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游奇绝冠平生”

2024-05-15 12:04宇向
星星·诗歌原创 2024年4期
关键词:燃香山子居士

宇向

这段时间,每日照顾病重母亲而晚归的儿子,总坐卧不安,因分分钟牵挂而心神难宁。我尝试了几种香,直到翻找出多年前友人寄赠的一盒沉香,一根未尽,他情绪稳定许多,抬头问,什么香?

人生苦时,苏东坡的名字是最便捷的治愈良方。特别近年,这个中国文化里最具韧性的失败者同时亦是巅峰之人被身处困境的人们屡屡念起。我们也时而读之吟之,效用见著。不久前因一份和气味相关的诗稿,我随机整理了家中饱含各路友人情谊、印记和特别时空的精油、香薰、线香、盘香(其中有友人用道家秘方自制的线香尤为宝贵)。所以近日燃香如此自然。此时沉香解郁,恍然:这沉香与东坡居士原本是缭绕一体的双重治愈啊。

苏东坡被放逐时的海南,被认为是穷山恶水,其至必死的荒蛮地。但那时空的野生沉香像苏东坡的一个象征符号在等待着盛放“苏轼”。心安海南时期的东坡居士至少寄赠过两个人沉香山子。沉香山子像木头般矍铄也像玉石般温润,它细节活络又沉甸甸满盈情感,就我所感悟到其气味的特征是素洁且相对持久。古人赋予并领悟梅兰竹菊与人的品格、节操共振的精神气息,在沉香这里亦是同理,不同的是沉香太稀罕,是天涯海角的独特之物。李之仪就认其为石,作《东坡沉香石诗》答谢老师的寄赠,并叮嘱老师这美玉最好妥善收存,以防那些奸贼小人们觊觎。弦外之意:就像他们觊觎苏轼的才华与能力。苏轼64岁那年寄沉香山子贺苏辙的60大寿,同样也饱含着担忧与牵挂,流传下来他当时的《沉香山子賦》,先是讲不同种类的香的特点,适用与避讳。再讲自己尘根未尽,受六韵制约,沉迷于本该是陪衬修行的物事,心神走偏,反倒耽搁了清修。随后道出,“独沉水为近正”,沉香如此不同,引人入正途。况且“儋崖之异产,实超然而不群。既金坚而玉润,亦鹤骨而龙筋”。这是为逆境里的苏辙打气,希望弟弟在艰难中坚守信念,勿被击垮。

何止以物寄情与弟呢。东坡居士更叹自身命途多舛且穷酸潦倒,时光倒流他早写过:“诗人例穷蹇,秀句出寒饿。”后人也很恰当地以沉香来匹配苏东坡。世上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如瑞香科植物白木香树,在荒贫之境地,受雷电、暴雨狂风的击打或被砍伐、被虫咬蚁食兽啃……当真菌、活菌繁殖并感染其伤口,它独有的脂腺能忍痛分泌油脂到受伤面上,缓缓而不断,是病变也是自我疗治,经数十、百年的磨难反复,后结聚,仿佛结了美玉,就是沉香了。世上有这一类人,历沧桑而生馥郁。东坡居士在赴儋州时便写出《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我想人如白木香树。我想与一些气息偶遇。不想探究专业香事,我想与其若有若无。念记镇静凝神,舒缓气顺的间隙,同在的还有饱含情谊和共勉的气韵。气味是条暗路,比如,如今再无北宋香,但其承载的精神质地似魂魄气息时隐时显不止息。点一根今日沉香,在里面辨识出一截东坡、一段东坡、一缕东坡、一大块东坡,一个普世的东坡或者难以分离出的“东坡”……与此时独一无二的燃香人的相遇一定亦是非亲自品闻而不能体会之事。

苍苍烟气,空中书写,如线上升,或如一团游物。徐徐送出或无穷幻化……人被抚慰时,抬头问了句:什么香?

猜你喜欢
燃香山子居士
论玉雕山子工艺
青塘居士诗词选
成双结对
趣味语文
福建省燃香产业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不能叫你的名字
祈福的芽—燃香阻燃器
燃香类标准中TVOC测定法存在问题研究
山子
从“山子雕”说中国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