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管理模式应用于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2024-05-14 22:31潘芸富宝钰王静国警月
健康之家 2024年2期
关键词: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高血压

潘芸 富宝钰 王静 国警月

摘要:目的 观察药物治疗管理模式应用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2年8月在我社区就诊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平衡序贯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学服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药物治疗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血压改善情况、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血压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物治疗管理模式的应用可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维持良好的血压控制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药物治疗管理;服药依从性;疗效;生活质量

高血压是社区常见慢性病,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高血压已发展成当今社会影响人们健康的严峻问题。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脑卒中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管理至关重要。当前部分患者存在药物依从性差问题,导致血压控制效果不理想,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1]。因此,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开展药物治疗管理工作非常必要。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管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及居民的医疗成本,减轻医保负担[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观察药物治疗管理模式应用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3月~2022年8月在我社区就诊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平衡序贯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年龄平均(71.58±8.33)岁,男55例,女45例,高血压病程(6.23±1.22)年。观察组平均年龄(71.36±8.26)岁,男58例、女42例,高血压病程(6.41±1.3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明确诊断为高血压;正在服用降压药物治疗,在本社区就诊取药,能够配合完成问卷评估;认知能力、沟通理解能力正常;患者对该研究知情且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功能损伤;无法坚持随访;存在严重合并症;中途退出。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

定期测量患者血压并做好记录,教育患者居家正确测量血压及饮食注意事项。叮嘱患者一般在每日血压高峰、低谷时测量。叮嘱患者坚持吃药、切勿随意换药,避免血压出现大幅度的波动。患者血压过高且控制效果欠佳(如血压>160/110 mmHg并伴有头痛頭晕、恶心呕吐),建议尽快就诊。告知患者日常饮食以易消化、无刺激食物为主,日常饮食中适当增加膳食纤维食物摄入量,可以适量增加新鲜果蔬,告知患者进食遵循“少量多餐”原则,各餐之间有严格时间。

1.2.2 观察组强化药物治疗管理

(1)建立档案:收集患者资料,包括基本信息、疾病信息、用药信息、血压监测结果、药物不良反应等,建立健康档案。(2)药物治疗审核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药物治疗评估,从药物治疗的适宜性、有效性、安全性、依从性、经济性及生活质量几个方面进行评估。(3)药物治疗方案调整:根据药物治疗审核结果,与全科医生沟通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从降压药物种类、用法用量、服药时间等方面进行调整。确保患者清楚正确的用药方式,避免漏服或重复用药。关注患者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头痛、眩晕、咳嗽等;及时发现和处理。(4)用药教育及健康指导: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并通过定期讲座等形式,向患者提供关于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包括疾病危害、用药重要性、生活方式调整等[3];加强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用药依从性。(5)用药提醒服务:完善社区内的用药提醒服务,发放小药盒和分药器并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定期提醒患者按时服药,避免漏服、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6)定期随访:每3个月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每个患者随访3次,了解患者用药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生活方式改善效果等[4],评估药物治疗效果、依从性、不合理用药情况及生活质量。两组均随访9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依据自制量表进行评分,总分0~100分,>90分为非常依从,70~90分判定为基本依从,≤70分视为不依从。(2)比较两组血压改善情况:测量3次取平均值。(3)比较两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4)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HY)2.0版进行评估,共46个条目,包括高血压病特异模块(17条目)、心理功能(11条目)、躯体功能(10条目)以及社会功能(8条目)4个维度,各维度分值为各条目评分之和,随后通过极差变换法将分值转化为标准分,总分0~100分,分值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高[5]。

1.4 统计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2 两组服药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血压比较

干预前,两组血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13.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社区高血压患者数量逐年增加,不仅影响患者个人的生活质量,还会给社会医疗资源造成沉重的负担。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会直接关系社会整体稳定和发展[6~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血压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通过有效的药物治疗管理可督促患者更好地按时、按量服用药物,降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保证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等方式,可对患者全面进行评估和管理[8]。医师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监测用药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适合药物,确保患者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同时,药师可向患者提供详细用药指导,向患者详细解释药物作用机制、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信息,解答内心疑问。通过建立合理的用药方案和提醒机制,可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此外,利用微信、APP程序等为患者提供便捷的用药提醒功能,减少漏服或误服风险。定期组织健康讲座,向患者普及高血压的相关知识,介绍常用降压药物的作用机制及服用方法,帮助更好地掌握用药知识,从而促使患者更好地遵守医嘱,提高药物治疗效果而积极改善血压水平。

综上所述,药物治疗管理模式的應用可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维持良好的血压控制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吕小辉,何文婷,柯冰玫,等.家庭药师参与家庭医师团队对社区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管理的干预[J].临床合理用药,2023,16(16):122-125.

[2]赵金月,韩宇博,隋艳波,等.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复方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用药规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23):4272-4278.

[3]汪珍艳.基于奥瑞姆自护理论的针对性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24):29-31,52.

[4]林玲,葛高顺.厦门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分析与基因导向用药的疗效评估[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3,55(10):1161-1169.

[5]郭娟娟,孙曼.临床药师参与的慢病管理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规律服药依从性、用药错误率及不良反应率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1,28(13):80-81.

[6]胡立业,刘蓉,黄宇清,等.全程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血压和血糖达标率的影响[J].上海医药,2023,44(13):68-71.

[7]赵芸,刘欣,高鹏,等.基于数据挖掘探索中医补肾法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的用药规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6):992-998.

猜你喜欢
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利培酮结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护理干预对120例高血压病患者降压效果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等的影响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