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深远的感伤

2024-05-15 15:47秋池
青年文学家 2024年9期
关键词:宅子挚友问道

秋池

中秋之后,小城的天气有些阴晴不定。淅淅沥沥的秋雨持续了好些日子,终是让故乡的“秋老虎”悄然地闭上了双眼,随后便遁形得再无声息。停在院子里的汽车挡风玻璃上,总是落下好些大大小小的树叶,零落了好多生离死别的故事。

立冬前,秋阳虽然很旺,却总是带着一种落寞的悲壮与寂寥。诞生在秋季里的满满收获与久久回望,也总是让自己的伫立孤单而执着。秋,历来是我最为喜欢的一个季节。因为自己所有的期望,都会像秋收后的富足,总会在立冬之后开始冷藏,独自等待来年迎春的解冻。秋,也让自己原本的敏感愈加敏感。

记忆中,第一次感觉母亲老了,还是在十多年前的2010年的深秋。那是大爸去世的那一年,那栋老宅子尚在,而老宅子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摇晃每一个秋夜里的萧瑟。那些日子里,我时常会去老宅子,陪母亲聊聊自己的所见所闻。而母亲对于我每一次的到来,也定然会表现出意外的喜悦;我每一次去老宅子,她老人家总是要坚持去天井的水池边,给我洗杯子泡茶。我独自坐在昏黄的壁灯下,一边看电视一边听着母亲洗刷杯子的声响。水管里流出的水声极为纤细,不仔细聆听断然不知母亲是打开了水龙头的;那偶然间,杯盖与杯子相碰的声音,顿时让我感觉除了母亲的一贯节俭,还有她老人家动作的细致与迟缓。那一刻,我是如此深刻地感知到母亲真的老了,无可抑制的心酸也是在那一刻无边蔓延。

今年的深秋,母亲的挚友华姨再次来访,不过这次她仅仅小住了半月余,便又随她的大儿子回成都了。分别的离愁,母亲总是掩藏得很好,只是她对挚友的牵肠挂肚总在日常的言谈中不经意地流露。

每一天,我照例打早就去市场买菜,然后去母亲处料理母亲的午餐与晚餐。这天,我和往常一样拎着一大袋菜进家门,母亲正在打扫卫生。见到我,母亲依然是习惯性地问道:“你来啦!吃早饭没有?”我回答一句“吃了”后,便匆匆到厨房开始打理。我正蹲在垃圾桶边削棒菜皮的时候,母亲提着扫帚进来,站在我身边久久无语。我抬头望了一下母亲,问道:“咋啦?”母亲迟疑了一下,轻声问道:“哎,你到底是老大还是老三?”我十分诧异地反问:“您老眼神不好,声音也听不出来了?我是老三啊!”母亲连连说道:“是,是,我就是觉得是你,但刚刚你进门的时候,我和你打招呼时明明看到的是老大嘛!”那一瞬间,我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酸楚,一下喷涌而出充盈满眼眶,又一次深刻地感知到,我的母亲真正是老了。当时,我还并没有意识到,那一瞬间的感伤会是如此深远。

午饭后,我告别母亲回到住处,躺在沙发上想午休一会儿却迟迟难以入眠。母亲早上的疑惑神情与问询,再一次浮现在那个午后自己那狭小的空间里,我陷入了一种难以言说的伤感之中。随之而来的胡思乱想开始无边无际起来,甚至会联想到母亲的来日无多。那种细思极恐的情绪,让我接下来的好些天都处于情绪低落中。特别是前几日,母亲排便异常艰难,让我内心深处泛起少有过的紧张。好在大哥和我陪同母亲去市医院就诊后,母亲的症状开始有了明显的好转,渐渐恢复正常。这让我更加注重母亲每日膳食的荤素搭配,蔬菜或煮,或炒,或拌,变换着花样呈在母亲的餐桌上。每当看到母亲吃得舒爽,我的心里便感觉无比欣慰。

这也让我时常想起斯琴高娃老师领衔的电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其中,女主角有段独白台词:“我终日为他人着想,却很少为自己的妈着想,老是觉得‘来得及、来得及,妈的日子还长着呢!好像媽会永远伴随着我……我甚至荒谬地觉得,妈还年轻着呢。虽然我知道谁也不会永远活着,但轮到妈身上却无法具体化。”彼时观影的我,还并没有多少深入的理解与体会。

但在今天,在秋去冬来的时节,伴随那深远的感伤,我对这句话有了深深的认同。在这篇文字即将结尾的时候,我默默祈愿:我的母亲、天下的母亲们,余生可以顺心顺意地愉悦而过!在您有生的日子里,孩儿自当尽力而为!

猜你喜欢
宅子挚友问道
秋天的落叶——深切缅怀挚友魏廷格
用“问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金湘,问道无垠《天》
意外挚友
老宅子的梦(外一首)
郊狼挚友争夺战
丁玲 沈从文 从挚友到绝交
《被占的宅子》中荒诞的立体主义
问道长白山之人杰地灵
布面油画《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