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诚信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2024-05-14 14:02罗玮张思琴曾开周光华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7期
关键词:对策影响

罗玮 张思琴 曾开 周光华

摘要:科研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科研诚信管理应当贯穿科研活动的全过程。从事科研活动的各类主体应重视科研诚信,自觉强化责任意识。文章通过剖析科研诚信缺失现状,分析影响科研诚信建设的主要因素,从加强科研道德宣传、强化科研诚信全流程管理、构建科研诚信评价体系、制定科研失信惩戒机制、提高科研失信成本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更好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科研诚信;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31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是科技创新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有关政策,重视科研诚信建设。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科研诚信工作机制;2019年6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加大对科研诚信的教育、宣传和引导;2022年3月,印发了《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为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2023年12月,科技部监督司发布了《负责任研究行为规范指引(2023)》,为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科研主体开展负责任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引导。但从整体上看,学风不正、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通过了解当前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现状,借鉴其他国家在科研诚信建设方面的经验,梳理总结我国科研诚信建设存在的问题,挖掘影响科研诚信建设的有关因素,进一步提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对策建议。

1 科研诚信的现状分析

美国是最早关注科研诚信的国家,但没有对科研诚信作出明确统一的说明。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是国际学术诚信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Academic Integrity,ICAI)对学术诚信的界定,即在逆境中也能够坚持诚实、信任、公平、尊重、责任和勇气6个基本价值观[1]。科学技术部对科研诚信有明晰的界定:“科研诚信主要指科技人员在科研活动中弘扬以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崇尚创新、开放协作等为核心的科学精神,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恪守科学道德准则,遵循科学共同体公认的行为规范”[2]。通过分析借鉴其他国家在科研诚信建设方面的经验,进一步对我国科研诚信建设提出意见建议。

1.1 国外科研诚信建设经验

美国科研诚信制度经历了4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正视科研不端行为、规范化调查科研不端行为、预防科研不端行为到确保科研诚信的演变,体现了美国科研诚信建设变化趋势。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简称OSTP)是美国科研诚信体系结构的最高决策层,负责与相关政策法规的起草和修订等工作相关的科研监管机构的成立,一系列法规政策的颁行,美国高校内部也通过“荣誉制度”等来保障科研诚信。美国已经形成了政府机构主导,科学共同体广泛参与的科研诚信建设体系,以此来重建和维护良好的科研生态环境[1]。

德国是典型的科研机构作为科研诚信建设主体的国家,主要依靠德意志研究联合会、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等颁布的良好科学实践准则和处理科研不端行为准则来防治科研不端行为,并要求其他科研机构与高等学校在指导性文件给定的框架下,按照规范中确定的基本行为原则制定本组织内部的科研诚信制度,自主对本组织内的科研不端行为进行监督、调查与处理,有效监管科研不端行为,形成系统而完整的国内科研诚信制度[1]。

英国的科研诚信治理体系是非政府型,科研不端治理体系主体包括研究机构、资助机构和其他辅助机构。研究机构的主要职能是制定科研诚信政策、处理学术不端事件,对科研人员起支持和监督的作用。资助机构是引导和监督的研究机构,发挥建立科研不端治理政策体系的职能。其他辅助机构主要对基金组织、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起支撑作用[3]。

澳大利亚的高校学术诚信经历了初建时期、发展时期和不完善时期3个阶段。从开始重视高校的学术研究活动、相继出台有针对性的高校学术诚信规范到正式出台涉及所有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的准则要求,澳大利亚的高校学术诚信制度进入了不断完善的新时期。2007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出台了《澳大利亚负责任研究行为准则》,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系统的准则要求。2018年,对其进行了修订,提供了更清晰、实用、具体的学术研究指导,并可应用于一系列不同的研究背景。由此可见,澳大利亚通过联邦政府以立法的形式,运用规章制度来约束学术研究人员、高校等学术机构的学术研究行为,建立了国家层面的宏观监管制度。澳大利亚的部分高校还组织了不同的学术誠信教育活动,通过必修课程、考试评估、科研诚信讨论会、职员工入职培训等手段来全方面有效地预防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4]。

日本在21世纪逐渐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大学等研究机构为主体,科研资助机构提供资金保障,学术团体和科研工作者共同参与治理的科研治理体系。为防止学术不端,采取加强科研诚信教育与严肃惩治学术不端两手抓的策略,通过增设举报通道、制定明确的惩处级别与惩处方式、增加惩治力度等途径提高学术不端成本[5]。

1.2 科研诚信缺失的现状分析

我国对科学诚信及其相关问题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90 年代中后期才开始推进制度化建设[6]。21世纪以来,伴随着科研成果数量不断攀升的态势,违背科研诚信的现象也层出不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2.1 片面强调科研成果数量

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骨干和中坚。当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职务晋升等评定工作中,仍以科研成果的数量为主,论文及成果发表变成科研人员的首要任务,科研人员的学术品德、学术能力被忽视,学术成果的质量参差不齐,背离了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导致了科研人员科研诚信意识淡漠、科研目的不纯、科研作风不良等严重后果。

1.2.2 科研评价标准单一

当前,我国人才评价中过度看重论文、影响因子、专利数量等指标,评价方式单一,没有将学术水平与实际贡献联系起来,忽视了代表性成果在学术评价中的重要性,使部分科研人员不能潜心做研究,只关心成果数量,助长了伪造、抄袭等不正之风;不同类型的科研活动仍然存在“一刀切”的现象,没有对人才分类进行有效评价,也没有根据科研人员的工作规律设置合理的评价考核周期。

1.2.3 科研活动主体责任缺位

从当前科研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来看,调查和处理科研不端行为的第一责任主体还是从事科研活动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虽然大部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增加了科研诚信管理职能,但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够完善,没有出台相关涉及科研诚信监督的管理制度,对科研诚信的重视还不够。

1.2.4 科研失信懲戒力度不强

为惩戒科研失信行为,虽然我国已出台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案件统一查处的程序和尺度的问题,但实际上多以科研诚信诫勉谈话、通报批评为主,较少采取降级、撤职或辞退等处罚措施,科研失信行为的惩治力度不够,或因为怕承担失去社会声誉的风险,不主动公开失信行为的处理情况。

2 科研诚信缺失的影响因素

科研失信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本文将影响科研诚信建设的因素从学术能力、学术道德、学术环境、学术压力、学术利益5个角度进行分析。

2.1 学术科研能力

学术能力反映了科研人员对特定领域了解的深度和广度,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条件。科研活动需要保持“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和耐心,部分青年科研人员缺乏探索未来科学的精神,对做科研的方向认识不清或片面追求论文影响因子等数据,对所在领域没有任何建树,为顺利完成科研任务,或者为了多出“研究成果”,不惜铤而走险,最终导致科研失信行为的发生。

2.2 科学道德素质

诚信是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也是科研活动开展的基础。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科学道德是夯实学术大厦的根基,是科学研究不断进步的稳定器与压舱石。学术道德是科研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准则,在科研活动中,部分科研工作者由于忽略科学思想的教育及科学道德素质的培养,对科研失信的危害认识不足或存在侥幸心理,导致科研失信现象频频发生。

2.3 学术环境

良好的作风学风是科学研究的生命线,决定着科技事业的成败。科学研究要基于研究事实做出客观结论,要求科研人员必须实事求是。在缺乏科学精神的学术环境中,部分科研人员严重背弃学术诚信,试图通过“打招呼”“走关系”,利用“圈子文化”等作为晋升手段,导致科研失信现象发生。

2.4 学术竞争压力

科学研究的特殊性决定了研究周期和成果产出周期的不确定性。当前,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的考核方式仍然以量化为主,导致大多数科研人员把论文发表等级、获取科研成果奖项高低作为科研追求,为能不断地快速出成果,往往会采取投机取巧等不正当竞争手段,进一步加剧了科研失信行为的发生。

2.5 学术科研利益

科学研究是一项长期性的活动,科研人员要有敢于坐“冷板凳”的精神。当科研人员的自身利益通过正当途径无法获得满足时,部分科研人员会采用抄袭、造假等手段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受此价值观影响的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目的不再是追求真理,而是为了谋取一己私利。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研经费投入的不断加大,科研项目作为科研人员的主要活动形式,有的科研主持者把工作重心放在了争取科研经费上,科研项目资金变相挪用,人情费、五花八门的项目管理支出时有发生,滋生了科研失信的毒瘤。

3 科研诚信建设的对策分析

科研诚信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具体措施还需进一步加强。本文通过剖析影响科研诚信建设因素,从以下5个方面对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提出建议。

3.1 加强科研道德宣传

科技管理部门在制定科研诚信管理办法时,要重视科研道德和学术诚信宣传教育的内容。各类科研活动主体也要规范自身行为,践行科研诚信教育。首先,科研诚信教育要常态化。科研诚信建设责任主体要完善制定科研行为内部准则,要在入学入职、项目申报和职称评审等重要节点及日常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及时开展科研诚信教育,提高诚信意识。其次,创新科研诚信宣传方式。在利用好传统宣传方式的基础上,要不断丰富宣传形式,利用各类新媒体制作短视频,利用大数据等对宣传对象进行分类识别,有针对性地推送科研诚信教育内容。第三,强化科研自律。科研人员自身要严格自律、恪守底线,把科研道德规范内化为信念,努力营造诚实守信、追求真理的良好科研氛围。

3.2 强化科研诚信全流程管理

科研诚信要贯穿项目指南、立项评审、过程管理、结题验收、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等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实施全面的科研诚信承诺制度,在科研项目活动的各个重要环节要签署诚信承诺书,且在承诺书中要明确遵循的承诺事项及违背承诺的处理措施,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同时,在科研项目管理和诚信治理前期要考虑各项具体要求,协调诚信治理与科研项目管理之间的关联性,以保证科研项目申报和后期评审工作的规范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适时调整相关机制,以保证有效识别科研项目实施中的各类诚信问题,及时整改。

3.3 构建科研诚信评价体系

科研有自身的发展规律,要从科研自身规律出发,探索正确的评价导向,在充分调研科研活动规律的基础上,遵循实事求是、科学性、目的性、可操作性等原则,突出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同时,强化数字赋能,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完善科研诚信管理系统功能,加快与省、市信用平台和中国科研诚信网数据的互联互通,加强对科研人员、相关机构和组织等科研诚信数据的采集、分析及汇总。通过科研诚信征信,实现对科研诚信问题的预警、分析和研判。

3.4 制定科研失信惩戒机制

2019年10月,科技部会同多个相关部门制定发布了《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严肃查处严重科研不端行为,将相关责任主体记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取消其承担计划项目、获得荣誉称号的资格。2022年,科技部、中宣部等22个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对《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进行了修订,并印发修订后的《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该文件新增了7种科研失信行为,并将“记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单列为处理措施,进一步细化了调查处理职责分工。首先,要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科研诚信数据库,强化对科研活动过程中诚信状况的监管,以此倒逼相关科研主体提高自身的信用意识。其次,制定透明的调查程序,必要时成立专门的调查机构,培养调查学术不端行为的专业队伍。再次,建立科技计划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积极引导社会主体参与,大力发挥多元主体在科研诚信引导、科技监督和学术不端行为惩戒方面的作用[7]。

3.5 提高科研失信成本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系列关于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文件,充分说明了国家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力度和惩治科研失信行为的决心,而落实到从事科研活动的责任主体却“名硬实软”,失信者既得利益远高于失信成本[8]。为此,要努力营造良好科研诚信生态,对科研失信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一经发现,要随时开展调查并追究责任。一方面,科研诚信的责任单位要提高失信者的曝光率,给予失信者与其行为相对应的资格、声誉、财产等方面的惩罚;另一方面,对科研失信情节严重的、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的行为,要做好警示教育宣传,及时利用网络媒体、专题跟踪报道等传播手段向公众通告调查处理结果。通过建立终身追究制度,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行为的责任主体进行终身追究,让失信者无处遁形。

4 结语

科研诚信建设离不开政策、法律法规和制度的约束,更需要科研人员自觉维护学术道德底线,认清科研诚信的极端重要性和科研失信的严重危害性,保持严守初心、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努力做科研诚信的自觉践行者。

参考文献

[1]李佳.德国科研机构科研诚信建设的实践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3.

[2]宋丽丽.新世纪以来高校科研诚信教育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5):57-62.

[3]刘娅.英国科技评价和科研诚信建设概述及启示[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23(4):28-33.

[4]陈嘉丹.澳大利亚学术诚信制度的实施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1.

[5]蓝茵茵,李婷.日本学术不端现象的成因与治理启示[J].教育评论,2023(6):163-168.

[6]钟慧.我国科研诚信制度体系的发展、问题与对策[J].北方论丛,2021(6):72-77.

[7]孙艳蕾,邢战雷,张思芮,等.科研诚信与监督体系建设实践与优化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技术与创新管理,2023(2):159-168.

[8]周群英.科研失信行为的表现形式、成因及防范对策——以科技论文为例[J].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2021(5):56-63.

(编辑 李春燕编辑)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grity

Luo Wei, Zhang  Siqin, Zeng  Kai, Zhou  Guanghua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Jiangxi, Nanchang 330000, China)

Abstract:  Scientific integrity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scientific research integrity management should run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ities。All kinds of subjects engaged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itie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integr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onsciously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lack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gr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grity,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the public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thics,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grity, construct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grity, formulating the punishment mechanism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dishonesty, and improving the cos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dishonesty, in order to better create a good atmospher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Key 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grity; influence; countermeasure

基金項目:2023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厅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项目名称:推进江西省管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32BAA10017。2023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厅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项目名称:立足三新一高持续深化江西科技体制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232BAA10008。

作者简介:罗玮(1988— ),女,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科技发展战略。

猜你喜欢
对策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