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基层审计整改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建议

2024-05-16 09:43汪波黄岁清唐义龙
审计与理财 2024年4期
关键词:责任单位基层

汪波 黄岁清 唐义龙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有力有序推进审计整改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审计整改总体格局初步成型,审计成果运用贯通协同更加顺畅、权威、高效。但在市县基层审计一线,对审计整改工作重视不够、整改不力、屡审屡犯等情况时有发生,审计整改工作亟待进一步提质增效。

一、当前基层审计整改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

1.被审计单位思想认识不到位,整改流于形式。部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整改重视不够,尤其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多为离任审计,“先离后审”,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现任单位负责人往往认为这是前任领导任期内留存的问题,与本人关系不大,抱着“新官不理旧账”的心理而消极对待。有的单位对审计查出问题缺乏深层次原因分析,源头治理力度不够,过分强调工作特殊性以及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等客观原因,忽视领导干部财经法纪意识不强、监管责任缺失等主观因素,审计整改停留在问题表面,多以学习文件规定或者承诺今后加强管理代替整改,对已经发生的问题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造成审计发现问题“屡审屡犯”。

2.基层审计人员业务水平有差距,审深审透能力不足。近些年,由于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人员新老交替频繁,新进人员从事审计工作时间较短,审计经验和审计能力均有所欠缺。有的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定性不准或违规事实不够清晰,被审计单位对问题定性或违规情节存在较大争议,整改过程中存在抵触情绪。有的审计报告提出的整改要求和审计建议质量不高,脱离实际,缺乏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导致被审计单位不知如何整改。有的审计报告整改责任界定不精准,有的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上级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决策失误所致,问题整改需要自上而下进行,审计人员却将整改责任简单归于作为具体执行部门的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无法彻底整改。

3.基层审计机关力量薄弱,落实督促检查责任不够。基层审计部门人少事多矛盾非常突出,审计力量普遍不足,每年审计任务又非常繁重,尤其是县级审计机关,既要完成署定、省定、市定同步审计项目,还要完成县本级安排的审计项目计划以及当地党委政府临时交办的审计任务,同时还要兼顾当地中心工作任务和抽调人员参加巡视巡察、纪检办案等。审计人员主要精力集中在完成审计项目上,难以抽出时间进行督促问题整改,主要以审核被审计单位报送的整改报告和佐证材料为主,较少前往现场实地核查并持续跟踪未整改到位問题,对整改完成率低或质量不高的单位,开展整改“回头看”也较少。

4.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审计整改合力尚未有效形成。虽然新《审计法》规定“审计结果以及整改情况应当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部和制定政策、完善制度的重要参考;拒不整改或者整改时弄虚作假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但目前部分市县执行仍停留在纸面上,真正将上述要求落到实处的寥寥无几。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的意见》中提出的审计整改约谈和责任追究机制也仍在探索中,市县审计机关在这方面建立完善的极少,对一些单位在整改中慢作为、不作为以及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现象,缺乏强有力的执法手段。同时,审计机关在审计整改中唱“独角戏”现象在基层仍然较明显,各部门普遍认为审计整改是审计部门的事情,审计发现的问题就应该由审计部门进行督促整改,而其他部门更多的还是处于旁观或者书面协助状态。

二、推进基层审计整改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强学习宣传,为审计整改工作营造氛围。一是推动在各级党委审计委员会会议、政府常务会、专题调度会、中心组学习会等重要会议以及党校课程上,安排学习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重要讲话和文件精神,有力增进各级领导干部对审计工作的认识,自觉树立理解审计、配合审计、主动整改的意识。二是将审计整改情况与单位绩效考核、干部任免等挂钩,将审计整改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法治政府建设、年度目标管理、领导班子考核等考核内容,加大审计整改考核力度,对问题不解决的、整改不到位的坚决不放过,提升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对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视。三是通过举办审计大讲堂、业务培训会、审计整改督查、优秀项目评比等多种渠道,提高审计人员严格履行督促检查责任的意识,牢固树立“整改不到位,审计无成果”的理念。

2.提高审计质量,为审计整改工作奠定基础。打铁必须自身硬,提高审计质量是做好审计整改工作的基础。一是进一步通过业务知识培训、“老带新”传帮带、以审代训等方式,提高审计人员专业能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审计干部队伍。二是加强全过程审计质量控制,严格法规审理,保证审计程序合法、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法律法规引用准确、定性和处理处罚恰当,让审计质量经得起检验。三要大力实施研究型审计,加强问题综合分析研判,强化源头综合治理,对因体制机制原因造成的问题,跨地区跨部门的问题,或存在时间长、历史原因复杂、涉及利益群体多、整改难度大的重要问题,通过审计专报、综报或审计要情等方式,及时上报本级党委、政府,推动建立沟通协作整改机制,有序化解。

3.强化督促检查,为审计整改工作提质增效。一是采取资料审核和现场核查等方式相结合,严格审核把关,确保审计查出问题应改尽改、真改实改,对分阶段整改和持续整改的问题,做到一跟到底,确保彻底整改。二是开展审计整改情况“回头看”,重点关注审计整改责任落实不到位、整改期限到期后长期未整改、存在屡审屡犯以及整改完成率低或质量不高的部门单位,巩固“整改成效”。三是做好审计整改结果公开,及时督促被审计单位将审计整改结果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报刊杂志、新闻发布会等常规渠道向社会公告,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探索通过制作短视频的方式通过抖音、西瓜视频等流量平台,扩大宣传面,增进群众对审计整改工作的关注与了解,通过主动晾晒倒逼整改,提升审计整改的影响力。

4.突出贯通协同,为审计整改工作凝聚合力。一是审计机关应充分利用党委审计委员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等会议制度,建立日常协调、定期协商机制,及时通报审计查出问题及整改情况,推动纪检监察、组织、财政、发改等成员单位协调配合解决问题。二是借助人大、巡视巡察、党政督查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力量,梳理屡审屡犯问题以及重点、难点、热点等问题,开展审计整改联合督查或行业行风整治,推动问题整改。三是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跟踪督促检查中发现整改不力、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按程序移送有关部门严肃追责问责,处理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以案促改,发挥审计监督警示作用。

三、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与审计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同样重要,必须一体推进。审计是一种监督手段,审计整改是确保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维护审计监督权威的重要保障。做好审计整改工作,对推动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赣州市审计局、江西省审计厅)

猜你喜欢
责任单位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基层在线
填单位 要推敲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看错单位
协办单位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