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琴
本书图文并茂,以时间为线,讲述作家们亲历或见证的难忘故事。书中作品涉及个人成长、家庭生活、自然环保和社会变迁等丰富主题,每一篇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从农村的土地改革到城市的市场经济改革,从生态建设到科技创新的壮举,用一个个生动的细节聚合起整个时代的风云变幻,生动呼应“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号召。
李朝全
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著有纪实文学《2020武汉保卫战》《春天的前海》《最好的时代》《国家书房》《梦想照亮生活》《世纪知交:巴金与冰心》等。曾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庄重文文学奖、中国人口文化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抗震救灾特别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奖项。
《在春风里成长:书写改革开放中的人生故事》(全4册)
李朝全 主编
少年儿童出版社
2024.1/156.00元
改革开放如春风般吹拂,温暖着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它是一股激励人心的力量,也是所有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当我们用文学来形容她时,可以说是既远又近的。远是因为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开始的,已然过去了46年;近则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受益于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变化,我们生活在其中,是一个正在进行的时态。
古人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这是对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文学最好的概括。46年来,我们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取得了历史性的变革、历史性的发展和历史性的成就,文学也是与改革一同前进和呐喊的。在这场时代进步的交响乐中,每一个人都在向上和发光。
那么,文学,这一从人民心中发出的呼声,究竟会把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描摹成怎样的面貌?我想《在春风里成长:书写改革开放中的人生故事》这套书或许可以作为一个范例,它用单个的个体命运的转折勾勒了转折中的中国,用单个的生命的印象描绘了细节满满的中国。这是人民的心声,是老百姓对社会变革的感受的传达,也是对社会进步的诉求。
在这本小家与大国共同前进的记忆之书里,作者们记录了改革开放进程中个人和他们的家庭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故事,为读者带来了如春雷般激荡、驱散寒冷的力量。那些个体所经历的挫折、努力和成功不仅是小家庭的缩影,也承载着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发展,生动展示了个体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事实。书中激荡着的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散了旧有观念的尘埃,解放思想的力量推动着主人公及其家庭超越束缚,勇敢探索未知的世界。如陈继明的《我的2007》讲述了他如何从一个地处山脉腹地的山村走向新生活的故事,南方与北方的生活经验共同塑造了作者的“新视野”,困苦的童年与当下的巨变冲击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滋润了作者干旱的记忆。而实事求是作为这本书的底色,确保了故事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如曾有情的《天路上的追忆》中,作者用一新一旧的笔触,将20年来交通的巨变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既是交通的巨变,也是国力的巨变,更是惠及老百姓的巨变。作者朴实的文字让读者仿佛亲临现场,感受着历史的呼吸和情感的真实流转。
在这个时代的舞台上,开拓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精神内核。如杨沐创作的《海南岛,我就靠你了!》讲述了作者于1993年初因一曲《外来妹》的插曲,被点燃了离开故土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愿望。随后,领头的老松兄弟带领一队技术人员奔赴三亚,展开爆破拆除的艰巨任务。这段经历让老松兄弟向作者分享了对海南岛的感情,并倾诉了自身搬山填海的雄伟志向。作者也决意与老松兄弟并肩前行,踏上海南岛之旅,为追逐个人理想不懈努力。文中不仅描写了当时海南岛建设的壮阔景象,也展现了作者和老松兄弟在这新舞台上辛勤奋斗的画面。勇于担当则是《在春风里成长:书写改革开放中的人生故事》中的一道强光。在这个方面,张秀超的《塞罕坝,美丽的高岭》是最好的注脚和诠释。作者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始终坚定地肩负责任,用智慧和勇气直面困难,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披荆斩棘,终于让黄沙变成绿海。在这个春风吹拂的时代,开放包容和兼容并蓄也是構成整体景观的重要因素。周锐的《在学习的江河里做一条鱼》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个作家的成长历程,他如鱼儿般在学习的江河中徜徉,不断接纳新思想,融合多元文化。然而,就在他踏遍五大洲之后,他却意外地发现自己被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京剧所吸引。正是这项古老而神奇的表演艺术,让周锐找到了自己文学创作的落脚点。尽管他之前曾经广泛涉猎过各种文化,但他渐渐意识到了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以及它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故事,深入人心的精神内涵,以及独特的审美标准。
总之,《在春风里成长:书写改革开放中的人生故事》以改革开放精神中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笔,用开拓创新、勇于担当描绘细节,以开放包容、兼容并蓄为背景色彩,勾勒出了一幅雄浑壮阔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