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智改数转网联”赋能新质生产力
——对话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资产管控中心副主任、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勉

2024-05-13 06:04策划陈雪芹俞文艳李琪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9期
关键词:网联工业智慧

策划:陈雪芹 俞文艳 李琪

▋本期热词 智改数转网联

4月22日,本刊从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财政部今年安排资金30亿元,支持首批20个左右试点城市“智改数转网联”,提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智改数转网联是通过引入智能技术、实现数字化升级和进行网络互联,为企业和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通过探索适应企业实际需求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地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数字支撑,进而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深化智改数转,叠加网联赋能,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也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朗坤智慧将进一步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优势,重点发掘推广更多新技术、新模式、新场景、新业态,全面促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

——许勉

主动拥抱“智改数转网联”,激活发展新动能

本刊:请你从工业互联网平台厂商的角度,谈一谈对“智改数转网联”的理解?

许勉:“智改数转网联”即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其本质是基于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和升级,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和成本。

“智改”“数转”聚焦硬件智能化改造和软件智慧应用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企业在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网联”则侧重“联动”,打破企业内外部信息壁垒,依托工业互联网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高效联接。工业互联网平台如同一条信息“高速公路”,整合资源要素,带动整个链条协同并进,牵引更多中小企业实现向“数”向“智”。

作为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实践者、推动者,早在2016年,朗坤智慧便率先踏上了工业互联网的探索之旅,并在2017年发布了苏畅工业互联网平台。该平台依托公司在发电、建材、化工、冶金、煤矿、装备制造、园区等工业领域的实践经验,成功赋能五大发电集团、海螺集团、中国宝武、陕西煤业等千余家大型央国企实现高质量数字化转型。

朗坤智慧联合徐工汉云、中天互联、雪浪云、亨通数科,成立江苏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联盟

如今,苏畅工业互联网平台不仅成功晋级“双跨”平台国家队,还坐稳了全国能源互联网平台的头把交椅,持续巩固和增强在安全生产、运行优化、设备运维等高价值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发挥创新优势,争当“智改数转网联”排头兵

朗坤智慧监盘技术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刊:贵公司以工业互联网为抓手,赋能企业“智改数转网联”的底气在哪里?

许勉:朗坤智慧对于工业互联网的执着投入,源于对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与长期坚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不仅锤炼了韧性,更积累了技术引领所带来的深厚底蕴与自信。

一是坚持自主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构建了全栈国产化适配的生态体系,掌握了工业互联网多项关键核心技术,获得了400余项相关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软件研发能力成熟度达到了CMMI5级。公司率先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新赛道,推出了苏畅“瑶光”工业大模型,以及智慧监盘、能效优化、设备故障预警与智能运维、质量寻优等一批行业领先的数智化应用,保障工业企业运行更智能、更经济、更健康、更高效。

二是积极推动行业“生态圈”建立。与徐工汉云等省内4家“双跨”平台企业联合成立江苏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联盟,进一步增强合作深度和广度,将工业互联网数智赋能成效落到实处。同华为公司建立战略合作,联合发布智慧电厂解决方案,共创共享共赢发展成果;加强与行业协会的深度合作助推行业发展,与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联合成立资产管控中心,与中国煤炭协会共同输出煤炭行业标准和智慧矿山白皮书。

三是持续开拓市场与品牌建设。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业务范围,寻求新的增长点,业务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承建了孟加拉帕亚拉燃煤电厂项目、莫桑比克海牛公司水泥智慧工厂项目等“一带一路”样板工程。在《互联网周刊》发布的“2023中国工业互联网年度企业”榜单中,朗坤智慧凭借在核心技术水平、资源管理能力、应用服务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卓越表现,排名上升至14位,实现连续多年上榜并稳居工业互联网行业前列。

从最初的平台建设,到形成新优势、创造高价值、打造新引擎,朗坤苏畅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不仅加速了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也为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本刊:请您介绍一下朗坤在工业互联网赋能“智改数转网联”方面有哪些实践?

许勉:朗坤苏畅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可以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效益的:一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二是提高企业运行效率,提升业务敏捷度,实现快速的产品迭代和更新。三是推动组织变革,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竞争挑战。

首先,在安全生产方面,为国家电投集团打造的“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平台,成功实现了“集团-二级单位-三级单位-场站-班组”全组织覆盖,建立了开放、共享、共赢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现了从单点防控到全局联防联控,从事后应急到事前主动预防的转变。目前已在集团下属5家二级单位试点应用,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其次,在运行优化方面,从广大一线运行人员的实际诉求出发,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了智慧监盘系统,辅助运行人员更好地调整机组运行,可提前发现运行异常,降低运行人员工作强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让机组“零非停”更有保障。这套系统“快”而“准”,通过中国机电工程学会“国际领先”的技术鉴定,在国电电力、国信扬电、中海油气电等多家发电企业落地应用。据专家测算,通过运行智慧监盘系统,一台600MW机组每年至少可带来经济效益约200多万元。

第三,在设备预测与诊断方面,联合山东能源集团打造“煤矿大型固定设备故障诊断和健康管理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设备寿命20%,降低检修费用15%。通过改变现有的设备检修模式,提供“主动式”设备状态监测,降低运维成本。

第四,在节能减排方面,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帮助钢铁企业节能降耗。研发设备能耗优化系统,将节能算法模型植入控制系统,给除尘风机装上“智慧大脑”,模型可根据环境和运行工况变化,实时调节风机运行状态。据测算,这样的系统可降低风机能耗5%~10%,带来可观的节能效益。

以“增量”带动“存量”,构筑新的发展优势

本刊:关于推动民营企业深度参与“智改数转网联”工作,您有何思考和建议?

许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体现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以更强的力度为民营科技企业鼓干劲。

一是推进工业互联网等新质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作为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已连续7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首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民营科技企业要进一步创新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提高系统建模和处理复杂性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构建行业大模型与工业场景的深度融合,全面探索工业智能创新应用,以“增量”带动“存量”,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筑新的发展优势。

二是探索民营科技企业与央国企的合作新路径。双方可以在科技成果转化、场景开放共享等方面,强化协同联动,共同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工作。通过“平台共建”,实现OT能力与IT能力的跨界融合,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通过“技术共创”,强化重大技术难题攻关,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通过“能力共享”,形成优势互补的生态发展格局,降低重复开发建设。

三是加强工业互联网政策支持。强化需求牵引和市场培育,研究制定工业互联网产品推荐目录,鼓励制造业企业运用目录清单内的产品和服务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加大对领军服务商的培育,以及对优秀方案和实践案例的宣传推广力度,增强标杆示范的引领作用。去年,朗坤智慧牵头承担了工信部创新工程,参与起草了《工业互联网平台 异构协议兼容适配要求》国家标准制定,还承建了江苏省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

四是开放拓宽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在工业领域,融合应用数字孪生等技术,推动应用场景由智能设备资产管理、5G+AR运维指导等向数字工厂、智慧园区拓展,推动协同制造、柔性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

五是培养一批既懂工业又懂数字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依托产教融合的工业互联网实训基地,为企业、高校提供工业互联网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分级分类的能力实训和认证体系,满足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需求。建议推进高校工业互联网相关专业建设,支持有能力的科技企业和高校充分合作。

猜你喜欢
网联工业智慧
基于云控平台雾计算架构的网联汽车路径控制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下网联车辆自适应巡航状态安全估计
工业人
网联辅助驾驶混合交通流稳定性及安全性分析
交通与汽车的智能化融合:从ETC到网联汽车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有智慧的羊
“工业4.0”之思考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