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保国, 成 婷
(长沙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沙 410114)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体现了这种历史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人民看作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真正的英雄,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把群众路线视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是贯穿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条红线。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是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习近平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39页。这一论断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的重要结论,彰显了我们党坚守人民立场的历史认知。
(一)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5月5日。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纵观整个人类思想史,没有哪一种理论体系像马克思主义学说这样能产生如此大的跨越时代的影响力,马克思主义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学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体系。我们党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入探究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本质和内涵,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有利于推动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的步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马克思主义是关乎人民的理论,以代表人民利益为本质规定。19世纪的欧洲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苦不堪言,青年马克思就曾对自己职业做出过明确规划,认为“要是人们从事了最能为人类利益而劳动的工作,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5)许庆朴、郑福祥:《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页。。恩格斯也提出要“亲身观察和亲自交往来直接了解英国的无产阶级,了解他们的愿望、他们的痛苦和欢乐”(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85页。,这些言论生动反映出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带领无产阶级为全世界人类求解放为自身的使命和职责所在,同时也体现了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成立初始便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更是致力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从毛泽东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到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情怀的彰显,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民性特质,人民群众是社会的根本,人民利益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出口。人民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之一,在社会历史进程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同时人民性还贯穿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并掌握好其内在继承性才能更好地推动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尊重人民主体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清楚地剖明了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人民是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依靠人民力量是我们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动力和源泉。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到人民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7页。,否定了把个别杰出人物夸大为历史创造者的英雄史观,创立了植根于人民实践的群众史观。“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要尊重人民作为权利主体、利益主体和实践主体,分析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况和他们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8)闫旭阳:《人民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一以贯之的鲜明品格》,《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中国共产党作为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政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仅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民意,而且还以日益健全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不断得以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也进一步凸显。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是广大人民群众,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终旨归,把人民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并以是否满足人民利益作为检验治国理政成效的根本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能取得长足发展,是因为依靠了人民的力量。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汇聚合力,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才能让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早日圆梦。习近平曾明确指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推动着社会稳步向前。我们党要时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注重凝聚广大人民的力量作为前行的动力,从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高水平和高质量的发展。
(三)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唯物史观从人的生存和发展出发,以人为核心探索人类活动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肯定了人的存在和价值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无可比拟性。因此,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8页。,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便是人们创造历史的第一个最基本的活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自然对象有绝对的客观实在性,人作为有生命的存在,必须要进行现实的历史的具体的生产,才能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这就要求人们要采用适当的工具进行艰苦的劳动,又在劳动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生产工具,因而创造了整个人类的物质文明。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的物质实践活动是产生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任何精神创造一旦离开了人民的物质生产实践,都必然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通过概括、总结、整理和加工生产实践中的经验形成了精神财富,丰富多彩的人类艺术宝库在此过程中才能最终得以构成。最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22页。,生产工具即生产方式的变革直接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变革。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时期的决定性作用体现在主张改革旧的生产关系、推翻旧的社会制度以解决社会矛盾,社会主义时期则是通过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来实现,人民进行社会实践的水平最终决定了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历史的本质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6页。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历史实践也证明,只有和人民在一起,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我们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从胜利走向胜利。
为人民谋幸福是我们党始终坚守的初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如既往的追求。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40页。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我们党牢记初心使命的历史担当。
(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告诫全党,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要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蕴含着党的根本宗旨和理想信念,昭示着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觉,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到底的根本动力。
回望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可以发现党的历史归根到底就是一部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奋斗史。中华民族追求梦想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一经成立就注定要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注定要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作为治国理政的价值遵循。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坚定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人民是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的主体,只有将党的前途命运和人民的前途命运高度统一,紧密联系群众,思群众所思、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才能规范自身行为,更好地完成新时代提出的现实任务。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它和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求解放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明确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以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扎实的党员队伍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体现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习近平多次强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年,第85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人民对于美好生活需要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关于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党的八大提出了“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论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则将社会主要矛盾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迅猛提升,社会物质财富急剧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建设发展也取得了重大成就。现如今我国人民已经从物质短缺的经济时代转向了对更高水平和高质量的时代发展需求,现在的人民群众更加关心食品、气候和生态环境等问题,并且对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有了更高的期盼,对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揭示了限制我国发展的屏障,是社会发展规律的体现,同时也是实践发展的结果和历史进步的必然。我们党正确判断当前形势,科学把握我国目前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认识到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使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需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并且在领悟到当今的中国社会发生许多深刻变化之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发展战略,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从而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
从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到精准脱贫、关注民生问题等方面采取的现实举措,充分反映出党的奋斗目标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体现,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思想始终如一。我们党必须要全面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许,保障人民所享有的权益,从而全方位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努力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三)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最持久的力量。放眼整个世界人类文明史,人民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社会财富,然而却未能从自身的劳动中获得相对应的成果,满足感和幸福感与劳动者的辛勤付出不相匹配。为了追求幸福生活,人民群众通过斗争不断促进社会制度更新迭代,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渴望成了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最持久的力量。
首先,自由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幸福的基石。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称之为劳动,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下,劳动发生了异化,在异化劳动的社会环境中,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页。。只有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分工,使全体人民能够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开展自由自觉的劳动,才能把人民从被迫的劳动实践活动中解放出来,实现真正的幸福,同时又能让劳动者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自主的劳动促使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其次,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实现幸福的必然要求。在私有制条件下,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生产关系禁锢了每个人自由且充分的发展,资本家对于广大人民的统治不仅有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长期处在物质和精神双重压迫之下的人往往缺乏思想与现实自由。要想达到最理想的幸福状态,破除人的发展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消灭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推动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佳方案。最后,共同体是实现幸福的意向所归。他们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也只有在社会关系之下、在真实的集体中,个人的自由和幸福才能有实现的空间。马克思恩格斯将集体划分为了真假两种,认为除了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体之外还有站在人民对立面的剥削阶级,两者矛盾不可调和,只有站在人民的一边,建立真正的共同体,才能确保社会的长足发展,创造真正的幸福生活。
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价值追求。习近平指出:“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1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45页。追求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表明了我们党把握社会规律的历史自觉。
(一)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语境中,虽未直接点名“共同富裕”一词,但对共同富裕的含义作了基本阐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同”是指社会财富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富裕”则指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总的来说就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持续增长,未来社会必然能越来越多地满足每个人的合理需求。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基本理想。
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涵盖了物质目标和精神目标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物质共同富裕的目标是精神共同富裕目标的基底。马克思主义认为,为了满足生存发展的需要,人们必须要首先解决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考虑别的需求的满足。因此,为了生存,人类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累积社会财富,当社会财富达到一定量的积累,实现共同富裕就拥有了物质基础,再辅之以公有制的制度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社会物质财富指日可待。物质条件高度满足以后,人们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会增加,全体人民的精神需求也会随之增长,人们不再只是为了生存劳苦奔波,而是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各种精神实践活动之中。故而,明确好物质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和精神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的关系,认识到两者对于推动社会历史进程缺一不可,从而让物质和精神双管齐下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共同富裕贯通古今,体现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不论是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描述,还是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对于共同富裕目标的贯彻落实,都表明了中国人民对实现共同富裕的向往和期盼从未改变。实现共同富裕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已经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开辟了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指引着中国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习近平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7)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年,第90页。共同富裕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无产阶级势必要夺取的胜利,即要努力提升全体人民生活质量,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向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二)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过长期探索和理论创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不断拓展和推进,其中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正确理解共同富裕,要把握以下几点。首先,从全局角度理解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它是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方面都富裕,并且拒绝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目标,需要循序渐进,保持历史耐心,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其次,站在政治高度把握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实现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政治问题,对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党的执政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人民,只有追求造福人民的发展,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才能不断提高。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我国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党不但要通过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还要统筹兼顾,处理好各方利益关系,采取合理的分配制度把“蛋糕”切好分好,给更多人提供致富机会,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共同富裕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最后,在动态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要坚持科学的思路,制定正确的战略。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我们必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稳步实施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制度安排,防止两极分化,同时也要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用分步走的战略部署和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勾画好实现共同富裕的路线图。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任何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也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构想的模板,而是扎根中国大地、切实符合中国实际而绘就的一幅理想蓝图。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下的共同富裕,有利于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也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了牢靠基础。
(三)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共产主义是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条件下,人民物质和精神需求得到极大满足并且消费资料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分配的社会经济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阐明了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他们坚信,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22页。。
自古以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一直是思想家们永恒的议题和不懈的追求,但因为时代条件的限制和错误思潮的影响,人们对于人的本质和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认识产生了严重偏差,导致无法完全意识到人与社会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在继承前人合理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革新,改变了前人理论中的片面性和抽象性,并且根据对社会客观规律和人的本质的科学把握,把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了共产党人对于未来社会的崇高理想。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中,共产主义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普遍提高,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在这个自由王国里,人们不必为了生存殚精竭虑,也不用将自己固化在某种职业分工上,人们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开展自由自觉的劳动,届时不仅能通过劳动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还能让自己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真正的人。习近平非常重视人民需要和各方面诉求,认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最终目标。从经济上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政治上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的实施,再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增进民生福祉和新发展理念的提出,表明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党和国家始终遵循人民意志主动解决经济增速和协调发展等问题,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多领域齐头并进。我们党和国家清晰地认识到,只有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牢记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高度统一,才能促使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个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从而让每个人以高境界的全面自由发展推动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
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其本质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共产主义并不提倡消灭个性,而是变革和重新诠释人的社会属性,进而充分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和能力,推动整个世界人类文明的进步。
我们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群众路线贯穿在党的全部活动之中。习近平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19)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211页。始终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昭示了我们党相信人民群众的历史自信。
(一)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工作方法。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中国特定情形之下,我们党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掌握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并根据时代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群众路线的内涵,拓展群众路线的内容,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有力保障。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领导工作的正确方法和完整步骤是先通过调查研究收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做出正确决策之后,又要回到人民群众中去宣传和解释,让人民群众能充分理解决策内容并化为实际行动,最后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检验理论是否正确。我们党坚持走群众路线不是浮于表面,而是要通过正确的领导方法改善人民群众身边出现的不正之风,让国家的一切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从而更好地做到服务于民、惠及于民,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坚持走群众路线,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毛泽东作为党的群众路线的主要创立者,概括了群众路线的基本方法。即便在革命年代,毛泽东关注的是劳动人民当下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团结带领人民打土豪、分田地,进行土地革命和军事斗争,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使人民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的提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论述和胡锦涛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的确立都印证了我们党是人民政党,党的一切工作都依靠群众、深入群众,围绕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始终把人民放在制高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继承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结合新的时代要求提出了中国梦,并且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开展了一系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旨在用科学的内容和先进的思想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高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群众路线维系着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和命运,是我们党的重要传家宝。我们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要牢牢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善于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客观规律,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出发,进而集中力量将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逐个解决,展现蒸蒸日上的国家面貌。
(二)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脱离人民群众的危险是党执政的最大危险。站稳人民立场是我们党保持活力的秘诀,注重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历史奇迹,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整个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我们国家之所以能越来越繁荣昌盛,靠的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靠的是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上指出,全党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2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的智慧和力量,把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相信人民,在实践中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我们国家更加自信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人民是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唯物史观批判了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英雄史观,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力量,人民是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评判者,让人民来裁判党的各方面工作,是马克思主义要求的思维方式和考察方法。习近平明确提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21)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212页。
人心向背决定了一个政党的前途和命运,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源自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行是由人民说了算,要看人民的判断,与人民群众剥离开来的政党必将为人民所厌恶。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是否满意、是否赞同、是否拥护作为检验自身工作的根本指标和价值所在,有利于拥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依靠,有利于督促党全面管党治党,做出正确的战略安排,促进人民事业不断前进。人民评判是衡量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工作成效的主体依据。人民群众的生活体验和价值判断往往最能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要求,党是人民的勤务员,党对“为了谁”“依靠谁”问题的回答决定了人民评判主体地位的正当性。邓小平南方谈话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改革开放工作中得失成败的标准之一,为我国改革成效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的判断标准。习近平充分肯定人民评判的主体性,“出卷人”“答卷人”“阅卷人”清晰明了的角色定位是对马克思主义判断标准的新发展,是从现实的人出发开展工作的既定走向,体现了党依靠人民永葆生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坚定决心。总之,改革成果由人民共建共享,尊重人民的评判,虚心接受人民的评价和监督。将人民获得感作为评价党的工作的根本标尺,问计于民,从人民的评价中知得失,努力获得人民认可,是我们党存在的意义所在。我们党只有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汲取人民能量,相信人民判断,接受人民检验,唯此,才能凝聚民心,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信带领人类社会的发展。人民作为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评判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党的各项工作加以考量的根本要求。我们党要在坚持群众路线的基础上,做到与人民心心相印,加速更多惠民政策落地实施,努力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从而保证共同富裕目标取得实效并最终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