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主题活动为切入点推进学科融合

2024-05-16 02:45王丽琴
小学科学 2024年14期
关键词:信息科技教学实施学科融合

王丽琴

〔摘    要〕  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对信息科技的学习与应用,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对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基于跨学科主题活动的教学实施策略,通过跨学科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学会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提升信息科技教学的效果与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信息科技;主题活动;学科融合;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14    136-138

在现阶段的学校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信息科技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开展信息科技教学时要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信息科技教学活动。同时教师还要认识到信息科技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以及整合性,通过跨学科主题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一、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

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以学生为本,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学习需求,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开展多样化、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但是在当前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以传统教学理念为基础,让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信息科技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虽然信息科技知识在小学阶段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由于其内容较为抽象、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抵触心理。此外,教师对信息科技教学内容进行了简单讲解后就让学生开始学习,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认知水平,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二)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教师在进行信息科技教学时,过于注重对知识内容的讲解与传授。例如在教学《小鼠推箱子》这一课时中,让学生操作练习,掌握基本知识。而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关注到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的教学方式缺少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三)缺乏对信息科技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

当前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及时进行解决。首先是信息科技教学资源整合不到位。当前信息科技教学资源相对较为匮乏,这就导致了教师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其次是信息科技教学资源与学生学习需求存在一定差距。部分教师在进行信息科技课程讲解时会选择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与学科知识无关的内容来讲解。这样做虽然能够帮助教师开展课堂活动,但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并没有起到积极作用。

二、以主题活动为切入点,推进小学信息科技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一)更新教学观念,增强学科融合意识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其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其教学观念、学科融合意识对于学生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对信息科技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信息科技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例如,在信息科技《美丽的家园》一课中,教师可以将该节课内容作为一个跨学科主题活动开展。在开展此课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关于环保的调查与研究。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与总结,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紧迫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环境保护相关知识融入信息科技教学中。通过环保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环境污染问题带来的危害以及治理方法。通过对环保知识与信息科技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后,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学习中。通过对信息科技与环保知识进行融合后,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影响与危害。

(二)推进学科融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科内容与教材,对相关知识进行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数学知识相融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信息技术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如在学习“形状”时,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科学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对形状的观察来判断物体的形状,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还可以将信息技术与语文、美术相融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存在,通过对美的事物的学习与研究,能够提升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知识。

1.科学学科

在“我们的地球”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地球的组成、地球上的气候、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对环境的保护等内容。还可以让学生上网查询有关地球的知识,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如哪些地方是海洋、哪些地方是陆地等内容。在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结合所学到的知识来介绍有关地球上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了解了有关气候变化方面的知识,并在小组中进行实践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数学学科

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如在《认识时间》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时间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到时间与日历、时钟、钟表等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

又如在学习《统计与概率》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中的网络表格和网络数据来帮助学生了解“概率”。通过对网络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事件发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在《计算机文化基础》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让学生通过对计算机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

3.语文学科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些与语文知识相关的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例如在学习《海底世界》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课文相关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创设与课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来了解课文内容。在小学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学习能力。同时,信息技术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和信息技术软件,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例如,在学习《太阳》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电脑软件中的录屏功能,然后通过录屏的方式来了解太阳的运行轨迹。当然,这种教学方式会消耗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学生没有掌握相关知识,教师很难让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但是如果学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软件中的录屏功能来了解太阳运行轨迹,就可以在有限时间内了解到更多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己寻找与太阳运行轨迹相关的资料和视频。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中,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

(三)丰富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科技学习效果。首先需要利用信息科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生活中一些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对学习信息科技的兴趣。

例如,在进行“设计制作一个网站”主题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演示,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现网站建设的步骤与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网站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利用多媒体设备还可以向学生展示网站设计流程、相关图片等资料,让学生对网站建设有更直观、清晰的了解。这样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信息科技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进行信息科技学习。其次也可以利用信息科技活动平台,让学生体验学习乐趣。信息科技活动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广阔的学习空间。例如,在进行“制作一个网络商店”主题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科技平台为学生提供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课程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够感受到信息科技学习的乐趣与魅力。

(四)加强过程评价,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过程评价,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到进步与收获,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让学生在作品中体会到自己的进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对作品进行评价时,以自己为例,并向其他同学说明自己是如何评价自己的作品的。通过对作品进行评价,学生在感受到自身进步的同时也能够意识到自身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这样就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内容丰富,教师要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从而在教学中开展跨学科主题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学习。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手机等媒介向学生教授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可以通过班级群、QQ群等途径向学生教授科学、美术等学科知识;还可以在教学中与学生开展竞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跨学科主题活动中要注意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感受到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升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注重将跨学科主题活动与具体学科进行结合,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对信息科技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跨学科主题活动为切入点,对多学科知识加以融合与应用,帮助学生形成跨学科思维能力。教师通过对跨学科主题活动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让学生形成跨学科思维能力,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龚能能,韩雪,张义兵.基于知识建构的小学信息科技课程跨学科学习案例设计研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3(5):67-69.

[2]陈珍.小学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项目式教学探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3(9):28-31.

[3]楊长远.新课标视角下小学信息科技的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J].数码精品世界,2020(11):525.

猜你喜欢
信息科技教学实施学科融合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成人教育中的运用分析
一场及时的春雨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智慧旅游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尽情绽放
关于新时期博物馆的陈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