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能让牙齿在不痛不痒的情况下掉落,除了“老掉牙”这个原因,还可能因为你患上了牙周炎。
● 不治牙周炎犹如“温水煮青蛙”
牙周炎是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破坏性疾病,牙龈炎、牙周炎都属于牙周病的范畴。牙龈炎是牙周病的初期,通常患者在刷牙时可能会出现牙龈出血的症状。如果疾病进一步恶化,会引发牙龈发炎、槽骨损坏等,随之带来的症状包括口臭、排脓、牙齿动摇等。如果此时患者不加以重视和治疗,牙齿会逐渐脱落。整个过程和“温水煮青蛙”一般,牙周炎在患者不注意的情况下偷偷地“吃掉”了患者的骨头。
牙周病还会导致患者的口腔像个“细菌乐园”,尤其是在患者的牙床部位,装满不可计量的细菌。这些细菌会随着患者的血液循环运输至心脏等各个器官,导致局部感染发炎。
在口腔中,牙间隙的位置极为特殊,传统的牙刷很难彻底触及相关部位,以至于牙间隙容易滞留牙垢,隐藏大量细菌。除此之外,人们食用的食物残渣很容易转变成酸性物质,留存于相关结构当中,加速牙齿斑的形成。最终,牙齿斑和软垢的不断恶化也会导致牙周炎疾病的生成。
● 5个方法预防牙周炎
1.刷牙要彻底到位。人体的早晚口腔环境会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坚持早晚刷牙非常必要。刷牙时要注重对每一颗牙齿进行清洁,牙刷刷毛的着力点应当对牙齿的每一面进行清洁。每一面都应用牙刷单独刷,才能够满足基本的清洁要求。通常成年人的刷牙时间应持续3—5分钟,才能够达到彻底清洁牙齿的目的。
2.使用牙线去除牙间细菌斑。牙齿中经常会存在食物的残留物质,这些食物塞牙后会使牙齿存在生理性的松动,外力下可发生位移。只使用牙刷进行口腔清洁远远不够,此时可借助牙线来达到去除牙间细菌斑的目的,配合漱口水更能达到有效清洁的目标,彻底清洁牙齿的卫生死角。
3.定期洁牙。洁牙不仅可以达到预防牙周病的目的,在洁牙时医生还会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全面检查,如果牙齿出现了一些隐患问题,也能够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4.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人们预防牙周病需要注重饮食均衡,多食用蔬菜、瓜果等物质,维护口腔的健康。日常生活中,尽量少食含糖食品,少抽烟和喝酒。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助于增加人体唾液的分泌量,保持口腔的清洁度。
5.注重饮食方面的卫生防范意识。饮食方面的卫生防范意识对于预防牙周病、牙周炎尤为重要,经常喝饮料很容易对牙齿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碳酸饮料对口腔健康的危害尤为显著,日常生活中应少饮用这些饮料。
在进食酸性食物之后,不能立刻刷牙。如果立即刷牙不仅不能达到清洁牙齿的作用,还会加重牙齿的磨损,造成牙釉质的损害。如果已经出现一些类似牙龈出血的症状,需要及早就诊,核实牙龈情况,避免出现牙龈萎缩的现象,引发恶劣后果。
牙周炎的恶化会使口腔中的细菌不断侵蚀牙床相关部位,出现牙齿脱落等问题。情况严重者口腔细菌还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身体其他部位发生感染。因此,及时预防和就医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