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盼盼
(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头皮、颅骨和脑损伤,是头部受外部伤害而导致,最常见的颅脑损伤多为车祸、坠楼所致[1]。颅脑损伤的预后情况,主要和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有非常大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轻微的或轻型颅脑损伤预后效果都较好,但如果是重症颅脑损伤会出现颅骨大量出血,并压迫脑组织,形成硬膜外血肿,颅骨骨折本身如果有凹陷压迫脑组织,导致产生神经功能障碍和神经损伤症状。因此来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多会合并不同程度地后遗症,并影响其生活质量,同时加重家庭及社会的负担[2]。在临床常规护理工作中,过于注重对患者生理方面的护理,忽视了对患者多元化需求的护理。而整体护理则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从多个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以期促进病情康复[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展开整体护理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以期待帮助患者改善预后质量。现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51.65±3.70)岁;病程2 h~15 d,平均病程(5.22±1.50)d;颅脑损伤类型为脑挫裂伤10例,颅内血肿8例,颅骨骨折7例,其他损伤5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44.57±3.65)岁;病程3 h~17d,平均病程(5.29±1.55)d;颅脑损伤类型为脑挫裂伤11例,颅内血肿9例,颅骨骨折8例,其他损伤2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纳入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18岁;沟通良好;确诊为颅脑损伤,并入住ICU[4]。(2)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疾病;合并恶性肿瘤;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认知障碍;中途退出研究[5]。
对照组采用生命体征及病情监测、并发症预防、注意事项告知、用药指导、心理护理、康复指导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展开整体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尤其是生命体征变化、瞳孔变化;并密切关注患者是否有颅内血肿的出现,同时观察伤口情况,呼吸道是否保持通畅,术后引流是否通畅,胃管、尿管要定期更换,不易保留过久;(2)术后未清醒的患者,需采取平卧并将头偏向一侧,以预防呕吐物窒息现象的发生;如果患者术后神志清楚且血压正常,可以抬高床头15~30°,以减少患者颅脑充血及脑水肿的发生;(3)术后需注意患者痰液及分泌物的清理,防止发生吸入性得肺炎,以及窒息的发生;并给予患者定期良肢位更换,同时加强拍背护理,以促进患者排痰,必要时可进行雾化干预;对于因为痰液太过粘稠,无法自主咳嗽的患者,在吸痰之前,需要先进行雾化处理,以提高所吸空气的湿度,使呼吸道湿润,从而使痰液变得稀薄。当病人意识清醒时,可让病人采取侧卧位,同时告诉病人如何有效地排痰,指导其进行有效咳嗽,并用拍打等手法来帮助病人自己排痰。对于意识模糊的病人,使用的是机械排痰的方法,使用震动排痰机,放在肺底部下叶处,缓慢移动,多方位震动,促进深层痰液排出体外,5~10 min/次,3次/d,频率10~15 r/s,以病人感到舒适为最佳。口腔方面我们也要给予积极的护理,做好日常口腔护理;护士戴好口罩和手套,对吸引器进行检查,并对吸引器进行消毒。将患者头部倾斜到一侧,并向后微仰,经口咽部,缓慢插入吸痰管,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动作轻柔,以避免刺激患者咽喉导致咳嗽。首先,将口腔及咽部的分泌物吸干净,当吸气的时候,插入气管深部,将气管内的痰液吸净,时间约15 s,如果1次没有吸净,需暂停3~5 s,再吸1次。护士要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4)患者术后1周之内,要给予积极的肠内或肠外营养,1周后要循序定量且由少到多地逐步给予规律饮食,以提升患者身体机能,加快康复。做好鼻饲护理,正确固定鼻饲管,确保其在正确的位置,并需要定期更换,避免感染,鼻饲时,需要合理控制食物、水温度,以38~40℃范围内最佳,每次进食量,应控制在200 mL以内。(5)氧气供应护理:对各种类型的气管内管进行妥善的固定,确保其保持良好的通畅状态,并及时更换。要注意观察病人的氧气供应情况,如果发现呼吸频率加快,则有可能是呼吸道内有异物,要及时进行检查;在未出现气道堵塞的情况下,可适当给患者输氧量,定期进行血气检测。(5)对于四肢不能活动的患者,应该多帮助患者活动四肢,或者穿弹力袜,以减少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并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然后康复科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特定康复训练,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展开相关的康复训练,以改善语言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肢体障碍等;并协助康复科医师完成神经电刺激、针灸、理疗等操作;如果病情较为严重还需进行高压氧治疗,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6)对压力性溃疡的预防。手术结束后,要继续留胃管,抽胃液,3~4 d后再复查。在饮食方面,要坚持少量多餐的原则,鼻饲不能多于200 mL,如有胃液呈现棕色,应马上停止鼻饲喂养;将1 g云南白药加到20 mL生理盐水中,3次/d,待胃液恢复正常后,才可进行鼻饲,以避免出现胃出血及胃潴留。(7)心理护理,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积极做好病人和家属的沟通工作,消除病人的负面情绪,增强病人的自信心。予以病房环境护理,病人应该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如果病人出现了烦躁的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镇静药,也可以把床栏撑起来或者是用约束带,但是要留意约束带使用后皮肤的变化。教育护理,对病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对病人病情的认识,指导病人护理,防止病人发生压疮,坠床等不良护理事件。
(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MBI量表进行评估,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强。(2)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以NSNS量表评估,满意≥80分、基本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3)生活质量:使用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评估,对2组患者进行随访,共36个条目,调查内容:社会能力、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等8个维度,0分表示最差,100分表示最优。(4)血气分析指标:分别于护理前后测定Pa02、SpO2、PaC02水平[6-7]。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2、3个月,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s,分)
表1 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s,分)
组别例数护理前护理后1个月护理后2个月护理后3个月对照组3035.32±5.3442.84±6.5754.34±5.7964.27±6.54观察组3035.21±5.8749.38±7.9163.71±6.6873.17±7.79 t 0.0763.4835.8054.792 P 0.9400.0000.0000.000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SF-36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SF-36评分比较(±s,分)
表3 2组SF-36评分比较(±s,分)
组别例数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活动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卫生总的健康状况对照组3050.22±2.1052.71±2.0254.25±1.5342.78±1.1064.58±1.2248.25±1.7560.58±1.2058.57±2.30观察组3056.55±2.7160.77±2.1159.58±2.1552.15±1.5770.85±2.4759.54±1.4568.52±1.0261.70±2.20 t 11.11315.11311.06326.7727.87412.46627.6135.386 P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护理前,2组Pa02、SpO2、PaC02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aO2、SpO2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表4 2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组别例数Pa02(mmHg)SpO2(%)PaC02(mmHg)护理前对照组3086.58±5.1489.50±4.3958.22±2.64观察组3086.53±5.1289.60±4.3758.30±2.60 t 0.0380.0880.118 P 0.9700.9300.906护理后对照组3090.17±1.0094.70±2.3941.80±3.31观察组3097.01±1.0998.60±2.2239.20±3.28 t 25.3276.5493.056 P 0.0000.0000.003
重症颅脑损伤会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意识昏迷或深度昏迷,危及患者生命安全[8]。而在接受及时治疗后可以挽救患者生命,但是术后患者会出现一些功能的障碍,如大小便的失禁及肢体的活动障碍、语言的困难、听力的丧失、视力的丧失等症状,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偏瘫和四肢瘫痪的情况[9]。因此,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后,还需要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以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速度,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现象。
颅脑损伤多为创伤所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康复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为复苏期,创伤后1 d内为复苏期,此阶段以维持大脑供氧为主要治疗手段,确保组织正常供应,维持机体正常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检查方式,发现其他潜在损伤,明确病因,评估患者身体条件,分析不良影响因素,制订科学治疗方案,改善预后[10]。第二阶段为早期生命支持期,创伤后1~3 d内为早期生命支持期,应根据不同疾病类型予以治疗,针对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应合理预防颅内高压、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症状,做好抢救准备,提高生存率,降低残疾率及死亡率。第三阶段为后期生命支持期,创伤后3 d为后期生命支持期,此阶段以感染等并发症最为常见,例如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此阶段维持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并发展中严重程度,患者一般依靠机械通气维持生命,部分患者恢复良好可脱离机械通气,且预后较佳。
整体护理作为现阶段临床常用高质量护理模式之一,其相比传统护理更具整体性,可结合多学科护理理念为患者提供综合性的护理服务,进而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同时也可以确保临床治疗效果,及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使患者可以接受更加优质的临床干预。而本次将整体护理应用到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中,并以常规护理干预效果为参考,最终显示: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展开整体护理干预,使该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在整体护理下对患者展开相关的并发症预防,体位变化,以及早期康复训练,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护理后1、2、3个月,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整体护理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情况,进而加快其康复速度及效果,促进患者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升,使其可以快速回归正常生活及社会。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说明整体护理还可以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培养和谐的护患关系,并增加其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及满意度,对于缓解临床紧张的护患关系起到了积极影响,提高护理水平,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SF-36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整体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可获得较为理想的远期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一定的作用。护理后,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PaO2、SpO2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整体护理有利于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氧整体,对于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有着重要作用。分析其原因为:严重颅脑创伤后,由于呼吸系统的损害,会导致严重的气道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呼吸困难,病情严重的可引发呼吸衰竭,并影响其它脏器的功能,甚至导致死亡。针对这种情况,大多采用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为机械通气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缓解了通气困难,保持了病人的呼吸畅通。但是,在建立了人工气道之后,由于物理刺激因素的影响,病人的呼吸道会受到损伤,容易发生气道分泌物阻塞,所以需要做好气道护理工作。采用整体护理的方法,对病人采取正确的体位,使病人保持头向后仰,可以有效地降低病人的颅内压力,防止脑积水的发生;将头倾斜到一侧,可以帮助患者及时的清理口鼻分泌物,避免因呕吐物阻塞呼吸道而导致误吸、呛咳等情况发生,同时还可以保持病人的呼吸顺畅。配合好患者的翻身、主、被动运动的护理,可防止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在整体护理中,通过各种排痰护理措施,提高吸入空气中湿度,起到稀释痰液的作用,从而防止痰液的淤积,加速排痰,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另外,如果不能自行排痰,可以采用机械排痰,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病人的排痰情况,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在整体护理中,还对密闭式吸痰护理进行了进一步的强化,因为操作过程中良好的封闭性,可以避免痰液飞溅出来,从而降低了护理人员与患者体液接触的风险,预防感染,提升护理安全性。在进行整体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吸氧护理,可以降低因低氧导致的CO2潴留,维持机体正常状态,促进各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从而减轻症状,促进病情康复。
综上所述,与常规护理相比,整体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效果更为理想,可正向调节血气指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并获得满意护理评价,具有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