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玉,李松平,王 源,袁吉娜,苏保印,潘 琨
(1.河南省科达水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3;2.河南省水利科技应用中心,河南郑州 450003;3.河南省水利勘测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3;4.河南科源水利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3;5.山东中泽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菏泽 274008)
前坪水库导流隧洞布置在大坝右岸山体内,导流明渠长387 m,导流洞轴线总长760 m。进口底板高程343 m,闸孔尺寸7 m×9.80 m(宽×高),洞身城门洞型,长340 m,断面尺寸7 m×7.20 m+2.60 m(宽×直墙高+拱高),出口底板高程342 m,底流消能,导流隧洞消力池末端尾水渠入注河道。设计洪水标准10 年一遇,库水位366.10 m,设计流量822 m3/s;20 年一遇,库水位372.60 m,设计流量973 m3/s.Wz 采用几何比尺1∶90 正态水工物理模型试验,对前坪水库导流隧洞原设计体型布置方案的合理性进行验证,重点对前坪水库导流洞消力池水力特性进行了试验分析,并提出了导流隧洞消力池原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方案,为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根据水工模型相似原理,水工模型比尺的选择必须满足水流运动相似准则和模型水流为紊流。结合试验场地,经综合考虑,确定选用模型几何比尺为λL=λH=90的正态模型。并由此确定出其它相关比尺,见表1。导流洞为施工隧洞由混凝土衬砌而成,糙率0.015,根据比尺计算模型糙率7.10×10-3,有机玻璃糙率0.007~0.008,因此导流洞身采用有机玻璃制作,下游出口消力池至尾水渠段用水泥砂浆抹制并做成净水泥表面。模型长度取为坝上1 189 m至坝下990 m,总长2 179 m;总宽1 422 m;高度以校核洪水位情况下,上下游水位加20 cm超高控制。
表1 模型试验各物理量比尺表
原设计方案消力池长度从桩号0+385.70~0+480.70,总长95 m,消力池梯形断面,底宽35 m,正向坡度1∶6.36,底部高程336.50 m,底坎高程342 m。消力池横断面见图1。
图1 消力池原方案体型图
修改后消力池桩号0+395.70~0+470.70,上游缩短10 m,正向坡度1∶4.55,由缓变陡,下游往上游缩短10 m,消力池总长75 m,底部高程及底坎高程均不变,见图2。
图2 消力池修改方案体型图
试验在定床基础上进行。导流隧洞为人工开挖隧洞,水流流态为有压流,在施放10 年一遇洪水时,试验实测泄量为921 m3/s,较设计值大12.04%;在施放20年一遇洪水时,试验实测泄量为1 097 m3/s,较设计值大12.74%,因此导流隧洞泄流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①10年一遇洪水时,导流隧洞上游水面平稳,上游水流缓慢平顺地经引水渠进入闸室,由于进口地形不对称,坝前一小股水流沿导流洞进口左侧进入导流洞,产生横向水流,在导流遂洞进口产生一逆时针漩涡,漩涡中心位于导流洞进口正上方左侧,在导流遂洞进口附近游荡,漩涡最大直径约1.80 m,表面下陷,导流遂洞内水流为满流,洞顶有气囊存在。导流遂洞进口最大流速约8.12 m/s。下游出口水流在消力池形成水跃,跃首位于0+400.10断面,跃尾位于0+444.70断面,长44.60 m,水流在消力池内旋滚,跃高小,面大而弱。水流出消力池后流入弯道,由于水流做曲线运动后产生离心力,使右侧凹岸水面高于左侧凸岸水面,在弯道起点断面右岸水深3.18 m,左岸水深2.90 m,在弯道末端断面右岸水深3.39 m,左岸水深2.47 m。水流出弯道后直接流入尾水渠进入下游河道,尾水渠出口分两股水流,一股直接流入下游滩地进而流向下游主河槽,另一股沿尾水渠左岸回流向上进入坝下主河槽。②20年一遇洪水时,与①中不同的是,导流洞进口产生两个漩涡,一个漩涡中心位于导流洞进口塔架左前方附近,为逆时针漩涡,直径约1.35 m,另一个为顺时针游荡型间歇漩涡,直径最大约0.90 m,漩涡在右侧塔架后逐渐沿塔架游荡至塔架右侧中间慢慢消失。导流洞内满流,洞顶有少量间歇性气囊存在。导流洞进口最大流速约10.10 m/s。下游出口水流在消力池形成水跃,跃首位于0+402.80断面,跃尾位于0+465.70断面,长62.90 m,弯道起点断面右岸水深3.73 m,左岸水深3.13 m,弯道末端断面右岸水深3.94 m,左岸水深2.35 m。
在两种特征工况洪水条件下,导流遂洞下游洞身出口沿程布置了7个断面进行流速测量,每个断面测量3个点分别是左岸、轴线和右岸。10年一遇洪水时,最大临底流速位于桩号0+385.70 断面,为10.99 m/s;20 年一遇洪水时,最大临底流速位于桩号0+385.70 断面,为15.21 m/s,在装号0+420.7 处骤降至2.85~3.33 m/s,因此处出现了回流现象,水流不稳定。
在两种特征水位10年一遇洪水和20年一遇洪水下,导流洞洞内为满流,导流洞下游水面高程均低于两侧护岸高程。
为分析消力池消能效果,对水跃弗劳德数和消能率计算:
式中:Fr为跃前断面急流的弗劳德数;v为跃前断面水流的平均流速;h为跃前断面的水深;g为重力加速度。
式中:K 为消能率系数;△E为水跃的消能总量;E1为跃前段的单位能量;E2为跃后段的单位能量。
10年一遇和20年一遇工况下Fr分别为3.53和4.37,2.50<Fr<4.50,均属于颤动水跃,消能率分别为33%和43%,水跃不稳定,水跃段中的高速底流间歇性地向水面蹿升,跃后水面波动波较大并向下游传播,消力池消能效率低。
①10 年一遇洪水时,导流洞上游水流流态与原方案一致,下游出口水流在消力池形成水跃,水跃跃首向下游移动4.90 m,水跃长度缩短至27 m,水流在消力池强烈翻滚。水流出消力池后平稳流入弯道,在弯道起点断面右岸水深2.69 m,左岸水深2.91 m,在弯道末端断面右岸水深3.50 m,左岸水深2.77 m。水流出弯道后直接流入尾水渠进入下游河道。②20年一遇洪水,导流洞上游水流流态与原方案一致,下游出口水流在消力池形成水跃,水跃跃首向下游移动4.9 m,水跃长度缩短至31 m,水流在消力池强烈翻滚。水流出消力池后平稳流入弯道,在弯道起点断面右岸水深3.18 m,左岸水深4.08 m,在末端断面右岸水深3.16 m,左岸水深2.91 m。水流出弯道后直接流入尾水渠进入下游河道。
导流隧洞泄放10年一遇和20年一遇洪水时,消力池最大流速均位于桩号0+395.70 断面,分别为16.54、18.31 m/s,分别增加了50%、21%,在消力池底坎处流速降到10.10、10.59 m/s,水流出弯道后流速继续下降至7.75 m/s。导流洞下游水面高程均低于两侧护岸高程。
10 年一遇和20 年一遇工况下Fr分别为4.54 和4.81,4.5<Fr<9.0,均属稳定水跃,消能率分别为45%和47%,水跃状态稳定,下游水流流态平稳,消力池消能效率提高明显。
导流隧洞原设计方案,在10年一遇洪水与20年一遇洪水时,泄流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但下游消力池效能效果较差。缩短消力池长度和增加正向坡坡度后,在两种洪水工况下,效能效果显著,而且减少工程开挖量,节约了工程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