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机机体结构供应商制造符合性检查过程

2024-05-13 06:05周笛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9期
关键词:局方日程型号

周笛

(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湖南 长沙 410200)

1 前言

自2007年大型客机研制立项确定以来,我国民机产业借此契机得以飞速发展,C919、AG600、MA700等型号飞机相继开始研发,民机“适航”也逐渐被国内各大航空厂商所重视。适航,英译为Fit to fly,直译为适合于飞行,是一种航空器的固有属性,它是该航空器包括部件及子系统整体系能和操作特性在预期运行环境和使用限制下的安全性和物理完整性的一种品质,这种品质要求航空器应始终处于保持符合其型号设计和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的状态。它也是民机从国家法规层面上强制要求的最低安全标准。

依据《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CCAR-21-R4)第21.33条“检验和试验”的要求:民用航空产品或者其零部件在提交局方试验前,申请人应当进行检查和试验,以确定“材料和民用航空产品符合型号设计的技术规范”“零部件符合型号设计的图纸”“制造工艺、构造和装配符合型号设计的规定”。

民机供应商在型号合格审定阶段过程中最关注的部分是零/部件(含原型机、试验件及试验装置)产品的制造、交付以及试验。因此,关于型号合格审定过程中的制造符合性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 制造符合性检查流程和内容

制造符合性,指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的制造、安装等符合经批准的设计。对于供应商来说,就是要满足申请人的型号设计资料和质量要求,保证试验产品、安装、试验装置符合设计图纸、工艺规范和有关的设计文件,达到“文文相符”“文实相符”。局方通过制造符合性检查可达到质量保证和工程确认的双重目的,是对制造符合性的确认,该确认通常需要通过实物检查完成。制造符合性检查一般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制造符合性检查一般流程图

2.1 制造符合性检查项目和工序的确定

在进行制造符合性检查前,首先,要确定需要检查的项目和具体工序。在型号设计资料已经得到局方批准后,申请人通常会根据承制单位的质量管理水平、检验人员素质以及生产设施和设备能力、产品的复杂程度、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和试验结果的影响及是否采用了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是否为关键件、重要件等因素,向局方工程代表推荐制造符合性检查项目、检查属性。

推荐的检查项目及属性经工程代表认可后,申请人再根据确认的检查项目及属性来制定制造符合性检查工序清单,同样要推荐给局方制造符合性检查代表确认。

制造符合性检查代表的检查范围取决于对供应商/申请人制造符合性检查记录质量、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检验工作的重要性及复杂程度的评估。所有确定的制造符合性检查工序,都应在对应的工艺文件上标记适航印章标识,所标记的工序都必须在局方进行检查签字放行后,才能转工。局方会根据申请人及其下属供应商的信任程度以及取证经验来确定制造符合性检查项目占整体产品的比例。

2.2 制造符合性检查的提请

当需要制造符合性检查的产品达到检查状态时,供应商/申请人需要向局方提交制造符合性检查日程计划表,计划表中应该包括:制造符合性检查活动;每项计划中的检查活动地点;每项计划中的检查活动时间(尽可能确定);每项检查活动是否有工程审查代表或制造符合性检查代表直接介入。

2.3 制造符合性检查

当制造符合性检查代表(或委任制造检查代表,后续简称DMIR)收到工程代表分发的请求单后,就可到现场开展检查。供应商/申请人应向制造符合性检查代表(或DMIR)提供检查产品涉及的经批准的生产图纸、制造文件、工艺规范、产品及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检验记录、测试及试验记录、人员资格证书、设备记录等制造符合性检查依据性文件,并现场解答制造符合性检查代表(或DMIR)提出的疑问。

产品达到终检状态时,申请人为了其产品符合型号设计并处于安全可用状态,需要填写制造符合性声明作为承诺文件,并提交给局方。对要求签发适航批准标签的零件,必须得到制造符合性检查代表(或DMIR)为其签发适航批准标签后,才可予以放行。这必须在制造符合性检查代表(或DMIR)完成检查后,将发现问题报告工程代表处理,待所有偏离处置得到工程代表认可,所有问题得到关闭,经检查得到满意结论后,才能签发。适航批准标签是工程代表在制造符合性检查请求单上注明需要签发标签的零/部件,一般为签发给局方确定为制造符合性检查项目且接受了适航监督的完工产品或发运到异地待装配的产品或试验件。

2.4 不满意项整改及适航资料归档

检查过程中制造符合性检查代表(或DMIR)若发现有问题时,应按要求及时整改归零再重新提交检查。

适航工作要保证可追溯性,因此,任何一次检查完成时,都应该将适航资料进行整理归档。资料一般按飞机批架次或者试验分类归档,适航资料一般包括制造符合性检查请求单、制造符合性声明、制造符合性检查记录表、批准放行标签/适航批准标签、有关证据附件(如FRR、代料单的复印件、问题照片、纠正措施有关证据等)。

3 制造符合性检查关注点及分析

3.1 制造符合性检查日程计划

制造符合性检查日程计划一般是在提请检查日期的前一周报送给局方,再由局方做出检查安排。在这个时间差中,如果供应商每次都在确认到达检查状态时再提交日程计划,那势必会非常影响产品的进度,拖后交付时间;但如果供应商在还未到达检查状态,在未足够考虑风险的情况下提前报送日程计划,可能会导致局方在到达供应商地点时发现产品未能达到检查状态而检查中止,如此反复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会引发申请人和适航审查方对供应商的信任度降低。

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一般申请人都会要求在提交日程计划的同时,开展制造符合性预检查工作并填写预检查记录表,随日程计划一同提交来保证检查状态,同时,适航联络人应在局方确认检查时间后通知主要负责人,确保达到检查状态,如发现意外情况确认已无法按时达到状态,应第一时间上报取消本次检查。解决此类问题最好的办法还是培养供应商厂内DMIR,报送日程计划时可以推荐DMIR进行检查,一方面避免了制造符合性检查人员往返路程所浪费的时间;另一方面,DMIR熟悉自己厂内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薄弱环节,对符合性检查往往能对症下药,精准迅速地找到问题或完成检查。

3.2 制造符合性检查前准备工作

在已确定检查时间后,供应商往往会忽视“检查前准备工作”这一块内容,导致制造符合性检查代表(或DMIR)正式开始检查时,出现受审人员“一问三不知”“一问三没有”,这时再去调取检查相关资料和记录,不仅仅耗费大量审查时间,还容易降低审查人员的信任度,引起不满。

因此,在适航制造符合性检查开始正式前,应该备好本次检查所用到的相关资料和经签字盖章认可的记录,不仅可以规避一些问题,还可以提高检查工作效率,赢得审查人员好感,提升检查通过率。

3.3 现场检查

在现场制造符合性检查代表(或DMIR)进行检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下:

(1)关键特性和重要特性的加工过程资料与提交的设计资料(包括材料、工艺) 存在偏离,但没有办理偏离相关手续,或者偏离没有通过局方认可。

(2)检验记录不完整,未全面记录要求的检验活动,即要求的检验活动没有完成或完成了没有记录;检验记录未能准确反映产品的实际状态,即没有发现偏离或者存在填写错误。

(3)生产制造文件未能落实设计要求或工艺规范。

上述已经提及,制造符合性检查,查的是“文文相符”“文实相符”,是供应商是否能按照自己产品的质量体系(经过认可)控制自己的产品,它检查的依据都是供应商/申请人自己的管理程序和型号文件。事实上,整个制造过程都严格按照经批准的技术要求和规范进行,不去偷懒、心存侥幸、不走“歪路捷径”,也就达到了所谓的制造符合性,那么检查也会顺水行舟,很自然的通过。

3.4 供应商与申请人的不同点

作为申请人的供应商,需要满足的不仅仅是适航相关法规的要求,还需要贯彻申请人的质量体系和管理要求。不同申请人之间可能要求还存在差异。因此,供应商不可能以一套管理要求去针对所有的型号要求,通常会通过编写不同型号的管理文件来满足不同申请人的要求。

3.5 适航文化的普及

适航不单单是公司几个人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必须满足的基本安全目标,这是一个公司至上而下都要去做的工作。因此,必须提高整体员工适航思想意识,从“要我适航”到“我要适航”观念进行转变,让厂内各个职位的员工都自发地去遵循适航要求。

4 结语

制造符合性检查虽然是一个最基本的适航工作,但对于民机供应商来说,由于它涉及飞机产品整个制造、试验过程,对它的研究将非常有益于实际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产品的成功交付。同时,也是一个能让公司不断完善自身管理体系的契机,从而更加满足申请人、局方甚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

猜你喜欢
局方日程型号
“三化”在型号研制中的应用研究
C919机进入局方审定试飞阶段 民航上海审定中心签发大型客机首个型号检查核准书
航天型号批生产管理模式的思考
型号产品配套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四十感怀
Y12F飞机噪声局方并行试飞适航审定技术
皮肤护理提上日程
《日本藏西夏文文献》收录汉文刻本《太平惠民合剂局方》残片考
不同型号CTC/TDCS设备的互联互通
2015年焊接行业展览会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