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静
摘要:目的 探讨调补肺肾方加减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慢阻肺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n=45)和试验组(n=46)。常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调补肺肾方治疗,持续治疗4个月。比较两组肺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和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治疗后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均明显改善,且试验组MVV、FVC与FEV1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CAT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补肺肾方加减治疗慢阻肺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强临床疗效。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调补肺肾方;肺功能;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患者呼吸功能会随着病程发展而逐渐削弱,影响生活质量[1]。现代西医对于该病主要以延缓病情进展、缓解临床症状为主,多从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非药物治疗(肺康复、氧疗等)等进行治疗。虽能在一定程度改善症状,减少急性加重次数,但西药长期使用可能会拮抗免疫功能,诱发诸多不良反应,影响总体疗效[2]。慢阻肺属中医“喘证、肺胀”范畴,初期多以肺气亏虚为主,久病由肺及肾、脾,致肺肾气虚、肺脾气虚,治疗当以补虚扶正、定喘嗽、补肺肾为原则。调补肺肾方是晁恩祥教授针对慢阻肺肺肾气虚病机特点研制而成,有活血定喘、化痰健脾、补肺益肾之功[3]。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调补肺肾方加减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慢阻肺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n=45)和试验组(n=46)。常规组病程1~9年,平均(5.64±1.34)年;年龄51~79岁,平均(59.06±3.24)岁;男25例,女20例。试验组病程1~9年,平均(5.75±1.41)年;年龄51~80岁,平均(59.15±3.33)岁;男24例,女2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符合慢阻肺[4]相关诊断;中医符合肺肾气虚证[5]。主证:喘息、气短,动则加重;咳嗽;咳痰,痰液白如沫。次证:面目虚浮、头昏或耳鸣;腰膝酸软;夜尿、小便频数多;舌苔白、质淡,脉细弱。符合主症2项及次症2项,即能确诊。
1.3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病情处稳定期;患者均知情研究,签订同意书;近3个月内未参与其他药物研究。排除标准:对试验药物不耐受;伴肺结核、支气管哮喘、肺癌等其他呼吸系统病症;免疫系统缺陷或低下;伴严重循環系统、造血系统疾病;依从性较差。
1.4 方法
常规组依据患者病情程度、药物敏感性等,选择性给予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等治疗,同时给予氧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调补肺肾方治疗:黄芪、茯苓、淫羊藿、山萸肉各15 g,太子参30 g,丹参、女贞子、白果、枸杞子、五味子各10 g,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 mL,200 mL/次,2次/d。两组均治疗4个月。
1.5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肺功能:用肺功能仪测定两组治疗前后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2)比较两组中医症证积分:治疗前后参照参考文献[5],将主证、次证分别按无、轻、中、重度划分,分别记0、2、4、6分和0、1、2、3分,满分30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3)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治疗前后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6]评定,共8个项目构成该量表,各项以0~5分的6级计分,总分40分,分值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差。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MVV、FVC与FEV1均明显改善,且试验组MVV、FVC与FEV1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且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治疗后CAT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CAT评分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慢阻肺以慢性咯痰、咳嗽、呼吸困难等为主要表现,临床上患者多数时间处于稳定期,经治疗后虽症状有所改善,但其肺功能仍处低下状态。若不加以规范治疗,肺功能可能会因反复感染急剧下降,并诱发诸多并发症,导致病情恶化[7]。临床指出,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在慢阻肺发病中有重要促进作用。激活的炎性细胞因子会分泌多种炎性递质,诱导气道黏液高分泌和刺激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化生,从而介导生长因子分泌,促小气道重塑,并能破坏肺结缔组织弹性蛋白,致肺功能不可逆损伤[8];氧化应激则能通过促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损伤肺泡上皮细胞、介导炎性介质表达等途径,加速气道炎症反应,增加气道平滑收缩,从而加重组织损伤,降低肺功能[9]。因此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是改善患者肺功能的关键。
现阶段,西医治疗慢阻肺多以药物为主,包括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虽能快速控制病情,改善症状,但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及各种副作用,且肺功能改善不甚理想,远期疗效欠佳[10~11]。中医认为,肺属气之主,肾属气之根,久病必伤肺气,由肺及肾,肺不主气则气滞,肾不纳气则气逆,气机失调,浊气受阻,清气难入,壅遏于肺而发为喘证、肺胀[12]。故治疗应以定喘嗽、补肺肾为法。调补肺肾方中茯苓善健脾、渗湿;淫羊藿善补肾阳、祛风湿;山萸肉可收敛固涩、补肝益肾;黄芪可生津养血、补气升阳;太子参可生津润肺、益气健脾、补气养血;女贞子和枸杞子可补肾益精,通过“精化为气”,而纳气平喘;丹参可祛瘀、活血、凉血;白果可解毒清热、益气、滋阴润肺;五味子能补肾、益气、生津。全方契合病机,共达活血定喘、化痰健脾、补肺益肾之功。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MVV、FVC、FEV1高于常规组,中医证候积分、CAT评分低于常规组。说明调补肺肾方治疗慢阻肺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药理研究显示,调补肺肾方中活血化瘀中药可拮抗血小板凝聚、改善微循环和抗血栓形成,增强机体耐缺氧能力[13];补益肺肾中药可调节免疫,增强机体免疫力,强化抗氧化酶活性,拮抗氧自由基所致肺损伤,进而改善患者肺功能[14]。其中,黄芪对呼吸系统有兴奋效用,能减轻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刺激肾上腺皮质功能,提升免疫力,增强抗病毒能力,进而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五味子有增强免疫功能、祛痰镇咳、兴奋呼吸中枢等作用[15];茯苓所含茯苓酸能通过拮抗促炎因子、蛋白质、调节酶与相关信号通路实现抗氧化、抗炎的作用;白果含酚酸类、黄酮类等,有平喘、祛痰等作用。
综上所述,调补肺肾方治疗慢阻肺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患者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乙菲,崔萌萌,梁倩倩,等.黄芪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Meta分析与GRADE评价[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3):9834-9842.
[2]周鹏程,余薇,陈科伶,等.调补肺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气管支气管软化症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2(1):45-50.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工作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1,44(3):170-205.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6-127.
[5]刘军,承解静,杨洁,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问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2013,20(5):648-649.
[6]焦旭,安俊,郭世涵,等.中西医结合方案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D组稳定期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21,28(4):390-394.
[7]蔡东林,孙钟和,赵益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BODE指数、IL-8、TNF-α水平与肺肾气虚证相关性研究[J].陕西中医,2020,41(11):1573-1575.
[8]薛华,魏胜全,王智杰,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营养状况及氧化应激能力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9):65-68.
[9]范艺龄,苗青,廖星,等.六君子汤联合西医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20,45(22):5331-5343.
[10]丁莉莉,冯淬灵,赵克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25(3):164-168.
[11]李官红,付娟娟,郑玉琼,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证型与合并症的关系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40(5):567-574.
[12]陈希西,韩嵩,樊根豪,等.活血化瘀类中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J].天津中医药,2023,40(2):250-257.
[13]薛晓明,孙耀琴,孟丽红,等.中成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型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23):129-136.
[14]吕希,徐广宇,王春梅,等.基于网络药理学筛选五味子中治疗哮喘的靶标及活性成分[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1(2):175-178.
[15]邓桃妹,彭代银,俞年军,等.茯苓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J].中草药,2020,51(10):2703-2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