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坯上的“跳刀”

2024-05-15 02:51徐容昊
上海工艺美术 2024年1期
关键词:坯体刀片纹饰

徐容昊

A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process of ceramics finishing, knife skipping has gradually become a unique decorative technique thanks to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by ancient craftsmen.

跳刀作为一种陶瓷利坯时常见的现象,经过古代匠人们的 钻研发掘,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装饰手法。但因为其产生原理和 工艺技术,在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跳刀装饰在陶瓷历史上 也一度因为其纹饰特点而不被推崇。随着传统陶瓷的复兴和现代 陶瓷的崛起,一些工匠和陶艺家重新将跳刀纹运用在自己的作品 之中。并且随着陶瓷材料,工艺技法,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让跳 刀纹在现代陶瓷创作中的出现具备了可能性。

起源和发展

跳刀纹作为中国高古陶瓷装饰技法之一,追其源头,从陶 瓷实践者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即便在工具技术材料都高度 发达的当下,许多初学者在练习利坯时,常常會因为技术不娴熟 使得器物表面产生跳刀的缺陷。那么在没有电动拉坯机器以及先 进修坯工具的原始时期,当人们开始尝试使用工具在转速不稳的 原始陶轮上修正陶瓷的坯体时,很容易产生刀面吃坯不稳产生跳 动的情况。因此我们可以怀疑,当我们不把“跳刀”当作一个主 观创造的纹饰时,其几乎是和人们开始通过原始陶轮进行利坯同 时出现的。

跳刀纹正式作为一种装饰技法出现在陶瓷器物当中根据部 分考古证据可以追溯到唐代,但是实际的时间只会更早。因为这 种源于偶然的纹饰在实际的应用中和陶工的性格以及兴趣有很大 关联,而陶工的作品不一定能够留存于世。王乐耕教授在其《从 工艺实践角度追溯跳刀纹的起源》一文中认为,磁州窑博物馆中 收藏的黄釉席纹执壶是跳刀而成,并具有相当说服力。黄釉席纹 执壶是中国唐代北方的流行酒器之一 。宋金之际跳刀纹继续不 断发展,陶工们逐渐发现通过改变刀面,刻意地制作出独特形状 的刀具能够在光滑的素坯上面形成连贯自然的刀痕装饰效果。叶 喆民先生编写的《中国磁州窑》中有提及过关于“飞刀纹”的内 容。日本朝日新闻社出版的《宋磁》中记录有北宋时期的“白地 黑骚落飞白纹壶”,是典型的跳刀纹装饰而成。后来随着金军入 侵,瓷器产业重心的南迁,南方的浙江龙泉窑中开始广泛出现了 以跳刀纹作为装饰的器物。元代的龙泉窑胎体厚重,釉层较薄, 因此盛行釉面装饰。纹饰采用划、刻、印、贴、镂、堆等多种方 法,也仍然存在跳刀纹饰。明清时期的审美注重优雅高贵和完 整,彩瓷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破釉划胎的跳刀纹饰却被认为是 器物残缺,不受推崇,因此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新中国成立 以来,许多古窑口的复原工作逐渐展开,许多技艺都早已断代, 匠人们开始根据古代的器物纹饰寻找和摸索工艺技巧。浙江龙泉 徐朝兴、河北曲阳庞永辉等大师都将古老的跳刀工艺用于自身的 创作当中。但在当今数量众多的陶瓷装饰技法中,跳刀纹饰仍属 于小众。

跳刀纹的技法与特点

跳刀纹饰小众的原因是受其技法的局限性所影响。跳刀纹 是坯体在转盘上高速转动,工匠将刻刀以一定的力量和角度接触 坯体,使得刻刀因为特定方向的阻力连续不断地跳动而形成的纹 饰。这项技法本身并不难,但是在传统器物中,要熟练地雕刻出 与坯体合适的节奏却并非易事。在皮革制造的削匀机中,也存在 “跳刀”这一说法。削匀机是一种将皮革横向置入后,会将皮革 理平并用刀片削割整齐的机器,“跳刀”是其中的常见故障之 一。我们可以从削匀机的“跳刀”现象,分析陶瓷制作中跳刀的 基本原理 。这里所提及的跳刀并不单指装饰的跳刀纹,同时也 包括无意间产生的跳刀现象。一、削匀机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刀滚 未能在同一轴心上旋转,或是嵌刀用的铜条过硬,没办法稳定住 高速运动的刀片。那么在高速运动的情况下就会产生跳动,从而 形成不均匀的跳刀。这就好比是利坯时手不稳定,在均匀旋转 的坯体上,手的抖动是产生跳刀的原因之一。二、削匀机刀片 的质量问题,如锋利程度,软硬度,均有可能产生跳刀。其中 钝刀,软刀没有办法使皮革通过形变缓解掉旋转带来的压力, 就会反之变成弹力将刀片弹开,跳刀也就产生了。这在陶瓷修 坯过程中也是同样的道理,那些刻意使用跳刀纹的工匠们,需 要制作趁手的刀具,使刀具具有一定的弹性。三、刀片的位置 偏高,和皮革表面未能形成足够的接触,无法在切割过程中均 匀施力而产生跳动。可以理解为在利坯时手不施加外力,而是 简单地把修坯刀搁置在坯体上旋转转盘,那么修坯刀因为其锋 利,会和坯体产生一定的阻力。但由于坯体具有一定的硬度, 那么在外力不足的情况下,就会不断反复着修坯刀被弹起,落 下,再被弹起的过程。这也是在制作跳刀纹时,工匠们常用的 一个技巧,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就能控制施加外力的量,从 而控制刀痕的间距和形状。四、削匀机在运作过程中各部件产 生振动,各部件的震动可能导致刀片、皮革均无法在同一水平 运作和传递,在不均匀地切割时就会产生跳刀。这就好比是坯 体本身不是一个均匀对称的体积,那么在利坯时,有概率会 产生跳刀。并且当坯体本身并不均匀时,很难通过主观雕刻去 形成一个连贯流畅的纹饰。五、供料速度的不恒定,尤其是人 工踩踏的小型削匀机容易出现跳刀现象。这很像是在没有电动 拉坯机以前,工匠只能通过人工动力的陶轮和辘轳车来转动坯 体,很可能会出现转速不稳定的情况,从而出现跳刀。这同时 也说明了连贯自然的跳刀纹饰只能出现在匀称的坯体上,如圆 盘、圆罐等。因此相比于刻花,印花等其他高古陶瓷装饰技法 而言,其在运用上的局限性也非常明显。此外,坯体的干湿, 刀片的切入角度等,也都和跳刀的产生有很大关系。在对干湿 不匀的坯体进行利坯时,即使其余操作均正确,刀面依旧可能 从坯体干燥的部分划向较潮湿的部分,形成跳刀。均匀连贯的 跳刀纹必须在未经过晾晒,烘干且坯体不能过于干燥的情况下 形成。理解“跳刀”的可能成因,或能对学习“跳刀”技法以 及“利坯”技法的新学徒起到理论上的帮助作用。

跳刀纹的特点鲜明,相比于其他的传统陶瓷装饰技法,雕 刻如刻花、剔花、印花、贴花,又或是绘画如青花,釉上彩瓷, 其中的装饰总是呈主体性出现,例如一朵牡丹或是一个典故的描 绘。而传统跳刀纹的装饰类型更像是哥窑的开片装饰纹路或是原 始陶瓷上的抽象几何装饰,其装饰性更强而主题性几乎为零。因 此在与器皿结合时,器皿的主体性会更为突出,纹饰的造型对器 皿造型产生的视觉影响相比于主体性的装饰也会更小。但是纯粹 的装饰纹对于其装饰本身的节奏要求极高,越是完美的装饰纹在 节奏上越是趋于一个洁白的平面,它可以有许多的变化,但这些 变化本身就像器物外形那一根简单的线条一样值得考究。传统的 跳刀纹是一种器物利坯时偶然留下的残缺之美,但是作为装饰纹 本身却要追求整体和完美。跳刀在技法高超条件下可以做到每一 个刀痕之间不留空隙,每一个刀痕仿佛都在重复前一个刀痕,连绵不绝,是单一元素在有限空间内最大密度的呈现。因此相比于 其他装饰纹,跳刀纹更容易给人一种完整感。假如纹路本身就是 残缺、失败的,更不要谈刻有这种纹路的器物了。

跳刀纹的工具制作

因为跳刀并不是陶瓷艺术创作常会用到的必要技法,具有 一定的地域性和时代性,因此在市面上并没有规格统一的跳刀工 具售卖。工匠们都是根据跳刀的性质,前辈的指点和自身的参悟 和所需的纹饰效果制作相应的跳刀工具。笔者通过采访徐朝兴大 师关于工具制作的相关问题,归纳了跳刀工具制作的要点。首 先,自己制作工具的最大好处是可以灵活地选择工具制作的材 料,而根据材料的韧性不同,跳出的纹饰也会很不一样。其中, 弹性较差的材料制作的工具,尺寸较短的工具,刻出的纹饰会更 加的均匀、紧密,而弹性较好的材料会让纹饰的间距变大,在视 觉上更显粗犷一些。龙泉窑常用的铁皮修坯刀片,有一边薄,一 边厚的特点,在用手指弯曲成合适的弧形之后用锉刀进行打磨, 刀具的侧面及刀头都需要打磨出刃,就能在刀片具有跳动的韧性 的同时,通过另一侧的双层铁皮做支撑,使得刀具整体呈现出坚 硬稳定的状态,更易把控和操纵。其次,是工具的弯曲程度。一 把制作完成的工具,会在其被使用的过程中,经历不断的弯折, 这是工匠为了使刀片能够更加适应不同器皿的造型,弯曲程度的 改变同样能够改变刀面和坯体的接触形状,从而使得跳刀产生的 纹饰发生变化。第三,是刀具头部的形状。一般情况下,刀片头 部越直,越尖,那么产生的纹路越呈现点状。并且因为从人体工 学角度来看,此时刀片的受力会相比弯曲的刀片更加不稳定。在 需要用到这种刀具进行跳刀的时候,把控刀片也需要更加专注。 反之,在刀片头部依然尖锐的情况下,刀片越弯曲,工匠越容易 发力,在装饰效果上纹路更深,更密。当刀片头部的形状有较大 面积接触坯体时,由于阻力变大,纹路也会变浅变长。在当下, 工匠和艺术家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并不是完美的跳刀纹才是成功 的,也无法去评定何为“完美”。因此没有一种刀具可以作为模 板被拿出来说其是最适合跳刀的,工匠和艺术家们依然会根据自 身需要去进行制作。

跳刀纹的形式与表达

根据刀具的不同特点结合工匠的跳刀手法,跳刀纹呈现出 许多不同的形式,有戳点状、席纹状、网状等。在传统的跳刀装 饰中,由于工具材料种种条件受限,因此总是间隙较大,刻度较 浅。现今遵循古法追求创新的艺术匠人们借助了合适的工具和材 料,已经可以把传统跳刀纹的连续性发挥至完美。自20世纪中 国陶瓷产业恢复窑口以来,龙泉的匠人们就在不断精进此技法, 其特点主要是直接划破坯体,再通过釉料的覆盖使作品烧成后形 成独特的肌理效果 。与此同时,另一批艺术家们把古代这种略 显拙劣的纹饰效果运用于自身的更加具有当代性的创作当中。尤 其是在日本,许多陶瓷艺术家较为推崇跳刀纹,他们制作的日用 器物往往透露着古朴的生活之美。例如2023年8月在中国美术学 院龙泉研究院驻场的寄神宗美先生,就制作了一批以白瓷为底, 加以深蓝色化妆土后以跳刀破土,再施以透明釉的日用器皿,相 比“肌理”二字,说其是在用颜色表现效果更为合适 。

跳刀纹的现状与未来

跳刀因为其产生原因需要利用到拉坯机器和中心对称的器 物,一直以来难以利用在不规则的造型上,因此在现代陶艺的创 作中很少出现。随着陶瓷泥土材料,釉料的研究开发,烧成工艺 的拓展进步,让跳刀在表现效果上出现了更多的可能性。特殊的 工具材料的出现,也能够制作出平面上划刻而自然产生跳刀的刀 具。将普通的拉坯机转盘放置于特定编程的会经过特定轨道移动 的装置上时,也能让特定的不规则器物在旋转时与刀面的接触点 始终保持在同一平面内。但是跳刀自古以来作为一个与“手”关 联的技法,也具有和单纯的外在装飾表现不同的有温度的内容, 如何思考和取舍,是创作者将跳刀装饰运用在创作中必须谈及的 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乐耕.从工艺实践角度追溯跳刀纹的起源[J]. 装饰.2012(10):70

[2] 朝日新闻社.宋磁[M]. 出版地不详.1999.

[3] 赵道喜.分析削匀机跳刀的十种原因[J]. 皮革科技.1983(9):41

猜你喜欢
坯体刀片纹饰
带状纹饰的类型
蜡染的纹饰探讨
凝胶注模成型制备TiB2-C复合多孔坯体的研究
一种陶瓷板的制造方法及陶瓷板
圆盘剪高速剪切时的刀片温度分析
雕漆纹饰的修复
浅析超厚仿古砖在辊道窑干燥过程控制的注意事项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龛楣纹饰研究
圆刀片切削力计算方法
陶瓷坯体预干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