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场全开:让女性脱胎换骨的31堂成长课》

2024-05-15 02:38:56
全国新书目 2024年3期
关键词:王敏斧子气场

在人生的舞台上,女性扮演着多重角色,她们既可以是家庭中乖巧的女儿、温柔的妻子、坚强的妈妈,也可以是职场精英。如何自由切换,应对多重身份的挑战呢?本书作者从身、语、心三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女性突破自我,成为一个内外兼修、独立自强的人,牢牢掌控自己的人生。

王敏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生。气场课程创始人,女性成长教练,婚姻情感导师,国际NLP执行师,教育部老教授协会系统整合学院学术委员。曾多次走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名校讲台,是北大后E、格局商学等商学院的特邀讲师,为中国航天、中国兵器、中国进出口银行等央企机关,新东方、爱国者、东软集团等企业成功培训数百场。

《气场全开:让女性脱胎换骨的31堂成长课》

王敏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3.6/69.00元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过这样一句话:“你要是拿着锤子出门,你就会发现到处都是钉子。”“应该”就是你认定事情就是这样的,然而你认定的未必是真的。中国古代有个成语故事“疑邻盗斧”,说的是有一个人的斧子丢了,他想起昨天只有邻居家小孩来他家了,觉得斧子“应该”就是被那个小孩偷走了。当他有了这个“应该”的想法之后,他怎么看这个小孩都像小偷。孩子不看他则“应该”是做贼心虚,孩子冲他笑一笑“应该”是得逞的炫耀,孩子往村外跑“应该”是转移赃物。总之,当他带着“应该”的有色眼镜去看这个孩子的时候,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有做小偷的嫌疑。谁知到了晚上,他发现斧子在自家柴火堆下埋着,是他自己忘了。原来他冤枉了孩子,这个时候他再回想孩子的那些行为,就觉得孩子一点也不像小偷了。这是不是很像生活中的我们,一旦心里有了一些“应该”,就只能看到“应该”的样子?

从我记事起,我妈妈就经常犯胃病,所以很多年她吃东西都非常小心。随着年纪增大,她犯病越来越频繁,每次陪着她去看医生,她都会主动说:“我可是几十年的老胃病了,这次又犯了。”她这么一说,医生就会更多地去关注她的胃,可是这么多年也没有治好。终于有一年,我姐姐带她到南京的医院去检查身体,我妈妈见到医生又是那句话。可是这位医生并没有被她的“应该”困住,认真地了解了她的各种症状之后,直接让她去检查胆囊。检查结果表明她有严重的胆囊炎,于是做了胆囊摘除手术,根子就此解决,后来她的胃真的再也没有疼过。我们经常调侃她:“终于给你的胃平反昭雪了!”这真是应了海灵格大师说的那句话:“一旦你做了判断,你就看不到真相。”

一个人的头脑里有多少坚持的“应该”,就会经历多少挫败。这个世界不会完全按照我们的逻辑去运行,很多时候我们坚持自己的“应该”,就像让自己戴着枷锁前行,又辛苦又痛苦。我有一位男性前同事,他比我年长,非常有才华,性格耿直,愤世嫉俗。对于看不惯的事,他就会梗着脖子吵闹:“这件事就应该这样处理!”他说的未必没有道理,可是如果达不到效果,是可以换换形式的,可他不会变通,只是一味地据理力争。結果,后来他的工作变得举步维艰,最后干脆提前病退。因为一见面他就对我们冷嘲热讽,搞得大家看见他就想绕着走,听他说教应该怎么样实在是太令人痛苦了。

坚持自己的底线没有问题,只是千万不要陷入“我执”,人的痛苦往往来自对一些“应该”的执念。这个世界永远不变的就是永远在变,哪有什么信念是永远适用于任何环境和任何人的呢?做人需要坚持底线,但形式可以灵活一些。重点在于,我们坚持的“应该”要符合三赢原则:我好,你好,大家好,不能为了自己的“应该”而让他人受到伤害。

想打破“应该”的灯下黑,就需要经常自问:我以为我以为的就是我以为的吗?有一段时间里,人们靠点煤油灯照明,灯光能把周围照亮,可灯下却是最黑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灯下黑”,我们对一些事情的理解其实只是自以为是,我们坚持的“应该”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这阻碍了我们进行多方位的学习。比如,有人说:“人就应该知足常乐,顺其自然。”他的理解就是应该两手一摊,直接躺平了等结果。如果结果不如人意,那么他就会说:“我就该是这个命!”这听起来很佛系,其实是不负责任的自我放弃。真正的顺其自然是要顺应大道,尽力而为,再接受最后自然呈现的结果。

没有什么绝对的“应该”,我们可以试试更大的可能性。“女人就应该是贤妻良母”这句话曾经把我压了很多年。当年,我为了追求更好的人生,借钱让先生去北京继续深造,我自己则从电视台辞职去南方闯荡,把六岁的女儿放在姥姥家。当时,对于我到底要干什么,周围的人给出了各种版本的猜测:她应该是偷着跑出去生二胎了!她应该是闹离婚跟大款跑了!她应该是出什么事了!

最可笑的是,竟然还有一位女士义正词严地指着我的鼻子说:“作为妈妈,我们就应该陪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你竟然为了自己的什么梦想,连孩子都不管了,你不觉得自私吗?”

面对这么多责难和质疑,我当时非常痛苦,可内心还是坚信一点,那就是我是为了一家三口能有更好的未来。只要我们一家三口愿意,我干吗要按你们定义的“应该”而活?所以,我还是毅然打破了这些“应该”,迈出了改变人生的关键一步。如果我当年没有打破“应该”的勇气,大家应该就看不到这本书,也没有今天的王敏气场课程了。现在我和先生的感情很好,我们都有自己热爱的事业,而我的女儿一直和我无话不谈,我既是她的妈妈,也是她的闺密,还是她的榜样。我认为,能够理解和支持伴侣的事业,亦有自己的追求,能够积极向上,为孩子做好榜样,引领孩子的成长,这才是真正的贤妻良母。

没有什么亘古不变的“应该”。我们要勇敢地打破头脑中的“应该”,不给人生设限,才能活得更轻松自在。

猜你喜欢
王敏斧子气场
省力与费力
领导月读(2022年4期)2022-03-18 04:13:08
气场
Improvement of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School Guided by Schema Theory
魅力中国(2018年4期)2018-07-30 11:11:44
黄金时代
树和斧子
这个圈有一种矛盾的气场
商周刊(2017年11期)2017-06-13 07:32:30
Electricity supplier era of packaging design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东方教育(2017年1期)2017-04-20 02:52:09
乔治和他的斧子
樵夫和河伯
幼儿园(2015年19期)2015-12-01 04:30:59
于丹:好的教育最重要的是一种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