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种植中育苗技术的内容及重要意义综述

2024-05-13 19:55马芳贺小艳
种子世界 2024年1期
关键词:林业种植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

马芳 贺小艳

摘 要:开展林业种植项目,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优化空气质量。当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水土流失及环境污染日渐严重。随着环保理念的提出,为妥善优化现有的自然环境,推动国家稳定发展,政府机关高度重视对林业资源的修复和保护。在相关项目的建设阶段,幼林抚育是其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需要借助专业的技术手段。本文重点阐述在林业种植过程中育苗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以此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种植;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

为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平衡,随着我国全面进入科技时代,工作人员在落实林业种植的过程中,转变了以往的操作思路,越来越多先进的技术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幼林抚育环节不容忽视,为有效提升苗木的活性和生命力,致力于缩减风险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应该重点研讨与幼林抚育有关的内容,全面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

1林业种植的意义

近年来,受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力求从根本上改善外界环境,林业领域的有关人员逐渐将工作的中心转移至林业种植中。落实相关工作,可以调节空气中CO2等有害物质的含量,降低温室气体的生成量,调节空气及环境的酸碱值,避免酸雨等风险问题的出现,将空气中的水分子汽化,缩减水土流失量[1]。开展林业种植,还可以利用绿植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其转变为生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实现CO2和O2的有效转化,有利于调节温室效应,缓解冰川消融速度,减缓海平面的上升。在生物活动的过程中,一旦雨水的pH值呈酸性,不但会侵蚀建筑外墙,影响植株的稳定生长,更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调查显示,提升苗木的种植量,有利于降低酸雨的生成。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在于,在树木成长的过程中,其能够大量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避免自然灾害的出现,降低资源的消耗量。

2林业育苗技术分析

2.1适时造林

在林业种植的过程中,想要全面提升植株移栽的活性,工作人员应全面掌握种植区的生态状况,选取适宜的时间种植,以此缩减风险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关于栽种期的选取,需要委派专业的技术人员,深度了解待种区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和当地的温度变化情况,并根据植株的主体特征进行选择。例如,关于松树的种植,最佳的移栽期应为春季,当地表温度处于0℃以上时,便可开展栽种作业。需要注意的是,关于植株的选择,应优先种植枝干挺立、无明显创伤的树种。

2.2创建环境

在林业种植阶段,为有效提高幼林抚育效率,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创建适合植株生长的生态环境。想要增强人工造林过程中幼木的活性,帮助其更好地吸取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缩减不必要风险隐患出现的概率,应利用科技手段,优化种植区的土壤环境。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借助人工的方式定期完成杂草的处理,避免应用具备较强毒性的化学药物[2]。利用专业的技术手段,降低病虫害问题发生的可能性,避免幼木的根系部位受到侵害。完成上述环节,有利于帮助植株获取足量的养分和水。

2.3翻松除草

完成种植区土壤的深翻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地块板结情况的发生,提升土壤的透气性和蓬松度,能够帮助幼木根系更好地获取養分。土壤的通透性较差不仅不利于植株完成光合作用,更容易降低生长激素的生成,致使植株过早衰亡,无法确保幼木顺利长成。

在对种植区土壤进行翻松除草作业时,需要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及时移除生长在幼木根系区域的杂草,如此不仅可以避免其与植株抢夺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更能降低除草过程中植株死亡、坏根等问题出现的概率。其二,为提高土壤中腐殖质的含量,可以将拔出的杂草直接填埋至土壤中,当相关物质腐化后,能够适当增加土壤层营养物质的含量。其三,在开展针对种植区翻松除草的过程中,应避免在湿度过大的雨季进行,以降低水土大量流失的可能性。

2.4灌溉施肥

当植株处于幼木阶段时,由于自身的活性较差,其无法在养分含量较少的环境中生长。为有效解决相关问题,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人工的手段,在土壤中注入植株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助力植株稳定生长。想要从根本上提升育苗水准,在开展施肥作业时,避免对幼木根系造成影响,应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来完成沟渠的挖掘工作,随后将有机肥料均匀倾注至沟壑内部。完成上述操作后,及时向土壤中注入足量的水分。这样做的目的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肥料的分解,助力幼木更快地吸收养分[3]。落实相关环节后,还需要在第一时间完成土壤的回填,避免植株根系裸露在空气中。在进行施肥处理时,应注重氮、磷、钾等元素的平衡,为植株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调节土壤的pH值。在进行灌溉时,需要关注当地的天气变化情况,结合土壤状态,为种植区浇灌适量的水分,确保植株的根系能够正常呼吸。水分过量会极易影响土壤的透气性,致使植株因根系潮湿无法完成光合作用,提升毒性物质的生成量,最终导致幼木过早死亡。同时,如果水分灌注的量过低,幼木的正常生长就会受到干扰。工作人员应借助科学的手段,精准把控肥料与水分的用量。

2.5间苗补苗

在林业种植过程中,为实现幼木的有效抚育,需要定期开展间苗作业,帮助苗木更高效地完成光合作用,促进林业的稳定发展。在苗木的生长阶段,若存在植株长势较差或单位面积内植株的数量较多,为确保幼苗能够有效吸收土壤中的养分,需要定期清除存在问题的苗木。一般情况下,落实间苗处理应选择在苗木成长的中期进行。关于间苗方案的制定,工作人员应深度了解幼木的长势及林区状态,选择对应的技术手段,优先选用人工的方式操作。

在开展林业种植的过程中,从树种的播种到成林,往往需要历经一年的时间。为此,工作人员应借助科学的手段,估算园区内幼木的成活率。如果测得的数值低于80%,则应及时完成补苗作业。一般情况下,补苗宜早不宜迟。为确保补种的苗木可以与现有幼木一同到达成熟期,还应制定合理有效的操作方案。完成上述操作后,应避免各类外来生物进入林区,以减少牲畜活动干扰苗木生长的情况。同时,还要避免无关人员前往幼林区,杜绝一切盗伐活动。种植期满一年后,若苗木的成活性下降到40%,则直接表明种植作业未满足要求,工作人员需要针对相关问题展开深度探讨,汲取经验,以便开展二次作业[3]。

2.6病虫害防治

在苗木的生长周期内,不同物种之间存在较强的差异性,遭受的病虫害也各不相同。由于油松、冷杉等苗木的活性较强,长势相对较快,因此,其在林业种植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林业种植过程中,关于幼林抚育技术的应用,工作人员需要高度重视树种的病虫害防治,尤其是猝倒病、鞘蛾等常见病虫害,一旦未能在第一时间处理,不但会干扰植株的稳定生长,还可能影响造林质量,进而引发严重的经济亏损。为此,在实际的操作阶段,应围绕种植区的现状,制订具有指向性的解决方案,降低病虫害问题发生的概率,从根本上增强幼木抚育的时效性,助力植株稳定成长。另外,还应注重可持续发展理念,避免应用含有较强毒性的药剂,降低其对植株生长产生的影响。这样不仅有利于完成病虫害的防治,更能推动林区的稳定发展,提升相关区域的生态稳定及物种的多样性。

2.6.1常见虫害

在我国北部的人工林区中,较为常见的病害即为鞘蛾。一般情况下,该害虫以啃食松木的叶片部位为生。如果未能及时处理,植株的枝叶可能会大量掉落,进而阻碍植株的稳定成长。不仅如此,当鞘蛾进入成虫期时,由于其自身的活性较强,一旦没能有效治理,虫害的覆盖面积容易不断提升,从而影响整个种植区的物种生长。为此,工作人员需要深度了解鞘蛾的特征,采用具备指向性的手段开展相应的防治处理。

关于人工林区的构建,为实现种植区域的生态平衡,降低虫害出现的风险,可以借助混种杂交的手段,在提升物种多样性的同时,实现人工林区的稳定发展,实现鞘蛾的有效防治。此外,工作人员还应注重区域监管,提高树种活性。由于每年的夏季是鞘蛾的高发期,相关人员需要在春末夏初提升巡检力度,第一时间移除被害虫感染的植株幼芽,对其进行掩埋操作,以此降低鞘蛾大批量繁衍的可能性。

在鞘蛾的生长周期内,由于其具备一定的向光性,工作人员可以在光线较差的夜晚,借助捕虫灯完成对鞘蛾的诱捕。在自然界中,鞘蛾拥有较多的天敌。为起到有效的防治效果,相关人员可以在人工幼林的繁育过程中,在林区内引入适量的天敌,例如柳莺、寄生蜂等,降低其对幼木的干扰[4]。值得注意的是,假如防治工作没能落实到位,力求从根本上缩减虫害对植株的影响,可以适当应用毒性较弱的化学药剂,完成杀菌灭虫作业。常见的药剂包括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等。在使用药剂时,应将其按照一定的比例调配成水溶液,在虫害活性较弱的时间节点,将其均匀喷洒至苗木表面,完成杀虫消毒作业。

2.6.2常见病害

在我国北部地区,林业种植过程中常用的树种为松树。但是在该树种的生长过程中,时常受猝倒病、落葉病、枯梢病等病害的影响。当植株处于幼木期时,每年降雨量较高的夏季即为猝倒病的高发阶段。一般情况下,可以将该病害划分为根腐性和猝灭性两类。当植株感染该病害时,主要的表现形式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即使土壤中富含足量的营养物质,幼木也会出现衰亡现象,植株的根茎部位会发生溃烂问题。第二,当植株遇到根腐性猝倒病菌的侵袭时,幼木的树根位置便会腐烂,苗木无法从土壤中汲取生长所需的水分及养料,幼芽和枝叶也会逐渐变黄,从而导致植株枯黄。第三,一旦树种受到猝倒病的影响,附近的土壤层中还可能出现其他类型的病菌菌丝。

为从根本上落实猝倒病的防治,可以将以下方面视作切入点:

其一,泡种法。在人工林区的准备阶段,使用足量的赛力散,将其与水按照1:0.5的比例混合后,将待种树种浸泡在药液中,确保每一粒种子与药水全面接触。随后,把树种置入孔洞密度较高的麻袋中,并将其放置在阴凉通风处静置一天一夜。完成上述环节后,便可进行播种处理。不仅如此,还可以向水中加入定量的CuSO4,落实树种的浸泡处理。但是,在播种前,需要用清水完成树种的清理,再将其播撒至待种区域内。

其二,土掩法。在幼木的栽种过程中,假如种植区的自然环境相对较差,前茬物种感染过严重的病害,工作人员则应借助专业的手段,落实土壤的消杀工作。应用土掩法时,应尽量在播种前进行。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按照一定的比例,向土壤中拌入足量的C6CL5NO2,这有利于优化土壤状态,消杀种植区内残存的病毒,降低猝倒病等常见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应在每年的夏季增加检查频次,若在巡检的过程中,发现少量苗木感染病菌,则需要及时借助科学的手段。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其一,使用由C6Cl5NO2、C4H6N2S4Zn等物质组成的五赛合剂,将其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后,调和成水溶液,将其浇注在幼木表面,可以有效预防并消灭猝倒病、立枯病等常见病菌。其二,在苗木生长的过程中,为避免猝倒病等病害对植株的生长造成影响,可以借助波尔多液。其使用方法如下:向波尔多液中加入足量的水,将药液的浓度控制在10%左右。采用一周喷涂一次的频率,向种植区喷洒2~3次。关于病害的防治,由于猝倒病等病害还具备一定的传播性,因此工作人员还需要对园区内的其他物种完成消杀处理。关于波尔多液的喷涂,需要遵循自下而上的方式,避免在多雨时期操作,以此降低药剂被雨水稀释的可能性,确保药物防治取得预期效果。

3林业育苗技术在林业种植中的重要性

在林业种植过程中,当幼木处于生长的初级阶段,因为植株的根部发育相对迟缓,未能最大限度地汲取土壤中的养分物质和水分,整体的成长速度受到影响。同时,在其生长的过程中,一旦存在低矮问题,不仅无法完成光合作用,还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出现烂根、坏苗等风险,引发不必要的成本消耗。

为从根本上避免相关问题的发生,在林业种植过程中,当苗木处于幼木期时,根部的活性相对较差,极易存在各类风险隐患。为此,在幼林抚育阶段,应采取合理的手段,帮助植株更高效地吸收土壤中的各类活性物质。假如幼苗期的苗木未能获取足量的养分,当其进入成木期后,还可能出现其他较为严重的风险隐患。在植株的幼木阶段,若外界环境相对恶劣,长势较差的树苗极易出现断裂风险,同时,还可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为此,需要借助人工手段,通过人工抚育,及时了解植株长势,有利于避免不必要的隐患问题[5]。若相关环节未能落实,不但会影响植株生长,更无法确保苗木完成光合作用,甚至出现过早衰亡的问题。由此可见,在开展林业种植环节时,应全面应用幼林抚育技术。

综上所述,在林业种植的过程中,应用育苗技术不仅可以增强林木的成活率,还能改善现有的空气质量,避免水土流失。为此在实际的操作阶段,工作人员应优先选择适宜的时间种植,注重水肥管控,及时完成除草作业及补苗修枝,将病虫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落实科学管理,从根本上增强幼林抚育质量,降低风险隐患出现的可能性,推动林业的正常运转,创建高品质的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1]范自云.林业种植工程中幼林抚育技术要点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1(4):126-127.

[2]张光美.园林建设中幼林抚育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2022(18):52-53.

[3]常慧.林业种植工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要点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12):176-177.

[4]王春华.林业种植过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分析[J].新农业,2021(20):61.

[5]郭志新,姜晓峰.林业幼林抚育技术分析[J].广东蚕业,2021,55(10):104-105.

猜你喜欢
林业种植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策略在林业种植中的运用
有关营林防病措施的研究
毕节市早实核桃实生育苗技术
栾树种子育苗技术探析
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的应用
浅谈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的应用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