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提高ESG表现的策略探究

2024-05-15 02:47唐方舟
上海企业 2024年5期
关键词:协同理论高质量发展

唐方舟

摘 要:践行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理念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因此,本文基于协同理论,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组织两个方面分析了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高企业ESG表现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ESG;高质量发展;协同理论

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缩写,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估框架,可以用来评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ESG理念强调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协调发展,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因此,我国企业需要明确ESG表现的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的策略来提高自身的ESG表现,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提高企业ESG表现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2004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首次提出ESG概念。ESG是指一系列衡量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而非传统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目前,ESG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衡量企业或组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参照体系,其理念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在环境方面,ESG主要传递的是绿色理念,强调企业要加强资源消耗管理、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等。

2.社会。在社会方面,ESG主要传递的是协调和共享理念,强调企业要充分满足利益相关方的诉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效平衡各方利益等。

3.公司治理。在公司治理方面,ESG主要传递的是道德与创新理念,强调企业要具有较高的商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等。

由此可知,ESG倡导的是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等方面多维度均衡发展。因此,提高ESG表现可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帮助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一方面,ESG可以帮助投资者全面评估企业的风险和机遇。传统的财务分析往往只能反映企业的短期财务状况,无法反映企业的长期风险;而通过分析ESG指标,投资者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竞争地位和未来发展潜力。因此,ESG报告常常被视为企业的“第四张报表”。

另一方面,ESG可以帮助投资者避免投资风险。如果一家企业在环保、社会责任或公司治理方面存在问题,那么其未来业绩可能会受到影响。通过分析ESG指标,投资者可以提前发现这些问题,从而避免因投资该企业而造成经济损失。

二、中国企业ESG表现现状

(一)ESG信息披露表现

ESG信息披露既是企业与各类投资主体和利益相关方(包括监管机构、社区、职工、供应商、消费者、媒体等)进行全方位沟通及交流的重要渠道,也是企业践行ESG理念、制度、措施的有效路径。

2024年4月1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北京证券交易分别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4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7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和《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11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逐步迈入ESG报告强制披露时代。

从形式或命名方式上看,我国企业发布的ESG报告大多为社会责任报告,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以及环境报告等。

(二)ESG评级表现

随着ESG投资浪潮的兴起,企业ESG信息逐渐受到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为满足市场对ESG信息的需求,国内外相继成立了多家评级机构,旨在对企业的ESG表现进行评级。企业ESG评级数据逐渐成为投资者进行投资的重要依据。目前,国际上已经建立了一些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ESG信息披露标准与评估体系。近年来,国内的ESG评级机构发展也逐渐步入快车道,不仅自主研发了满足中国企业需求的ESG评级方法与指标体系,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企业ESG数据库,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全面、准确的ESG评级信息。

三、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因素

协同理论是一种关于如何将各种资源和能力协同整合,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方法论,其强调在组织管理、团队协作、公共政策等领域,通过授权、合作、信任等原则,实现协同效应,从而达到最佳效果。目前,该理论在组织管理、团队协作、公共政策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个人和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协同理论,分析了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因素。

(一)内部因素

1.企业规模。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是影响企业决策的重要因素。企业总资产规模可以反映企业能够调动的资源数量。一般来说,企业规模越大,其可用于ESG投资的资源也越丰富。

2.产权性质。虽然国有企业的委托人和受托人分别是国资委与企业管理层,但是国有资产的所有权最终属于全体人民。这也意味着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更应积极履行ESG义务。例如,2022年,国资委印发的《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提出,推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业治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高;推动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专项报告,力争到2023年相关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因此,国有企业的ESG表现往往优于民营企业的ESG表现。

3.企业高管对ESG表现的认知。高管作为企业的核心决策者,其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决策效果。如果企业高管能够认识到ESG的重要性,并深入理解其含义,就可以促使企业提高ESG表现。

(二)外部因素

1.政府部門的支持。政府部门的支持对提高企业的ESG表现至关重要。政府部门出台的相关财税支持政策、金融支持政策,有助于降低企业的ESG治理成本,激发企业推动ESG发展的内在动力,进而提高企业的ESG表现。另外,政府部门的支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压力,进一步激发企业提高ESG表现的积极性。

2.环境规制。环境规制是指以保护环境为目的而制定、实施的各项环境保护政策及措施的总和,其对实现社会福利具有重要意义。在环境规制的约束下,良好的ESG表现不仅可以防止企业因破坏生态环境而受到行政处罚,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社会声誉与品牌形象。

3.社会舆论监督。企业的行为不仅会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还会受到社会的监督。当受到主流媒体和社会各界关注时,为维持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往往会积极提高ESG表现。

总之,企业的ESG表现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笔者根据协同理论构建了ESG表现的影响因素模型(详见图1)。在该模型中,正式制度是指社会已经形成、由法律法规或其他权威文件规范的制度,如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产权制度、人口制度、就业制度和婚姻制度等;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生活交往过程中无意识形成的行为准则,如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

四、企业ESG表现的提高策略

(一)加强宣传

由于全面理解ESG理念是企业提高ESG表现的基础,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ESG理念的宣传,以确保企业充分认识到ESG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自身的ESG表现,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发挥国有企业的带头作用

国有企业拥有独特的产权结构,常常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加之其具有良好的资源获取能力与融资能力,因此,国有企业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方面具备有利条件。此外,国有企业在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和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承担着特殊使命。这也意味着国有企业在提高ESG表现方面具有示范带头作用。基于此,国有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工作机制,提升ESG绩效,在资本市场中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同时,国有企业应立足实际,积极参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信息披露规则、ESG绩效评级和ESG投资指引,从而为我国ESG发展贡献力量。

(三)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大多数企业的重要发展战略,有助于企业提高ESG表现。例如,数字化转型可以降低企业的冗员程度和融资约束,以及对地区环境的污染程度,进而增强公司治理效果,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因此,企业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创造更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提高ESG表现。

(四)加强宏观调控

对国有企业来说,政府部门的直接支持和引导是其提高ESG表现的重要保障。对民营企业来说,由于制度约束可以为其提供必要的外部激励和压力,促使其积极提高ESG表现,因此,制度约束是民营企业提高ESG表现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及建立激励机制等方式,帮助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建立ESG体系,提高ESG表现,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

五、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评价企业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履行和公司治理方面表现的非财务性指标,ESG表现可以帮助市场快速衡量企业ESG绩效或价值,向外部投资者传递企业内部实际生产经营信息,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将ESG表现纳入战略规划体系。对此,政府部门、企业需要形成合力,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准则接轨兼容的ESG信息披露规则、ESG绩效评价方法和ESG投资指引等,着力提高企业的ESG表现,从而推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SAMUEL D,CHRISTIAN K,BERNHARD Z.The Influence of Firm Size on the ESG Score: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atings Under Review[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20,167:333-360.

[2] 卜国琴,耿宇航.海外背景高管对企业ESG表现的影響——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J].工业技术经济,2023,42(05):95-104.

[3] 于连超,耿弘基,毕茜.绿色税制改革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23,20(06):916-924.

[4] 于井远,赵合云,朱翠华.减税激励与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基于增值税留抵退税的准自然实验[J].当代财经,2023(10):44-57.

[5] 王禹,王浩宇,薛爽.税制绿色化与企业ESG表现——基于《环境保护税法》的准自然实验[J].财经研究,2022,48(09):47-62.

基金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研究项目(项目编号:71472090);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基于数字韧性实现的江苏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2GLB016);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江苏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高质量融合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1SJZDA029);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高校双碳管理专业建设的路径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B/2022/01/105)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

猜你喜欢
协同理论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重庆市铁水联运协同研究
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路径研究
基于协同理论的中小企业新三板上市促进机制研究
多方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下的技能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