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SI与InCites视角的普通高校学科竞争力和潜力学科定量分析

2024-05-14 10:27高卉杰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7期

摘要:文章基于WoS、ESI和InCites数据库近10年的数据,从论文总量、被引频次、载文期刊等角度分析了北京市属高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学科建设状况和科研竞争力水平,并通过与北京市属同类院校的对比分析,明确了其在北京市属高校中所处的位置。根据分析结果从学科布局、发文期刊、交流合作等方面,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学科建设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建设ESI学科的政策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ESI;InCites;学科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如何评价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已成为近年来学者研究和关注的热点,从目前研究成果来看,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已成为全世界众多知名高校用来衡量和评价学科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且“双一流”基本全部来自入选ESI全球前1%的学校和学科[1]。

国内外学者应用ESI和InCites数据库从不同视角对国家、高校的科研产出、学科分布等基础文献计量指标做了有益探索。张宛姝等[2-3]基于20所高校的ESI高被引论文,从多样性视角构建了学科多样性和学科均衡性指标来衡量学科的发展现状,并借鉴生物多样性的一般框架,挖掘中美英ESI高被引论文的学科布局特征。Zhang等[4]采用H指数,通过分析世界30多个国家/地区的ESI高被引论文数据,评估了各个国家/地区的商业与经济学科的情况。Moreno-Delgado等[5]引入期刊影响因子IF构建了国家影响因子,对25个国家在WoS核心合集中传播学的论文产出情况进行了评价。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ESI和InCites的学科分析能够为高校学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已有工程学进入全球ESI学科前1%,并于2022年成功申请到博士点学位,面临如何快速提升学科科研实力、加快促进潜力学科建设的新局面。因此,本文基于ESI和InCites数据库,进行引文计量分析和跟踪调查,在深入研究其已经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特征、热点论文、被引频次等学科布局及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预测潜力学科,并从合作机构、其他市属高校发展水平等进行多角度深入分析,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方向,同时也为普通高校评价其科研水平提供有益借鉴。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本文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中引入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和北京农学院7所北京市属高校进行对比分析。

本文数据来源于WoS数据库、ESI数据库和InCites数据库。ESI数据库更新时间为2023年11月9日,数据覆盖范围为2013年1月1日—2023年8月31日;InCites数据库更新日期为2023年11月30日,涉及的文章类型为Articl、Review。检索日期均为2023年12月1—5日。

2 论文产出总体分析

2.1 整体情况分析

论文数量是反映机构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利用WoS数据库按照索引日期检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4年1月1日—2023年11月24日近10年间在SCI-E和SSCI数据库的发文量(见图1),结果显示共有2986篇文章被收录,每年发文数量基本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尤其是2018年以后,呈现出快速增长。这一方面与我国整体学术科研环境和学校科研奖励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与学校自2018年开始注重引进大量博士生实施绿色通道有着紧密联系。论文数量的快速增长,表明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学术产出能力越来越强,对科学研究的贡献程度也在逐步提高,为2022年博士点学科的成功申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未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科研论文的数量增长有望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

2.2 与北京市属同类院校比较

根据ESI 2023年11月更新数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近10年间发文总数为2905篇,总被引频次22401次,在北京市属同类高校中位居第6;但从篇均被引频次来看,排名第9,位居北京市属同类院校中最后一名(见表1),其平均学术影响力在北京市属高校中还相对较弱。这表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在相关领域研究的影响力还不足,需要教师进一步凝练成果,提高论文的质量,从而增强在某些领域的科研影响力。

3 强势学科分析

3.1 学科发文量和排名分析

ESI数据库显示,2021年7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工程学科首次进入ESI学科前1%。截至2023年11月,工程学科仍是唯一一个进入ESI前1%的学科。对该学科近两年进入ESI学科前1%的数据进行汇总,结果如表2所示。

从学科发文量来看,近10年来,工程学科发文总量为1053篇,总被引频次8457次,篇均被引频次8.03次,呈现出稳定增长趋势。

从学科排名来看,工程学科近两年来总体排名、WoS论文数排名、被引频次排名、高水平论文排名均逐步上升,整体处于稳步上升的态势。其中,排名百分位越小,表明在全球机构中的排名越靠前,2022年1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工程学科在全球机构中排名的百分位为87.89%,2023年11月上升至57.49%,提高了30个百分点,说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工程学科的学科发展力和学科创新力在全球ESI学科前1%的机构中大幅度提升,由中下等水平逐步上升至中等水平。

3.2 二级学院贡献度分析

对2023年工程学科中的高被引论文进行分析,由图2可知,工程学科高被引论文主要来自计算机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绿色发展大数据决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信息与通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其中计算机学院对工程学科贡献度最高。

3.3 发文分布情况分析

論文被引频次受期刊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大,发文量前6的期刊大部分是JCR二区(见表3),被引频次前6的期刊大部分属于JCR一区(见表4),且对应的篇均被引频次也都相对较高,大部分的篇均被引频次都在10以上,最高达到43.57。进一步分析发现,工程学科发文量和被引频次均排名前6的期刊有一个是重复的,即IEEE Access,该期刊属于JCR 二区,WoS论文数95篇,被引频次1122次,篇均被引频次11.81,占工程学科总被引频次的13.27%。

4 潜力学科分析

4.1 潜力学科的挖掘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不仅要重点关注已经进入ESI学科前1%的学科,深入挖掘即将进入ESI学科前1%的潜力学科也至关重要。本文采用距ESI学科前1%的阈值接近度指标来判断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各学科的潜力。距ESI学科前1%的阈值接近度大于1,表明该学科已经入围ESI学科前1%;距ESI学科前1%的阈值接近度介于0.7~1,则表明该学科入围ESI的可能性较大,可视为潜力学科;距ESI学科前1%的阈值接近度小于0.7,表明学科入围可能性很小。由图3可知,计算机科学距ESI学科前1%阈值接近度为67.62%,是最有可能入选ESI学科前1%的潜力学科。

选取WoS论文数量和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为衡量指标,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WoS论文数排名前6的学科进行SWOT分析,评价学科发展潜力。距ESI学科前1%阈值接近度反映在气泡的大小上,气泡越大,接近度越高,如图4所示。

根据学科所处状态的不同,应采取针对性的学科发展策略。工程学已经进入ESI全球前1%,属于优势学科,该学科论文数量最多,但论文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学校应遵循“持续重点投入,质量与数量并重,两手都要抓”的学科发展策略;计算机科学和数学属于机会学科,这类学科的论文数量相对较少,但论文质量较高,学校应采取“稳质量、扩规模”的学科发展策略,通过各种措施鼓励科研人员努力提高论文的数量;物理学属于挑战学科,该学科有一定的论文数量,但论文质量相对较低,学校应采取“稳规模、提质量”的学科发展策略。化学和材料科学属于弱势学科,这类学科论文数量和质量都相对较低,学校可以强化弱势学科与优势学科、机会学科、挑战学科的交叉融合,提升学术生产能力。

4.2 潜力学科分析——以计算机科学为例

由距ESI学科前1%阈值接近度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是最有潜力进入ESI学科前1%的学科,该学科2014—2023年累计发表论文361篇,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尤其是2019年以后论文数量和被引频次飞速增长,但因被引频次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以自2021年达到顶峰之后,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见图5)。

4.2.1 发文分布分析

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学科载文期刊进行分析,刊载该学科论文的期刊共有114种,其中一区的论文最多(48篇),占比42%,二区论文35篇,占比31%。期刊China Communications和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Mobile Computing上的发文量最多,均为15篇,且China Communications期刊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为4.43,远大于1,表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学科在该期刊发文的影响力远远高于期刊自身的平均影响力,教师在投稿时可以投到更高影响力的期刊上来展示自己的成果[6]。

4.2.2 科研合作机构分析

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学科361篇论文中,仅82篇是该校作者独立或合作完成的,279篇是与239个机构合作完成的。通过对合作机构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国外合作机构107个,国内合作机构132个;从论文数量来看,国内合作机构合作论文数量占所有论文数量的51.24%,其次是美国 (33篇),占所有论文数量的9.14%,紧接着分别为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在合作论文数量排名前10的机构中,与北京邮电大学(26篇)合作发表论文的数量最多,通过观察这些合作机构的学科规范化影响力发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4.05)、中国石油大学(3.7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14)、清华大学(1.29)、北京邮电大学(1.14)、北京工业大学(1.14)这些机构合作的论文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因此,要提高计算机科学学科的竞争力,可以加强与这些机构之间的合作。

5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研究对象,借助InCites和ESI数据库,对其整体论文水平、ESI学科和潜力学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体水平方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发文总量和论文影响力均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学科结构方面,工程学属于优势学科,唯一一个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但在发文数量和质量上与北京市属高校如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还有较大差距,表明学科创新水平还有待提高;计算机科学属于潜力学科,但该学科也存在一定的科研短板,如大多数文章是合作发文,且发文期刊水平不高,被引频次较低等,反映了该学科的科研实力还有待加强。在发文期刊、合作机构方面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以期为学校的学科发展提供参考:

一是加强学科布局。要突出工程学科的地位和作用,保持其强势学科的领先地位,给予更多的资源支持;同时加强计算机科学以及数学等学科的建设,培养高水平教师队伍,注重与工程学科的交叉研究。

二是鼓励教师向高影响力期刊投稿。计算机科学载文量排名靠前的期刊,有4种期刊规范化引文影响力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表明发表论文的影响力高于期刊的影响力,教师可以向更高水平的ESI期刊集中投稿。

三是加强同高水平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通过与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尤其是WoS核心合集中高产出机构、高被引机构以及ESI各学科领域内的高被引论文作者之间的合作,可以快速提高论文的被引频次和关注度,促进高影响力论文的产出。

參考文献

[1]李秋奇.高校图书馆ESI学科分析助力“双一流”建设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22(15):61-65.

[2]张宛姝,汪雪锋,于璇.基于ESI论文数据的高校学科评价研究[J].科研管理,2020(2):60-72.

[3]张宛姝,姚海涛,汪雪锋.融合细分学科与文本内容的中美英ESI学科布局特征探析[J].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2022(9):14-26.

[4]ZHANG N,WAN S S,WANG P L,et al.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highly cited papers in the field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based on the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database[J].Scientometrics,2018(2):1039-1053.

[5]MORENO-DELGADO A,GORRAIZ J,REPISO R.Assessing the publication output on country level in the research field communication using Garfields Impact Factor[J].Scientometrics,2021(7):5983-6000.

[6]周环,苏莉娜.基于ESI和InCites的河北大学多维度学科分析及潜力学科预测[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3):148-153.

(编辑 李春燕编辑)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disciplinary competitiveness and potential in ordinary universities

based on ESI and InCites perspectives

Gao  Huijie

(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2,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of WoS, ESI and InCites databases in the past 10 yea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competitiveness of 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total number of papers, citation frequency and published journals, and defines its position among Beijing affiliated universities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similar institutions in Beij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results,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from the aspects of discipline layout, published journals,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liable basis for the policy formulation of ESI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ESI; InCites; subject analysis

基金项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级科研课题;项目编号:5202310980。

作者简介:高卉杰(1987—),女,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学科分析,情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