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情感表达的小学美术抽象画教学策略

2024-05-14 15:37:46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石埠桥小学李孝铃
小学教学研究 2024年10期
关键词:抽象画笔者教学策略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石埠桥小学 李孝铃

一、儿童情感表达的定义

“情感”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表达”为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表示的意思。笔者把“情感表达”定义为将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所产生的思想感情显示出来。

儿童的情感发展存在个别差异性,不同的儿童,他们的情感发展不同,也会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这也是因为儿童的情感具有无修饰性,如开心就微笑,伤心就哭泣等。这种无修饰性表达是儿童情感最直接的表达。伴随着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其情感越来越丰富,表达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这时,儿童就要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情感。

二、抽象画教学策略的内涵

抽象画被认为是文艺复兴以来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写实主义,以及后期的野兽主义、立体主义,其中存在夸张、变形、解构等抽象因素,但大多认为抽象倾向于某种对象,并不是毫无根据的想象。

教学策略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广义既包括教的策略,又包括学的策略,而狭义则专指教的策略,属于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即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儿童认知需要而制订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教学实施措施。

笔者认为,通过儿童情感表达的抽象画教学策略研究,发掘儿童情感表达的规律,将儿童的情感采用抽象画的艺术表达方式表达出来,探寻教材关于抽象画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让儿童在抽象画中解锁情感,让教师在抽象画教学中更出彩。

三、儿童情感表达与已有抽象画知识现状分析

笔者在学校五年级儿童中随机抽取30 人,进行关于儿童情感表达与已有抽象画知识的问卷调查,分析情况(见表1):

表1 儿童情感表达与已有抽象画知识的问卷调查数据表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这30 名儿童情感非常丰富,即将进入青春期的他们情绪波动也比较大,性格上大都是活泼大方的,大部分儿童会根据具体的事件原因主观选择有效的情绪表达方式,77%的儿童选择绘画方式,说明绘画可以表达情绪,有帮助发泄情绪的作用,84%的儿童对抽象画没有深入研究与了解,大部分儿童理解并可以接受抽象画的绘画方式。

由此可见,儿童情感表达与抽象画之间是有联系的。那么,儿童直白且丰富的情感是否可以通过抽象画的方式得到充分表达呢?于教师而言,哪些教学策略是行之有效的呢?

四、教学策略思考与实践

(一)三类儿童情感表达的有效路径,促进儿童情感发展

在抽象画教学过程中,儿童面对丰富的自我情感时,一般会采用自然自我适应、情境体验感染、内外定向结合三类路径进行表达。

自然自我适应:人作为自然生物,具有一定的自然属性,当儿童面对自我情感产生时,无须借助任何方式,也会采用本能的自我调适,让身体适应自身情感。例如,开心就会笑,悲伤就会哭等,这些都是情感与身体交融自然产生的行为,是一种内在的自我情感激活。

情境体验感染:人的情感很丰富,儿童阶段的情感发展也是迅速的,有些情感已经在儿童体内应运而生,只是儿童很少去发现。如果给儿童一定的情境体验,随之产生的情感也会感染儿童,激活其内在情感。这一种情感表达路径是由外在的刺激产生的。

内外定向结合:儿童的情感发展迅速,而表达情感的方式却滞后,有些儿童选择将情感存放在心里不表达,有些儿童选择和他人诉说,或者通过身体外貌表达出来,还有些儿童会筛选,将一部分情感外向表达,一部分情感存于内心自我调适。

(二)针对表达路径,多种教学策略初探,提升抽象画教学的有效性

在抽象画教学中,笔者注重学生自我情感的激发和觉醒,采用 “情感铺垫” “情境扮演” “价值实现”三种策略,激发儿童情感觉醒,让儿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为之后的情感表达路径探究做铺垫。

“情感铺垫”策略就是在课堂导入环节,给儿童播放一些主题视频,让儿童观看视频,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例如,在“勇气”主题中,笔者播放了《鹬》短视频,让儿童说一说看完视频后的感受,自己有什么启发。笔者会根据不同的情感主题,选择合适的情感铺垫素材。“情感铺垫”的方式也是多种的,可以是绘本、微视频、音乐、故事等。

“情境扮演”策略就是针对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性,由于有些儿童自我情感激活存在一定困难,而富有趣味性的“情境扮演”,能让儿童身临其境,有效激发儿童的自我情感产生。例如,在“恐惧”主题中,笔者让儿童演一演《小红帽》的故事,特别是在大灰狼要吃小红帽那一刻,从肢体、动作、语言等方面表现出其内心情感变化。在“情境扮演”策略中,教师最好选用儿童已知的故事内容,创设富有趣味性的情境,让情境激发儿童的自我情感。

“价值实现”策略就是当儿童的情感被激发或产生后,需要儿童将情感与现实产生联系,把内心的情感与现实世界打通,让情感产生价值,使自我情感在现实生活中取得延续,更重要的是取得情感价值认同。例如,在“母爱”主题中,笔者播放《来自天堂的电话》视频,让儿童能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更加珍爱母亲。

在研究过程中,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笔者对儿童情感的研究理论是匮乏的,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在阅读了相关资料后,笔者对儿童的情感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抽象画是最直接、最有效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方式,特别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他们的情感具有无修饰性、不稳定性,这些情感稍纵即逝。能抓住这些情感,并把它们用抽象画的方式表达出来,不仅能刺激儿童的情感发展,还能赋予抽象画生命力。儿童情感的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抽象画是否能够承载儿童的情感表达,还需要更深入地思考。笔者会继续关注并发掘抽象画与儿童情感发展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下去。

猜你喜欢
抽象画笔者教学策略
初恋与树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完美抽象画
童话世界(2017年29期)2017-12-16 07:59:19
An Abstract Drawing一幅抽象画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
性能相差达32%
微型计算机(2009年3期)2009-01-22 02: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