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 姜伟俊
摘 要:宋代休闲体育文化是杭州宋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宋代休闲体育文化具有全民化、普及化、非对抗性、观赏性、可延续性、教育性等特色,通过与旅游、文创、教育等多方结合,将其与现代生活创新性地融合和推广,对杭州实施宋韵文化工程、打造休闲之都、塑造独属于杭州的文化品格有着积极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宋代;休闲体育;传承;推广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7.039
我国传统体育源远流长,自原始社会萌芽起,千年演化,至今长盛不衰。翻开我国的体育文化史,可以窥见许多现代人喜爱的体育运动雏形,许多全球盛行的体育赛事的项目,如足球、跳台跳水、高尔夫球等,都最早诞生于我国。宋代体育文化在我国体育文化史上有特殊的地位,杭州作为宋朝古都,宋代体育文化也是杭州宋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8月31日,浙江省委文化工作会议提出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2023年9月,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召开。在这个特殊时机,梳理具有浓郁宋韵的杭州宋代体育文化,阐释与西方迥然不同的东方体育文化精神,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杭州宋代休闲体育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寻求古代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创新与发展,对丰富杭州市民的精神生活、促进杭州旅游业的发展、助推品质生活之城的建设,打造以宋韵文化为代表的杭州历史文化金名片,具有非凡的时代价值和积极的实践意义。
1 杭州宋代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概况
1.1 城市革命
两宋时期,整个社会的经济和文化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农业呈现繁荣之势,商业日渐发展起来,社会相对稳定,人口持续增长,城市规模扩大。同时宋代打破了唐代坊市制度的限制,此时的市民面街而居,并在街上开设店铺,形成了“工商贾合一、产销一体”的家庭经营方式。这场“城市革命”给城市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商业贸易、文化消费等齐全而多样化的城市功能展现出来,一个富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群体—市民阶层正式形成。市民阶层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社会大众的审美趣味,改变了当时的文化风尚,引领人民崇尚休闲生活,并在实际生活中身体力行,扩大了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促进了宋代休闲文化的快速发展与兴盛①。作为南宋都城的杭州是市民休闲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一类型的文化区别于以往主流社会的士大夫趣味,不再是阳春白雪,而是下里巴人,具有普适性和集体狂欢性的特质。
在杭州宋代休闲文化的众多内容构成中,休闲体育文化占了比重较大的一席之地。随着市民群体休闲娱乐的需求不断增加,在宋代都市中,兴起了瓦舍这样的综合性文化娱乐场所,为体育表演和体育观赏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催生了体育娱乐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和活动项目的商业化。当时南宋都城临安有瓦舍二十四座。宋代的体育职业人员称为“路岐人”,南宋耐得翁在《都城纪胜·市井》中记录:“此外如执政府墙下空地,诸色路岐人,在此作场,尤为骈阗。”宋代社会出现大量的体育专业表演人员,因此专业的体育活动组织—会社应运而生,如弓、弩的踏弩社、水弩社、锦标社,打拳使棒的英略社,蹴鞠的圆社、齐云社,打马球的打球社等②。由此可见,宋代杭州的休闲体育已经有了现代体育的规模—专业的体育馆、体育俱乐部和职业运动,出现了较为规范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1.2 流行运动
宋代杭州流行的休闲体育活动主要有四大品类:球类运动、水上运动、杂技百戏和文人体育。
球类运动在我国的起源很早,上溯汉唐,甚至先秦。入宋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球类运动发展迅速,运动项目丰富创新,比赛规则更加完备。宋代杭州的球类运动主要有蹴鞠、马球、驴球、捶丸、角球、十五柱球、抛球、水球等。其中以蹴鞠最為盛行,宋代杭州已形成了蹴鞠的社团组织,南宋周密在其《武林旧事》卷三“社会”条记载:“二月八日为桐川张王生辰,霍山行宫朝拜极盛,百戏竞集。如绯绿社(杂剧)、齐云社(蹴球)……角抵社(相扑)、锦标社(射弩)、英略社(使棒)……”同时出现了诸多闻名业内的蹴鞠职业艺人,《武林旧事》卷六“诸色伎艺人”条记载的蹴鞠高手有“黄如意、范老儿、小孙、张明、蔡润”。
北宋初年,为平定南方,朝廷大力提倡水上练兵,全国安定后,这项活动逐渐成为娱乐活动,即“水嬉”。南宋时,杭州地处江南水乡,江河湖泊众多,为水上体育运动的继续盛行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环境。南宋中秋佳节,杭州钱塘江潮十分壮观,当时市民中不乏泳技好的人,在观潮之际,成群结队跃入江中大显身手,表演各种泳技,时人称为“弄潮”。《武林旧事·观潮》记载:“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龙舟竞渡也是宋代杭州规模盛大的民间体育活动。南宋杭州赛龙舟一年有两次,一次从二月初八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明,另一次在端午前后,自五月初一至初十,主要在西湖和西溪两大宽阔的水域进行,从今日西溪龙舟盛会中的“满天装”龙舟可以窥见南宋龙舟之影。宋代还出现了跳水运动—水秋千,《东京梦华录·驾幸临水殿观争标锡宴》记载:“有两画船,上立秋千,船尾百戏人上竿,左右军院虞侯监教,鼓笛相和。又一人上蹴秋千,将平架,筋斗掷身入水,谓之‘水秋千。”这种观赏性的水上休闲体育项目也从北宋汴京一直流行到南宋杭州。
百戏是我国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宋代经济的繁荣、大都市的涌现,为百戏的演出提供了庙会、瓦舍勾栏这样的演出场所,使杂乐百戏由街头进入了专业表演场所③。在宋代的百戏里,属于体育娱乐表演的百戏有几十种,有相扑、踏跷、使棒、寻橦、飞弹丸、杂旋、踢弄、跳索、抢金鸡、拗腰、筋斗、倒立、舞斫刀、舞蛮牌、透剑门等,极其精彩。其中相扑是宋代杭州城最流行的百戏运动,《梦粱录》记载,京城临安著名的相扑比赛场地有两处,一处是葛岭北麓黄龙洞的护国寺,另一处是南高峰露台,获胜者还可以获得物质奖励,甚至是官职。同书卷六“诸色伎艺人”中“角抵”条有记载的当时临安角抵名手有王侥大、张关索、撞倒山等44名,由此可见南宋杭州相扑运动的发达和娱乐武术文化的繁盛。
宋室南迁后,大量文人南渡到杭州,文人士大夫也是杭州宋代社会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重文轻武的风气,宋人闲适内敛的心态使得文人的体育生活倾向于“雅”兴。棋类活动是杭州文人体育的重要内容,此时的围棋已有了职业和业余棋手之分,如棋待诏、棋师以及棋工等;象棋在北宋横纵9路的基础上增加了河界,并在民间广为流传,沿用至今;司马光发明的七国象棋、李清照发明的打马棋等也都是当时常见的棋艺休闲形式。与此同时,传统的投壶在宋代经司马光制定《投壶新格》重新规范后,也成为杭州的文人士大夫聚会、宴游的主要休闲体育活动。
2 杭州宋代休闲体育文化的特色内涵
2.1 全民化、普及化
宋代的体育活动除了不再是贵族阶层的专利外,还不分性别、年龄,普及到了市民的全阶层。女子也能广泛参与体育运动,享受到休闲体育文化带来的愉悦。如马球这一颇具魅力的运动,在宋代的女子中极为盛行,是宫女的主要娱乐活动之一。此外,宋代的击球分“大打”和“小打”,“大打”指打马球,而“小打”是骑小马或驴骡打球。由于驴体型矮小、重心较低,奔驰速度比马慢,因此在女子中尤为盛行。宋代在女子中流行的休闲体育活动还有抛球,这是一种轻缓的球类运动,此项运动不受场地限制,宫殿、广场、院落皆可开展,后被加以提炼、美化、升华成为一种体育舞蹈,参加舞队者以将彩球抛入“风流眼”中为胜,南宋孝宗的皇后最爱看抛球表演。水上的抛球运动—水球,也是当时女子流行的体育运动。除此之外,在宋代女子中开展的还有射箭、马术、武术、踏春、登高等体育活动。
儿童中也盛行着大量休闲体育项目,如角球就深受当时儿童的喜爱,在《蕉阴击球图》等宋画中记录着儿童玩角球的身影;如放风筝,《武林旧事》记西湖游春,许多少年在断桥和苏堤上“竞纵纸鸢”,当时出现了一些互相争胜为主的放风筝比赛,这种比赛不是比放得高、放得远,而是互相勾引绞线,以绞断对方的风筝线为赢;如抛堶、飞石,是流行于宋代寒食节、清明节的儿童节令体育游戏;如踢毽子,从宋代开始,出现了用鸡毛做成的毽子对儿童踢毽子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按照身体的不同部位和不同踢法,出现了外廉、拖抢、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子、拐子等各种花样。
2.2 非对抗性、观赏性
宋代的体育与前代的最大区别在于是由竞技体育向休闲体育转变,削弱了对抗性,增强了体验性、观赏性和娱乐性。如蹴鞠发展到宋代,有了更丰富的玩法,分为间接对抗和白打两种形式。间接对抗继承了唐代单球门的踢法,球门立在场地中央,球门约高三丈,在彩丝结成的球网中间留有直径一尺许的圆洞,时人称“风流眼”,以球落地为一局,射过球门次数多者一方为胜。白打不用球门,以踢出的动作花样或难度比出胜负,比赛人数可一人至数人不等。又如捶丸,前身是唐代的步打球,到了宋朝,步打球由原来的同场对抗性竞赛逐渐演变为依次击球的非对抗性比赛,球门改为球穴,名称也随之改称为“步击”“捶丸”。对抗性的削弱带来了更好的体验性,宋人在运动中得到了更好的放松和精神上的愉悦。
除了运动主体本身的体验感,宋人也尤为注重观者的视觉感受。如宋代龙舟竞渡,包括龙舟争标和龙舟花样表演两项,龙舟花样表演在先,分为“旋罗”“海眼”“交头”等花样,表演后再进行龙舟争标,改变了过去那种纯粹为祭祀而哀号的竞渡气氛,使之成为一种融祭神和娱乐为一体的节俗体育。宋代杭州极其风靡的相扑运动也是当时市民日常休闲的主要观赏娱乐节目,当时相扑运动分两类,一类是竞技性质的露台争交,另一类是在瓦舍等娱乐场所里进行的表演性相扑,《梦粱录》卷二十“角抵”记载:“瓦市相扑者,乃路歧人聚集一等伴侣,以图摽手之资。先以女飐数对打套子,令人观睹,然后以膂力者争交。”瓦舍里的表演相扑还有女子相扑、小儿相扑和乔相扑。此外还有从唐代“缘竿技”发展而来的“抢金鸡”,但与前代不同的是,宋代“抢金鸡”是多人比速度的缘竿,增加了节目的观赏性④。
2.3 延续性、教育性
杭州宋代的休闲体育运动,不仅在当时流行,许多运动传承到现代仍经久不衰,在各大国际体育赛事中成为热门项目。宋代的全民运动蹴鞠,被公认为现代足球的鼻祖;宋代的捶丸,其形制、运动规则与现代高尔夫球惊人相似,且产生早于荷兰约300年,规则早于英国472年,近代著名体育史学家唐豪先生经研究认为:“欧洲的高尔夫球的确是从我国元代传过去的。”⑤南宋孝宗的皇后最爱看的抛球表演,也与现代的篮球有异曲同工之妙;诞生于宋代的水秋千与现代花式跳水极为相似,且难度系数远高于花式跳水;宋代的龙舟争标,在终点设一竹竿,竿头悬锦彩和银碗,优胜者夺到奖品就称为“夺标”,这种夺标赛就是以后体育比赛中“锦标赛”的由来。
同时,宋人将自身的道德评判等精神追求注入体育活动中,赋予体育活动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如十五柱球,又名“木射”,南宋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中对木射玩法做了介绍:“为十五笋以代侯,击地球以触之。饰以朱、墨,字以贵贱之。朱者: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墨者:慢、傲、佞、贪、滥。仁者胜,滥者负,而行一赏罚焉。”这种类似西方保龄球的休闲运动,将道德标准与游戏胜负相结合,说明宋代休闲体育活动被人为赋予了道德教化功能。司马光在其《投壶新格·序》中说投壶可以“治心、修身、为国、观人”,这种寓德于体育的思想,也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色⑥。
3 杭州宋代休闲体育文化传承和推广的对策建议
3.1 与旅游业结合,将杭州宋代休闲体育文化融入城市生活
将杭州宋代休闲体育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进行传承推广和创新发展,是一项将杭州“东方休闲之都”城市文化与宋代休闲体育文化特色结合在一起的文化工程,要与社会的方方面面紧密结合,有计划、分层次地将杭州宋代的一些休闲体育活动融入城市生活。与旅游业相融合时,可分区域、节令等进行开发建设,让游客在杭州各大景点中体会宋代休闲体育文化。西湖、西溪湿地、钱塘江、南宋御街、德寿宫等地都是杭州具有丰富宋韵元素的旅游景点,可在南宋御街、德寿宫等宋代景点中进行有关相扑、杂技、蹴鞠的宋式复原观赏性表演等;还可以在河坊街、黄龙洞、南高峰等宋代体育场所遗址上建立民俗体育文化园,恢复创新蹴鞠、马球、驴球、捶丸、十五柱球、水球等适合现代生活的宋代健身体育活动;在每年的特殊节令组织大型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如端午节在西湖、西溪等地进行龙舟争标赛,中秋节在钱塘江举行弄潮比賽等;在杭州各大书店、休闲茶馆等场所融入宋韵风雅元素,开设投壶、围棋、七国象棋、双陆、打马棋等宋代文人体育活动体验,将杭州宋代休闲体育文化渗入市民日常休闲生活中。
3.2 与运动赛事结合,开发杭州宋代休闲体育文化文创产品
近年来,市面上许多文创产品都以古代文化的某个领域为素材,从中汲取设计元素,如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各大博物馆纷纷推出诸多古风元素的文创产品,极受传统文化爱好者的青睐。这些文创产品,在提炼古代文化元素的基础上结合当下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向古代文化发出的隔空致意。杭州宋代休闲体育文化所具备的内容元素非常适合开发成现代文创产品,且开发面极为广泛,如根据现当代青少年的喜好潮流,开发宋代运动小人盲盒或胶带、手账本、笔盒等文具;抓住亚运会等各大运动赛事的热点,将宋代体育的多项运动结合西湖、西溪、钱塘江等景点绘成古风长卷《宋潮运动会》,以此为基础开发为桌旗、垫巾、桌面屏风等装饰品,并作为运动员伴手礼,扩大杭州宋代体育文化的影响力;从现代生活的实用性出发,开发宋韵体育元素的扇子、包袋、伞等高频使用的日常用品等。只有巧妙地将传统文化和当下使用者的使用场景相结合,杭州宋代休闲体育文化才能得到真正的传承、应用和推广。
3.3 与研学相结合,赋予杭州宋代休闲体育文化长远生命力
一项传统文化要延续下去,归根结底要做好教育这篇文章,从意识上根植传统文化的精髓,而研学正是当下流行且行之有效的一种途径。在全方位、立体式、体验式的研学活动中,受众者将抽象化的文本知识与具体的生活情境、身心感官体验、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反思,在实践中与现实生活相通、相融,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向身心投入的主动学习,进而实现实践育人⑦。研学的受众人群不仅仅是学生,还有市民大众,可结合亚运会的热点,在杭州各大博物馆举办宋韵体育的主题展,向社会大众广泛宣传普及宋代休闲体育文化。目前,杭州各中小学都在与各大博物馆进行战略合作,兴建科普、人文主题的校园博物馆,可在中小学建立宋代体育文化主题的校园博物馆,给学生开辟体验宋代体育项目的常态空间,激发学生对古代体育文化的探究。在时下市面各类宋韵主题的研学活动中,可以适当加入宋代休闲体育文化的课程研发,丰富传统文化研学的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热爱宋韵文化。
4 结语
与西方秉承的“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不同,体育之于宋人,是舒乏解压的生活方式,是叹为观止的艺术表演,是怡情养性的内心修行,是知行合一的道德教化。这是独属于我国、独属于大宋的东方体育文化精神。时光荏苒千年,这样的宋式生活美学也为现代都市人心之所向。将杭州宋代休闲体育与现代生活创新性地进行结合和推广,使之成为杭州闲暇的主流方式,对杭州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打造“世界休闲之都,东方品质之城”的文化标签、塑造独属于杭州的文化品格有着积极的助推作用。
注释
①吴玉勇.宋代民间体育休闲文化发展[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10):31.
②陈宇,耿银贵.宋代市民休闲体育开展状况及其兴盛原因[J].兰台世界,2014(36):118-119.
③邹代兰,郑莉.宋代百戏的演出与禁毁[J].电影评介,2009(9):107-108.
④侯彦喜,刘英,梁留科.宋代开封体育文化研究[J].开封大学学报,2008(1):21-23,30.
⑤杨向东.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104.
⑥白志忠.宋代都市休闲体育文化的繁盛及对现代体育的启示[J].学术交流,2014(11):217-221.
⑦李卯.推動研学旅行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11-19(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