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映涵
摘 要:古石桥既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城市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从宋元到明清时期,厦门地区建造了不少风格独特和工艺精湛的古石桥,成为彰显本地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近代以来,随着厦门城市的快速发展,古石桥数量急剧下降。因此,加强古石桥的保护和研究,挖掘古石桥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对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以及推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古石桥;现状;建筑特点;文化价值;保护策略;厦门地区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7.040
我国的桥梁建造到宋代迎来了第一个高峰①,无论是桥梁建造数量还是桥梁建造技术水平都是空前的。南宋在泉州设立了市舶司,极大地促进了海上对外贸易,同时也确立了泉州作为重要港口的地位。之后随着泉州地区经济的繁荣,逐渐建成了洛阳桥和安平桥等重要桥梁工程。曾作为泉州府下辖的古同安县(即今厦门地区),是古代泉州和漳州两府经济往来与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也先后建成了不少古石桥,但目前仅有少数古石桥原貌保存较好。笔者通过实地调研与史料查找,分析厦门地区古石桥的现状与特点,探索古石桥的历史文化价值,并针对古石桥现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
1 厦门地区古石桥的现状与特点
1.1 古石桥的现状
根据民国《同安县志》的记载②,当时的厦门地区有不同年代建造的古石桥59座,其中,始建于唐末的1座、宋元时期的17座、明清时期的31座、年代不详的10座。根据笔者的现场调查,目前遗存的古石桥15座,这些古石桥目前有的被改造为公路桥或水闸,有的因城市建设易地重建,还有的受自然力或人为破坏而坍塌,而保存较为完整且规模相对较大的仅剩同安区五显第一溪桥、集美区苎溪桥和集美区深青桥等宋元时期的3座古石桥,前2座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1座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①五显第一溪桥。五顯第一溪桥位于厦门同安区五显镇(图1),始建于元大德年间(1297—1307),重修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3)③。该石梁桥呈东西走向,长64米,宽2.3~3.3米,共有十孔。桥面由4~5条长6米、宽0.6米、厚0.4米的石梁板铺架而成。桥下有9座船形桥墩,北侧迎水面呈船首尖状。桥墩顶长5.5米,顶宽1.7米,采用大条石有规则地交错垒砌,结构较为密实。石梁板架于两墩中间,桥墩两头各留1米多空间,以减少桥墩所承受的石梁板压力。原桥面两侧设有护栏,东侧桥头设有镇桥石将军1尊。
②苎溪桥。苎溪桥位于厦门集美区后溪镇(图2),即在古同安县连接泉州府和漳州府两地的古驿道上。苎溪桥始建于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重建于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④,该桥为石梁式结构,呈东西走向,是厦门地区现存最长的宋代石构桥梁,桥长73米,桥面宽约2.6米。该桥共有八墩九孔,桥墩顶长5.2米,顶宽2.5米,朝上游方向亦呈船首尖状,桥墩上铺架的石梁板共有9段,每段5条,合计45条,每条石板长约5米、宽0.5米、厚0.35米(图3),桥面现无护栏。
③深青桥。深青桥位于厦门集美区灌口镇(图4),也是泉漳古驿道的必经之路。古桥始建于南宋,重修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⑤,续建于清朝嘉庆九年(1804)。该桥长25米,桥面宽4米,桥高约5米,船形桥墩横长约5米,宽2米,共有四墩五孔,桥墩同样为船首尖状,桥面共采用35条石梁板铺砌而成。原先桥面并无护栏,十多年前,基于通行安全考虑,筑起了花岗岩护栏,石护栏上有不同石雕图案,望柱上则立有狮子头和莲花头。
1.2 古石桥的建筑特点
上述3座厦门地区古石桥都建在山地向海岸过渡的溪流或入海口处,而闽南沿海山体多为花岗岩风化形成的地貌,因此,古石桥建设在用材上遵循就地取材的基本原则,均采用石墩石梁桥结构,石墩石梁桥具有较多天然优势:包括允许一定的结构变形与地基沉降,施工时无需支模,后期维修工作量较少等特点;石桥墩设计成船型结构,桥墩以石块垒砌而成,迎水面砌成尖状,这种结构形式符合流体力学原理,以减少河水湍流对桥墩的冲击⑥,从而有效地保护桥梁的安全;石墩还采用悬臂托石结构,在墩身上部逐层挑出3至4层条石,减少石板梁的长度,保护上部的石板梁不会因太长而折裂。此外,石梁板桥面平直坚固、结构稳定,有利于古代沿海地区交通与运输的需求,有效地保障古代航运与商队的便捷与快速通行。
2 厦门地区古石桥的历史文化价值
2.1 景观文化价值
古石桥建成之后,巍然跨越于流水溪涧之上,与山川融为一体,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文人墨客每每登临游览,亦不禁吟诗题文⑦。宋代在同安县担任主簿的理学家朱熹先生,路过苎溪时曾作《苎溪道中》:“秋山有红树,忽忆野田中。禾黍收将尽,氛埃晚欲空。登原悲落景,倚杖怯高风。更有寒塘水,应将此处同。”诗句描绘了苎溪沿岸美丽的自然景观。元代邓子实的《苎溪》诗云:“日照松梢宿雨乾,秋风剪剪作轻寒。青林缺处云山好,更过桥西仔细看。”时至今日,古桥的韵味犹存,与周边的青山绿水、古木古寺以及村落民居相映成趣,仍然是一道靓丽的文化景观。
2.2 驿道文化价值
驿道亦称官马大道,是古代官府宣传政令、迎送官员、收集下情、运输货物的大道。古同安县境内建有125里的驿道,设有2驿12铺。在这些驿道上,“车旌之所宿会、文檄之所往来”,各类往来方便迅速,而无“阻绝沉滞之忧”。厦门地区的古石桥,相当一部分是古驿道的重要节点和交通要冲,特别是上述的深青桥和苎溪桥所在地,前者为驿,后者为铺。古驿道方便了沿海码头、粮农产区与府郡的快捷和密切联系,为古代泉州和漳州地区经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在深青古桥的桥头,建有“五里亭”,亭柱上有一副对联写着:“两头是路,坐一会,不分你我;四面皆空,谈片刻,各赴东西。”深刻地表达了古人羁旅途中的感受。厦门地区的古石桥,既是古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古代福建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缩影和文化脉络的生动体现。
2.3 宗教文化价值
桥梁是从此岸跨越到彼岸的建筑物,其与佛教所宣扬的“普渡”有类似的功能,佛教经典中就有“广度一切、犹如桥梁”“建此般若桥、达彼菩提岸”等说法。道家《阴骘文》也提到“剪碍道之荆榛,除当途之瓦石,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来往之桥”。因此,古桥与宗教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古桥相关的石桥联、碑刻以及石雕等,从不同角度寄托着古人对吉祥、安康、太平、富足生活的祈盼和向往。五显第一溪桥的桥头立有佩剑镇桥将军石雕,其意为降服妖龙,抑制洪患,保护石桥平安。与深青古桥相连的驿口街,设有闽南人用于辟邪的石敢当和造型别致的“风狮爷”,狮子象征权力与威望,祈求能镇守一方平安⑧。古桥头往往摆放佛龛,以供当地百姓婚丧嫁娶时烧香拜神,同时又期望这些神灵能够保佑行路者一路平安。深青桥边上的泽深宫,始建于明代,里面供奉着闽南一带的保生大帝,目前在我国台湾有九座分炉,信众达十几万,皆奉泽深宫为祖庙。显然,古石桥促进了当地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的发展,而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反过来给古石桥的文物价值增添了几分神韵。
2.4 商贸文化价值
同安五显第一溪桥,既是古同安通往泉州府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古同安与厦门岛和金門岛之间的水运起点。古同安的溪港俱深,清末民初之前,金门往来同安的船只,可挂帆直抵第一溪桥停泊,然后把同安本地出产的红糖、花生等农副产品和地瓜苗运回金门。其中,运往金门的地瓜苗最为大宗,因此,当地有“家财放在番薯船”的民间谚语,这是昔日古同安商业贸易繁荣的生动写照,五显第一溪桥显然是功不可没的。苎溪桥是漳泉古道的必经要地,当地在南宋时期生产的白瓷也是由此地入溪出海、销往国外。与深青石桥相连的驿口街,是厦门少有的古街道,全长约500米,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3 厦门地区古石桥的破坏因素及保护对策
3.1 主要破坏因素
①人为作用的影响。城市扩张及道路建设对古桥的破坏性影响最大。厦门翔安区的“根岭倒桥”古石桥,修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为三孔石墩梁桥,桥墩亦为船形状,桥长26米,宽2.5米。相传该桥“屡造屡倒、屡倒屡造”,故取名“倒桥”。由于古桥周边城市道路的建设,“根岭倒桥”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图5)。厦门同安区的宋代行军桥,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为一墩两孔石梁桥,桥长约7米、宽约3米。因城市道路建设的影响,行军桥不得不进行了异地迁移。另外,厦门海沧区的五层桥,受河道整治的影响,成为异地重建的旱桥。翔安区的泰安桥,因湖库的建设永久性地沉没在水中。翔安区的塘厝港古石桥,则在20世纪70年代被改造为纳潮水闸。
②自然作用的影响。由于缺乏科学的计算⑨,古代建桥时大多凭经验判断,往往导致桥墩基础不够扎实,沿海软土的地基条件下更是如此。古人说:“卧沙者易以沉”,就是指在桥的自重和外力作用下,基础会逐渐下沉。石材砌筑的桥墩桥梁缝隙中会滋生杂草,石桥的结构会受到杂草和植物根劈作用的影响。在笔者本次的调研中,均发现古石桥桥面和桥墩杂草滋生问题较为突出。福建沿海地区榕树较多,鸟类食用了榕树的果籽后,若停留在桥墩等构件上排泄,则易长出根系发达的小榕树,并在缝隙间产生挤压力,从而引起石桥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受损(图6)。另外,由于几百年来地质条件的变化,加上河道淤积等问题,部分桥墩的地基条件也发生改变,并引起桥墩倾斜等现象的出现。
3.2 保护策略
①建立长效的保护机制。古桥的保护需要政府成立专门化的古桥管理机构,负责制定、颁布古桥保护制度,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落实必要的专项资金,加大保护力度,划定古桥等文物建筑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实现古桥的优先保护。设专人巡护,防止古桥遭受人为的破坏。弱化古桥的交通功能,禁止机动车辆上桥行驶,避免古桥受损。强化古桥文化的宣传教育,提升人们保护古桥的意识,让周边群众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真正地爱护古桥,人人成为古石桥的保护者。在中小学乡土教材中列入古桥的内容,成立古桥保护志愿者协会等,为古桥的长效管理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②利用高科技提升保护水平。运用先进的现代科技手段对古石桥的建设与维修材料、水文地理环境、桥体结构安全、石雕纹样、损坏程度等信息进行采集,做到古石桥数据信息的准确记录,形成完整的古桥档案。同时,通过文献收集、调研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石桥有关的楹联、文化习俗和传说故事,历史文人吟诵厦门古石桥的诗词和歌赋等古桥文化资料,以及古石桥修建过程的人物传记等信息,通过全景拍摄、录制音视频、图文扫描以及文本记录等多种形式进行采集⑩,并对其进行数字化存档,建立详细完备的古桥信息资源库。
③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充分利用古石桥周边的山水环境、人文环境兴建公园绿地或古桥街区k。实现古石桥从单纯保护向综合开发保护过渡,利用旅游经济更好更持久地实现对古桥的保护。例如,可以融合苎溪桥周边山水田园等自然景观和水库民居庙宇等人文景观,打造以古桥为主题的城郊健康慢行步道,构造乡野生态休闲区,提升古桥的观赏性,使古桥与周边环境构成一道城郊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靓丽风景;再如,充分利用深青桥周边的石狮巷、驿口巷、古驿馆、古驿楼以及古庙庵,构建以古驿桥为主题,集观光、信俗、购物为一体的驿道文化商务走廊,并借此加强同根同源的闽台文化交流活动。
④挖掘古石桥的文化底蕴。梳理与古桥相关的特色民间故事、民谣传说、风俗典仪等,讲好古桥的建造历史和传说故事。邀请名家进行撰文、作画、题词,加强对古桥文化的赋能活动l。开展摄影采风、观水赏月、景观写生、电影晚会、诗文大赛等多种主题的活动。进一步把与古石桥相关联的营造技艺、民间文学、历史传说等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保护好古石桥本体的同时,引导古石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传承,将古桥的保护内容由物质的、有形的,延伸到非物质的、无形的,促进对石桥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与挖掘。
美丽城市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而古桥正是乡愁重要的载体,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和较高的景观价值,也是彰显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对古桥的保护不仅是桥体表面的美化或修复,更应从文化底蕴方面进行挖掘与赋能,以期更好地保护好古石桥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深地传承本地的历史文化内涵。
注释
①吴艺娟.两宋时期泉州地区的造桥技术[J].福建文博,2016(1):57-60.
②吴锡璜.同安县志(民国版)[M].北京:方志出版社,1929.
③④⑤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厦门市志(第四册)[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
⑥赵少杰,蓝星露,柳林,等.长株潭地区古桥建筑结构与美学特征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25-30.
⑦[佚名].苎溪桥:厦门最古老的石头桥—朱熹曾为这里写过诗[N].厦门晚报社,2012-11-16(001).
⑧黄必应.泉州市南建筑博物馆馆藏石雕狮子艺术赏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7):24-25.
⑨金乃玲,丁望旺.徽州古桥的保护策略研究[J].地域建筑文化,2021(5):242-244.
⑩万欣,邵陆芸.新媒体视域下湖州古桥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J].今古文创,2022(31):75-77.
k伍雯珺.明清古桥的文化特色与保护利用路径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3(8):29-32.
l张艺凡.乡村振兴背景下古桥保护与活化:以咸宁市刘家桥村上二桥微景观改造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3(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