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保护视域下豫剧传承与创新研究

2024-05-16 01:21刘常兴郭晓辉胡会欣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豫剧戏曲文化

刘常兴,郭晓辉,朱 妍,胡会欣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1450)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1]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中对传承发展好戏曲艺术提出殷切期望,强调“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2]。

当前,全国有专业豫剧院团163个,民营剧团2100多个,从业人数10万余人,豫剧已成为梆子剧种中流布地域最广、演出团体最多的剧种[3]。抖音发布的《2021抖音非遗戏剧数据报告》显示,豫剧相关视频获赞次数位居所有非遗戏剧前三名,《朝阳沟》《打金枝》《穆桂英挂帅》《花木兰》等剧目成为最受网友欢迎的非遗剧目。同时,传统视频网站(如优酷、腾讯视频、爱奇艺等)豫剧播放量也高居榜首。但是,线上线下繁荣的背后,豫剧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在文化强国建设、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大背景下,在娱乐方式多元化、生活方式“快餐”化、经济生活城镇化、视听生活碎片化的时代,抓住乡村振兴、信息技术与戏曲融合、文化产业飞速发展的机遇,加强豫剧本体创新与发展,是未来豫剧生存与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新时代豫剧发展困境与问题

(一)生态建设意识不足,豫剧产业弱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豫剧得到快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艺术大家,创作了一大批艺术精品,成就了今天豫剧在地方戏曲中的重要地位。但无论是艺术大家,还是艺术精品,都是站在戏曲艺术内部范畴来看待豫剧。从文化产业的视角来看,除了道具、乐器、服装等演出必需品所带动的产业外,豫剧电影、文旅产品、动漫等产业十分有限。从市场价值来看,无论是豫剧电影,还是豫剧商业演出,以及其他豫剧产品,所带来的市场价值还十分有限。从文化输出力来看,虽然豫剧近年来也曾走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形式多以参加各类文化节为主,受众也多以海外华人华侨为主,海外商演数量十分有限。从明星效应来看,虽然以李树建为代表的一大批豫剧领军人物、梅花奖获得者、知名演员等为豫剧剧目创作、宣传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在当下戏曲市场式微的大背景下,豫剧“明星”与体育明星、电影明星、娱乐明星的差距还十分大,光环还不够亮、不够大,能够带动的市场资源还十分有限。同时,广泛存在的民营剧团,在演出规格、演出形式、演出氛围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豫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要守正创新;作为一种文化产业,要突破重围。

(二)多元娱乐冲击严重,豫剧阵地严重萎缩

在农业文明时代,人们娱乐的方式相对单一,甚至娱乐活动内容或形式也来自于农业生产。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娱乐的方式和内容也在分化,戏曲便是娱乐形式分化出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在庙会、祭祀以及重大节日,戏曲演出必不可少。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兴娱乐方式广泛兴起,个性化需求逐渐旺盛,戏曲不再是唯一或者是必需的项目,从此,戏曲的生存空间便逐渐萎缩。例如,20世纪80年代,当录像厅、歌厅、舞厅、酒吧、茶座普遍兴起后,豫剧的城市市场便逐渐萎缩,部分豫剧团倒闭,部分豫剧团便从以城市演出为主转为以农村演出为主。而在今天,伴随着更为丰富多彩的娱乐形式、更为个性化的文化娱乐需求以及更为快节奏的生活,戏曲作为一种娱乐方式便更加边缘化。哪怕是在广大农村地区,豫剧演出除了次数上的减少外,更体现在观众结构和数量上的变化。同时,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一是城市周边的乡村进一步城市化,乡村传统的人居环境和族系宗亲观念进一步瓦解;二是由于医疗、教育、交通、资本的高度集中,身处较为偏远地区的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因此,未来豫剧的农村市场也将面临更大挑战。

(三)文化弱势地位明显,豫剧文化空间被高度挤压

《辞海》对“文化”的广义解释为: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可见,文化包罗万象,表现形式众多。在诸多文化表现形式中,没有哪一种形式更优越或者更优秀的问题,但却存在某一种表现形式生命力更强盛、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的问题。从《尚书·舜典》“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到董解元说唱诸宫调《西厢记》,再到今日完善的艺术形式,戏曲从萌芽、形成、发展到成熟历经千年,而又兴盛至今。可见,戏曲既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又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物质决定意识,戏曲又总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或兴旺,或没落,也或暂处低潮。

从豫剧近几十年的发展来看,既有20世纪五六十年代红遍全国的兴盛期,也有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低潮期,更有新世纪以来豫剧轰轰烈烈“走出去”的渐进高潮期。但不可否认的是,豫剧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已经表现出颓废之势。李树建讲到,中国传统戏曲面临“三多三少”问题,即老年观众多,年轻观众少;到农村演出多,到城市演出的少;到农村包场的多,到城市卖票的少。豫剧同样如此。目前,豫剧文化空间被高度挤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强势文化的冲击,挤占了豫剧市场空间。包括豫剧在内的戏曲曾经是重大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如庙会、族系宗亲活动、重大公共文化节日等,其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功能外,还起到聚集人气、吸引观众的作用。但在今天,戏曲的功能已经大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强势的、更易为青年人所接受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尤其是商业化策略的广泛应用和资本对文化的控制,使得戏曲这一传统文化逐渐从最显眼、最聚人气、最为喧闹的中心挪到了旮旯一角。第二,城镇化的发展,挤压了豫剧的演出空间。戏曲发源于农村,兴盛于城市。在豫剧3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农村既为豫剧创作提供了滋养,也为豫剧市场提供了空间。但在资本强势入场、城镇化水平日益提升的今天,物质的进步并未带动文化的同步,反倒丢失了数千年来我们固守的传统文化。城市鳞次栉比高楼之隙,虽有大型现代化剧场,但豫剧演出屈指可数;而曾经作为豫剧深厚土壤的农村地区,或是屈指可数的老龄化观众,或已成为现代化高楼林立的城市、准城市,豫剧这一“古物”便显得如此不搭。

(四)改革创新滞后时代,豫剧亟需自我革新

是社会进步太快,还是戏曲革新太慢?豫剧艺术应以“不变应万变”,还是以“变”顺应社会发展,而“变”的范畴和尺度又如何把握?

仅从题材上看,20世纪50年代,戏曲中的王侯将相、小姐丫鬟被认为是封建余孽,相关剧目便不得登台。然而到今天为止,豫剧剧目中的经典作品、常演剧目依旧是《花木兰》《打金枝》《白蛇传》《穆桂英挂帅》等传统题材剧目以及《程婴救孤》《泪洒相思地》《清风亭上》等一批新编历史剧,现代戏则以《朝阳沟》《香魂女》《倒霉大叔的婚事》《焦裕禄》等一批反映鲜明时代特征的剧目为主。同时,也有部分反映当下生活的折子戏,但总体流传不广。这些剧目基本以我们熟知的故事或传说为蓝本,加以艺术加工和程式化表演,展现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总体而言,反映当代生活、当代青年主题的剧目还比较少,与“90后”“00后”的生活方式、价值追求、时尚消费还相距甚远。所以,无论是豫剧传统戏还是现代戏,问题集中体现在主题上或脱离时代、脱离观众,或形式上难以适应当下快餐文化需求和碎片化娱乐渠道,也或内行人叫好、市场反应一般。因此,豫剧本体的改革与创新是未来豫剧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豫剧传承与创新发展路径分析

(一)加强豫剧产业建设,推动豫剧多元发展

产业经济学理论认为,产业的发展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一个文化品牌之所以能生存下去,就在于其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性。而一旦没有市场,则说明这种文化形式失去了其生长的土壤基础,凋谢则在必然。而市场的开拓,除了文化本身的价值之外,包装、营销、创新等必不可少。范红艳、范丽敏就提出,走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是保护、传承和发扬传统戏曲的必由之路, 也是使传统戏曲以活态形式存在的几乎唯一之方式[4]。

豫剧的大发展,除了豫剧本身守正创新之外,要把其作为文化产业来经营。常香玉大师说“戏比天大”,这句话道出了戏曲人的职业操守、职业能力。李树建老师说,豫剧人应该力争做到“业比天大”,即豫剧人不但要演好戏,也要把之当作事业、产业,只有把产业做大了、做强了,豫剧才能有更好的未来。第一,要加强豫剧人力资源管理。既然是一个产业,就要遵循市场规律,创新豫剧人力资源管理,不光要培养专业豫剧演员,更要着重培养造就一批懂豫剧、会经营、善管理的豫剧经营性人才,带领豫剧从文化建设走向文化产业建设,从剧团管理走向剧团经营。第二,要加强豫剧品牌文化建设。好莱坞电影成功的一个重要秘诀,就是其明星制度下带来的偶像崇拜和品牌影响力,包括明星品牌、导演品牌、特效品牌等。豫剧作为一个文化产业,要持续加强品牌建设,既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豫剧演员“明星”,也要打造一批“明星”剧团、“明星”作品、“明星”文旅产品,让豫剧这一古老的戏曲艺术,也能够引领时尚、引领潮流。第三,要加强豫剧营销模式创新。长期以来,“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在戏曲界根深蒂固,认为只要唱得好,自然有人鼓掌喝彩。但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浪潮下,一个市场主体只有把自己包装好、推介好,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才能站稳市场。近年来,豫剧打造了一系列精品剧目,如《程婴救孤》《香魂女》《焦裕禄》《重渡沟》等,赢得了市场和口碑。但从豫剧产业发展的视角来看,相关产业还没有培育起来,这些剧目所创造的市场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还不足以引起社会各界对豫剧的刮目相看。而这,既是豫剧人内敛、不追名逐利的体现,也是豫剧长期缺乏包装和营销的结果。

(二)加强公共文化平台建设,打造豫剧良好演出环境

近年来,城市高楼耸立,商业飞速发展,城市空间变得寸土寸金。在匆匆的人车洪流中,戏曲艰难地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空间。而在人口日益减少的农村,略显简陋粗糙的演出环境加剧了人们对豫剧的偏见。郭晓辉曾提到,一些年轻人不懂豫剧,不听豫剧,甚至没有完整听过一段戏,但他们又天生排斥豫剧,认为这是老年人的东西[5]。或许,这与他们概念中或者视野中的豫剧演出环境有直接关系:村口临时平整的场地,四处散落的杂草杂物,随意停放的电动车、三轮车,人或站或坐,嘈杂的叫卖声、喇叭声再加上孩子的追打嬉笑,便构成了农村戏曲演出的全貌。试想,看惯了好莱坞特效大片的“90后”“00后”,如何能把戏曲当作高大上的文化呢?

政府层面,要加强资源协调与支持,建好公共文化平台。一方面,要建好豫剧演出场地。要加强资金投入,统筹安排区域文化活动场地,以方便老百姓看戏、方便剧团演出为宗旨,在城市公园、社区活动场地建设露天剧场,在营造豫剧文化氛围的同时,为豫剧演出和群众观看提供场地。同时,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让农村的老百姓能看上“高大上”的豫剧演出,也让豫剧甩掉“土腥味”,唱出“时尚腔”。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要协调多方力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到文化平台建设中来,让豫剧成为一种社会集体意识。当下,河南建业大食堂、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开封小宋城等平台建有豫剧演出平台,对宣传豫剧文化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但尚缺乏政府的引导和强有力的市场推动。

(三)加强豫剧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提升豫剧传播效果

当下,大数据、5G、云计算、人工智能、AR/VR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传统产业正经历着颠覆性变革。拥抱互联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自身的华丽蝶变,是豫剧在新时代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要思考的问题。首先,要加强豫剧数据库建设。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重点艺人、唱腔和实物进行采风、录制工作,分门别类建立豫剧文字数据库、豫剧乐谱数据库、豫剧音响数据库、豫剧人物数据库等,让古老的豫剧艺术能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保存较为完整的数据资料。其次,要加强豫剧新媒体传播。碎片化娱乐成为当下重要娱乐形式,人们不再局限于特殊时间到影院、剧院等特殊场地进行娱乐活动,而是在繁忙工作闲暇之余,通过刷朋友圈、刷微博、看短视频等形式,了解天下事,读懂人间百态。李树建说,“互联网的力量不可小觑,谁重视谁受益”,直播两个月,4000万观众观看直播,“抵我演一生的戏还要多”。《2021抖音非遗戏剧数据报告》显示,“90后”“00后”已经成为抖音听非遗戏剧的主力,占总观众的52%,《朝阳沟》《打金枝》《穆桂英挂帅》《花木兰》成为最受网友欢迎豫剧剧目。因此,豫剧要紧跟时代潮流,用信息化手段包装自己、传播自己,让更多“00后”了解豫剧、热爱豫剧并参与到传播豫剧。

(四)加强豫剧本体创新,提升豫剧市场竞争力

在戏曲整体式微的大背景下,豫剧传承与发展的核心在于创新。传承与创新,相辅相成,传承是基础,创新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就戏曲传承与创新而言,争论很多,既有坚守“老腔老调”的保守派,也有锐意改革的创新派。于海阔在《当前戏曲传承与创新问题的理论反思》一文中谈到,中国文化的崇古思维、农业思维和江湖思维深刻制约着戏曲的创新发展[6]。豫剧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从其他剧种和艺术形式中汲取滋养,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的创新与变革。豫剧的本体创新,首先,要从剧本选择上创新。豫剧传统剧目,多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演义。这些素材既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历史事件、审美追求、价值取向和发展潮流,也受限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基础。因此,豫剧的剧本创新要注重与当下社会发展与转型相契合。如,豫剧现代戏《倒霉大叔的婚事》通过反映20世纪80年代末改革开放、婚姻关系等新旧观念在农村地区的碰撞与冲突,在当时赢得了广泛的群众赞誉,至今还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其次,豫剧画面要增强时代感。对于生活在特效“大片”时代的“90后”“00后”而言,豫剧演出的画面感难免显得“土”,尤其是农村演出,时代的跨越感让他们不自觉地远离。因此,豫剧也要广泛借助现代“声光电”技术,增强豫剧画面的现代感与时尚感,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最后,豫剧要加强流派传承与创新。豫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结合地方方言特色、融合其他艺术形式,形成独具特色的“祥符调、西府调、豫东调、沙河调、高调”五个流派;而根据豫剧演员嗓音特点和唱腔风格,又形成了具有个人艺术特色的“常派”“陈派”“崔派”“马派”“阎派”“桑派”李派”“牛派”“唐派”等;同时,以河南省豫剧院三团为代表的一些剧团,在传统豫剧声腔的基础上,在音乐旋律、舞美设计、剧本创作、表演程式、乐队编制等方面大胆创新、博采众长,形成了豫剧新流派。这些具有独特艺术特色的流派对于豫剧改革与发展以及传播过程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但在今天,豫剧“流派融合显于流派传承”[5]“后传弟子未有效传承前辈艺术”[7]等问题的存在,使得豫剧的流派特色正在淡化。因此,豫剧未来的创新与发展,要在尊重艺术创新规律的基础上,强化流派特色,突出艺术创新。只有形成了适应社会发展和群众需求的艺术形式,才能为大众所接受,也才能在娱乐形式多元化的当下,保持传统豫剧的热度和温度。

猜你喜欢
豫剧戏曲文化
豫剧在台湾地区的生存与现代化追求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不老的豫剧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谁远谁近?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