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实践探究

2024-05-15 06:53:07王彩霞王红涛宋妍娟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4年14期
关键词:对分对分课堂解决问题

王彩霞 王红涛 宋妍娟

本文系2023年漯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于PBL的对分课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LHKT2023218)研究成果

摘要:在高中化学中应用“对分课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对分课堂”这两者的优势进行合理的融合,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学习与讨论,从而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与质量。文章通过对“对分课堂”进行分析与研究,根据案例探讨“对分课堂”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 对分课堂

教学新课标指出,应在以提高课堂质量以及效率为基础的教学观念下,鼓励教师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与沟通,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往往是在课堂讲课的过程中,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对学生进行主导教学。这样一来,即使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学生所处的地位也是被动的,实际上教师与学生并没有进行有效的互动与交流,这种互动从本质上来说也只是一种形式的表现而已。

一、对分课堂的出现与教学特点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教学理念是将课堂的时间进行分离,一半的课堂时间是由教师进行知识讲解等,另一半时间则是交给学生自己进行交流讨论的互动式学习。其中最关键的地方就是教师讲课时间与学生的学习时间进行分隔,让学生在这两个时间段中有充裕的时间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知识的吸收与获取。

完整的对分课堂由三个关键部分组成,教师讲授、学生进行独立学习与吸收,最后则是进行讨论。三个部分有机结合,使整体教学环节相互紧扣,体现了很强的规律性。其中“对分课堂”的主要教学思路就是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在课堂中教师主要负责的有三点: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作业以及问题的选择、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主要负责的有: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外对问题以及作业进行解决,同时在教师讲完课之后要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完整的框架,对重点知识进行了解,最后进行知识内化。如此明确的分工合作,不仅教师在教学上会变得轻松,学生在学习上也会变得主动与积极,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分课堂”与传统课堂最大的不同就是:这周的课堂上讨论的是上周课堂上的知识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时间进行知识消化,同时,在讨论时学生也有了充分的准备。

二、探究“对分课堂”在化学上的应用与成效

(一)将对分应用在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的梳理中

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梳理与练习是利用同一个知识点进行不同方式的练习,从而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可以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总结整理获取学习成果的方式远比教师对学生单向的知识灌输高效得多,因此使用对分的教学方式要比传统教学方式来得更加有效。比如在进行有关“物质的量”的相关知识教学时,教师用对分的方法讲解时,只需要讲解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以及摩尔质量等重点基础理论知识概念以及相关的计算公式等,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理解与吸收,最后进行讨论学习,完成知识内化。

(二)对分的应用成为了学生学习动力的起点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时间都是由教师进行讲解,学生认真听课记录笔记的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方式往往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比如一些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课堂较为枯燥导致一些学生产生困意、思维没有处在课堂学习与思考上等,从而让班级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出现两极分划现象,比如“优等生”在好好的听讲,“差等生”不是睡觉就是开小差的情况,造成了课堂上显得“死气沉沉”的现象缺乏生机感。

而在“对分课堂”上,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需要学生参与到讨论中的,在分组的时候,教师以“优配差”、“长配短”的方式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然后共同进步。在这种激烈讨论的课堂上,学生也不会出现无聊犯困的现象。同时在学生都参与谈论学习的时候,平时课上说话几率小的学生也可以畅所欲言地进行探讨,并在讨论时逐渐发现自己与其他学生在某一点上的距离,从而产生一种落差感,而这种落差感会激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成为他们的学习动力,进而在全班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竞争风气。

(三)“对分课堂”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与方法进行培养

作为一个实践性强的理学科目,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化学教学的时候,就需要教会学生去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而不是按照教材内容进行一味的讲题出题。对理科生的学习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的思维方式。而在“对分课堂”中,所应用的主要教学规律就是,先认识知识,然后再对知识进行理解,最后实现应用。在对分时,教师的讲授阶段就是学生认识知识的阶段,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吸收就是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阶段,而最后的讨论与练习也就是应用知识的阶段。其中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在解决问题前,就必须先理解问题的意思,如果未理清知识的本质,哪怕教师给学生再多的练習时间也都如同镜花水月。同时“对分课堂”真正培养的是学生的对立思考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传统课堂教学解决问题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习惯性地听从教师的思路,或者是对其他学生进行询问,这样一来,这种“借鉴”式的思维方式就会在学生心中形成依赖性,而对分的教学方式大大减小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依赖心理。

总而言之,教师通过对“对分课堂”的仔细研究,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适当地应用“对分课堂”,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使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与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佚名.对分课堂在高三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6):35-36.

[2]李健.“对分课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J].考试周刊,2018(38):158-158.

[3]宋建平,王红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文山学院学报,2016,29(3):83-85.

猜你喜欢
对分对分课堂解决问题
基于《前端开发综合实践》课程的对分课堂改革探索与应用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工科实验课程中的对分课堂模式研究与实践
“对分+”模式在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对分+翻转”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视听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浅谈信息化平台背景下“对分课堂”的教学意义及思考
亚太教育(2016年35期)2016-12-21 20:36:11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影史课程中的应用
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7:2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