后的值代入回归方程。(2)模型1——涉农教育预测涉农创业意愿;模型2——涉农教育预测创业计划行为;模型3——涉农教育和创业计划行为共同预测涉农创业意愿。
中介效应的Bootstrap95%不包含0,表明中介效应显著,中介作用路径图如图2。综上所述,创业计划行为在涉农创业教育对涉农创业意愿的影响起到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62.3%,即假设H4成立(见表8)
表8 创业计划行为的中介效应分析
图2 创业计划行为在涉农教育和创业意愿间的中介效应路径图
第一,涉农教育对涉农创业意愿存在正向显著影响。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涉农创业意向。在路径分析中,实践教育标准化系数最大为0.452,说明实践教育是涉农创业意向最大的变量。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学校越重视实践教育越能激发学生的涉农创业意愿。
第二,创业计划行为与涉农教育和涉农创业意愿存在正向显著影响。通过涉农教育,可以有效地影响大学生的创业计划行为(创业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积极的涉农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态度,并且使其创业感知行为控制增强。同时,创业计划行为增强,可以有效地增强大学生的涉农创业意愿。
第三,创业计划行为在涉农教育对大学生涉农意愿中存在中介效用。表明涉农教育既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又可以通过增强创业计划行为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通过这两者共同作用,以此可以有效增强大学生涉农创业意愿。
第一,完善涉农教育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涉农教育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突破传统的限制,合理地优化教学模式。打造趣味性较强的课堂,让学生切实融入课堂,推进学生真情体验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增强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重视实操能力,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现代农业创新思维。
第二,构建协同高效的涉农创业实践平台,以赛促练。除了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常见的比赛达到训练目的之外,还可以通过资源共享、教研互通、平台共建,与各涉农企业建立起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良性运行机制。让涉农企业生产流程入校园,改造和升级现有的实践平台,提高平台的利用率,并面向全体学生开放,保证学生在平时的训练、竞赛中得到锻炼。
第三,营造大学生涉农创业氛围,激发大学生创业意识。邀请农业企业家、专业人士等作为创业导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农业创业的机会和挑战。同时整合校内外农业创业资源,建立农业创业孵化平台。提供创业辅导、技术支持、市场信息等资源,帮助大学生在农业领域实现创业梦想。
[1]BIRD B. Implementing Entrepreneurial Ideas : The Case for Inten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8,13(3):442-453.
[2]李新毅. 农业院校大学生涉农创业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D]. 北京:北京农学院,2018.
[3]蒋纪平,胡金艳.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创业意愿关系的实证研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39(4):81-84.
[4]李晨. 大学生涉农创业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来自华南农业大学数据[D]. 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23.
[5]AJZEN I.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1,50(2):179-211.
[6]李兴光. 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与路径研究[D].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1.
[7]钟云华,王骄华. 大学生创业意向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的定量考察[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3,22(1):89-99.
[8]施莹. 农业高职院校学生涉农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9.
[9]向彩绫. 计划行为理论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参与意愿研究:以深圳G高职院校为例[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0(2):20-25.
[10]马肖静. 创业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21.
[11]王若琬. 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D]. 南京:南京大学,2016.
[12]戴永玉. S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D]. 宜昌:三峡大学,2021.
[13]陆根书,彭正霞,康卉. 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西安市九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分析[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04-113.
[14]REITAN B. Where Do We Learn That Entrepreneurship Is Feasible , Desirable , And/or Profitable[J]. Icsb World Conference,1997:21-24.
[15]LIÑÁN F,CHEN Y W. Development and cross–cultural application of aspecific instrument to measure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9,33(3):593-617.
[16]CHEN C C , GREEN P G , CRICK A. Does 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distinguish entrepreneurs from manager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998,13(4),295-316.
[17]FAYOLLE A,LIÑÁN F. The Future of Research on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4,67(5):663-666.
10.3969/j.issn.2095-1205.2024.03.37
G642.4
B
2095-1205(2024)03-121-05
贵州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升高校学生双创素养——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202310670066);民族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2022xjg024);贵州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创业路径研究——以黔南师院为例”(2022SCJZW06)
肖莉(2003—),女,汉族,贵州安龙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农村区域发展。
曹庆楼(1988—),男,汉族,江苏邳州人,博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为创业管理、农林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