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 和MRI 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4-05-16 15:28刘常锋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5期
关键词:韧带例数准确率

刘常锋

(佛山中医院三水医院放射科,广东 佛山 528100)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最早由Galen 提出,可追溯到1 600 年以前。 ACL 是关节囊和筋膜网络的中心,对保持膝盖的稳定性至关重要,超过70%的患者在膝关节出现外伤后会出现ACL 损伤。调查显示,在美国人口中,ACL 的患病率达到1/3 000,尤其是从事职业足球、滑雪运动人员,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群体。 国内目前还缺乏关于整个群体的病例报告[1]。 基于此, 有学者针对现役集训运动群体ACL 损害情况展开调查, 发现中国现役集训运动员ACL 损伤患病率约为0.43%。近年来,随着体育普及、专业化和公路运输发展,ACL 损伤的发生率逐年上升。ACL 撕裂会导致膝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 临床上均以膝关节稳定性差、关节活动功能受限、疼痛剧烈等症状为主要表现, 因此在受伤后, 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需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解决其病理反应。 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 很可能会引起患者膝关节稳定性下降, 并相继损伤半月板及关节软骨等关节内主要结构,加速骨性关节炎发展,影响运动能力,增加治愈难度[2]。 关节镜下ACL 修复与重建技术日趋成熟,临床可以对ACL 损害情况进行准确判断,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 但对症治疗前需借助有效检查手段确诊患者病情,才能综合其身体特性、病情来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随着临床影像技术的发展,CT、MRI 等影像学技术也在不断优化, 在各类病症诊断中有一定检测价值。 本研究选取佛山中医院三水医院收治的86 例ACL 撕裂患者为对象, 旨在探讨CT 和MRI 在ACL撕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ACL 撕裂的影像学特点。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8 月—2023 年8 月佛山中医院三水医院收治的86 例ACL 撕裂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45 例,女性41 例;年龄27~70 岁,平均(43.66±4.15)岁;致伤原因为车祸50 例,遭受打击12例,扭伤18 例,高处坠落6 例;受伤部位为左膝46例,右膝40 例。 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1)纳入标准:至医院就诊时可见明显外伤,患肢疼痛、肿胀感明显;活动受限不能正常活动。(2)排除标准:既往病史中记录有行膝关节手术治疗; 合并其他类型膝关节病变、关节肿瘤等症状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CT 和MRI 检查。

MRI 检查:指导患者取仰卧位,选择西门子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来扫描其患肢膝关节, 在表面线圈内放置好患肢并做好肢体固定后, 以0°呈现角度伸直双膝, 注意扫描期间保证受检者髌骨下极水平需处于表面线圈中心内。 扫描时先进行冠状位、矢状位的FSET2WI 参数值设定。 其中,冠状位fs 的TE 设为43 ms、TR 设为2 855 ms,横轴位FSEfsPD 的TE设为30 ms、TR 设为2 100 ms; 后者FSEfsPD 的TE 设为35 ms、TR 设为2 250 ms, 矢状位的FSET1WI 设为570 ms,矢状位CUBEP 的TE 设为38 ms,TR 设为1 500 ms。最后将扫描间距、层厚、矩阵大小对应参数值设为1.5 mm、1.5 mm、256×256。 检查时间共计15 分钟。

CT 检查: 选择西门子16 排螺旋CT 扫描仪,指导患者取仰卧位,然后将患肢置于仪器扫描范围中,以0°呈现角度伸直双膝关节, 固定好后从患者股骨远端到胫骨近端的范围进行扫描, 将仪器电流、电压、管电压、扫描层厚的参数值分别设定为360 mA、120 kV、120 kV、1.20 mm,经骨窗和软组织窗来观察管道。 完成扫描后,将扫描数据上传至工作站,借助MIP 技术来重建图像,得到成像结果。

在进行关节镜检查的时候, 由2 名有丰富经验的骨外科医生完成操作, 如果关节镜下发现韧带存在一定程度病变,由主治医生实施对症治疗。 当患者韧带已经完全撕裂或纤维撕裂程度超过50%, 可以选择自体半腱肌或者股薄肌肌肉完成重建手术;若患者纤维撕裂程度不超过50%, 可以进行刺激增强手术。 若患者胫股骨韧带起止点撕脱骨折,韧带检查未见明显损伤,则可对骨折端采取复位和固定,若合并韧带严重损伤则选择重建手术治疗。 关节镜检查通常需要与MRI 检查间隔1 周左右, 间隔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 个月。 由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完成相关检查并作出诊断决定,对不能一致判定的结果,由副高级以上医师作出判断, 以确保结果的准确率和可靠性。

1.3 评价指标

(1)ACL 撕裂诊断标准。ACL 撕裂划分为韧带正常、部分撕裂、完全撕裂3 个等级。 ①韧带正常:患者具有良好的韧带形态。 ②部分撕裂:患者局部韧带提示信号异常,ACL 部分韧带增粗, 经影像学技术检查,可见异常部位显示信号增高。 ③完全撕裂:患者韧带连续性中断,形态呈现波浪状,韧带明显异常,冠状面与矢状面的信号提示异常, 胫骨与股骨的起点、止点均出现撕脱骨折现象。 (2)以关节镜检查结果和上述标准为依据, 记录CT、MRI 检测的准确率和影像学特点,并对比阳性、阴性检出情况,其中阳性表示撕裂(包括完全撕裂和部分撕裂),阴性表示正常。 计算不同检测方法的诊断效应,具体公式如下:准确率=(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100%;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假阳性) 例数×100%; 阳性预测值=真阳性例数/(真阳性+假阳性)例数×100%;阴性预测值=真阴性例数/(真阴性+假阴性)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种检测方法诊断准确率比较

研究所选86 例患者均经关节镜检查,14 例正常,30 部分撕裂,42 例完全撕裂。 其中,MRI 共检出14 例正常,28 部分撕裂,40 例完全撕裂,诊断准确率为97.67%(82/86);CT 共检出10 例正常,21 部分撕裂,34 例完全撕裂,诊断准确率为75.58%(65/86),MRI诊断准确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0,P=0.000)。

2.2 2 种检测方法诊断效能比较

MRI 检测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均高于CT 检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表2。

表1 2 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测情况比较(n)

表2 2 种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比较(%,n/N)

2.3 CT、MRI 在ACL 诊断时的影像学表现

CT 检测ACL 撕裂呈现低密度表现,患者可见韧带增宽、挛缩、交叉韧带有断裂。 MRI 检测若可见T1、T2 分别为低信号、高信号,表明患者ACL 撕裂处于急性发作期;若可见T1 信号长过T2,关节韧带扭曲、增粗,且撕裂断端边缘较模糊,或断痕情况显著,表明ACL撕裂处于慢性发作期,信号异常明显。 具体见图1~4。

图1 MRI 矢状位T2(可见ACL 增宽、变粗,走形区信号明显增高)

图2 MRI 矢状位T2(箭头提示ACL 中部出现连续中断,韧带影呈现游离状态及飘带样改变)

图3 MRI 矢状位T2(ACL 股骨附着点中断呈现连续性,且信号增高)

图4 MRI 横轴位的CUBE PD(ACL 断端挛缩,走形区信号提示增高)

3 讨论

人体膝关节结构独特,损伤后治愈困难。 因此,临床在诊断膝关节损伤类型时, 需综合其实际情况来实施科学检测, 尽早确诊患者病情来开展有效治疗[3]。 其中,ACL 作为膝关节内的纤维组织,主要位于膝关节内滑膜外, 由纤维呈直线状或螺旋状排列组成,用于稳定人体膝关节、帮助人体膝部过伸。 当人体膝关节出现损伤时,ACL 相继诱发病理撕裂,需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来恢复膝关节性能至稳定状态,避免其他损伤并影响康复[4]。

有报道表示,患者若处于急性ACL 损伤阶段,若能在非自主保护性肌痉挛发生前及时评估膝盖的稳定程度,通常可以快速诊断疾病。 然而,由于疾病的突发性,立即就诊的机会非常罕见。在ACL 撕裂较晚期展开检查, 术前非麻醉情况下评估膝关节稳定性通常存在较高假阴性率。 Lachman 试验、前抽屉试验是目前最常见的用于ACL 的检测手段,Lachman试验时ACL 处于最大张力, 而前抽屉试验则无法让ACL 的张力达到最大值,同时,对于新鲜ACL 受损患者,因为关节内血液淤塞影响,前抽屉试验会拉大关节屈曲角度,促使关节内张力增加,进而加剧关节痉挛问题[5-6]。 与此同时,上述检测受检查人员经验影响较大, 尤其是在急性ACL 损伤的初期, 因为关节积血、疼痛和肌肉痉挛,导致检查的假阴性率增加。 考虑到大部分膝关节韧带损伤均是复合型, 且各韧带之间存在着相关的协同效应,间接性提高了ACL 损伤的诊断难度。

目前,关节镜检查被视为ACL 撕裂诊断的“金标准”,镜像能清晰呈现患者关节内部情况。 然而,操作具有创伤性,患者接受度不高,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局限性。 随着影像仪器和技术的进步,影像检查技术在膝关节ACL 损伤诊断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其中,X 线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 在ACL 损伤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因牵引效应引起的韧带附着处撕裂和骨软骨断裂的诊断,同时还能观察到周围的软组织水肿和关节腔的变化[7]。 但X 线只能看到骨骼结构,对于软组织的检查较差,不能直接观察ACL 的周围软组织如韧带、肌肉等,且无法确定ACL的功能状态, 即ACL 是否完全撕裂或部分撕裂, 以及ACL 在关节运动中的支持和稳定作用等。

此外,尽管X 线的辐射量很小,但长时间重复检查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辐射损害,尤其是对于孕妇和儿童来说,需要谨慎考虑。 ACL 的早期损伤通常不易被X 线发现, 因为撕裂部位的骨质不会立即发生改变,需要其他检查方法的配合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超声检查同样具有无创优势,安全性高,可以清晰反映各种组织的解剖学和病理学的联系,还可以了解到ACL 撕裂的位置、范围和并发症,对急性ACL 损伤的判断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超声诊断ACL 撕裂可以在实时监测中进行,医生可以观察到受损韧带的位置及其运动情况,从而更加准确地诊断病情。然而,此类技术成像分辨率有限,不能很好地对前交叉韧带起始处的撕裂骨折进行准确地定位,对医生操作水平要求较高,且受检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操作,如伸直膝关节等[8]。 MRI 软组织对比度大,分辨率高,且操作无创伤,可以从多切面去清晰反映关节内部的解剖构造。与其他检查方式相比,该技术不仅无创、无痛、无放射,还能省去造影步骤,并清晰呈现出关节内外的组织结构,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影像学资料。 上述优点使MRI 在膝关节疾病的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9]。近年来,由于医疗成本的降低及人们的医疗服务质量的改善,MRI 已逐渐发展为一项重要技术, 并广泛应用于膝关节损伤诊断。

基于此,本研究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标准,通过对比分析CT、MRI 在ACL 撕裂患者中的检测价值,结果显示,MRI 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诊断准确率均高于CT(P<0.05),提示相较于CT,MR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CT 作为临床常用影像学技术,操作具有无创性,用于ACL撕裂检测中, 对ACL 起始点处的微小撕脱性骨块的大小、数目、移位和软组织肿块等具有更多的检查优点,影像图可显示出ACL 病变情况,包括增宽、增厚及挛缩等。 而常规CT 仅依赖于横断面影像来观察十字韧带起始点处的撕脱性骨块,从而直接对其进行判断, 而不能对其完整的解剖形态进行完整的观察,也不能对其进行全面的影像学检查[10]。 与此同时,CT 检测分辨率较低,软组织检测漏诊、误诊风险高,用于评估患者ACL 撕裂情况的诊断准确率有待提高。 临床上认为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确定交叉韧带的位置上有积极应用价值,冠矢状位和斜冠斜矢状位的MPR 均可以在工作站上进行, 并得到交叉韧带的完整影像,从而准确判断韧带的起始和病变程度。 但是检查容易受软组织对比度影响,导致其在实体病变中的定位精度较低[11]。MRI 基于无创基础上,具有组织分辨率高优势, 通过全方位扫描患者患肢,清晰显示其膝关节结构及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明确患者骨质、 韧带组织情况, 进而提高诊断准确率[9]。MRI 检测通过分析患者膝关节韧带形态、 连续性、矢状面与冠状面表现来评估病情,影像学特征明显。 在急性期发作时,可通过T1、T2 信号低、高来进行确诊;而在慢性期,病症T1 信号长过T2,关节韧带扭曲、增粗,撕裂断端边缘较模糊,或断痕情况显著[12]。究其原因, 可能是患者致密网架受ACL 撕裂影响而出现破损,T2 则是因水肿、 出血压迫组织而提示出高信号。因此,MRI 在ACL 撕裂患者诊断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CT 检测, 可清晰显示出患者软组织和膝关节结构、韧带损伤情况,是提高诊断准确率的有效方法。

综上所述,ACL 撕裂患者采用MRI 进行检测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等指标均高于CT 检测,且影像学特征明显,在提高患者诊断准确率方面有较好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韧带例数准确率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