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过年吃什么

2024-05-14 09:18张佳玮
北方人(B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屠苏酒辽国茱萸

张佳玮

《笑林广记》里有个段子,说一人爱吹牛,进过次京,就说自己见过天子。问天子住何处?答:门前有四柱牌坊,写金字曰“皇帝世家”。大门上匾额,题“天子第”三个金字,两边居然还有对联,所谓:“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河南戏里,曹操为了留关羽,曾这么唱:“……顿顿饭包饺子又炸油条,你曹大嫂亲自下厨烧锅燎灶,大冷天只忙得热汗不消,白面馍夹腊肉你吃腻了,又给你蒸一锅马齿菜包,搬蒜臼还把蒜汁捣,萝卜丝拌香油调了一瓢。”看了令人哑然失笑,深觉曹丞相府上,烟火气息好生撩人。

我国历史上,大多数时候的百姓,就是这么可爱,没有士大夫识字读史的机会,所以对宫廷贵胄生活的了解,全仗戏曲评书,融会日常想象。但如果细细琢磨,其实古代宫廷御膳,还真未必比老百姓的想象华丽多少。比如,曹操的孙子曹叡,已经是魏明帝了,为了查验著名美男子、五石散大宗师何晏是否脸上敷粉,就在朝堂上请大家吃热汤饼——魏晋时汤饼者,白面汤也。如今休说是朝堂,就是百姓家里,请来客吃碗热汤阳春面,都会被人瞪眼睛呢。又说,战国秦汉间,祭祖宗用太牢——猪牛羊全备是也。说来实在不精细,全仗着肉头厚罢了。

古代人并不都把年夜饭当一年最正经的时节。比如宋朝节假极多,天子的生日也要过节吃饭。清朝有所谓三节,也就是过年、五月节、八月节。过年是讲究过一岁。在古代,岁者,木星也。古人对岁与其说热爱,不如说敬畏。加上宫廷平时吃东西就脑满肠肥,肥腴得很,不像小民百姓,攒着胃口,大年夜猛吃一顿。如是,宫廷年夜饭,仪式感比口味重要得多。这就像许多商务宴饮,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好吃不好吃的另说,先把规矩合了再说。

比如唐朝宫廷过年,先不忙着吃喝,而是大家一起看太常寺卿安排的舞蹈(类似春节联欢晚会的歌舞),也不能听郑声淫乐,而是看傩舞,用以驱除邪魔瘟疫。等驱完鬼神,天子兴致所起,就开摆宴席了——年夜饭这才开始。

宮廷年夜饭不用问是极华丽的,但也有局限。比如武则天宠爱的美男子张易之、张昌宗发明的鹅鸭炙——把鹅鸭灌酱醋味汁,活活烤死——就不能吃,太不中正了。端正些的就只能吃大肉了。英国人以前没发现火鸡时,圣诞节吃野味,唐玄宗也有此好:野味煮熟晾干,切片拌米饭,配茱萸和盐,晒干了,再蒸熟吃。又传唐玄宗过年赐宴时,请臣下吃过驼蹄羹,也是块头大、肉头厚的神物。杜甫没机会吃,只好写诗叹:“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野味里有茱萸一味,乍看有些奇怪:茱萸杀虫消毒、逐寒祛风,可做药用,但用来做菜是不是怪了点?这就是古人的逻辑:过年务以祛风寒、避邪祟为上。所以不仅要以茱萸入馔,还要喝椒柏酒——花椒和柏叶浸的酒。楚人奉祀神仙时就用花椒酒,到了汉朝,世人相信花椒使人长寿,柏树又长青,喝这玩意儿,自然长命百岁。

唐宋之间,宫廷也饮屠苏酒。不用问,又是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邪祟的好东西。世传屠苏酒是华佗所创,孙思邈热情推荐,最后宫廷里也觉得喝喝无妨,就试了。妙在椒柏酒和屠苏酒喝起来颇为别致:少年者先饮,因为过了一年,年轻者“得岁”;年老者后饮,因为又老一年,老人家“失岁”——又是仪式感。但苏轼也很看得开,只要活得长,最后一个饮屠苏又如何呢?——“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苏轼都饮屠苏酒,可见屠苏酒到宋朝已经是大众过年饮品了。王安石所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风送暖”这四个字,可见人们自古都喜欢冬天吃温热之食。汉魏六朝间,宫廷就吃五辛盘。五辛者,指蒜、葱、韭之类。孙思邈的理论是:正月时,吃五辛可以开五脏、去伏热。

宋朝人过年,比唐朝接地气些。宋时御宴,仪式比吃饭重要,年夜饭亦然。正菜前惯例吃果子,第一道菜配什么曲子,第二道菜配什么乐舞,都得登对着来。到第三道后,才有下酒肉、角子(饺子)等物。北宋朝廷节俭,宋仁宗半夜吃烧羊都要考虑半天,年夜饭也平淡。

辽国过年却很别致:过年时,辽国主以糯米饭、白羊髓捏成团,如拳大,每帐里发四十九个,用来“惊鬼”,惊完了鬼后,大家吃了。休看是个糯米团,考虑到辽国牛羊肉奶多而蔬菜米面少,过年每帐来四十九个糯米团,还真是奢侈呢。除此之外,辽国过年还喜吃貔狸,也就是地松鼠。这玩意儿形如大老鼠,极肥,辽国主吃的貔狸是使羊奶养的。此物妙在能使肉烂,比如一个鼎里煮着肉呢,扔一脔貔狸肉进去,全鼎肉立刻酥烂——端的是好。

明朝饮食,实在无甚话说。虽然朱元璋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故事只是相声,但他和马皇后饮食节俭不动花样却是真的。明末几任皇帝就很没趣,总怕自己不能长生,于是过年也常吃什么五味地黄煨猪腰来补肾,老山人参炖雏鸽来益虚,陈皮仔姜煲羊肉来补气,枸杞杜仲氽鲤鱼简直是给孕妇吃的。袁枚一句话总结就是:“明朝官中饮食,由疗饥变成却病,所谓有菜皆治病,无药不成肴。”刻薄是刻薄了,但也说的是。

其实清朝也好不到哪里去。满汉全席被全世界幻想得传奇异常,但从《光禄寺则例》里看来,此席的真正意义在于“全”,而非“精”。比如满席就是满人的饽饽桌子,全部为各种糕点馐饵与果品;汉席有鲍鱼、海参、鹿筋之类,但每席只用二两,且与猪肉同煮,形式胜于实际。乾隆皇帝下江南多了,爱吃江南菜肴,也很爱吃些“燕窝红白鸭子南鲜热锅”“山药葱椒鸡羹”,算是丰富了宫廷膳食。他老人家过起年来,冷热膳、酒茶膳、小菜、点心、汤粥、蜜饯一百零八品,但重点倒是拿些蜜饯苹果、松仁瓤荔枝、青梅瓤海棠之类的果盘摆着,主要是好看,用来消夜守岁时还能念叨“盒子摆得甚好,以后某某宫也照着摆就是”。

慈禧老佛爷净被人说奢侈靡费,但其实她老人家过起年来,费则费了,精则不足。过年吃晚膳,或宁寿宫,或体和殿,布三个桌子。老佛爷居中一桌坐了,皇帝在东桌,皇后西桌。皇帝执壶斟酒,皇后把盏,给太后祝福,老佛爷一杯酒饮三次,算是珍贵身体。真吃起来,第一类菜最常见,都是燕窝摆的寿比南山、吉祥如意,好看罢了,味道却未必好。实际上大多数吉祥菜,都在鸡鸭身上找,比如燕窝“寿”字红白鸭丝、燕窝“年”字三鲜肥鸡、燕窝“如”字八仙鸭子、燕窝“意”字十锦鸡丝。第二类是例菜,中规中矩。换个角度想想,御膳房的庖人,御前当差,大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除了康熙、乾隆这样多下江南、兼容并包、敢尝鲜的皇帝,其他大多是按制度来。何况清朝尚膳监想得很明白:有什么珍奇时令食物,天子如果吃顺了嘴,天天要,御膳房日子还过不过了?第三类是贡品菜,比如熊掌、鹿脯、龙虾,这才是见真章儿的珍奇玩意儿。可惜再好吃,太后惯例每盘三筷子,就撤了。吃到最后,按满族规矩,必须吃一份煮饽饽,也就是煮饺子。可就连煮饽饽都有花样:饽饽里放元宝,谁吃到了来年多福多寿。不用问,最后都是老佛爷吃到,大家图个开心罢了。

所以说到底,宫廷年夜饭,一半吃规矩,一半吃药膳。譬如北方过年必吃饺子,江南年夜饭最后必有个红烧蹄髈。珍奇必然算不上,最后吃的也就是个踏实自在——过年这种时候,吃得团圆温和、心里平安,才是最重要的吧。

(摘自中国华侨出版社《孤独的人都要吃饱》)

猜你喜欢
屠苏酒辽国茱萸
遍插茱萸少一人
春风送暖入屠苏
重阳节——登高远眺,遍插茱萸
遍插茱萸却为何
孙思邈与屠苏酒
宋朝官员:公费出国也不去
宋朝官员为什么不喜欢出国
王安石为何不愿出国
元日
“神智体”里奥妙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