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敏捷治理与城市形象建构进路

2024-05-14 07:55赵建国芦彦清
重庆社会科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淄博市淄博城市形象

赵建国 芦彦清

摘 要:数字时代,地方政府有效建构城市形象,离不开数字技术赋能下的数字化敏捷治理。通过对数字化敏捷治理与城市形象建构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提出了数字时代政府建构城市形象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淄博市城市形象建构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认为:数字化敏捷治理是数字时代背景下城市形象有效建构的有效办法,主要体现在机会感知下的精准治理、舆情响应中的快速治理以及趋势研判后的跟踪治理等方面;在地方政府对城市形象建构过程中应坚持数字化敏捷治理,具体体现在利用数字技术加强政府宣传、舆情应对以及长效治理。

关键词:数字化敏捷治理;政府治理;地方政府;城市形象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校基本科研重点攻关项目“人口老龄化对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LJKZZ20220129)。

[中图分类号] D630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4)003-0095-01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4.003.008

数字时代,地方政府对城市形象的建构充满机遇与挑战。一方面,负面舆情在数字媒体平台传播下会裹挟大量民意,最终对地方政府所建构的城市形象产生冲击,诸如青岛大虾、丽江打人、雪乡宰客等事件均不同程度影响着地方政府治理成效与城市未来发展;另一方面,数字媒体平台的高效传播可以提升城市的曝光度,使地方政府摆脱“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城市宣传困境,为地方政府建构城市形象提供了更便捷的治理工具。在数字技术赋能下,地方政府建构城市形象的路径变得更加多元。

近年来,由于数字技术带来了诸多公共问题,敏捷治理这一政府治理新范式应运而生。在数字技术赋能下,数字化敏捷治理将是地方政府解决城市形象建构难题的有效办法。目前,淄博市借助“淄博烧烤”这一网络热点成为数字时代城市形象有效建构的典型代表。为何淄博市可以完成城市正面形象的有效建构,数字化敏捷治理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这一问题的答案,有助于地方政府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更好推进敏捷治理来完成城市形象的建构与宣传,这对转型期城市尤为重要。本文依据文献与现实进行了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并选择2023年淄博市政府城市形象建构的典型案例进行案例分析,以期解答政府如何更好利用数字化敏捷治理有效建构城市形象的相关问题,并为政府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文献综述

本文分析地方政府在数字时代如何通过敏捷治理进行城市形象建构,因此将相关文献从“数字化敏捷治理”与“城市形象的建构”两方面进行梳理。一方面,分别从其基本概念相关的“地方政府治理方式”与现实背景相关的“数字化的政府治理”角度梳理“数字化敏捷治理”相关文献。另一方面,从现实特点相关的“数字时代城市形象”与建构过程相关的“数字时代形象传播”角度对“城市形象建构”展开论述。

(一)数字化敏捷治理

1.地方政府治理方式

政府治理是地方政府在職能范围内对社会进行管理与控制的行为,解决可能影响城市形象建构的社会公共问题也属于政府治理的范畴。在解决突发问题事件的具体治理方式上,主要包括运动式治理与长效治理。运动式治理是指政府为解决特定社会问题而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并在短期内采取集中且具有针对性行为的治理方式[1]。其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囿于长期治理能力的不足,当长效精准化治理无法实现时,短效集中治理成为必要选择。但从长期看来,治理效果在学界内的评价褒贬不一。推进运动式治理向长效治理的转变,成为确保治理效果稳定化、治理方式制度化的题中之义[2]。在治理理论的发展实践中,敏捷治理带来的长期效益提升得到了论证[3],并成为政府实现长效治理的重要举措。世界经济论坛将敏捷治理定义为,“以顾客为中心的,一套具有柔韧性、流动性、灵活性或适应性的行动或方法,是一种自适应、以人为本以及具有包容性和可持续的决策过程”[4]。本质上,政府敏捷治理是“以有效的方式响应不断变化的公共需求”[5],并具有治理的参与广泛度与时间灵敏度的双重特征[6]。在塑造敏捷政府和响应危机中彰显其价值[7]。目前,敏捷治理已成为数字时代公共管理范式创新的代表[8]。政府若要实现敏捷治理,则需要其敏捷和精益能力与治理能力互相协调,从而实现对环境变化迅捷并持续地感知、适应与响应[9]。传统治理与数字治理的负面效应与衍生问题时有发生,数字化敏捷治理需要各方面的适配[10]。面对日益复杂的治理背景,通过数字技术赋能的数字化敏捷治理将是地方政府积极有效完成治理目标的关键所在[11]。

2.数字化的政府治理

数字政府被认为是数字空间的政府新形态,也是对电子政务的拓展和深化[12]。数字时代,政府亟须利用数字技术来提升治理效能。数字治理理论强调“政府即平台”,治理网络的形成是以平台边界的开放性为基础,旨在吸引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并利用网络核心资源的控制能力来协调多方主体的集体行动[13]。在这一进程中,数字化治理得以实现[14]。数字技术为公共部门的组织变革提供了新的理念、方法与手段,公共部门传统运作方式被彻底改变[15]。与此同时,数字技术也降低了政府治理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16],并增加了“数字化公共接触界面”[17],自下而上解决问题的驱动方式在数字赋能下变得越来越普遍[18]。数字治理过程中,需要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协同治理[19]。政府利用数字媒体平台进行的数字化转型给不同治理参与主体的交流提供了重要机会[20],尤其推动了政民互动行为方式的转变[21]。政府主体与其他主体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的互动意向、互动工具和互动行动,实现了高效的互动治理[22]。在与其他主体进行行为互动过程中,政府变得更加敏捷,其效率也得以提升[23]。对于政府而言,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是在数字赋能背景下政府治理行为提升的关键机遇[24]。

(二)城市形象的建构

1.数字时代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是人对城市的主观印象,由大众传媒、个人经历、人际传播、记忆以及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25],是一种对特定地点的综合感知与评价[26]。各种对主观印象产生影响的因素,均有可能通过包装使其变得更容易接受[27]。美国城市规划理论家凯文·林奇认为管理、效率与公平是构成良好城市形态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并提出要将城市形象的内涵从物质层面延展到社会层面与文化层面[28]。由于距离因素的影响,部分主观印象是借助媒介得以建立,也因此出现了“媒介意象”。媒介意象以迅速、多样、多路径的全媒体传播作为方式,迭代升级反馈与再传播,以此方式推动城市形象的多维构建与重建[29]。数字时代催生出以数字媒体平台为载体的新媒体,优化了信息传播的途径与效率,会对城市形象的建构产生影响。部分学者认为新媒体的出现会削弱城市形象,当城市的危机事件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后,原有稳定的城市形象传播与建构模式可能被消解,城市形象传播生态将面临更复杂的局面[30];但另一部分学者则持积极看法,这源自新媒体以整合各种媒介的方式,使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的传播交织相融[31],城市形象媒介意象得以有更多机会丰富。在城市形象建构的传统模式中,政府、社会与公民等各类建构主体依据规划对城市形象进行连续的正向建构。当网络舆情事件出现时,各类主体将较难在短时间内在各种非善意情绪、矛盾关系与对抗性评价中找到正确的建构方向,从而出现草率回应网络舆情的现象,这将使舆情发展至次生影响阶段,并进一步消解城市的正向形象,使城市形象的建构不再连续[32]。

2.数字时代形象传播

互联网传播是城市在数字时代建构形象的显著表现。城市形象建构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社交平台、网络媒体、网民等[33],构成了包含事件、网民、媒体和政府等子系统的舆情系统[34]。在整个系统中,数字技术使各主体同时具备信息生产与发送的能力[35]。如勒庞所说“在使群体形成意见并取得一致方面,领袖的作用非常重要”[36],事关城市形象传播的网络热点聚焦离不开网络圈群中网络意见领袖的推动,其方式主要在于调动主体的情绪来进行一致性行动[37]。城市形象建构过程不可避免地伴随各类舆情事件,舆情传播关系着城市形象的建构效果。在网络社交媒体上,以高转发引爆舆论的特点日益显著[38],甚至能够影响“网络大V”与官方媒体的行为决策[39]。目前,多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不同主体在舆情出现时的行为互动,例如意见领袖和官方媒体[40]、网络媒体与地方政府[41]等。现有研究发现:政府对网络传播进行干预十分必要[42],寻找利益相关者行为策略的均衡条件、识别网络舆情传播的关键干预点成为政府舆情干预行动的重要基础[43]。在实际治理过程中,以需求者视角了解实际需求[44]、重视舆情中的用户情感[45]成为政府有效利用网络舆情的重要准则。

综上所述,关于数字化敏捷治理的研究当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并且在数字时代如何有效建构城市形象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基于此,本文以政府这一行为主体,连接数字化敏捷治理与城市建构路径的相关研究,构建理论框架并进行分析,不仅丰富了治理理论的相关研究,而且为政府在数字时代进行社会治理提供有益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二、数字化敏捷治理建构城市形象的内在逻辑与分析框架

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是展开后续研究的重要前提,而数字化敏捷治理建构城市形象的内在逻辑是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因此,本节将以建构逻辑为基础提出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一)城市形象建构逻辑:口碑提升与声望扩大

城市形象的有效建构,本质上是城市形象在深度与广度上的双重拓展,即同时实现城市口碑的提升与城市声望的扩大。因此,本文从口碑提升与声望扩大两方面对数字化敏捷治理建构城市形象的内在逻辑进行梳理。

1.数字化敏捷治理提升城市口碑的内在机理

在建构城市形象角度,城市口碑来源于评价者对该城市的整体评价,与地方政府对城市的治理效果息息相关。由于地方政府治理对城市形象的建构贯穿城市形象建立、城市形象维护以及城市形象稳固的整个过程,数字化敏捷治理提升城市口碑的内在机理也从此三个层面展开。第一,在城市形象建立的初期,城市形象并未固化,城市形象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地方政府治理的关键在于对城市未来发展机会的感知,以此确定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并且,地方政府依据发展方向进行的治理行为初探,也将成为城市形象建立初期阶段的重要基础。当政府采取数字化敏捷治理时,政府的感知能力被放大,评价者的需求可以被准确感知,城市发展更符合评价者的实际需要。城市形象建构所需的初始口碑以满足评价者需求的方式获得。第二,在城市形象维护的中期阶段,城市形象在建立阶段已经积攒较多口碑,目标城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评价者也相应变多。但随着城市发展,相关社会问题也会增多并逐渐显露。在这一阶段,如何在社会问题充分曝光的前提下维护城市形象成为当务之急,而这也成为地方政府治理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数字化敏捷治理拥有较高的危机预警与反馈处理能力,而社会舆情具有随着时间发展持续发酵的特质。因此,地方政府数字化敏捷治理恰好可以将问题事件控制在社会舆情发展初期,减少舆情事件对城市口碑的损害。此外,地方政府数字化敏捷治理的快速反应也增加了自身的权威性與可信度,侧面增加了城市口碑。第三,在城市形象稳固的后期,经历了城市形象的建立与维护,城市口碑已经处于较好阶段且逐渐进入平淡期。在这一阶段,大范围影响城市口碑的问题事件较少出现,但仍旧会随着城市形象的不断推进而出现一些影响力较小的社会问题。尽管这类社会问题并不会造成城市形象的较大破坏,但对城市口碑的积累仍旧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地方政府数字化敏捷治理对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趋势判断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城市口碑的发展趋势、分析其中的问题所在并给予解决。政府持续性的敏捷治理将对城市形象评价者内心产生重要的积极心理暗示,从而再次提升城市口碑,进而稳固城市形象。由此可见,地方政府数字化敏捷治理在不同阶段分别以其治理行为对城市口碑进行提升。

2.数字化敏捷治理扩大城市声望的内在机理

在建构城市形象角度,城市声望来源于该城市在大众中的知名度,这与地方政府在数字时代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的阶段性作用息息相关。在数字化敏捷治理下,政府拥有更多针对城市声望扩大的治理手段与治理工具。与上文一致,地方政府数字化敏捷治理提升城市声望的内在机理也从城市形象建立、城市形象维护以及城市形象稳固三个层面展开。第一,在城市形象建立初期,城市形象并未固化,城市声望的传播仍处于初始阶段。这一阶段,大众对该城市缺乏具体认知,城市知晓度较低,如何将城市形象推荐到大众视野来扩大城市影响力成为这一阶段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当前,数字媒体平台以其独有的传播速度成为一个事物被大众由陌生到熟悉转变的关键桥梁。数字化敏捷治理具有天然的数字科技属性,数字媒体平台将成为地方政府数字敏捷治理的重要依托,并以此对城市声望进行初次扩大,即令大众对该城市的印象由陌生到熟悉的初次转变。第二,在城市形象维护中期,城市声望的传播已经进入扩散阶段,该城市在前期城市形象建立阶段已经被部分大众熟知,在这一阶段,数字媒体的部分用户已对该城市较为熟悉,但整体大众对城市知晓度仍不高,如何将城市形象的声望进一步扩大到更广泛群体中是这一阶段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当前,大众对不同形式的宣传感知不同,并且资源获取方式也并不一致,衔接现实与数字、联结需求与供给的数字化敏捷治理将更好满足不同群体的接收渠道与情感需要,进而使城市声望能够更进一层次进行传播。第三,在城市形象稳固后期,城市声望的传播已经进入稳定阶段,经历了城市声望的大范围、多层次的扩大,城市声望的传播已经逐渐进入平稳期。在这一阶段,该城市已被大众熟知,城市形象也已基本固定,如何持续地吸引大众注意力是这一阶段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当城市声望较为广泛时,大众对地方政府针对城市持续性的治理行为更为关注,数字化敏捷治理是运用数字赋能进行常规化治理的一种手段,具有极强的跟踪治理能力。

(二)数字化敏捷治理建构城市形象的分析框架

基于上述关于城市形象建构逻辑的分析,地方政府数字化敏捷治理对城市形象的建构存在积极影响,具体从口碑提升与声望扩大两个方面实现。在口碑提升方面,机会感知、舆情响应以及趋势研判等属于数字化敏捷治理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具体行为,而在城市声望方面,初始阶段、扩散阶段以及稳定阶段等属于数字化敏捷治理作用于数字时代形象传播的不同时期。本文以上述分析为基础建立地方政府数字化敏捷治理建构城市形象的分析框架图,本文将地方政府治理行为与数字时代形象传播共同纳入同一坐标系中,并以此展现城市形象建构的全过程。横纵坐标一方面显示地方政府数字化敏捷治理作用于城市形象传播的不同发展时期,另一方面显示地方政府数字化敏捷治理作用于地方政府的治理行为。其中,坐标系内的内容是城市形象建构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即对应特定时期与治理行为的城市形象建构程度。本文以此理论分析框架为基础进行文案例分析的展开与理解(图1)。

三、地方政府数字化敏捷治理建构城市形象的案例分析

淄博市在2023年因“淄博烧烤”出圈,因其城市形象建构用时短、传播广而成为了相关研究的重要案例。城市形象建构过程充分体现了地方政府数字化敏捷治理。因此,选取此案例进行分析与总结,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与必要性。

(一)淄博市城市形象建构的案例梳理

焦点事件的社会关注度可以从其关键词在数字媒体平台上搜索的热度指数来衡量[46]。传播形式的独特性使短视频在旅游餐饮类信息推广中十分重要。因此,本文选择以“淄博烧烤”为关键词来搜索其在抖音平台上的热度指数。如图2所示,“淄博烧烤”的热度在2023年3月出现了小幅度上涨,并在4—5月间连续出现了大幅度上涨。这意味着淄博烧烤为淄博市带来了大量的社会关注。除此之外,携程网的五一旅游数据显示:淄博市五一整体旅游订单较2019年上涨441%,预订间夜量相比2019年增长了1 890%①。此数据表明淄博烧烤有效建构了城市形象,促进了城市的持续发展。本文对淄博市城市形象建构的案例进行详细梳理,并分析数字化敏捷治理在淄博市城市形象建构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初始阶段:城市形象的建立

2023年2—3月间,淄博市有关部门陆续邀请具有网络意见领袖性质的“大V”们对淄博烧烤进行宣传,包括但不限于“大漠叔叔”“特别乌啦啦”等。在抖音等各数字媒体平台的持续传播下,淄博市成功吸引了周边大学生来此旅游与消费②。3月4日,“大学生组团到淄博吃烧烤”的话题登上了抖音平台的热搜位①,并陆续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淄博市形象建构的机会窗口于此成功开启。面对小幅上涨的淄博烧烤热度,政府发布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助力城市形象建构。比如3月10日淄博政府召开的“淄博烧烤”美食品牌发布会,在会上宣布了设立“金炉奖”、成立烧烤协会等一系列项目。并且,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陆续投入“大学生青旅半价入住”“烧烤专列”“烧烤公交”“高铁票换景区门票”等配套措施②。在多项措施的发布下,淄博烧烤的热度逐渐增加,传播初始阶段的热度在4月8日左右到达了顶峰③。该日,打假大V“B太”发布了对淄博摊位的测评视频,发现无一商家存在缺斤少两的情况④。集体性的合规经营使淄博的城市热度与城市形象均得到提升,淄博烧烤正式进入了影响力扩散阶段。在这一阶段,政府通过对机会的感知,以精准治理发展城市形象,使淄博市进入公众视野。

2.扩散阶段:城市形象的维护

为更好地宣传淄博烧烤,4月12日淄博市文旅局局长以直播的方式介绍淄博烧烤的网红吃法⑤,城市形象进一步扩散。但与此同时,城市形象建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社会问题:4月17日,“游客称在淄博一烧烤店遇强制消费”与“游客淄博买饼被宰网友转账补差价”同时登上微博热搜①,這对地方政府城市形象的建构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淄博烧烤影响力的扩大。在此期间,淄博市政府采取行动来维护城市现有形象,减少负面舆情的出现。淄博市政府在负面舆情登上热搜的当天(4月17日)发布了《关于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并在4月19日发布了《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两个文件的发布均登上了各大数字媒体平台的热搜榜②。与此同时,淄博市政府运行了“您码上说·我马上办”民意平台,并且在多个数字媒体平台内高效处理差评反馈。另外,这一阶段内的虚假信息频现,例如“淄博烧烤小胖”登上热搜后,4月25日由于有自媒体杜撰淄博烧烤小胖被教育局约谈引起舆情上涨③,4月26日淄博市文旅局发文予以否认。在这一阶段下,政府通过快速响应,解决了各种负面舆情,维护了淄博市的城市形象。

3.稳定阶段:城市形象的稳固

在经历了城市形象传播的初始阶段与扩散阶段后,淄博烧烤背后城市形象的传播进入稳定阶段。这一阶段内未出现存在较大影响力与破坏力的事件,城市形象进入有序建构过程中。面对“五一”假期,淄博市政府发布《致广大游客朋友的一封信》介绍当地对短期大量游客的接待能力不足,劝诫错峰出行。这封信在多个官媒“大V”的转发下吸引了较多数字媒体平台用户的关注,反馈集中在“真诚”“有文采”等④。另外,淄博市政府也对假期内酒店涨价幅度采取了控制措施,例如,4月29日政府对违规1.5倍涨价的酒店进行了处罚,数字媒体平台内关于“淄博酒店价格”进行了较多讨论,多数平台用户予以支持⑤。面对稳定阶段内影响力较弱的舆情事件,淄博市政府也采取了积极治理措施。5月9日在淄博市政府牵头下,淄博市烧烤协会针对网络谣言以发表声明的形式进行了澄清。随后,城市形象传播的热度在数字媒体平台维持稳定水平。在这一阶段,政府通过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判与规划,解除了将会引发较大负面形象损失的舆情出现的可能,并通过持续的数字化敏捷治理使淄博市的正面形象在最大化宣传后得以维持并固化。

(二)淄博市城市形象建构的案例发现

淄博市城市形象的成功建构存在其必然性,以本文的案例梳理为基础,将从地方政府数字化敏捷治理的角度,进一步提炼淄博烧烤正面形象构建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作为案例发现。

1.初始阶段:机会感知下的精准治理

地方政府数字化敏捷治理具有更强的机会感知能力,这在城市形象建立初期尤其重要。在淄博烧烤的城市形象建构初期,淄博市政府对大学生群体在烧烤消费中的拉动效应认识清晰,并充分理解数字时代下数字媒体平台的运行规则及对目标群体的影响。淄博市政府选择以最直接的数字媒体平台传播方式最有效地吸引目标人群。其中,利用数字媒体平台上的网红对城市形象进行推荐宣传是淄博市政府在数字时代积极寻求治理破局的有益尝试。事实证明,网络意见领袖的宣传是城市形象建构的重要一环,这有利于城市知名度的提升。在机会窗口打开后,政府再次敏锐感知消费群体的实际需求并以精准治理的方式推动大量针对性项目的落实。淄博市政府以较好的配套服务措施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从而使城市形象更加丰满,以上行为助推了相关热度的提升。淄博市政府建构的城市形象可以在初始阶段吸引足够的热度,根本上离不开淄博市政府对数字时代下城市形象传播的机会感知。发展机会的感知包括了正确识别目标群体以及群体需求、选择恰当的方式吸引目标群体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配合精准治理实现目标群体需求的满足。

2.扩散阶段:舆情响应中的快速治理

数字化敏捷治理带给地方政府更强的舆情响应能力,这在城市形象建立中期尤其重要。在淄博烧烤的城市形象建构中期,政府更加重视相关舆情的变动。在城市形象的传播扩散过程中,会演化出城市热点的“再加工”,并出现城市形象正面宣传的增加,例如淄博烧烤的“网红吃法”。与此同时,也会出现影响力较大的负面舆情与网络谣言,例如店铺宰客与教育局约谈烧烤小胖。政府在面对正面舆情时,迅速安排工作以数字媒介为平台迅速引导与传播。而当政府在面对负面舆情时,则迅速进行舆情的调查、问题的处理与不实信息的辟谣。淄博市政府建构的城市形象可以在扩散阶段维持正面积极形象、减少负面形象损害,根本上离不开政府数字化敏捷治理带来的效率提升,基于数字化敏捷治理才可以做到对具有高爆发、快速度等特点的网络舆情进行快速响应。舆情的快速响应包括了政府迅速利用数字媒体平台为城市IP宣传来扩大影响力、监测数字媒体平台上的舆情变动并及时处理、利用数字媒体平台传播政府态度给目标群体信心以及迅速建立意见收集的数字媒体平台等。

3.稳定阶段:趋势研判后的跟踪治理

数字化敏捷治理带给地方政府更强的趋势研判能力,这在城市形象建立后期尤其重要。在淄博烧烤的城市形象建构后期,淄博政府加强了对城市未来发展趋势的研判,进行了长效的跟踪治理。其中,淄博市政府把握了目标群体在未来的情感需要与行为偏好,提前规避目标群体利益受损的可能。淄博市政府通过真诚的态度以及维护目标群体利益的行为再次构建出积极的城市形象,这一形象在政务媒体矩阵式传播后实现认可度提升。淄博市政府建构的城市形象可以在稳定阶段仍旧吸引目标受众并在受众心中稳固,根本上離不开淄博市政府在数字化敏捷治理下的趋势研判及跟踪治理。政府进行的趋势研判与跟踪治理包括了预判目标群体在未来的情感需要以及以规避目标群体利益受损为目标的持续治理。

四、结论与建议

当前,数字化敏捷治理是城市形象建构的有效路径。在城市形象建构的不同阶段,政府数字化敏捷治理均发挥了积极作用。地方政府数字化敏捷治理在城市形象建构中主要体现在机会感知下的精准治理、舆情响应中的快速治理以及趋势研判后的跟踪治理等方面。因此,当数字时代城市形象的建构面临难题时,地方政府在城市形象传播的不同发展阶段因时因地充分进行数字化敏捷治理成为必要选择。本研究是在案例层面的有限参照,具体大范围的样本验证与深层次的治理逻辑梳理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究,这也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依据研究结论,本文认为政府在对城市形象进行建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首先,地方政府需要加快政府的数字化转型,推进并加深电子政务的建设,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数字化敏捷治理。一方面,需要地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学习相关数字技术基础知识,了解数字技术的基础运用逻辑;另一方面,需要地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加强政务处理能力,精准、有效、快速地对社会问题进行响应与处理。

其次,城市形象初始阶段的数字化敏捷治理要求下,地方政府应借助数字技术实现积极把握目标群体的现实需求,立足需求进行精准治理的目标,以此完成对城市初始形象的宣传与建构。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应积极尝试利用社会化数字媒体平台与传统政务平台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城市形象宣传,以此弥补政府自身宣传能力的不足。另外,政府应注重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以此推动宣传的广泛传播。

再次,城市形象扩散阶段的数字化敏捷治理要求下,地方政府应利用数字技术加强对舆情的收集与监测,以此完成对城市后续形象的维护与建构。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需要在充分了解数字时代舆情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城市形象建构中不同类型舆情进行引导:对正面舆情进行助推宣传,对社会问题引发的舆情进行积极反馈,对谣言类舆情进行及时辟谣并追究相关责任。

最后,城市形象稳定阶段的数字化敏捷治理要求下,地方政府应利用数字赋能下的敏捷治理对城市发展过程中日常出现的社会问题进行长效治理,以此完成对城市最终形象的固化与建构。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尊重城市形象建构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敏捷治理的优势,做好城市形象建构的长期工作准备。地方政府需要持续对目标群体需求进行观察并研判未来趋势,在舆情方面也要持续进行对应的引导。

参考文献

[1]  Kennedy J J, Chen D. State Capacity and Cadre Mobilization in China: The Elasticity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J].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018(27): 393-405.

[2]  王辉.运动式治理转向长效治理的制度变迁机制研究——以川东T区“活禽禁宰”运动为个例[J].公共管理学报,2018(1):71-83+156-157.

[3]  吴磊,冷玉,唐书清.数字化时代敏捷治理的学术图景:研究范式与实现路径[J].电子政务,2022(8):77-88.

[4]  World Economic Forum.Agile governance:Reimagining policy-making in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EB/OL].[2018-04-24].https://www.weforum.org/whitepapers/agile-governance-reimagining-policymaking-in-the-fourth-

industrial-revolution.

[5]  INES MERGEL, SUKUMAR GANAPATI, ANDREW B. WHITFORD. Agile:A new way of governing[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020(1): 161-165.

[6]  薛澜,赵静.走向敏捷治理:新兴产业发展与监管模式探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9(8):28-34.

[7]  李欣欣,滕五晓.敏捷治理:发展脉络及其在应急管理领域中的研究展望[J].城市问题,2023(2):38-48.

[8]  Stephens M, Awamleh R, Salem F. Agile Government: Emerging Perspectives in Public Management[M]. 2021.

[9]  Alexandre José Henrique de Oliveira Luna, Kruchten P, Moura H P D. Agile Governance Theory: conceptual development[J]. 2015.DOI:10.48550/arXiv.1505.06701.

[10]  胡贵仁.模糊应对、数字赋能与敏捷治理——超大城市风险防控的逻辑转向及困境超越[J].城市问题,2022(9):87-94.

[11]  孙志建,耿佳皓.公共管理敏捷革命:中国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交叉案例研究[J].电子政务,2023(2):2-17.

[12]  鲍静,范梓腾,贾开.数字政府治理形态研究:概念辨析与层次框架[J].电子政务,2020(11):2-13.

[13]  賈开.数字治理的反思与改革研究:三重分离、计算性争论与治理融合创新[J].电子政务,2020(5):40-48.

[14]  杨秀勇,朱鑫磊,曹现强.数字治理驱动居民社区参与:作用效果及限度——基于“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的实证研究[J].电子政务,2023(2):72-82.

[15]  张楠.公共衍生大数据分析与政府决策过程重构:理论演进与研究展望[J].中国行政管理,2015(10):19-24.

[16]  陈晓运.从模糊走向清晰:城市基层治理的全景敞视主义——以乐街“智慧平台”建设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20(7):84-90.

[17]  IDA LINDGREN, CHRISTIAN ?STERGAARD MADSEN, SARA HOFMANN, ETAL. Close encounters of the digital kind:A research agenda for the digital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s[J].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2019(3): 427-436.

[18]  孙柏瑛,张继颖.解决问题驱动的基层政府治理改革逻辑——北京市“吹哨报到”机制观察[J].中国行政管理,2019(4):72-78.

[19]  沈费伟,曹子薇.社会质量视角下数字政府发展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J].电子政务,2022(7):76-87.

[20]  沈费伟,诸靖文.数据赋能:数字政府治理的运作机理与创新路径[J].政治学研究,2021(1):104-115+158.

[21]  马亮.网上办事不求人:政府数字化转型与社会关系重塑[J].电子政务,2022(5):31-42.

[22]  范合君,吴婷,何思锦.“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如何优化城市营商环境?——基于互动治理的视角[J].管理世界,2022(10):126-153.

[23]  张邦辉,万秋兰,吴健.在线政务服务的营商环境优化效应探析——“数字红利”与“数字鸿沟”[J].中国行政管理,2021(4):70-75.

[24]  阎波.以“运动战”破解“办事难”:地方政府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的制度逻辑[J].中国行政管理,2020(10):97-105.

[25]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6]  谭红日,刘沛林,李伯华.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大连市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J].经济地理,2021(3):231-239.

[27]  菲利普·科特勒.地方营销——城市、区域和国家如何吸引投资、产业和旅游[M].翁瑾,张惠俊,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163.

[28]  KEVIN LYNCH. Good City Form[M]. Cambridge,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The MIT Press,1984.

[29]  张洪波.媒介意象:全媒体视阈下城市形象建构与传播策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7):142-144.

[30]  余丽蓉.认同的困境与重建:危机语境下城市形象传播建构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21(1):59-65.

[31]  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城市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47-364.

[32]  范晨虹,谭宇菲.网络舆情事件对城市形象建构的影响研究[J].情报杂志,2019(12):114- 119.

[33]  王家坤.同时考虑对称博弈与非对称博弈的网络舆情传播研究[J].现代情报,2022(3):109-120+156.

[34]  孫钦莹,任晓丽.基于双重失衡环境的网络舆情演化机理与治理策略研究[J].情报杂志,2023(4):98-106.

[35]  戴长征,鲍静.数字政府治理--基于社会形态演变进程的考察[J].中国行政管理,2017(9):21-27.

[36]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41.

[37]  张立凡,唐露,朱恒民,等.情绪博弈下舆情主体情绪与决策行为互动模型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22(2):56-65.

[38]  田世海,李辰仪,夏壮壮,等.考虑智能推荐算法的舆情反转演化研究——基于信息生态视角[J].情报科学,2023(8):37-45+55.

[39]  祁凯,彭程,杨志,等.基于SEIR演化博弈模型的突发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研究[J].现代情报,2022(4):120-133.

[40]  郭爽,万立军.微博社区网民情绪引导与舆情控制的SIR演化博弈分析[J].情报科学,2020(5):132-140.

[41]  祁凯,杨志.突发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多情景演化博弈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20(3):59-70.

[42]  王楠,宋晓宇,姜家慧,等.基于博弈论视角的短视频用户信息传播模型及实证研究——以“钟薛高烧不化事件”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3(9):142-148+141.

[43]  JIAKUN WANG, XINHUA WANG, LI FU. Evolutionary Game Model  of  Public  Opinion  Information Propagation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J]. IEEE  Access,  2020(1): 127732-127747.

[44]  孟庆国,李晓方.公共部门数字化转型:供需视角与转型深化[J].电子政务,2022(5):2-8.

[45]  邓春林,刘晓晴.重大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用户情感体验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研究[J].情报科学,2023(9):48-58

[46]  芦彦清,赵建国.基于新媒体的网络舆情政策化议程设置研究——以多源流理论为视角[J].电子政务,2018(3):64-74.

Digital Agile Governance and the Progression of Urban Image Construction:

Taking Zibo City as an Example

Zhao Jianguo   Lu Yanqing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Dalian, Liaoning 116025)

Abstract: In the digital era, the effective construction of urban image by local governments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digital agile governance empowered by digital technology. By combing the relevant studies on digital agile governance and urban image construction, a theoretical analysis framework for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of urban image in the digital era is proposed, and a case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image in Zibo City is conducted.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digital agile governance is the optimal way to effectively construct city image in the digital era, which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precise governance under the perception of opportunity, the rapid governance in the response to public opinion, and the tracking governance after the trend research and judgment, etc. The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adhere to the digital agile governance in the process of city image construction, which is specifically embodied in the use of digital technology to strengthen the government's publicity, the response to public opinion, and the long-lasting governance.

Key Words: digital agile governance, government governance, local government, city image

猜你喜欢
淄博市淄博城市形象
《欢庆》
淄博市大力推进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应用
千年瓷都演绎淄博陶瓷之美
山东省淄博市鹏翼美术教育作品展示
文雅清虚 淄博文石
镜中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认同
刍议沈阳城市形象与效益
2015年《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栏目的城市形象呈现
城市形象研究路径综述
关于淄博窑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