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发展理念 锻造新质生产力

2024-05-15 02:47本刊编辑部
上海企业 2024年5期
关键词:新质动能生产力

本刊编辑部

产业是经济之本,生产力是产业之魂。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

当依靠资源要素等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动能日渐式微之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时刻,如何才能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持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锻造新质生产力无疑是解决创新发展动能的关键一招。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的新词汇。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形式,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创新和实践,是科技创新交叉融合突破所产生的根本性成果。202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新質生产力是生产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即新的高水平的现代化生产力,是新的生产力种类和结构,相比于传统生产力,其技术水平更高、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更可持续。其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新”在“新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之一是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科技创新,特别是发展原创性、颠覆性的新技术。“原创性”和“颠覆性”凸显了对技术创新的高要求,即重视原始创新,超越传统模仿式、渐进式的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新质生产力落脚点是“新产业”。产业发展是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承载和表现,是科技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路径。我们要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转化,将其落实到具体的产业和产业链中,这不仅需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提高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也要对新兴产业进行培育发展,对未来产业进行布局建设。

新质生产力回答了如何创新发展的时代之问,体现了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的时代选择,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才能抒写出时代答案。

百舸争流抢机遇,千帆竞技抓落实。上海是创新之城、产业的热土,从推动“2+2”(两融合、两转型),着力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地位、壮大“3+6”(3即三大先导产业;6即六大重点产业),着力打造新兴产业创新高地、培育“4+5”(4即四大新赛道产业;5即五大未来产业方向),着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高地等三个方面持续提升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发展水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发展理念,上海正努力锻造新质生产力,为早日成为全球科创中心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新质动能生产力
寻找新质生产力
形成新质生产力要先锻造新质思维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金企对接”转换旧动能
澎湃新动能
构建训练伤一体化防治模式 为新质战斗力生成提质增效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基于体系仿真试验床的新质作战能力评估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