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探索

2024-05-14 12:46高丽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7期
关键词:产业集聚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色小镇的建设能减少城乡发展的矛盾,推动两者更均衡发展。为了进行小镇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文章选取马鞍山市花山区互联网小镇为研究区,从集约节约评价、产业辐射效益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公共服务、经济发展、旅游资源3方面分析产业集聚程度的格局情况;另一方面,利用熵权法对小镇周边1 km范围进行产业效益辐射分析,旨在提升小镇的产业辐射效应。结果显示:(1)小镇的产业发展与规划高度吻合,呈现以核心企业带动周边上下游产业相关企业落户;(2)小镇周边的各类型企业逐渐聚集且逐渐增多,周边辐射的产业效益明显增强,数量也呈增加趋势。

关键词:集约节约;效益辐射;产业集聚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小镇作为重要的基础行政单元承载了居民的衣食住行,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愈发重要,镇域面积的扩张往往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定居,但同时也带来了土地资源的减少[1-3]。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小镇的建设,针对旅游、文化、制造、生态宜居等不同风格的模式开展特色类小镇引导式发展[4-8]。小镇的建设既能体现人文、历史及对应沉淀的保护;又可以挖掘乡镇的潜力,推动产业的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在医疗、教育、就业等各方面的差距,实现一体化全面发展[9-12]。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丰富了小镇的管理与治理方式,传统的镇域研究往往使用调查问卷等方式,但这种数据获取手段来源单一且存在覆盖范围不够的局限性,无法用数据对小镇进行综合性影响评价[11-15]。

为了定量对小镇经济价值、社会影响力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本文尝试从产业集聚度分析和评价入手,从经济推动、环境改善、文化实力提升及产业适应等方面進行分析,旨在尝试评价小镇的产业选取优势及必要性,为小镇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023年,安徽省已建成25个省级特色小镇,类型涉及休闲运动、创意创业、现代化农业、养老、信息技术、高端制造、金融、历史等,空间地域分布13个设区市。为了使土地利用研究更具化,本文选择马鞍山市花山区互联网小镇为研究区,对镇域的建设进行综合性评价。

互联网小镇总的规划面积为3.25 km2,坐落在南京和马鞍山的交界处,整个创收突破了百亿元级别,到南京市禄口机场直线距离约为30 km。从产业角度来看,互联网小镇位列中国特色小镇50强。通过产业链对接,打破了行政局限,通过政府主导引导,企业参与、小镇共同建设等形式开展了产业研究合作,逐渐形成了生活、生产、旅游、制造于一体的特色发展区域化的集群。本研究从产业集聚程度、社会价值辐射度两个角度进行互联网小镇的研究。

为了进行本文的研究,搜集了马鞍山市2020—2023年的POI(兴趣点)数据、房屋建筑数据、智联招聘数据、大众点评数据,利用地理位置关联,挂接不同的属性数据,依托不同的数据进行研究区指标的构建,形成标准统一的地理空间数据库;同时,基于评价模型对研究区进行评价分析。

1.2 研究方法

为了更好地提升小镇经济发展、社会环境、医疗卫生、公共教育等服务设施质量,需要对小镇进行综合性评价分析,首先需要明确评价的指标,即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既要考虑小镇的综合性,也要顾及产业的特色性。因而,本研究选择了公共服务、经济发展、旅游资源等3个方面进行评价分析,对应的一级、二级指标设置如表1所示。

从镇域统计的角度来看,特色小镇的人口没有单独的统计口径,并未公开准确的信息,因而,本研究尝试利用社交媒体签到的数据进行人口数据模拟。

一方面,评价分析的指标可以从多维度对小镇现状进行评价;另一方面,针对多个时间维度,可以更好地摸底小镇的经济发展情况。公共服务指标主要涉及学校、医疗、住房等类型,反映小镇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保障程度;经济发展指标则主要涉及小镇的特色产业、传统产业等,能否为当地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能否提升居民的收入;旅游资源指标则主要涉及特色小镇的产业支柱、区划定位及旅游的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

1.3 评价模型

为了对特色小镇的发展进行评估,选用集约节约利用指标进行评价,重点在于指标体系及对应权重的确定。常用的权重确定方法有专家打分法(即特尔斐法)、因素成对比较法、熵值法、层次分析方法等。综合对比各类方法及对小镇数据进行分析,本文选用熵值法进行各因素因子的权重分析,此外,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权重进行优化完善,主要的步骤如下:

(1)首先划定格网区域,对研究区进行100 m×100 m的格网划分,将最小评价单元确定为每个格网。

(2)确定指标的权重,主要包括以下5个步骤。

进行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式中:指标的标准化值用Sij表示;指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用Sjmin 和Sjmax表示;评价单元用i表示;评价指标用j表示;指标修正后的值用X′ij表示;贡献率的值用Cij表示;指标权重和熵值分别用Wj和Fj表示。

(3)修正权重值。熵值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权重值进行一定修正。本文选择对应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已有的权重值进行修正,以达到最终的修正权重。

(4)地块评价的得分值计算。在权重值修正的基础上,进行每个地块的分值计算,同时利用聚类法进行可视化分析。

2 评价分析

2.1 集约节约评价

就评价结果来看,研究区的总体集约程度逐渐增强,在产业聚集、政策引导的基础上,原先分散零碎的模式逐渐向规范化、规则化模式转变。研究区目前的发展与小镇的规划高度契合,除了核心的研究企业,大部分企业集中于研究区周边和外围。一方面,这样的布局能够带动研究区周边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能达到以点带面、先外围后中心的效果。

在研究区(互联网小镇)发展之初,由于自然禀赋未完全开发,管理机构未统一扎口,所以发展缓慢,产业分布较混乱。但随着互联网小镇的建设不断加深、不断推进,首先编制了相关规划,自上而下实施;其次,对原有传统的优势产业进行整合;最后,引进了一批新的科研单位、高校及企业,如与河海大学进行战略合作,与腾讯集团共建“腾讯云生态伙伴示范基地”,建设运营5G新基建“东华鹏霄服务器项目”。在以“互联网+”产业为主导的小镇汇集了东华软件、银江科技、榕基软件、百助网络、中软国际、华拓金服、统运物流等软件行业领头、知名企业,产业从业人口超8000人。为了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小镇不断优化完善配套设施,加速形成“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多项便利,逐渐引入了马鞍山体育会展中心、奥体中心、重点小学、实验小学、秀山中学等优质教学资源汇集,市人民医院东院区的医疗资源同步配套,健全了与小镇发展水平相协调、与居民需求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2.2 产业效益辐射

特色小镇的建设诞生于“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下,因而因地制宜发展具有本地区产业特色、带有乡村旅游功能的小镇,不但能给小镇带来产业多元化的发展,也能促进周边地区的发展。对照研究区的规划,小镇的各部分功能区已经明确,对周边的地区发展也产生了各种影响。因而,为了进一步明晰影响,本研究选择小镇边界向外拓扑缓冲1 km,提取小镇1 km范围内的餐饮、住宿、企业、园区、旅游相关企业的数据,同时建立100 m×100 m的格网单元,基于熵权法进行指标权重的计算,并且对计算的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和展示。评价结果显示,小镇周边的各类型企业逐渐聚集且逐渐增多,其主要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小镇的从业人口不断增多,“互联网+”产业聚集明显,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生产经营,上下游产业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相关性质的企业逐步增多;此外,小镇的政策引导和优惠吸引了众多企业“落户安家”。(2)产业的聚集和企业的落户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需求,为周边带来了较多的工作机会,也推动了小镇的科技创新发展。(3)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对小镇周边的住宿、餐饮、民俗等系列产业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4)学校、医院、便民设施的不断完善也惠及了周边地区。因而,特色小镇的不断发展,不仅带动了小镇内部的经济产业发展,还辐射了周边地区。

立足互联网小镇的定位,需精心布置、抢先布局“产业图谱”,按需分档扶持各类“互联网+”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融入南京都市圈,打造互联网产业集群;同时,小镇可配套各类政策,优化投入产出,着力发展高附加值的服务型经济。

3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与乡村不再是剥离的二元化结构,而是需要一体化发展。特色小镇的建设一方面减缓了两者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减少了发展矛盾,更好地趋近于均衡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小镇自身的优势产业和地理位置优势,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依靠品牌、产业等各种优势吸引企业落户和人才归巢。政策的引导有利于小镇经济快速发展,同时解决了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问题,对于当地居民而言也是民生工程的改善。

本文选择马鞍山市花山区互联网小镇为研究区,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公共服务、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三方面分析产业集聚程度的格局情况。此外,利用熵权法对小镇周边1 km范围进行产业效益辐射分析,旨在进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评价结果显示:(1)小镇的产业发展与规划高度吻合,呈现以核心企业带动周边上下游产业相关企业落户;(2)小镇周边的各类型企业逐渐聚集且逐渐增多,周边辐射的产业效益明显增强,数量也呈增加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向东,刘小茜,裴韬,等.基于技术效率测算的京津冀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J].地理学报,2019(9):1853-1865.

[2]周坚.基于SEE模型的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遵义县为例[J].中國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10):71-76.

[3]李云,申浩正,刘蒙罢,等.历史文化名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凤凰古城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9(1):6-10.

[4]孙平军,吕飞,修春亮,等.新型城镇化下中国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基本认知与评价[J].经济地理,2015(8):7-11.

[5]张转,卫新东,郭树延,等.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度测评及空间分异特性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7(5):7-10.

[6]邢璐平,方斌,向梦杰.基于GWR模型的江苏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2):11-14.

[7]孙小祥,秦艺娟.基于PSR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苏州市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10-14.

[8]刘晶,金晓斌,范业婷,等.基于“城—村—地”三维视角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策略——以江苏省新沂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8(4):17-23.

[9]柯丽娜,武红庆,阴曙升,等.2004—2014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海域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18(4):9-12.

[10]姬珍君,陈英.天水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空间分布格局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8(2):8-12.

[11]张苗,陈银蓉,周浩.基于DSR模型的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以武汉市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5(5):7-11.

[12]纪陈飞,吴群.基于政策量化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政策效率评价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资源科学,2015(11):9-11.

[13]马聪,刘黎明,袁承程,等.快速城镇化地区不同生计类型农户耕地利用集约度评价——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7(10):10-14.

[14]武美丽,敖登高娃,赵明.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9):7-10.

[15]祖健,郝晋珉,艾东,等.基于要素视角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内生动力及评价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10-16.

(编辑 姚 鑫编辑)

Exploration of evaluation of intensive and economical utilization of land in towns

Gao  Li

(Maanshan Natural Resources and Planning Information Center, Maanshan 243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can reduc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more balanced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intensive and economical use of the towns land, this paper selects the Internet town in Huashan district of Maanshan city as the research area, starting from the intensive and economical evaluation and industrial radiation benefits. On the one hand, by constructing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e pattern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s analyzed from three aspects as public service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ourism resources. On the other hand, using the entropy weight method to conduct an industrial benefit radiation analysis within 1 km radius around the town, aiming to enhance the industrial radiation effect of the town.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the small town is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ning, presenting a trend of core enterprises driving the settlement of related enterprises in the surrounding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industries. (2) The various types of enterprises around the town are gradually gathering and increasing, and the industrial benefits radiated by the surrounding area a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and the number is also showing an increasing trend.

Key words: intensive conservation; benefit radiation;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作者簡介:高丽(1991— ),女,助理工程师,学士;研究方向:自然资源信息化。

猜你喜欢
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视角下中部六省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浅析中国麻涌镇粮油产业集聚跨越式发展
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宿迁模式”探析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基于区位熵分析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集聚现状
FDI与长三角制造业集聚的发展
FDI、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方式
浙江省金融集聚现状与形成因素研究
地区文化产业园区地缘集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