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建筑的多种影响元素

2024-05-15 02:51黄帅程
上海工艺美术 2024年1期
关键词:租界海派上海

黄帅程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Shanghai[1]style architec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hanghai-style culture, this article categorizes concrete expression of Shanghai-style architecture into Chinese inherent expression form, open and pluralistic expression form, local expression form and progressive expression form. In conclusion, the characteristics are summarized as “open and progressive form” and “local inheritance”. Moreover,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at architects should adapt to the trend of the times in the future, actively pursue a balance between innovation and tradition, and explore a new mode of regional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with an aim for national revitalization.

海派建筑是上海在时代潮流的影响下,基于其特殊的地域 特征和城市性所产生的新建筑形式。本文从海派文化影响下的海 派建筑的民族性特征视角出发,梳理了海派建筑的具象表现分 为:中国固有的表现形式、开放性和多元性的表现形式、在地性 的表现形式、进步性的表现形式。并最后将其特征总结为“开放 进步性”和“在地继承性”,同时提出建筑师在未来应适应时代 潮流,积极寻求创新与传统之间的平衡点,立足于民族振兴,探 索地域建筑发展的新模式。

一、引言

海派文化源自上海近代社会的发展和流变,是一种具有开 放性、复杂性、创新性的独特文化思潮。马洪林先生认为,它具 有创新务实的开放品格和兼容并蓄的襟怀,它有海纳百川的海量,更有敢为天下先开一代新风的气概,它是吞吐中外古今的文 化熔炉,在西学东渐过程中起过重要的桥梁作用,为中华民族认 识世界和走向世界提供了文化环境和认知条件。同时建筑风格也 会受到一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影响,这一时期上海的建筑 作品几乎囊括了西方复古主义时期和建筑运动初期各国的典型建 筑风格,因此上海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今天上海居住 形态具有相当的混杂性, 不同时代片段中的建筑也形成了上海 城市形态具有“拼贴”痕迹的个性特征。在这种包容与冲突中, 海派建筑显露出来对传统文化的追寻,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对进 步的渴求,以及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形成了海派建筑开放多元, 又具有在地特色的整体风格。无论是从海派建筑的建筑形式、局 部构造、空间布局,还是社会性、文化性上出发,重新认识海派 文化影响下的海派建筑的文化价值和民族价值,都对理解和发展 “新海派”建筑具有重要的传承、延续意义。

二、海派建筑产生的社会时代背景

海派建筑是中西文化碰撞的产物,是海派文化在建筑上的 体现。海派文化的形成可以从外来文化的入侵与上海自身历史文 化原因两方面分析。

从1845年11月设立上海英租界开始,至1943年8月结束,历 时近百年;法国政府在1848开始在上海建立租界,19世纪末和20 世纪初,上海的租界地区逐渐扩展,并逐渐成了各国在中国的专 属领土,拥有独特的行政管理和司法体系,形成了多國租界。随 着时间的推移,上海租界成为国际的贸易中心和外国居民的聚居 地,对上海的现代化建设和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海租界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史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上海 成为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历史原因之一。在近代中国史上,上海的外国租界开辟,中外文化在上海租界的碰撞与融合,产生了独树 一帜的海派文化,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熊月之先生总结上海海派文化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上 海城市的移民人口特点对中西文化交流、融合有重要影响。在开 埠以前,上海在文化传统方面便与广州、福州等城市有比较大的 差异,在中国传统文化格局中,上海地区在很长时期处于主流文 化的边缘地带,并且上海传统文化中的近代性因素为接受西方文 化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边缘性、后起性、开放性,开埠以前上海 地区文化的这些特点,使得上海在西方文化涌来时显得比较从 容、大度,排拒力较小。

在思想层面,洋务运动使清政府和民众对西方科学文化有 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外来文化的传播也使得上海群众在思想上开 始向近代化转变,在这两方面的影响下,租界内的经济文化实力 快速增强,各大商业巨头也开始注重建筑品质和建筑形象,在这 个阶段,各类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建筑样式出现,海派建筑由此而 生。当时好莱坞的商业电影、麦当劳的鲜艳标识、KPF建筑顶部 的构架,还有已成为一种时尚标识的欧式复古建筑都说明了这种 城市文化的现象。

由此可见,海派建筑兴起是时代大背景下中西文化交融、其 本身地域背景、统治者的意识形态支持这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海派建筑特征分析

1.造型遗留中国传统建筑元素

以1933年建造的上海市政府大楼为例,原上海市政府的特 殊使用性质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决定了新建的市政府不能模仿 西方建筑来做,否则会招致外国人的轻视,所以为了要在自己的 领土上弘扬中国自己的文化,市政府大楼采用了仿古的中国宫殿 式,其他如市图书馆、博物馆、运动场、体育馆、游泳馆等,也 表现了企图使现代功能与技术同民族传统风格结合的探索。这可 说是最早的“大屋顶”,在当时西方文化泛滥的上海,使人耳目 一新并受到鼓舞。

建成的大楼坐北朝南、东西对称,它的飞檐大顶、琉璃绿 瓦、梁柱斗拱和浓墨重彩,显露出强烈的中国宫殿的格调。屋面 中部采用歇山顶,两侧是庑殿顶,建筑本身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 的歇山顶以及柱子,在外立面上也保留了开间的传统,大屋顶的 形式使人一眼便能产生文化认同感。而在民族风貌外表下,建筑 师设计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现代建筑,内部设施亦力求现代化。

2.建筑形式多元化

除了重要建筑设计上有意模仿中国传统建筑,海派建筑在 造型上亦展现出多元化。

海派建筑的开放性体现在海派建筑形态、布局、结构的海 纳百川和兼收并蓄。吴向阳先生对这种建筑文化的评价是“不唯 中西,只求先进”。沈福煦认为海派建筑虽形态各异,融合各地 文化,但存有连续性和协调性。这都是海派建筑多元性的体现。

开埠初期外滩租界的沿街立面被西方资本主义影响,呈现 出西式化状态,而建筑内部则依然采用中国传统材料和传统技 术,早期洋行就充分反映了当时的建筑形式。外滩9号招商局大 楼可以明显看出,这个时期的建筑西化程度更高,屋顶不再使用 传统坡顶,转而采用西式的坡顶,使整体形态看起来更加的精致 小巧。到了上海近现代城市鼎盛时期,上海的建筑开始出现分派 倾向:西方复古主义、中国传统古典复兴、“国际式”建筑和装 饰艺术派风格。吴同文住宅中曲线形式的大胆运用,可以看出当 时的建筑师对建筑形式的突破,在开放的建筑环境下他们积极融 合国际化元素,使建筑的形式出现多元化特征。

3.建筑具有在地性

同济大学罗小未教授曾指出,解放前有些上海大亨“在为自 己建造大公馆时不是堂而皇之把房子建在大街上,而是有意在基 地沿马路的地方盖上里弄房屋出租给人,自己的公馆则建在里弄 的里端以避人耳目。……这种不求气派、讲究实惠的意识是上海 文化所独有的。西方人不会如此,内地地方乡绅也不会如此。”

当时的一些花园住宅外立面造型体现了西式文化,有欧洲 别墅的特点。而内部,依旧尊重上海人的文化传统,采用了一些 传统花纹样式和木制家具。在建筑风格上脱离了传统,但细节上 却还存在着上海人民传统生活的痕迹。一些“弄堂公馆”在空间 布局上依旧可以捕捉到象征中国文化含蓄内敛的四合院形式的影 子,在空间韵味上则是西方追求时髦的现代感和中式遁世隐居的 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东方财主的精神需求。

4.建筑技术具有进步性

董大酉设计的上海市图书馆是“大上海计划”的产物,他 采用中国传统城楼来表达民族特征,这栋建筑解决了建筑形式和功能之间的矛盾,摆脱了平面对于新功能的束缚。现在为杨浦区 图书馆。建筑的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重檐歇山顶门 楼,在门楼上铺设了传统黄色琉璃瓦,建筑高四层,使用中国朱 红的梁柱外露,四周设有平台。这种局部采用中国传统构建和样 式来赋予建筑民族主义内涵,同时具有中西建筑特征的手法,对 建筑中民族形式的探索起到了积极长远的意义。

上海市江湾体育场融合了西化的优美比例和简化版的中国 传统符号,是一种手法的进步。整个体育场的建筑风格别致,外 墙采用红砖和拱门元素,看台为环形,在视觉上整个体育场呈现 出了精致和宏大的气息。大看台需要大空间支持,因此其整体采 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现了海派建筑进步性的特征。不同功能 的出现,需要建筑师探索适应它发展的新建筑形式与结构。

四、海派建筑特征影响因素研究

1.民族性与爱国精神

在上海租界形成和发展的时期,租界内商业和经济的快速 发展,使得租界的地位逐渐提升从而逐渐脱离当时统治者的掌 控,为巩固自身主权,统治者以民族主义的建筑形式来对抗西方 文化思想对于其政治统治的影响,希望展示自身对上海区域的控 制权。同时建筑师们也饱含爱国精神,尝试以中国固有建筑形 式,融合西方的结构和材料,尝试创造一种先进且具有中国风格 的建筑,这些建筑被称为“中国固有形式”。这些建筑普遍有传 统建筑的元素,这是海派建筑民族性的产生原因。

2.兼容并蓄的文化气质

海派建筑的建筑风格多元性,是上海在那个动荡冲突的年 代中,尝试接受新事物,包容新事物的外在表现。以海纳百川、 兼容并蓄的开放胸襟接受和借鉴其他建筑优势的大家风范,正是 海派建筑所具有的最鲜明的特色之一。

3.人民对生活的关注

上海人杰地灵拥有真正内核因素——人的因素,所以海派 建筑的创作性格渗透有地域文化特征。海派建筑在形式上融创 新、自由和朴实于一体。也回归于民族人本,落实到上海市民生 活的细节上。比如,户型要迎合居住习惯,全户朝南,冷暖适 宜,采用低窗大开间采光,最大可能地引入景观.真正做到了博 采众长,将中西方建筑文化杂糅提炼,做到了居住利益最大化。 曾昭奮先生认为,海派建筑从实际出发,朴实无华;不求气派,讲求实惠;明朗自由,敢于创新;精心设计,认真施工,并表现 了对环境与生活的理解和尊重。

4.人民对进步的渴求

海派建筑的民族文化价值中,重要的一点是它的进步性, 海派建筑的产生,是一切不甘落后、具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国人对 传统建筑的一种强烈改革欲望。吴向阳认为海派建筑是时代变迁 的结果,能够体现追求进步的价值观念。海派建筑从内涵、风格 和技术多个角度来看,均有吸收西式进步文化用以发展中国自身 的特征,更深层次是民族主义在时代背景下在建筑上的体现。同 时,他还认为海派建筑包罗万象中依然秉承进步性心,以吸取西 方进步文化发展自身为出发点,不分国界只求进步,体现了中国 人好学上进的民族精神特色。

五、总结

在动荡波折的20世纪初,中国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冲 击,中国近代的积弱使得在面临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时缺少 招架之力。尤其是在上海这样一个外来文化的桥头堡。20世纪 2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生活方式引进,现代建筑风格也传入上 海。当现代主义建筑与新古典主义建筑在上海传播,与中国的建 筑形式发生碰撞,必然会摩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然而中国的建筑师们没有忘记自己的时代任务与民族精 神,在建筑上创作了许多具有“中国固有形式”的作品。他们一 方面继承和发扬民族遗产,另一方面又要适应现代生活翻天覆地 的变化。在那个时代,建筑师游走于中西之间,为后来的中国建 筑形式试图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近代建筑师在海派建筑创作上深入探究我国独有建筑文化 并将其与现代思想、艺术、技术、材料相结合,探索我国现代建 筑之路,这一远见卓识迄今对我们仍有指导意义。另外,他们的 探索精神和尝试的勇气,也会一直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 柳宗悦. 工艺文化[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 叶明晖,孟祥武. 精雕细刻的艺术、质朴含蓄的寓意:论天水山陕会馆门 楼砖雕艺术的文化内涵[J]. 雕塑,2012.

[3] 陈恩琦. 气势宏博制作精致:临夏砖雕艺术中的图案[J]. 上海工艺美 术.2001.

[4] 王锦强. 民间技艺有大美[J]. 华夏地理:非遗中国,2014(148).

猜你喜欢
租界海派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海派剪纸
海派赏石概述
海派绘画中的金石重彩大写意
1845—1945上海租界百年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鲍罗廷与收回汉口英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