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军良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中学
“三维沁润式”学习路径聚焦方法掌握、单元学习和名作鉴赏三大维度。其中,方法掌握强调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技巧,掌握独立分析和批判艺术作品的能力。单元学习则侧重按照不同的艺术主题或时期划分教学内容,使学生能系统了解不同阶段的艺术风格及特点。名作鉴赏重在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艺术大师的经典作品,通过整体感知提升其艺术鉴赏水平。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基于“三维”建构综合性评价体系,采用广覆盖、多样态的评价方式,专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轨迹,达到“沁润”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
观察不仅是鉴赏的起点,也是构建深刻理解的基石。在此阶段,学生需关注美术作品的色彩运用、构图布局、线条流动、光影变化等方面,在捕捉艺术作品独特之处的同时,锻炼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为进一步深入理解作品做好铺垫。为此,教师需以提升学生“眼力”为目标,关注学生在观察环节的表现,重点评价学生能否全面、细致地捕捉美术作品的关键特征,通过及时反馈鼓励学生发现作品的微妙之处,建立自己的鉴赏框架。
以湘美版必修《礼仪与教化》为例。教师可围绕武氏祠画像和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展开鉴赏,要求学生填写两幅作品的分析表。针对武氏祠画像,注重其分层次的艺术表现,从最下层的日常生活场景到中层的历代帝王与忠臣义士,再到最上层的神仙故事与动植物图像。在这一过程中,指导学生细致观察每一层次的细节特征,如人物服饰、表情以及动植物的形态特征,以此来揭示汉代人的价值观和时空观念。对于《女史箴图》,鉴赏重点放在顾恺之的线条运用技巧上,指导学生观察其线条的流畅性、韧力以及如何通过线条传达情感和表现人物形态。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重点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准确把握武氏祠画像的层次分明和《女史箴图》线条的流畅与韧性。
内容分析居于整个鉴赏环节的主体位置,需要学生对作品的各个方面质疑,如探讨画面中的色彩选择对情感表达的影响、构图布局背后的逻辑、使用的材料对艺术效果的贡献以及文化背景与历史语境如何影响艺术家的美学表征,层层剥茧般探求作品的内在意义。为此,教师需重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采取的评价方式应超越对学生表层回答的考核,转而关注学生是否能够独立思考,对作品的不同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以问带问”,达成“以评促学”。
同样以上述作品为例。对于武氏祠画像,教师可设置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其中一组作为“辩护方”阐述画像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另一组作为“检察方”从批判的角度分析画像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和时代局限;同时考虑画像在汉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意义。教师需评价学生在辩护、检查过程中对武氏祠画像的全面理解以及对作品的批判性分析。针对《女史箴图》,教师可以设计艺术评论家模拟活动。学生需扮演艺术评论家的角色,撰写一篇关于《女史箴图》的批评文章。在文章中,学生应从色彩、构图、线条等艺术元素以及作品的文化和历史语境出发,深入分析顾恺之如何通过这些元素表达作品的主题和情感。教师阅读并评价学生的短文,评价学生是否能够从独特角度切入,提供新颖的见解,并且对作品的文化艺术价值有更为深入的探讨。
在美术鉴赏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将不同作品或同一作品中的不同元素并置,揭示彼此之间的相似性或差异性。常见的比较包括对不同时期、不同艺术家的作品间的比较,或同一艺术家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以及不同艺术流派或技法的比较,这种比较方法不仅能增进对单一作品的理解,还能拓展对艺术发展脉络的认识。教师的评价重点在于观察学生是否能够发现并理解不同作品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反映不同的艺术观念和文化背景;同时鼓励学生立足运用多元视角,从历史、文化、艺术技巧等全方位展开比较分析。
仍以上述作品为例。教师需展示武氏祠画像的不同层次细节,指出各层次所表现的内容及其在汉代艺术中的意义。同样,教师要先详细解读《女史箴图》中的人物表情、姿态、线条运用,强调顾恺之线条运用的特点,如流畅性、表情的细腻描绘等。随后设定讨论主题,如“武氏祠画像与《女史箴图》在描绘人物形象上的差异”。学生需在讨论中指出两幅作品在人物描绘上的细微差别,如武氏祠画像的雕塑式线条与《女史箴图》的细腻笔触。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分析,评价学生对两幅作品中人物形象描绘差异的理解程度,即能否准确描述武氏祠画像中人物形象的雕塑感和《女史箴图》中线条勾勒出的细腻感,评价学生对两幅作品所代表的文化和艺术风格的了解。在学生展示自己的分析后,教师应提供具体反馈,如在讨论人物形象如何反映汉代文化时,一些学生往往不求甚解、流于表面。为此,教师应提供更多关于汉代社会结构、文化背景的信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社会价值观。教师还应指出,虽然学生能够注意到武氏祠画像中的人物服饰和动作,但在解读这些元素背后的社会意义时需要更加深入。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不妨推荐“魏晋风度”相关的历史资料,鼓励学生进行更广泛的阅读。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而美术鉴赏的评估环节正好提供了一个展现这些能力的舞台。在此过程中,学生需对作品的艺术价值作出判断,同时结合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标准,表达对作品的喜爱与否,评判艺术作品的技术优劣。教师在开展评估方法的评价时,应着重引导学生将之前的观察、分析和比较融入对作品的整体评价中,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结合个人的真实想法,全面而深入地评估艺术作品,帮助学生基于“本心”在赞美和批评之间找到平衡。
在上述教学中,教师可安排“艺术家新闻发布会”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代表一位艺术家(武氏祠画像的创作者或顾恺之)。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以艺术家的身份,面对“记者团”(其他学生)进行作品的介绍和自我评价,需要在“发布会”上阐述自己作品的技术特点、艺术风格、所表达的主题情感等,并回答记者团的提问。在武氏祠画像的介绍中,学生需要评估其雕刻技艺的细节,如何通过层次分明的场景传递汉代的社会价值观。对于《女史箴图》,学生则需着重说明顾恺之对线条的运用,讨论其如何通过细腻的线条表达人物情感和动态。针对代表武氏祠画像小组的学生,教师提出:“你们对雕刻技巧的解释深入浅出,特别是对场景层次的描述,非常生动。但在讲述如何通过画像传递汉代社会价值观时,可以更具体一些。”对于扮演顾恺之的小组,教师的评价是:“你们在解释线条运用方面做得很出色,能感受到你们对顾恺之画中的线条与情感表达的深刻理解。不过,对《女史箴图》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的阐述还有待加强。”
各个教材的单元编排均围绕一定主题设置,可串联单元内的各个知识点和内容,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焦点。通过这种高度凝练的核心概念,教师便于串讲一众作品的艺术理念、技术或风格,提升教学系统性、连贯感。为此,教师在评价时,需关注学生能否准确把握单元主题的核心内容,如何将这些内容与美术鉴赏的其他方面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快速找准鉴赏的“基准点”。找准鉴赏的“基准点”,也就找到了评价机制的“提升点”。
以湘美版必修《人间生活》为例。教师围绕《捣练图》《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等作品,提炼主题为“生活的艺术化与艺术的生活化”,以串联各作品,展现不同时期对日常生活的艺术表达和审美追求。教师依据主题,要求学生对比分析上述三幅画作,即探讨每幅画作如何通过艺术手法展现日常生活的美学特征,艺术创作如何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在评价过程中,针对每位学生的分析阐释,教师都要给予具体的评价。如对《捣练图》的分析:“你对唐朝细腻生活的描绘理解很到位,但可以进一步探讨画中人物背后折射的社会价值观。”在《韩熙载夜宴图》的讨论中,指出:“你对唐代宴会文化的分析非常生动,但应更加关注画作的构图和色彩运用。”对于《清明上河图》的分析,指出:“你对北宋都城繁荣的描述十分精彩,可以再深入探讨画作中的社会层面信息。”
单元学习中的局部精读,指对美术鉴赏单元中某一部分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如“放大镜”帮助学生聚焦单个作品或特定元素,从宏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转向对作品本身的微观分析,进而形成全面且深入的美术鉴赏视角。在实践中,教师需重点评价学生在单元大背景下对局部内容的深究与拆解能力,观察学生能否发现单元整体与局部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将这些联系运用于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活动中。
在“人间生活”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选择《清明上河图》进行局部精读评价。《清明上河图》作为研究重点,能展现北宋都城的繁荣,为学生提供深入了解宋代社会生活和文化的窗口。为此,教师可以设计一次专题研究报告的撰写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被要求选择《清明上河图》中的一个特定场景或人物群进行深入分析。学生需要研究所选场景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在整幅画中的作用和意义。在报告的撰写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不仅要注意描述所见,还要深挖背后的文化和社会意义。例如,如果选择了画中的市集场景,学生需分析市集的布局、商贩和顾客的互动,以及这一场景如何反映宋代都市经济的活力。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报告时,可以给予具体的反馈,如“你对市集的布局和人物动态描述得很生动,说明你对细节的观察很敏锐,但在分析市集如何体现宋代经济活力时,可以结合更多历史背景资料”。
对于高中生而言,通过小组讨论、共同研究来探讨名作,运用集体智慧深入分析艺术作品,可带来比单一视角更丰富的认知视角。教师在实践中,应重视评价小组合作的集体参与和互动质量,观察学生如何在小组合作中贡献自己的观点,如何汲取他人想法内化为更高层次的美学素养,着重评估学生协作精神、沟通技巧和集体学习能力。
以湘美版必修“审美自律”为例。教师围绕《兰亭序》《珊瑚帖》《树色平远图》《晞发图》等作品,设计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对其中一幅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如探究《兰亭序》时,小组成员首先共同研究其历史背景、书法风格、艺术特点及其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接着分工合作,一部分成员负责研究王羲之的生平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另一部分则专注于《兰亭序》的书法技巧和艺术风格。最后小组汇总意见准备一份展示报告,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在班级前进行展示。在评价学生的表现时,教师给出的评价应具体而富有针对性。例如,对《兰亭序》的研究报告,教师评价:“你们对王羲之的生平和兰亭序的历史背景探究得很透彻,对书法技巧的分析也十分专业。不过在讨论《兰亭序》的艺术影响时,可以更加深入探讨其对后世书法家的启发。”
每位学生的审美喜好、文化背景和个人经验均不同,因此在鉴赏过程中能够提出的见解也不同。“大水漫灌”的鉴赏教学往往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差异化的情况,亟需教师设置针对性的拓展任务,促进其深入名作鉴赏的中心。具体而言,教师需考查学生的独有洞见,评估其在拓展研究过程中的学习策略,以及将所学内容与个人的兴趣、经验相结合的具体方法,来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提升其投身鉴赏的内驱力。
在“审美自律”单元中,为了促进学生个体拓展评价,教师需特别设计一项创意作品创作活动。针对《兰亭序》《珊瑚帖》《树色平远图》《晞发图》等作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理解创作一件与所学作品相关的艺术品,如绘画、书法、诗歌甚至是短剧。例如,对于《兰亭序》,学生可能会选择创作一首描写兰亭宴会的诗歌,或者绘制一幅以兰亭为背景的画作。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将自己对原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融入新的创作中。完成创意作品后,教师组织展示会,让每位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明创作背后的思路和与原作品的关联。同时,邀请其他同学提供反馈,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以增加互动和批判性思考的机会。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教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①作品能否反映学生对原作品的理解和个人风格。②能否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如针对一位学生以《兰亭序》为灵感创作的诗歌,教师可评价:“你的诗歌很好地捕捉到了兰亭宴会的氛围,将古代文人的游兴与现代情感巧妙融合,但在对《兰亭序》书法风格的理解上有待深入。”
“三维沁润式”高中美术鉴赏学习路径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多元、深入、系统的学习框架。通过方法掌握、单元学习、名作鉴赏三个维度的交织,可以培养学生全面的美术鉴赏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观察、分析、比较、评估艺术作品,深化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提高美术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