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高新区山观实验小学 陈 强
小学科学承担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任务,而完成这一任务的主阵地就是课堂。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教育就是一个持续不断地促进学生生命生长的过程。传统的科学课堂只关注科学知识的传授,课堂上学生只是接受科学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具体的生命个体,缺失对生命成长的观照,形成“生命离场”的状态。教师要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以生长性为目标,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动学习,提升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发展潜能,形成核心素养。
探究实践就是让有意义的经历真正发生,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素养导向的科学课堂,应该把时间、空间、权利还给学生,提升学生的真实学力,努力促使学生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习得关键能力。
深度学习是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探究型学习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解释、举例、分析、总结、表达、解决不同情境中的问题等,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建构性活动,由此创造出对新知的理解。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学生来到学校上学,不仅仅是为获得知识的记忆,更重要的是让自己更有智慧,学会发现、观察、感受、想象、思考、表述,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课堂只有建立人、物、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勾连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习发生在真实情境中,让学生卷入其中,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理解、探索,才能让学生自主走进科学学习中,获得真正的意义理解,最终自由生长。
如“植物的一生”单元,按照教材内容,教师可以按部就班把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逐一进行讲解,但学生只是对植物有了碎片化的认识,对植物的认知维度停留在浅层,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交流。此时,教师可创设植物“感知生长”的探究实践场域,为学生提供对植物的探究的真实环境。学生通过种植、观察、施肥、浇水、记录等探究实践,系统地完成对植物的探索与建构。如植物的根的形态分类,学生在种植时就可以观察各种植物的茎是什么样的,是属于什么类型的茎,等等。实际上,这是一个把教的知识转化为主动建构、理解的过程。在参与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到探究的快乐,还对植物生长各方面的数据信息产生敏锐的直觉和深刻的理解。同时,探究是一个情感的互动过程、思维的互动过程。给学生一个探究实践的空间,让他们学着自己往前走,他们就会不断探索出新知,激发主动学习的原动力。
只要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就会在设计的学习场域中成为主动的创作者。观察体验、调查访问、资料分析、项目设计等学科实践活动,都可以让学生真切体验,获得相关学习经验与能力。
大部分中药的来源是植物,“植物的一生”单元与中草药知识相融合,开展“探索本草奥秘,传承中医药文化”学科实践活动,对学生来说,更有认知与实践意义。中草药既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位的区别,又有一年四季的生长阶段、环境之分。从草地到田野,从校园到小区,从地方到全国,从春季到冬季,学生通过以“舌尖上的本草”“厨房里的中草药”“校园里的本草”“遇见春天里最美的本草”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亲身观察、体验、研学、制作。在这样的探索中,学生不仅完成了对植物一生的探知,还了解了周围的环境、当地气候特点等,激发了对本草文化的热爱,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思想是课堂的生命,问题是课堂的灵魂,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富有思维张力的内容,创设足够的思维空间,引发学生共鸣、思考、体悟,就会撬动学生的思维,让其主动建构知识。素养导向的科学课堂应该为学生的智慧生长提供土壤、阳光和雨露,让学生汲取生长的力量,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教师构建问题情境,根据活动内容设计探究的核心问题,通过问题串以及相应的学习活动支架,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实践,让学习活动形成一种不断深化的思维闭环路径,让学生在深度学习中主动建构知识、活化知识、发展思维。
“测量”一课包含长度、质量、容积、时间、温度等方面的知识,按照教材内容安排,在一堂课同时教学其中的2~3 个内容,也只能做到走马观花,了解表面而已。因此,在教学中,笔者抓住“测量长度”这个点深入研究。首先,笔者先深入调研各个年代的尺的模样及数据,模仿其数据规格制作尺,利用“模仿尺”让学生测量相同的旗子。在得到不同的数据后,笔者围绕“为什么测出来的结果不一样”“要知道两组间彩旗大小是否一样,最直接的方法怎么做”“你们这些结果是怎么测得的”这三个问题,层层递进,不断让学生深入思考,逐步聚焦到数据不同的原因是在测量尺上,通过直接观察的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尺中有乾坤、尺中有学问,也顺其自然地让学生明白统一度量衡的意义所在。“既然现在已经统一量程了,为什么还有许多不同形状、不同材质的尺”这一问题再次促进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通过真实的测量活动,学生就会深刻明白不同的物体需要用不同的尺进行测量的道理。在这样以问题为中心、递进式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的思维就会从浅显走向深刻,从低阶走向高阶,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本质,层层接近“测量长度”的本质。
要让学习理解真正发生,教师必须促进学生思维不断纵向发展,实现深度学习。课堂的本质是对话,有效的对话可以激发学生深度思维,让学生从对话中获得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展开多维度的教学对话,学生就会在不断地交流讨论、倾听表达、思维碰撞中“以心悟之”,逐步逼近知识的本质,不断发现相应的规律特征,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经验。
如教学“测量”一课时,课始,笔者就直接进入师生对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测量’,测量是我们在生活、学习中经常需要用到的,你们会测量吗?”笔者顺势提出任务:“请同学们用老师提供的尺来测一测、量一量旗子。”因为这是学习过程中顺手习得的东西,学生都会信心满满地接受任务,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尺”是教师挖的“陷阱”。用“不同年代数据长度的模仿尺”测量相同大小旗子的数据肯定是不一样的。此时,笔者提出问题:“你们都说会测量,但为什么你们每一组测量同样大小的物体的数据结果是不同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驱动学生进一步剖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对话中深刻理解统一度量衡的真正意义。
在教学中回顾科学发展史,传播历史的经验和智慧,观今鉴古,可以帮助学生打开理解的一扇窗,让学生宏观地了解世界,微观地探析具体事物;帮助学生学会像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家等一样思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品质。
如“测量”一课,学生已经通过“用不同年代数据长度的模仿尺测量相同大小旗子”的活动,理解了统一度量衡的意义。此时,课堂应水到渠成地引入科学史,让历史与现实并存,进行中外测量研究对比。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尺穿越到同一“课堂时空”,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学生自然就会有揭开谜底的学习欲望,学习测量的难点也就很容易解开。
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知识的“现在”,还要让学生清楚其“过去”、放眼于“未来”,让学生成为一个有思考力的人。学习有了厚度、宽度和深度,学生思维就有了高度、广度和深度。学生思维贯通,对今后的学习也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学习的目的是将知识还原到发生的地方,让学生知道科学知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将生活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能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也是让学生明白学习科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的一种方式。
深度学习,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场智慧之旅。旅程的终点不是让学生获得一堆零散、呆板、无用的知识,而是让他们能够积极、充分、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去理解世界、解决问题、学以致用,并获得人格的健全和精神的成长,成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如“搭支架”一课,本课是在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开展实验和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发现三角形支架是最稳定的结构,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形状与承受力、结构与稳固性关系的兴趣。本节课,笔者先借用生活中的手机支架进行导入。学生对于手机支架有着许多真实体验,很容易说出它的一些作用、特点。接着,笔者紧紧抓住不同的手机支架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分析支架支撑的是什么、在什么地方支撑、用什么支撑、为什么这样支撑等问题,层层剖析,让学生了解因不同环境、不同需求等因素而考虑设计运用不同形状、材质的支架。最后,笔者以点带面,拓展延伸,让学生迁移分析生活中的其他支架,这些都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看物体、看生活,不仅夯实了其对支架的理解,还让其理解了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只有学生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应用这些知识,知道在面对新的、真实世界的情境时如何调适、修正这些知识,在他们能够解释信息、创建模型、解决问题、建立与其他概念和学科及真实世界情境的关联从而形成理解世界的新方式时,我们认为发生了真实、有深度的学习。”生活情境既是提炼科学知识的素材,也是学生应用科学的场所。把科学教学建立在生活之上,将科学应用到生活中,再从生活中得到检验,学生就会真正理解科学、学会应用科学。
如“搭支架”一课,学生通过实验活动了解了支架,理解了支架的内涵,但教学不应就此结束。知识的重要意义在于应用。在弄清支架的确切含义和包含的道理后,学生要能够运用所学概念和规律分析解决一些具体事物,根据具体事物具体分析,举一反三。这时,教师再适时点拨,就会触动学生向更广阔的知识领地延伸,为支架的深入研究和创新锦上添花。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就淡了些,伙伴的角色就浓了点,学习的深度也就凸显出来了,真正走向核心素养的落实。
教师要不囿于书本,不桎于课堂,不拘泥于40 分钟,允许学生生长,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条件,让学生浸润在亲身经历、思维提升、生活情境的每个细节里,感受到学习科学的快乐,收获成长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