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陶艺与传统陶瓷手工艺和陶瓷艺术设计

2024-05-15 02:51姚依宏
上海工艺美术 2024年1期
关键词:民艺手工艺陶艺

姚依宏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modern ceramic art, traditional ceramic craft and ceramic art design, compares and discusses about the relations and interactions among modern ceramic art, traditional ceramic craft and ceramic art design, with an aim to highlight their different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properties and significances of the times.

本文围绕着现代陶艺与传统陶瓷手工艺和陶瓷艺术设计逐 一梳理,将现代陶艺与传统手工艺及陶瓷艺术设计的关系及相互 作用作出了比较与探讨,从而突出其不同艺术特征和性质及时代 意义。

一、现代陶艺的缘起与发展

现代陶艺于20世纪50年代后半叶,最早兴起于美国与日 本。在美国以彼得沃克斯为开端人,受日本禅宗影响的滨田庄司 给予他的关于“对偶然性加以追求”的启发并结合当时流行美国 的抽象表现主义。如现代艺术家杰克逊波洛克(图1)的影响, 并试图打破陶瓷“用”的限制,开创了以泥土表现现代艺术的先 河。同时期在太平洋的东岸日本,以八木一夫为首的走泥社(现 代陶艺社团)为先锋,突破传统民间陶瓷艺术藩篱,通过重新审 视张扬泥土的个性、打破了当时陶艺界原有的安稳日子,试图寻 找新出路,来表现现代艺术的观念和思想。由此他们启动了有史 以来陶艺的一场伟大的革命,让泥土的语言呈现出无限的自由和多种可能性的表达。

有关陶土的艺术在远古的人类社会便已出现。陶器是伴随人 类定居生活而生的日常器皿,以贮藏、煮炊、盛装或祭祀、陪葬 等用途为前提,以实用性为目的,由泥土为原材料经火烧制的造 型各异的器皿。后经历不同时代、社会发展等因素影响呈现出泥 土材料对应的不同阶层、领域等的变化。如典型的农业社会时期 对应传统陶瓷手工艺,即陶瓷工艺美术封建社会。工业社会时期 因工业化程度、社会转型发展需要及审美等提高而产生对应的陶 瓷艺术设计、现代陶瓷设计等陶瓷制品。但无论如何变化发展, 其始终未脱离实用性质。而“现代陶艺的产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 的,它超越了工艺的领域”。其否定了工艺性质审美的重精致美 观,实用性质等功利目的,鼓励张扬个性、坚守“物性”的发挥。

在日本,以八木一夫为首,山田光、铃木治等人组成的走 泥社是二战后开创并彻底否认实用性陶瓷艺术的新晋陶艺家团 体。他们通过实验、摸索着具有技术与主题、大胆想象的、纯然 立体的自由造型,区别前期滨田庄司、河井宽次郎等人的民艺陶 瓷制品、彻底脱离传统陶瓷器式样及固化的思维模式。在美国, 以彼特沃克斯为首活跃在洛杉矶奥蒂斯学院——南加州的陶艺 群体,(图2)被称为现代陶艺催化剂的“奥蒂斯陶泥革命”在 20世纪50年代中期展开,进而发展的是以约翰梅森、布拉斯和 罗勃安纳森的极少主义和具象主义风格的陶艺作品,以安纳森的 具象主义陶艺和沃克斯、保罗苏特纳的抽象主义陶艺。此南北加 州两波陶艺活动群体,被后来的史学家们称之为美国“西海岸陶泥运动”。其对美国,甚至世界的现代陶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 响,至今都极富历史价值。美国的现代陶艺工作类比日本似乎更 加纯粹,因为日本现代陶艺还要考虑“陶艺内部问题的解决”, 即过度的传统“包袱”,相较移民国家背景的美国,似乎会更 “轻松”些。一分为二来看,日本也因含“物性”禅宗思想等特 点而兼具着民族与国际性。其二者因文化而异体同质,在当时, 彼此独立进行着革新,堪称陶瓷发展史上的“奇迹”。美国陶 艺的展开“近乎是手与土暴力的激烈冲突与格斗”,具开拓性的 创造,与现代艺术结盟。奔涌的情感、充分的表现力,与之相 应的是受抽象表现主义或称行动画派的艺术家影响,部分人的作 品“带有狂热能量和极限主义的倾向”。正如艺术史论家修昂纳 约翰佛莱明评价杰克逊波洛克的作品,“单纯地记录他运用的材 料,形成自由图形,和记录他与油彩的黏质奋斗时的感情”。从 中我们或许也能逐渐感悟到现代陶艺的精神内核。也在那时期, 现代陶艺还点燃着创作与陶艺教育界。

二、现代陶艺与传统陶瓷手工艺

以美国和日本为起始的现代陶艺革命对世界的陶艺发展起 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各个国家的传统陶瓷手工艺产 生了冲击作用。传统陶瓷手工艺根植于不同国家民族的生活之 中,因不同地域的材料特点和陶瓷工艺技术的各式手段以及不同 地域的人文精神、审美习俗等,形成了不同面貌的传统陶瓷手工 艺特色,从而也形成了各个地域的民族地方风格和语言。(图 3)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这些传统陶瓷植根于人们生活之后又服务于人们生活。现代陶 艺,对传统陶瓷手工艺的审美样式、成型手法等开拓了新思路。 传统陶瓷手工艺也象征着一定时代的发展面貌,在新的时代传统 陶瓷手工艺则又以新的面貌(因面貌等的不同而被重新命名、定 义)有着新的时代使命和追求。而在新的社会之中,传统未曾消 亡而是以新的面貌出现,如同树木新春发新芽,焕发着新的生机 与活力。(图4)

“最初,手工艺人是人类需要的基本物品的提供者”。手 工艺也伴随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需求变化。而“如今,他们已不 再是这样的角色了”。正如今日的陶瓷艺术设计者也日益具有与 陶艺家艺术创作相类似的设计创造工作。当我们在讨论现代陶 艺、传统陶瓷手工艺、陶瓷工艺美术、陶瓷艺术设计时,实则一 部分是工艺技术在人类社会中随着时代变化而呈现出的不同发展 程度的反映,工艺包含着手工艺、机械工艺以及两者之间的不同 程度的结合。最初的陶器是完全手工制成的,用途各异,并已有 重审美价值的精美陶器和纯粹实用的粗糙陶器之分,生活日用与 信仰、祭祀等各种用途之分。制陶工具包括陶轮在内的生产工 具,其意味著工艺观念上的巨大转变。技术的进步也反映在器皿 面貌上,使得器皿更加规整规范。经历过物物交换、金属货币、 金银、纸币,其中无不与人的生存生活需求有关。其中,“手 工艺的分工早在5世纪的雅典作坊生产陶罐的装饰者,从签名来 看,并不总是出于真正的制陶者之手”。这一点充分说明了手工 艺对应手工艺人其身份角色的不固定性。

现代陶艺的产生与传统陶瓷手工艺有很多本质方面的不 同。 传统陶瓷手工艺既含有手工艺(生产)又含有交换、交易 商业性质,是包含经济活动的手工业,而现代陶艺仅是纯粹的艺 术活动。传统陶瓷手工艺所制作的陶瓷多半是批量生产、可复制 的,而现代陶艺以作品的独一无二性自居。传统陶瓷手工艺多采 用本土材料资源及文化、审美习俗而反映到作品之中,而现代陶 艺是可以不受地域、材料甚至审美文化等因素制约,以个人的名 义著称。传统陶瓷手工艺更加注重手工、工艺技术,而现代陶艺 则更加注重观念性、实验探索性,重视个人的思想的表达。实用 与无用也是二者显著的差异。

三、现代陶艺与陶瓷艺术设计

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是陶瓷艺术设计,并以 一种全新的时代面貌为世界所瞩目。机械化生产、流水线分工作 业等特点,使得陶瓷艺术设计走出了传统陶瓷手工业以小规模的 家庭作坊式生产空间为主的领域,而是以更大规模、批量生产方 式走向国际市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如今的 陶瓷艺术设计也有着丰富的内涵,这里可以将其理解为广义的设 计。陶瓷艺术设计不仅仅包含陶瓷设计、日用陶瓷器皿(餐具、 灯具等)包括产品模型类的陶瓷设计作品、创意概念设计,以及 应用于室内外空间的如卫浴陶瓷设计产品、陶瓷马赛克装饰艺术设计,还有观念性的(各领域/自主研发)陶瓷艺术设计作品等 等。陶瓷,现如今已经应用到各个空间领域,其中均涉及艺术设 计的内涵。其中可进一步分类,除陶瓷艺术设计以外还有一大类 是具工业产品特质的现代陶瓷设计。

陶瓷艺术设计包含艺术性、设计意图、材料工艺、机械制 造、商品性等特点。以日本现代陶瓷艺术的“民艺”对比“前 卫”(即现代陶艺)为实例,具体陈述二者区别与联系,以对比 关联,转述陶瓷艺术设计的特性,及与现代陶艺的区别。

日本“民艺”中蕴涵着民间艺术、手工艺的意味。它并不 是新创立的,而是自古代开始,作为面向大多数人日常生活需要 的用品,只不过在当时又将个人审美和艺术设计观念注入其中, 而更进一步将其重新审视。“前卫”(现代陶艺)则是指具现代 艺术倾向的陶瓷作品。

在当时与民艺相对应的便是前卫。前卫陶艺家所做的是纯 然的立体造型,相对比民艺中所蕴含的日常生活具实用性、器皿 类、无名等属性不同,前卫是视觉造物,是重视个人审美理想、 否定实用,个性独创。“在近代意义上,前卫陶艺家是含艺术家 意味的”。虽然民艺也有个性、审美的创造,但它是另一旨向的 对陶瓷艺术的传承发展,并形成了当时日本独特的陶瓷艺术发展 风格。“日本民艺运动之父”柳宗悦先生对日用杂器进行挖掘, 试图通过手工艺回复到原初状态,是早期对应机械化的一种运 动。虽出现由滨田庄司等最早一批人卓越的作品这种实践上的支 持,也间接推动陶瓷工艺美术随着时代的转型蜕变,带动了日本 民族传统的保护发扬之风。但其二者是异质的。前卫——一种难 以用语言表达的,且愈发展个性愈突出。而可以说民艺是农业社 会向工业化发展的一种回应,通过寻求温暖的、美与爱,提升大 众生活品质的,是具民主色彩的。虽然,民艺运动是恢复手工 艺,而其实践作品却是以一种新的审美表现、新的思维来面世 的,同前卫一样,也是现代性的转变的表现。通过民艺与前卫相 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陶瓷艺术设计与现代陶艺。

相较于日本的工业革命,在西方,工业革命较早开始也较 早完成、因而西方的陶瓷设计行业领域便有着后来居上的优势, 在不同国家有着各自的陶瓷品牌,其本质是制作满足市场需求 的日用陶瓷用品、陈设陶瓷,是通过流水作业,机械生产进行 的。但同时也追求着一定的手工刻绘,符合人们对手工人性的追 求。如德国麦森(1709年建厂)、英国的韦奇伍德(18世纪) 等品牌产品(图5)。自20世纪初包豪斯——代表着现代化设计的 产生,此后,一批陶瓷设计师也设计并投注生产将陶瓷设计产品 流入市场,走进大众视野,进入日常生活。(图6)随着进入现 代化社会生活,现代设计领域蓬勃发展,陶瓷艺术设计一部分也 逐渐应社会发展需要,衍生出极具工业产品设计类型的现代陶瓷 设计。

结语

如果说陶瓷艺术设计还具备一部分的传统陶瓷手工艺性 质,那么现代陶瓷设计则又大大区别了传统陶瓷手工艺与现代陶 艺。代表着现代社会、面向国际市场的大众消费、追求高效便捷 的一种生活模式。而现代陶藝是以一种突破传统的现代精神介 入陶瓷作品,并体现在它的外在自由形态以及多种表达的可能 性中。无论是传统陶瓷手工艺、陶瓷艺术设计、现代陶瓷设计都 没有失去其实用性本质,也伴随时代、社会发展而逐渐演进,转 换着面貌,与现代陶艺一样同具时代特点。陶瓷艺术设计发展到 今天,如何更好地满足多样化市场的需求,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 物质和精神需求,尤其是在今天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人们对精 神的需求会越来越高。换言之对陶瓷艺术设计的要求也会越来越 高。现代陶艺的发展恰恰给陶瓷艺术设计带来新的启示与激发, 现代陶艺的艺术观念、表达的多种可能性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影 响越来越大,概念设计在今天的陶瓷艺术设计中越来越常见,这 些都大大提升了陶瓷艺术设计的价值,以及陶瓷艺术设计的时尚 品质。中国的民间陶瓷艺术不同于日本的民艺,无论是面貌上, 还是时代、社会背景等等方面时殊风异,但也有着相关的渊源与 联系。

本文作者为澳门科技大学在读博士。

参考文献:

[1] 乾由明. 原色现代日本美术15 [M].东京:东京小学馆株,1979.

[2] 乾由明. 原色现代日本美术16 [M ].东京:东京小学馆株,1979.

[3] 美浓国际陶瓷器展组委会.1989年第二届美浓国际陶瓷器展[M].东京:大日 本印刷株式会社,1989.

[4] 美浓国际陶瓷器展组委会.1992年第三届美浓国际陶瓷器展[M].东京:大日 本印刷株式会社,1992.

[5] 费恩伯格,艺术史:1940年至今天上海[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 社,2015.

[6] 海伦·威斯格兹,禅与现代美术:现代东西方艺术互动史[M]台北:典藏艺 术家庭出版社,2007.

[7] 王受之. 世界现代设计史[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97.

[8] 朱乐耕. 当代陶艺问道集[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

[9] 周光真. 现当代陶艺鉴赏与收藏[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2.

[10] 周光真. 今日美国陶泥家[M].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民艺手工艺陶艺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柳宗悦民艺思想中的“数理”观
略论柳宗悦“民艺”理论及思想
“疯狂”的陶艺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
学陶艺
做陶艺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传统手工艺融注到灯上,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