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课堂建立学生自主管理体系

2024-05-16 09:24吴韦春
小学科学 2024年14期
关键词:科学课认同感凝聚力

吴韦春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科学课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通过积分制量化管理,让学生在科学课中实现自我教育,从而形成课堂自主管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实践证明,积分制对提升课堂凝聚力的作用明显,组织认同、人际和谐、管理支持、集体参与等对课堂凝聚力存在正向影响。

一是巧用积分制度,规范集体发展。在课堂管理中,巧用积分制能有效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其建立的模式能普遍推广。积分制的制定不仅要符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课堂“八个必”(问必探,做必检,观必静,学必专,言必规,程必思,证必研,果必拓),还应考虑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时要明确课堂体的基本目标。积分制的实施应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可以采用小组合作、互助督导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最大程度地做到人人参与,也可实现权力制衡的目的。积分制的落实要将积分的结果及时反馈,做到“四个一”:每天一小结;每周一总结;每月一评奖;每学期一总评。让积分制渗透于课堂管理的各个方面。同时应该重视发挥激励机制在课堂管理中的作用,可以通过积分换购活动,以评优树先、职务奖励、实物奖励等形式开展。

二是确定共同愿望,提高组织认同感。提高学习共同体的组织认同感,可以从课堂的共同愿望与共同目标入手。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可以先由教师根据学情制定目标,确立科学课公约,大家一同遵守。等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后,教师可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规则,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权衡后应积极采纳学生的想法和建议,让学生做课堂的小主人,提高学生对课堂的认同感,以此推动学习共同体的协调发展。可以通过“创编科学课歌”“我为探究献言献策”“我为实验代言”“制定科学课训”等活动,不断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个人行为和课堂目标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学习共同体的认同感。

三是同伴分层帮扶,营造和谐氛围。带班先带人,带人先带心。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学习共同体氛围融洽的关键,也是提高课堂凝聚力的法宝。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课堂管理中教师应该对学生有充分了解,根据学生的已有水平,采取“抓中间,促两头”的方式,寻找学习共同体中容易被感染和接受的对象,采用师徒结对的形式,让学生带动学生,以优带差,给予学生正向引导,形成帮扶圈。以流动带兵的方式,避免师徒结对往小帮派、小团体方向发展,让学生在集体中感受到来自同伴的温暖和关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就会在一次次帮扶活动中逐步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凝聚力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四是师者榜样示范,以爱共育管理。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课堂凝聚力的形成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教师要积极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除了用优秀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格吸引学生,还應该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特别是在课堂管理中,教师要注意管理的艺术,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爱护和信任,尤其要把握公平公正原则。例如在换座位问题上,为尽可能公平,教师可以采用“天天向上、周周向左”的方式进行轮换,如此每位学生都可享受到优质座位,让学生和家长都乐意接受。如此一来更能彰显教师公正严明的人格魅力,而班干部也会有样学样,模仿班主任的行事风格。因此教师要借助榜样示范作用有效提升课堂凝聚力,为学生日后的长远发展奠基。

五是依托课堂活动,凝聚集体力量。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展示学生的特长,还能强化学生之间的链接纽带,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对课堂的感情,从而提升学生的集体观念、责任感和荣誉感,增强课堂凝聚力。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比如科技节、科技实践、寒假“六个一”“三小”评比、科学故事交流大会、讨论会、分享会等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鼓励与支持。让科学课活起来,学生之间的联系会更加紧密。在有活力的学习共同体中,学生自然而然会爱上科学课,课堂凝聚力也会在活动中不断增强。

提升科学课凝聚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要做个有温度的教师,以爱共育管理。巧用积分制让有形的手与无形的臂,手拉手共同助力课堂管理,促进学生发展,用良好的学习共同体促进良好学风形成,以此提升课堂的凝聚力。

猜你喜欢
科学课认同感凝聚力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论增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机制建构
浅析大学实习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科学课教学反思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科学课不利因素的实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