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24-05-16 21:58曾哲
审计与理财 2024年4期
关键词:预算管理国有企业措施

曾哲

【摘要】本文将从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并针对性地提出国有企业提升预算管理水平的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为促进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实现目标利润,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国有企业;预算管理;问题;措施

一、前言

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是国有企业科学合理配置内部资源、准确预测自身发展方向、实现中长期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加强预算管理工作可以在实现业绩考核之前提下,进一步提升企业的预算管理全员参与意识,在有效控制成本费用支出的同时,有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二、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国有企业对预算管理不够重视

首先,企业管理层对于预算管理重视度不够。国有企业管理层为了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目标、确保国有资本保值与增值,将其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了营销、技术研发、生产、应收账款回款等方面,而忽略了预算管理工作,认为预算管理本应由财务部门负责,无须过多干预,从而使得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因缺乏管理层支持无法有效落实;其次,业务部门对于预算管理配合度不够。国有企业受到市场竞争的冲击,现状日益严峻,业务部门为了完成管理层交给的工作目标与内容,不得不努力奋战,使得业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更加注重收入指标、成本费用指标等方面,而忽视预算管理工作开展。从而在财务或是预算管理部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因缺乏业务部门配合,最终无法真正落实预算管理工作。

2.国有企业预算执行力度亟须进一步提升

首先,预算管理包括编制、执行、考评等几个方面,其中预算执行是预算管理活动中的关键环节。若国有企业预算执行开展不力,将使其预算管理工作失去意义。部分国有企业存在预算管理“重编制、轻执行”问题。预算执行中缺乏严肃性、没有严格遵守预算标准、预算执行过程刚性与执行力大打折扣,出现超预算审批、占用预算资金、随意变更预算等问题。同时,在国有企业实际经济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上级主管部门及其自身更加注重经济指标的考评工作,而对于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重视度相对较差。

其次,部分国有企业存在重供、产、销环节,而轻预算、财务管理的现状,究其原因与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相关激励机制有关。实际工作中,部分国有企业采取以目标价值为主导的预算管理方式,相关下属公司及职能部门分别控制自身的预算指标。由于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不完善,导致相关责任中心工作职责不明确,使得预算执行流程不清晰,难以形成有效监控。

最后,部分国有企业对于预算执行结果的评价内容缺乏落实,缺乏完善的绩效管理机制加以有效制约,预算执行情况与个人的绩效考核关系相对较低,从而无法提升国企员工的全员参与意识,无法充分发挥绩效激励作用、充分调动员工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与创新性,导致预算执行力度相对较弱,使得国企预算管理工作陷入被动。

3.企业预算管理目标与战略目标融合度不高

现阶段财务管控型管理模式下,一些大型国有集团企业实施集团总部负责集团及下属公司整体财务规模、投资决策及监控目标完成。下属企业每个预算年度在制定自己的财务目标后,只要集团总部予以认可即可实施。战略管控型管理模式下,由集团总部负责财务、资产运营管理、战略整体规模等方面工作,下属企业根据集团公司所制定的战略目标基础上,规划自身的战略目标。上述两种方式不难发现,由于集团总部所制定战略目标考虑整体发展方向,从全局把握未来发展趋势,而下属公司则是为完成各自财务目标制定战略发展目标。从而在预算管理实施中,难免出现集团公司所关注的中、长期发展目标与下属企业所考虑的短期目标无法有效融合现状,从而不利于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实现。

4.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首先,国有企业整体信息管理系统仍须完善。部分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处理系统中预算管理部分相对薄弱,并且由于相关子系统各自独立运转,预算系统无法参与到各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当中,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搭建,无法有效提供信息化支持。其次,业财融合一体化信息化平台有待提升。预算管理信息化构建进程中,业财融合一体平台工作不容忽视,由于部分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没有将其覆盖到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导致职能部门间信息化沟通不畅,耗费人、财、物等资源的同时,影响预算管理工作整体效率。

三、国有企业提升预算管理水平的措施

1.提升预算管理意识

首先,国有企业管理层须注重预算管理工作。企业管理者关注供、产、销等对外经营环节无可厚非,但在现代管理体系下,还需要加强自身的内部管理、预算工作开展。企业管理层须将一部分工作重心向预算管理工作转移,从制度与机制的制定与构建、各类资源的配比到绩效考核的保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多维度支撑,确保预算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实施。其次,业务部门须提升预算管理参与意识,并主动配合预算管理工作开展。业务部门对于国有企业开展须提升其大局观,要全力配合财务部门预算管理活动开展。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预算管理要求开展业务活动,并主动与预算管理部门作以沟通与协调,确保预算管理能够落实到位。

2.强化预算执行力度与质量

首先,提升预算执行力度。国有企业在开展预算执行工作中,需要对预算管理实行全流程监督,确保预算管理执行质量监督的实时性,以强化预算执行力度。具体操作中,可以对预算执行状态、数据进行全程监控,并实施横向对比从而找出预算执行与编制的差异。其次,加强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工作。国有企业须转变现有重经济指标、轻预算管理的现状,通过加强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强化对相关责任人的奖惩来确保预算执行工作不跑偏、不走样。再次,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国企而言,加强预算管理首要问题须完善相关的预算管理制度,明确工作内容和任务,规范管理体系与内部组织,明确预算执行流程與监控措施,发挥预算管理价值与作用。预算管理工作质量提升有赖于有效的组织保证、预算执行的规范性、纪律性与权威性,国企须逐级构建预算管理机制,确保预算管理执行。最后,督促考评机制落实。加强预算管理的绩效考核实施工作。运用多方位考核指标,将预算执行结果与部门及员工绩效资金相结合,从制度上明确激励机制,从而在确保考核效果的同时使得预算管理发挥其相应效能与作用。

3.确保预算管理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有效结合

战略规划是国有企业发展的纲领性目标,而预算管理作为战略实施的机制与手段,起到实现战略规划的作用。因而,国有企业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过程中,须选择科学的方法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工作实施,在确保各类基础数据准确的基础上,注重各个预算年度执行预算的衔接性,确保单位、部门间积极有效沟通,明确相互的计划与需求,实现相互理解、行动一致的管理目标。同时,企业构建预算指标考核体系过程中,须重视长期经营目标,完善相关的考评机制,避免下属公司出现短期行为,才能够利用预算管理来实现国有企业长远发展目标。

4.注重预算管理中信息化技术应用

二十一世纪是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年代,信息化技術已渗透至国有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许多国有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已十分完备,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之高超出了同行业水平。针对预算管理应用在信息化技术水平相对不高的现实问题,须从技术层面解决该问题。一方面,可以将企业业务部门各个子系统与预算管理系统相结合,对于子系统的运转、预算执行完成实时监控工作;另一方面,将预算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相融合,通过有效利用财务数据信息,进一步确认业务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从而形成了以预算管理为核心、一面连接业务部门、一面融通财务部门的整体预算中控系统,实现利用信息化技术将业、财、预算三者有效融合的管理局面。

四、结论

新时期下,随着中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增长,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肩负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担当的重要任务。国有企业如何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赢得发展良机,是现阶段国有企业管理层及其全体员工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国有企业在未来的发展阶段,除了进一步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拓展市场扩大销售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需要通过提升自身预算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降低成本费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鹏.全面预算管理在国有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3,(17):183-185.

[2]黄阳彬.浅谈我国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问题及优化思路[J].商业观察,2023,9(24):108-111+120.

[3]李沛霖.国有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难点问题及改进建议[J].财会学习,2023,(22):140-142.

[4]秦君言,王奕景.提高国有企业预算执行率的内控对策探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3,(13):136-138.

(作者单位:株洲高科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预算管理国有企业措施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食品行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